[基础知识] 电子分频

[复制链接] 查看: 26701|回复: 55

140

主题

4

好友

4703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古典音乐爱好者

Rank: 3Rank: 3

UID
124
帖子
8375
精华
1
经验
4703 点
金钱
4226 ¥
注册时间
2004-3-24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4-3-26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频率曲线平坦的扬声器

我认为文章的理论完全正确(已拿去扫描明天各位可以认真一读)。我选择seas的音箱就是考虑到要频率曲线平坦的扬声器,高中音的分频点调整为3.3左右。今后音箱想升级为Eton 11’的三分频音箱。另外我不赞同用两分频的音箱,因为意义不大。

12

主题

0

好友

360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35
帖子
204
精华
1
经验
360 点
金钱
110 ¥
注册时间
2004-3-24
发表于 2004-3-25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首先大家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别误会

电子分频我也赞成,特别是自己玩的,商品化毕竟难度稍大。你在LDH论坛的发言我早留意到,当时好象也回了一贴,差不多就是上面我说的意思。
ATC顶级的也用主动分频。。。。。。但毕竟其被动分频的产品更多。
我觉得在一定情况下,用被动分频是一个折中的选择,最主要的造价就低很多。用上电子分频大多方面的性能都会有所提升,但某些方面却是劣化了的。
另外到底你觉得什么才是主要问题?

140

主题

4

好友

4703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古典音乐爱好者

Rank: 3Rank: 3

UID
124
帖子
8375
精华
1
经验
4703 点
金钱
4226 ¥
注册时间
2004-3-24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4-3-25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婆卖瓜

上次在LDH的论坛上已经介绍过,我想有朋友能够把图张贴出来(我用计算机很困难,完全没有兴趣)。如果有朋友要文章和电路图,只要在此留下地址(或E to:jgj@yzedu.com)将免费奉送。本人84年大学物理专业毕业,虽然初通电子技术,但对原理的理解力一流。国外如B&W的顶级扬声器都是用电子分频就是很好的证明.我的功放是6C2C+6H8C并联阴极输出+SAP15N/P。另外我认为各位说的都不是主要问题.音箱为saes原厂设计的。欢迎各位来电话交流。重庆人民路中学蒋官金(023—63913006晚上在)谢谢

40

主题

0

好友

1120

积分

荣誉版主 当前离线

版主

Rank: 4

UID
2
帖子
480
精华
2
经验
1120 点
金钱
-50 ¥
注册时间
2004-3-16
发表于 2004-3-24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visualwang兄分析得好,箱体面板设计单元的安装对相位有极大的影响


2004-3-24 18:37:36 石牌 Edited

43

主题

0

好友

102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7
帖子
802
精华
0
经验
1028 点
金钱
248 ¥
注册时间
2004-3-23
发表于 2004-3-24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相位差是理论还是实测?

到扬声器没有相差,不代表你听到的声音没有相差,因为:
1 不同扬声器的相位特性是不一样的;
2 在分频点处,如2KHz,几个厘米的距离就可以让相位反转了,能保证听音点到高低音的距离完全一样?

还有,利用减法做分频有一些问题,因为做其他的补偿不太灵活。

当然,电子分频的优点很多,我也正准备做,可以交流。

40

主题

0

好友

1120

积分

荣誉版主 当前离线

版主

Rank: 4

UID
2
帖子
480
精华
2
经验
1120 点
金钱
-50 ¥
注册时间
2004-3-16
发表于 2004-3-24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盼望jgj朋友可以贴个线路上来给大家分享分享

同时,可否聊聊调整的心得体会? 我想这才是使用该电子分频器的精髓所在。

11

主题

0

好友

33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5
帖子
472
精华
1
经验
339 点
金钱
175 ¥
注册时间
2004-3-23
发表于 2004-3-2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整

我认为,电子分频首先还是努力保证分解后的电相位尽量小相移,后面的在功放和喇叭网络可以调整一下。

40

主题

0

好友

1120

积分

荣誉版主 当前离线

版主

Rank: 4

UID
2
帖子
480
精华
2
经验
1120 点
金钱
-50 ¥
注册时间
2004-3-16
发表于 2004-3-24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无论什么线路都应考虑电子滤波的效果并不等效于单元的声学响应

不但SPL不等效于电子滤波的电压曲线降落的分频效果, 而且,滤波线路的电相位也不等效于实际的声相位。
那这个分频电路如何在实际使用中针对具体的单元调整?

11

主题

0

好友

33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5
帖子
472
精华
1
经验
339 点
金钱
175 ¥
注册时间
2004-3-23
发表于 2004-3-24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啥功放

那再说说你的公房吧,低音和高音分别用的啥啊。

12

主题

0

好友

360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35
帖子
204
精华
1
经验
360 点
金钱
110 ¥
注册时间
2004-3-24
发表于 2004-3-24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具体说一下结构?

是否就是有标准分频电路的高音通道(或低音),然后另一路是通过减法器把输入信号减去该通道得到的?(3路原理相同)
这样其实也是有点缺点的。
另外,无论什么分频电路,都要考虑扬声器本身的特性,不知道这些你是怎么做的。

140

主题

4

好友

4703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古典音乐爱好者

Rank: 3Rank: 3

UID
124
帖子
8375
精华
1
经验
4703 点
金钱
4226 ¥
注册时间
2004-3-24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4-3-24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源减法

是那种相移后在作减法的方式,在音频范围内基本没有相移。根据我的估计就是在杂志上介绍的人都没有实际做过,所以究竟有多好他们是说不出来的。每块电子分频板用了1只AD847和6只AD827.我是在3年前就做的,一块就花了300多元。全国就没有一个人用过吗?真的可悲。

11

主题

0

好友

33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5
帖子
472
精华
1
经验
339 点
金钱
175 ¥
注册时间
2004-3-23
发表于 2004-3-24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减法?

是不是那种相移后在作减法的方式?你用什么运放?还是分立的?说来听听

52

主题

2

好友

98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5448
帖子
831
精华
0
经验
984 点
金钱
609 ¥
注册时间
2006-12-2
发表于 2006-12-17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的体会,如果自己做模拟电子分频,应该从2分频做起,减法分频器有利也有弊,好处不说,不利的地方是高音和低音不能分别调整。为什么要分别调整呢?问题不在电路上,而是在音箱上高低音喇叭的频率特性,相位特性以及灵敏度多种因素光靠理论计算和模拟验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实际测试电子分频音箱的电声频率特性,在测试中,可以发现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的分频点可能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高音和低音的分频点分别可调。相位补偿在模拟电路中就更加麻烦,电路复杂以后可能影响电路本身的S/N,频率响应,失真度等等。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否定电子分频,电子分频在原理上讲比功率分频要优越的多,在无源分频电路中,许多问题都无法去讨论和改进。在DIY电子分频时,应该有多一些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以及经济上的储备,电子分频的水平比无源分频高得多,如果只是随便玩玩,失败的可能性比较大。

57

主题

5

好友

4976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24
帖子
4416
精华
3
经验
4976 点
金钱
3101 ¥
注册时间
2004-4-9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6-12-16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chopin</i>在2004-3-24 17:50:00的发言:</b><br/>我认为,电子分频首先还是努力保证分解后的电相位尽量小相移,后面的在功放和喇叭网络可以调整一下。</div><p>主被动分频都不是单纯的作到网络相移小.有时重点是最终的声学相位如何.重点是要控制分频相移能补尝到单元间的声学相位差上去.但又要保证频响特性及阻抗等其他指标这是很难的.</p>

7

主题

0

好友

626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583
帖子
540
精华
0
经验
626 点
金钱
464 ¥
注册时间
2005-6-13
发表于 2006-12-16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gj</i>在2004-3-25 14:58:00的发言:</b><br/>.我的功放是6C2C+6H8C并联阴极输出+SAP15N/P。另外我认为各位说的都不是主要问题.音箱为saes原厂设计的。欢迎各位来电话交流。重庆人民路中学蒋官金(023—63913006晚上在)谢谢</div><p>电子分频也用saes原厂设计音箱?有点不明白,</p><p>用了电子分频应不用原厂音箱分频器吧?</p>

140

主题

4

好友

4703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古典音乐爱好者

Rank: 3Rank: 3

UID
124
帖子
8375
精华
1
经验
4703 点
金钱
4226 ¥
注册时间
2004-3-24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7-4-1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后级放大器现在为左右声道各一台。一台有(重40kg),
           低音:1000W R牛,4只RAFA169  33000uf70V,6对SC3858/SA1494。
           中音:380W R牛,4只RAFA169  10000uf70V,2对SC3858/SA1494。
           高音:200W R牛,2只RAFA 169 10000uf70V,1对SC3858/SA1494
今天有一个年青人到我家里来听,他认为他听过的高档货与我的相比较也是同一个级别,各有千秋。

52

主题

2

好友

98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5448
帖子
831
精华
0
经验
984 点
金钱
609 ¥
注册时间
2006-12-2
发表于 2007-4-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感觉:你首先要确认你是要用电子分频系统还是自己做电子分频系统。如果要用电子分频系统,你应该买一个电子分频器,或者DIY一个成熟的完成度高的而且难度不大的电子分频器。问题是现在国内还没有可供DIY的方案,我关注了论坛上的讨论,仅仅是开始探讨这些问题,距离可以动手做,再到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投入的资金和精力远比你想象的多,我在15年前就开始考虑电子分频的问题,并在电声技术杂志发表有关论文,也就是现在才实现了我的梦想。我研究音响技术电声技术20多年了,这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我看到你们在重走我20年前走过的路,在现在的条件下,不值得。如果确实想做,还得好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做一个专业电子工程师。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1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HIFI三大菜鸟之一。……

Rank: 8Rank: 8

UID
15742
帖子
16602
精华
0
经验
15053 点
金钱
13298 ¥
注册时间
2006-12-9
发表于 2007-4-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闪人...不发表任何的评论/...
头像被屏蔽

372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4633
帖子
12221
精华
2
经验
11254 点
金钱
9361 ¥
注册时间
2006-11-14

社区贡献

发表于 2007-4-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HIFI三大菜鸟之一。……

Rank: 8Rank: 8

UID
15742
帖子
16602
精华
0
经验
15053 点
金钱
13298 ¥
注册时间
2006-12-9
发表于 2007-4-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ili 于 2007-4-1 22:34 发表
我觉得从理论上讲,用减法滤波器构成的有源分频器,应该是比较理想的分频器,但由于元器件本身的离散性、扬声器的曲线参数、以及音箱的结构形式,要使整个系统完全达到理想的效果,恐怕是非常困难的。(有条件的 ...






俺偏偏喜欢加法的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