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量] Naim NAC152XS前级示波器测量波形

[复制链接] 查看: 39126|回复: 158

22

主题

16

好友

9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94833
帖子
694
精华
1
经验
939 点
金钱
674 ¥
注册时间
2015-6-17
发表于 2020-9-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试一下论坛支持GIF动图是不是会压缩。

NAC152XS测试波形动态图.gif

22

主题

16

好友

9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94833
帖子
694
精华
1
经验
939 点
金钱
674 ¥
注册时间
20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loudfly55 于 2020-9-9 23:55 编辑
jacksl528 发表于 2020-9-9 13:17
不知道楼主是否有做 频响曲线测试, 是不是有发现naim从9khz附近开始有一个0.Xdb的小衰减, 仔细看了一下 ...


死鬼回来了?人家还以为你命丧红袖了......这段时间突然对前级感兴趣,做了不少前级电路,不是为了听音,而是为了通过测试来了解特性,看性情慢慢放测试资料吧。你说的测试频响做过了,以后上图吧。

测试结果1.png

我用RMAA6.45版本测的152频响特性:

Naim NAC152XS-RMAA-频幅-96kHz24bit.png

说实在的,你那篇文章里面纠结的10kHz低落0.XdB而导致听感的推测,我觉得玄。152的前级测试,在用示波器点测不同频率,20kHz以后下降较快的,看波形幅度很明显。某点频率0.XdB的差异如果在听感上会形成某种风格,你想过没有,第一,人耳对某频段变化强度有分辨的幅度是多少dB?我想是没达到0.XdB的精度,不然前辈也不会在频响上定-3dB这个标准,其次,如果测试过扬声器、音箱已经在房间的频响,其扬声器或者音箱本身频率响应的起伏随便就是几个dB,而音箱在很多家居房间的测试频响起伏更甚。你想想任何放大器厂家要去靠某段0.XdB的频响变化去形成某种风格,是不可能的,只要这种放大器接上任何音箱,在任何家居房间放音,后者的全频段频响起伏早就把这0.XdB的变化淹没了。
我觉得奶妈前级声音的特点,就是用单端放大自身的特点,加上频响上的限制,尽可能做好中频内的声音。既然不可能全面,不可能讨好所有人,那我就针对某一部分人的听感喜好,做好某一部分的声音,几十年就是这个电路,既然它没毛病有人喜欢,那做几十年也没毛病,有主见的固执,也是一种坚持。
另:
1.RMAA不要用5的版本了,测试结果有BUG的可能,特别是用后面出的新声卡,新驱动,估计老版本跟不上新硬件,新系统,会导致调用硬件,采集数据或者计算错误,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我的老虎2声卡测做同一个测试,RMAA5.5和6.45,有差异。
2.上图白线是声卡,绿线是152,蛋疼的论坛图片压缩,让人不想传测试图片了,传了也看不清,没有价值了

再更一下。RMAA测试的NAC152频响特性其实和仿真的比较一一致,低频端受4个10uF的耦合电容以及负反馈落地电容47uF(C13)的容量限制,20Hz以下跌落大一些,高频受第一级和第二级之间的RC网络控制(实际上这个RC网络和后面缓冲级构成无源+有源的低通滤波器),收敛得比较快,只要按照NAC152原电路制作,元件取值一样且质量合格,任何人做出的NAC152成品电路测试结果都会一样。铭为什么要在两极缓冲中插入这个低通滤波器?我做了一张仿真交流分析图,简单地把4个电容分成4种情况取舍,然后对比频响曲线和相位特性的变化,也许能够品出一些东西。至少在4组曲线的对比中,为什么铭的设计师最终选定这样特征的频响曲线,肯定有他的想法或者目的,而众多玩奶妈前级的玩家其实可以在实践中,用我这种取舍这几个电容后的听感变化,也许可以触摸到设计师的想法。

NAC152XS仿真-交流分析_副本.gif

NAC152XS仿真-交流分析-附图_副本.gif

仿真中改变耦合电容和C13负反馈落地电容的容量,对高频端无任何影响,只会改善低频端,因此不再贴出图片
仿真只代表性能特征的参数分析,不涉及到听感,勿杠。

貌似我找到了论坛发图不会被压缩处理的方法:另存为GIF文件后再上传。对于一些图标,颜色不丰富但线条细,文字也细小,这种方法特别好。由于GIF格式只支持256种索引色,转存颜色复杂的照片估计效果差些。

再上传一张GIF的RMAA的频响图对比验证一下,和第一张完全相同,格式不同:

Naim NAC152XS-RMAA-频幅-96kHz24bit_副本.gif

22

主题

16

好友

9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94833
帖子
694
精华
1
经验
939 点
金钱
674 ¥
注册时间
20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loudfly55 于 2020-9-11 15:31 编辑
jacksl528 发表于 2020-9-9 15:00
你说的 人耳对于那0.XXdb的频坦度变化 是否能够察觉,这也正是我一直想论证 的问题之一。
玩naim的人都 ...


再谈奶妈152前级的频响问题

NAC152仿真-LFP曲线2_副本.gif

在对NAC152XS仿真交流分析频幅中,我标记了五个频点:1kHz,10kHz,20kHz,43kHz(-3dB),430kHz(43kHz的十倍频程)

图上有幅度数据,我就不再计算了,稍微心算一下就可以看出1kHz(做基准参考),10kHz,20kHz它们之间的幅度差异,完全是合格的。

一阶有源低通的帯阻是-20dB,奶妈在音量电位器前插入了滚降斜率达-63.7dB的三阶低通滤波器,为了避免对20kHz内的频响造成明显的下跌,它把-3dB(0.707倍)频点设置在43kHz,留了一倍音频带宽的余量,因此在20kHz比10kHz跌落0.5dB,10kHz比1kHz跌落0.14dB。

仿真的交流频响分析,其实和RMAA的频响测试曲线,在趋势上是对得上的,差的只是些小的量,不影响分析。

所以,你猜测的NAC152XS在10kHz下降0.XdB的真相,我觉得已经说得较透了:根本不是naim设计者在这个频段故弄玄虚的调音,而是因为采用-63.7dB/oet低通滤波器且转折频率选择在43kHz后一种必然的自然的下跌。你可以说奶妈选择从43kHz开始滚降是调音的考虑,但不能说因此导致10kHz到20kHz的微小跌落是他们特意来调音的。

另外,如果说43kHz开始滚降是奶妈调音的考虑,那么每个人和其前级配套的设备不一样,完全可以改变这个转折频率,或者滚降斜率,来配合你的前端或者后端设备进行属于自己的调音啊。

掌握了原理,奶妈设计师动得,我们就动不得?

(图片中的滚降斜率应为-63.7dB/oet)

关于奶妈前级低通滤波的探讨文章在这里:https://mp.weixin.qq.com/s/mwD4Byn_xfhsBezDE2UkQQ

62

主题

0

好友

148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93214
帖子
1752
精华
0
经验
1487 点
金钱
1383 ¥
注册时间
2010-4-19
发表于 2020-9-9 13:01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给我们焊工讲解下才好

68

主题

44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475
精华
3
经验
12888 点
金钱
12344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20-9-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主是否有做 频响曲线测试, 是不是有发现naim从9khz附近开始有一个0.Xdb的小衰减, 仔细看了一下你的10khz图形 理论上应该和我的这台一样

2.jpg
头像被屏蔽

2

主题

0

好友

280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62571
帖子
572
精华
0
经验
280 点
金钱
277 ¥
注册时间
2008-11-10
发表于 2020-9-9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2

主题

16

好友

9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94833
帖子
694
精华
1
经验
939 点
金钱
674 ¥
注册时间
20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loudfly55 于 2020-9-9 14:47 编辑
YMHSQYL 发表于 2020-9-9 13:37
楼主,是否带600欧负载测的?


带4.3K欧负载

以前的前级,在一些场合有可能需要带600欧监听耳机,所以计量或者测试要用600欧负载。现在的前级都是接功放,负载电阻大都在10k欧以上。
现在的前级基本上都是接功放,负载电阻接4.3欧足够,并且奶妈前级在设计上就没考虑600负载,接600欧去测量是为难它。
我做的很多前级测试,测试负载一律4.3K欧。

68

主题

44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475
精华
3
经验
12888 点
金钱
12344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20-9-9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cloudfly55 发表于 2020-9-9 14:04
死鬼回来了?人家还以为你命丧红袖了......这段时间突然对前级感兴趣,做了不少前级电路,不是为了听音 ...

你说的 人耳对于那0.XXdb的频坦度变化 是否能够察觉,这也正是我一直想论证 的问题之一。
玩naim的人都知道它有“奶味” 我想知道奶味从何而来, 试想这个0.XXdb的斜率产生的影响远大于 换一枚电容或者拧紧几颗螺丝所带来的音色变化吧。  我搞DIY更希望了解的是 因果关系的“因”

我很关注你的帖子,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你在 电子DIY的过程中很注重“测试”
这种测试有利于破除 “主观听感” 引发的一系列“调音玄学”所带来的疑惑。




另外你叫我死鬼,我突然感觉你很骚,不过我喜欢

28

主题

3

好友

291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19376
帖子
2933
精华
0
经验
2911 点
金钱
2853 ¥
注册时间
2016-9-6
发表于 2020-9-9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这个是原机测试数据?

有数据就容易比较,diy调试比较方便点。

22

主题

16

好友

9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94833
帖子
694
精华
1
经验
939 点
金钱
674 ¥
注册时间
20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sl528 发表于 2020-9-9 15:00
你说的 人耳对于那0.XXdb的频坦度变化 是否能够察觉,这也正是我一直想论证 的问题之一。
玩naim的人都 ...

同一个放大电路,用不同的电源供电,大家都会知道听感上会有差异,这是常识,不是玄学,我也认。
放大器有自己的底噪极限,电源也有自己的底噪极限,两者结合,简单地说就是两者相加,同一个电路用底噪差的供电,电源带来的底噪特别是某些频段突出的峰远大于零点几个dB了,随便就是几dB,甚至十几到几十dB,这种电源底噪中带来一系列峰值,在测试上看得出会对信号进行调制,从而在谐波失真测量和互调失真测量中会表现出对基波干扰产生更多的谐波。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电源底噪干扰对声音的影响,我觉得更甚于你说的频响上0.XdB的影响。从这点来看,奶妈前级越是高端,供电越繁复,也是一个道理:尽可能降低电源的干扰,特别是它的电路天生抗干扰能力就弱。
以上只是我的一个举例,缺图来佐证,因为来不及,以后也许会有专文说明。
世上的道理其实归一,聊聊闲话。
你说我骚,我确实就是骚,我曾经的女人,和现在的老婆都喜欢我的骚,但我对男人没兴趣,对不起你的喜欢了。
骚也好,还是烧也好,其实要sao出点名堂,还是要去研习,而研习,是要有方法的。
你不能说你的器具根粗柄长,就是活儿好,女人就会喜欢和你PPP,和女人交往有学问,和不同的女人交往,有不同的学问,所有的这些学问或者经验,其实是建立在你用一些方法方式去了解观察她的基础上,越了解她,越能对症下药。其实啪得多,不等于P得好,P得舒服,最好的P,是女人对你,心身合一,而你就可以......
你也不能说你的器件发烧,电路出生高贵,DIY作品就是好呻吟。了解要做的电路,了解所用的器件,了解怎么去调试和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去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经验,并把这种经验再在运用去证伪,是一种我认可的发烧方法。
我人穷,水平又低,就只好先玩测试吧,在测试中观察,至少可以得出靠谱或者不靠谱的结论,让我们了解女人,哦不,电路,然后徐徐图之,征服的过程,是一种快乐啊。

22

主题

16

好友

9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94833
帖子
694
精华
1
经验
939 点
金钱
674 ¥
注册时间
20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loudfly55 于 2020-9-9 15:56 编辑
gzywq 发表于 2020-9-9 15:27
非常好,这个是原机测试数据?

有数据就容易比较,diy调试比较方便点。


不是原版。是一个在10x10cm的5元PCB上做的双声道152前级,无发烧元件,电阻和小电容用贴片元件,管子用2N5087/89的DIY152。特点是布线短,被干扰可能性最小,因为它主要用于测试,了解电路特性,不用于以后装机听音。如下:


NAC152XS照片6_副本.jpg

68

主题

44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475
精华
3
经验
12888 点
金钱
12344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20-9-9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cksl528 于 2020-9-9 16:41 编辑
cloudfly55 发表于 2020-9-9 15:40
同一个放大电路,用不同的电源供电,大家都会知道听感上会有差异,这是常识,不是玄学,我也认。
放大器 ...


你提到电源对于音响设备来说,无论在哪个环节,当然都是重中之重。这也是1种电路DIY出100种声音的很大因素。
无论是电源引起的变化 还是电路结构引起的变化,这些宏观因素,肯定比纠结一个电容,一颗螺丝,一根导线这种微观因素要直接明显很多。

说到能影响”金银耳朵听感”的必然条件里面, 其实”音源品质““供电电路”“放大电路”“听音环境”等等都再明显不过的幕后黑手,却经常被一颗螺丝,一根导线,一个电容背了锅。再加上某些利益条件的趋势,以洗脑之势,以讹传讹,把某些东西吹的神乎其神,以至于影响了一大批人。

电气学是一门科学。
科学研究都是从假设开始的,研究的过程就是证实或证伪假设。大多数人只信别人说的,从来不自己去考证真实性。

科学源于实践, 而驱使自己去实践的源动力就是多问自己“为什么”。 可悲的是多数人从来不问自己“为什么“

68

主题

44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475
精华
3
经验
12888 点
金钱
12344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20-9-9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cloudfly55 发表于 2020-9-9 15:53
不是原版。是一个在10x10cm的5元PCB上做的双声道152前级,无发烧元件,电阻和小电容用贴片元件,管子用 ...


你做的东西都很小巧精致, 那4枚可调电阻是调什么的

28

主题

3

好友

291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19376
帖子
2933
精华
0
经验
2911 点
金钱
2853 ¥
注册时间
2016-9-6
发表于 2020-9-9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cloudfly55 发表于 2020-9-9 15:53
不是原版。是一个在10x10cm的5元PCB上做的双声道152前级,无发烧元件,电阻和小电容用贴片元件,管子用 ...

不错。

rmaa测试 数据有发现什么缺点。

22

主题

16

好友

9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94833
帖子
694
精华
1
经验
939 点
金钱
674 ¥
注册时间
20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7:12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两枚就是音量电位器,因为不考虑日后装机听音,就直接用可调电阻接上,边上两枚,是各串上一个电阻后和输出并联,然后从动臂引出信号到端子的,实际上就是一个简单的输出分压,用于大幅度信号时方便衰减

22

主题

16

好友

9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94833
帖子
694
精华
1
经验
939 点
金钱
674 ¥
注册时间
20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gzywq 发表于 2020-9-9 17:10
不错。

rmaa测试 数据有发现什么缺点。

慢慢整理发资料吧,都做了

28

主题

3

好友

291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19376
帖子
2933
精华
0
经验
2911 点
金钱
2853 ¥
注册时间
2016-9-6
发表于 2020-9-9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下你的频响曲线,中频突出,高低下降较大,估计你板接功放后中频好,高低都不行。

68

主题

44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475
精华
3
经验
12888 点
金钱
12344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20-9-9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gzywq 发表于 2020-9-9 19:04
看了一下你的频响曲线,中频突出,高低下降较大,估计你板接功放后中频好,高低都不行。

你眼睛真好,居然能看到频响曲线图线面的 单位格数字

22

主题

16

好友

9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94833
帖子
694
精华
1
经验
939 点
金钱
674 ¥
注册时间
2015-6-17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gzywq 发表于 2020-9-9 19:04
看了一下你的频响曲线,中频突出,高低下降较大,估计你板接功放后中频好,高低都不行。

只要按照152图纸的元件数值安装152,频率响应的测试结果就是这样子,排除元件精度带来的误差影响,任何152的复制都是这样子

13

主题

0

好友

59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788
帖子
491
精华
0
经验
592 点
金钱
425 ¥
注册时间
2006-4-21
发表于 2020-9-10 11:32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cloudfly55 发表于 2020-9-9 21:36
只要按照152图纸的元件数值安装152,频率响应的测试结果就是这样子,排除元件精度带来的误差影响,任何15 ...

感觉这个线路的4级耦合电容,受80年代的频响影响,低频取10uf小了。我用两个钽并联20uf更好听。关于滤波网络,那时主要是接黑胶磁带播放器,高频噪音大,那几个电容就是降低高频噪音的现在看来,470p可以直接去掉,一样有奶味,频响更好一点,更符合现代听音观,想增加奶味,加大那个680p到1500p更好,不信就试试,这个电容越大,中频段越空。

68

主题

44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475
精华
3
经验
12888 点
金钱
12344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20-9-10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dielu 发表于 2020-9-10 11:32
感觉这个线路的4级耦合电容,受80年代的频响影响,低频取10uf小了。我用两个钽并联20uf更好听。关于滤波 ...


【名】 naim NAC152XS 是2008年量产 上市的前置放大器, 你跟我说 那个滤波网络“ 主要是接黑胶磁带播放器,高频噪音大”而设计的? 没深入研究就下结论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