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主题

0

好友

285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9222
帖子
2737
精华
6
经验
2857 点
金钱
2785 ¥
注册时间
2007-10-21
发表于 2009-2-18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you can easily calculate how it works if beta2 and beta3 are not equal.

0

主题

0

好友

263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8005
帖子
3858
精华
0
经验
2632 点
金钱
2632 ¥
注册时间
2008-10-11
发表于 2009-2-19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hy1635;我的甲类是0分贝放大,与推动级有隔直电容没有直接联系。

18

主题

21

好友

9291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孤独的长跑者

Rank: 8Rank: 8

UID
66431
帖子
9868
精华
0
经验
9291 点
金钱
9044 ¥
注册时间
2008-12-2
发表于 2009-2-19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计算有误啊!

4

主题

2

好友

72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0605
帖子
661
精华
1
经验
728 点
金钱
686 ¥
注册时间
2008-12-2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millwood 的帖子

虽然我没看懂你的话,但我知道你说得有点道理,但不全面.还有问题没说清.

160

主题

0

好友

179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超级版主-想干啥干啥

Rank: 6Rank: 6

UID
13565
帖子
3054
精华
0
经验
1795 点
金钱
1358 ¥
注册时间
2006-10-19
发表于 2009-2-19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4

主题

2

好友

72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0605
帖子
661
精华
1
经验
728 点
金钱
686 ¥
注册时间
2008-12-2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xlf0602 的帖子

谢谢,您说对了,最关键是您加了一个条件,在最大输出范围内.这个范围就是VC的有效电压/喇叭阻抗.1969中就是13.5V/8欧=1.7A.所以,静态电流不用1.2A,也不用1.7A,只要稍大于1.7A的1/2,取0.9A够了,甚至可能0.8A就够了,因为最大电流完全可能达不到1.6A的.这其实millwood 早说过了,只是我们大多数菜鸟的英语水平有限,甚至根本看不懂英语,所以,弄不明白到底应该怎样才对.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9-2-19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hy1635 的帖子

很佩服你的认真!
不过HOOD1969的原作者所设置的静态电流是大于1/2峰值电流的,我猜测这么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有更好的听感或指标,或者还有因为自举电路并不能实现真正的“恒流”。

4

主题

2

好友

72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0605
帖子
661
精华
1
经验
728 点
金钱
686 ¥
注册时间
2008-12-2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xlf0602 的帖子

谢谢您!自举并非恒流作用,主要是使上管能更好地导通到接近饱和.充分利用电源的电压,代替一个比主电源电压高的辅助电源.如果这个是恒流源的话,此电路就非推挽电路,而是单端了,恒流源是提高下管的交流负载阻抗,减小放大了的信号电流被直流负载电阻分流,使喇叭得到较多的信号电流.从而提高功率增益.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9-2-19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是我没说清楚。我说的“恒流”是指流过自举电路中下面那只电阻的电流“恒定度”。

如上图中的R7。

4

主题

2

好友

72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0605
帖子
661
精华
1
经验
728 点
金钱
686 ¥
注册时间
2008-12-2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订正:JHL1969的静态电流到底应该取多少
      看到有好多朋友问,我的牛,输出电压是单XX伏,双XX伏,做1969小甲可以吗?还有人问,我的牛是整流输出后是+-40V,三管并联,每管0.5A,输出功率有多少?有人算出来是约30W,有人算出来是20W,还有人居然算出来72W.应该知道,这位朋友的牛,在功放中的功耗是80V*1.5A=120W,理想情况下也最多只能输出60W,甲类功放效率不超过50%,怎么可能是72W呢?下面我来说说,怎么利用手头的牛,调试好我们手中的小甲1969.说得不对,欢迎大家拍砖!
      假设音箱阻抗是8欧。按原电路设计值:I0=1.2A,要保证工作在甲类放大,流过负载的峰值电流就是2.4A,峰值电压就是U0=I0*R=2.4*8=19.2(V),加上功率管的饱和压降,取1V,则电源电压至少应该要有+-20V,即单电源40V.此时,输出的最大甲类功率是多少呢?P=U0^2/2R=19.2^2/16=23W.那么,27V电压最多能输出多大的甲类功率?算法一样,忽略管压降,13.5^2/2*8=11.39W,但要输出11.39W的甲类放大功率,就要保证静态电流不小于I0=13.5/2*8=0.84A.可以取0.9或者1A,如果您的喇叭阻抗是4欧的,则要把静态电流调到1.7A.由于喇叭阻抗随频率而变,所以,即使是在8欧的负载下,我们也可能需要把静态电流调到1.7A甚至更大,为的是放大器在低频下有更好的表现,但我们不能以为,把静态电流调大一倍就是功放的输出功率增大到原来的二倍了.电压不变的话,输出功率还是原来这么大.想要提高1969这类甲类功放的输出功率,在增加工作电压的同时,还要把静态电流也调大到适当的值.或者说,在增大静态电流的情况下,还得适当提高电源电压.
      看来得我们自己来仔细算算,我的电路到底可以取多大的静态电流才合适,静态电流过小,输出功率小了不说,还浪费空载电耗.过大,虽然保证了输出功率,但更是严重浪费电能哦.举一例说明.我们的电源大多不是正好的27V.假如我用了交流24V输出的牛,整流滤波输出的电压约为1.2*24=29V,VCC=1/2U=14.5V除去管压降1V,正好是13.5V,与上例相同的结果:静态电流0.85A,输出甲类功率11.39W.保证有10W输出啦.
     有些朋友问,我的牛输出电压有36V交流,可以用在1969小甲上吗?分析:整流输出1.2*36V=43.2V,UCC=1/2U=21.6V,除去1V管压降,峰值电流IM=20.6V/8=2.6A,静态电流取峰值电流的一半是1.3A,最大甲类输出功率就是P=20.6^2/2*8=26.5W.这个可以不叫小甲了!此时静态的功耗是每声道P=43.2V*1.3A=56.7W,每个功率管的功耗是56.7W/2=28.4W!双声道总能耗将有150W左右,质量良好的牛,功率可以取150W~200W,不必盲目加大,牛发热是正常现象,只要不烫手,一般无问题.因为甲类功放,静态机器的功耗就是最大功耗,不管你音量开多大,就是要消耗你这么多的功率.如果你的牛是45V交流输出,静态电流调1.3A,甲类输出是多少呢?还是26.5W,不会增大,但空载功耗可是大大增加了,你的散热器可能要弄几KG了,所以有专家指出,DIY甲类功放的极限是40W~50W,再大,电源消耗不说,散热我们也做不好.
      因此,我们在做小甲之类的功放时,不要盲目用大牛,高压.你选了交流40V的牛,又因为发热太大,静态调成300MA,那此时的甲类输出比1969这小甲还小得多,3瓦都不到啦,当然,300MA静态电流,50V工作电压的功放肯定不能算甲类,而是甲乙类功放了.
     另外,看到有朋友说我的散热器有10KG,散热好得甭说的啦!散热器不仅与多少重有关,与散热面积更是大大的有关.同样的重,面积大的散热效果会更好些.还与散热器的安装方式有关,要利于空气的对流,辟如有的朋友把翅片横着装,是不利于空气对流的.还要涂上适量的导热硅脂可以减小热阻,安装的位置要在散热器的中心等等.检验你的散热器安装是否正确,散热状况是否良好,测量功率管与散热器各部位之间的温差,温差越小,散热越好.
      最后感谢各位朋友的悉心指点和积极参与讨论.特别是那位外国朋友millwood 先生的热心指导.为了朋友们在制作小甲时,便于选择器材和调整静态电流,现整理如下:以双电源OCL电路为例,OTL单电源电路电源电压乘以二同样适用,主滤波电容耐压加倍.
交流电压6V*2,整流输出直流电压8V*2(最高9V*2)OCL滤波主电容耐压最小10V,最大输出功率3.5W,静态电流最大0.44A.单声道功耗9W左右.
交流电压9V*2,整流输出直流电压11V*2(最高12.5V*2)滤波主电容耐压最小16V,最大输出功率6W,静态电流最大0.68A.单声道功耗16W左右.
交流电压12V*2,整流输出直流电压16V*2(最高18V*2)滤波主电容耐压最小25V,最大输出功率11W,静态电流最大0.85A.单声道功耗30W左右.
交流电压15V*2,整流输出直流电压19V*2(最高21V*2)滤波主电容耐压最小25V,最大输出功率20W,静态电流最大1.2A.单声道功耗46W左右.
交流电压18V*2,整流输出直流电压23V*2(最高25V*2)滤波主电容耐压最小25V,最大输出功率30W,静态电流最大1.44A.单声道功耗67W左右.
交流电压24V*2,整流输出直流电压29V*2(最高34V*2)滤波主电容耐压最小35V,最大输出功率48W,静态电流最大1.7A.单声道功耗100W左右.
以上为理想情况下的最大输出功率,实际还要小,电容耐压适当增大,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注意:OTL输出电容的耐压应该与主滤波电容耐压相等.否则可能损坏音箱.

0

主题

0

好友

285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9222
帖子
2737
精华
6
经验
2857 点
金钱
2785 ¥
注册时间
2007-10-21
发表于 2009-2-20 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here is a quick excel spreadsheet for the calculation. you just need to change the cells highlighted in yellow.

good luck.

JLH worksheet.rar

1.97 KB, 下载次数: 2913

4

主题

2

好友

72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0605
帖子
661
精华
1
经验
728 点
金钱
686 ¥
注册时间
2008-12-2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计算出来的静态电流,1969只要0.85A,但其实推挽达不到2I0,只有1.5I0左右,所以还得加上一点,取1.2A才基本有保证达到10W的甲类输出.对吧?

424

主题

0

好友

307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09
帖子
10064
精华
0
经验
3075 点
金钱
3056 ¥
注册时间
2004-5-1
发表于 2009-2-20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hy1635分析简单明了,至于考虑到过多的因素则没那个必要,现在建议把HOOD调整到什么3A 4A的把电流调回来吧,1A左右 30V下,接8欧.我的很多只调整到了0.7-0.8A,听感也很好了,要调大自己动下电阻.另外关于HOOD的功耗也基本分析出来了,严重反对盲目追大着,追大变压器,追大电流....这种风气非常不对,不光表现在HOOD上,关于胆机上面的电源也来不来用个巨无霸,甚至胆前也用个100W有那必要吗?电路好声主要是结构,元件,工作点还有就是电路走线或者说PCB设计.看下国外好声机器的PCB设计,往往并不象我们设计出来的好对称呀,好整齐呀,反到看上去凌乱甚至失去重心,但就是好声,因为作者主要考虑的是电气特性,至于美观呵呵,那要看什么眼光来评判,有句话叫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审美水平,所以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41

主题

5

好友

6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56937
帖子
686
精华
0
经验
690 点
金钱
643 ¥
注册时间
2008-10-4
发表于 2009-2-20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10W的动态电流峰值应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P=1.414*I^2*R

即I^2=10/(1.414*8)=0.884
I=0.94

取1A的静态就足够了,此时通过功放管的最大电流等于静态电流加动态电流,差不多2A了.

不当之处,请原谅.

8

主题

0

好友

317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少将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1980
帖子
4437
精华
0
经验
3175 点
金钱
3132 ¥
注册时间
2008-8-25
发表于 2009-2-20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佩服楼主的学习精神!
在看到此帖以前,我心里一直耿耿于怀的怀疑人家甲类机的输出功率,我就是用楼主一楼的公式来算甲类输出功率的,此帖一直看下来,学习了!
佩服楼主还在于勇于承认自己认识上的不足,不像坛子里的有些人,死要脸活受罪,强词夺理打口水仗,明明说技术,却偏偏擅长哲学.......

18

主题

21

好友

9291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孤独的长跑者

Rank: 8Rank: 8

UID
66431
帖子
9868
精华
0
经验
9291 点
金钱
9044 ¥
注册时间
2008-12-2
发表于 2009-2-20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说几句:推挽甲类和单端变压器输出的甲类,理论效率是50%;单端恒流源输出的甲类理论效率是25%。

56

主题

0

好友

81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6922
帖子
1078
精华
0
经验
810 点
金钱
631 ¥
注册时间
2005-12-24
发表于 2009-2-20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计算是错误的!已有朋友说过了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123865

0

主题

0

好友

285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9222
帖子
2737
精华
6
经验
2857 点
金钱
2785 ¥
注册时间
2007-10-21
发表于 2009-2-2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Just how accurate is the spreadsheet I posted?

JLH in his original article about the design suggested the following idle current / load combination, to produce 10w rms output power:

Load 3ohm, Vdc 17v, Idle current 2amp;
Load 8ohm, Vdc 27v, idle current 1.2amp;
Load 15ohm, Vdc 36v, idle current 0.9amp.

if you load up the parameters in my spreadsheet, and assume saturation voltage loss of 1v, and idle current multiplier of 1.3x, you get idle current of 1.9amp (vs. 2amp), 1.2amp (vs. 1.2amp), 0.9amp (vs. 0.9amp), and the output power is around 10w rms.

so the spreadsheet is very accurate in setting the idle current, or calculate the required transformer voltage / power ratings.

4

主题

2

好友

72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0605
帖子
661
精华
1
经验
728 点
金钱
686 ¥
注册时间
2008-12-2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0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学习者168 于 2009-2-20 14:14 发表
我认为10W的动态电流峰值应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P=1.414*I^2*R

即I^2=10/(1.414*8)=0.884
I=0.94

取1A的静态就足够了,此时通过功放管的最大电流等于静态电流加动态电流,差不多2A了.

不当之处,请原谅.


P=1.414*I^2*R,式中的I是什么?既然有I^2,怎么1.414只有一次方呢?不懂

1

主题

0

好友

39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1601
帖子
436
精华
0
经验
397 点
金钱
397 ¥
注册时间
2008-4-26
发表于 2009-2-21 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lf0602 于 2009-2-17 23:44 发表
计算方法有误。
HOOD1969是推挽电路,当静态电流是1.2A时,其输出的峰值电流理论上的可能值是2.4A!
如果静态电流取2.6A,不考虑电源电压的因数,8欧负载时可输出百瓦以上的甲类功率了。

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