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主题

1

好友

134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77024
帖子
1319
精华
0
经验
1342 点
金钱
1278 ¥
注册时间
2014-3-28
发表于 2019-3-4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rtymak 于 2019-3-4 11:14 编辑
深海007 发表于 2019-3-4 10:37
虽然我是菜鸟,但是我还是十分认同您的观点,这电路就是一个妥协,但是妥协得很出彩,在指标上提升了 ...


其实商业运作的一间公司 ;
采购员 以量和价钱 来定...购回来的管子, 就靠
工程员 去设计和应用 ...啦

结果是
: 一个妥协的电路 ,又保证了稳定度 .
: 在指标上是没提升的 (只能保持频宽, 因为自举电路),音质上打了折扣(一般人听不出的) .

18

主题

21

好友

9291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孤独的长跑者

Rank: 8Rank: 8

UID
66431
帖子
9868
精华
0
经验
9291 点
金钱
9044 ¥
注册时间
2008-12-2
发表于 2019-3-4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串联在锗管时代常见,所谓加大失真是空想。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0

好友

721

积分
     

禁止访问 当前离线

UID
820726
帖子
684
精华
0
经验
721 点
金钱
677 ¥
注册时间
2016-10-6
发表于 2019-3-4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8

主题

45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507
精华
3
经验
12920 点
金钱
12376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cksl528 于 2019-3-4 11:27 编辑
深海007 发表于 2019-3-4 10:46
其实放大电路的放大过程就是一个电源调制过程请大师指正分开来讲也不太符合科学,都是一环 ...


看到亲 一直关注我的帖子,,摆得拢, 我就在这个问题上多说几句:

就这个电路而言,电流输出级的上下臂,以上臂为例 ,

当输入信号达到某幅值的时候, 功放的输出端(OUT)位置处的电位也随之升高。此时最高电位接近 VCC(正电源电压),  功率管偏置电阻上电流增大 ,导致偏置电阻上的压降也随之增大,至使管子进入饱和状态,从而出现削波失真。
加入自举电路的作用就是 抬高了功率管的 Vb电位,防止功率管过早的进入饱和导通状态。

因此,自举不自举, 不会直接影响信号通路。而是作用于电源

如果你们非要认为自举电路会影响音质, 那么影响多少算影响?

采用自举电路的名机功放比比皆是, IC功放里面的佼佼者:TDA1514A  、 来事世界各地的名机 : QUAD的全系列、 NAD 、马克列文森, 以及楼上诸位玩的1969电路,  我就不一一枚举了~~
头像被屏蔽

7

主题

0

好友

721

积分
     

禁止访问 当前离线

UID
820726
帖子
684
精华
0
经验
721 点
金钱
677 ¥
注册时间
2016-10-6
发表于 2019-3-4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8

主题

45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507
精华
3
经验
12920 点
金钱
12376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cksl528 于 2019-3-4 15:42 编辑
想学维修 发表于 2019-3-4 11:10
其实,我觉得Lou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只是每个人学识理解辩别能力不一样而已,不需要决出谁赢谁输的,你 ...


当然, 在这里 ,每个人各抒己见,

每个人说得话 站在自己的立场 或 辩方 。都是有道理的!

“道理”  在我们玩耍的HIFIDIY这个话题上,  或深、或浅、或有益、或跑偏。   

所以 前面 NEW咖啡猫  才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给出了  “知识有些有用,有些没用的说法。给我们讲了孔乙己的故事“




另外,感谢你对此贴的关注,我正想回复你前面的帖子,

我想做一个透明的亚克力盖子 把它盖起来,这样安全 ,但是又觉得不好散热,   又想做个金属网罩把它照起来。 但又看不到里面的电子元件了。。。一点都不 COOL!

哈哈哈有点两难~

1

主题

0

好友

13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45220
帖子
127
精华
0
经验
137 点
金钱
125 ¥
注册时间
2018-3-9
发表于 2019-3-4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测试指标看,J 兄已经灰常成功了,祝贺一下。听录音谈声音没多大意义,有前端的因素,个人的偏好等。指标好了,微调声音表现其实都是小技巧的问题。我个人而言,什么自举,直流伺服之类,都有点讨厌。举个例子就是二十多年前的广州珠江音响,使用TDA1514时,也没用其自举电路。

25

主题

1

好友

134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77024
帖子
1319
精华
0
经验
1342 点
金钱
1278 ¥
注册时间
2014-3-28
发表于 2019-3-4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sl528 发表于 2019-3-4 11:19
看到亲 一直关注我的帖子,,摆得拢, 我就在这个问题上多说几句:

就这个电路而言,电流输出级的上 ...


"如果你们非要认为自举电路会影响音质, 那么影响多少算影响?"

就用这句来定胜负 ..
上臂单管Vce接上 +35v 做输出 , 还是
靠自举电路提升到 +35V 做输出 ... 的好 ?

音质 ... 是不能量化的 , 但 slew rate 可以.  很多电路采用自举 .. 我还是说是无耐的选择

68

主题

45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507
精华
3
经验
12920 点
金钱
12376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cksl528 于 2019-3-4 21:08 编辑
patch 发表于 2019-3-4 11:15
串联在锗管时代常见,所谓加大失真是空想。


我赞同P老师的观点, 自举电路 仅作用于 末级输出部分 是最不影响音质的做法。一个合理的自举电路不会影响音质,。

而且从原理上讲,它不参与 不满足需要“自举”条件时的任何放大通路, 只在电压幅值超过某值的时候 才会起到 升压作用


任何电路都存在缺陷,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 根据  Beomaster4400 出生的年代可以判定,这个电路在当年,乃至现在的模电放大电路上,依然可圈可点。  (20年后基于同架构的 Beomaster6000 8000)更是把此电路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末级的自举结构也没有被放弃。依然沿用

在技术指标这个问题上, 超出我们【可感知】的范围以外的 所有指标 均可视为“理想状态”

要想在一定电源电压下,提升这个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保证在最大输出功率下,避免“削波失真” 末级的自举是非常切实有效的~

68

主题

45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507
精华
3
经验
12920 点
金钱
12376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cksl528 于 2019-3-4 11:47 编辑
martymak 发表于 2019-3-4 10:57
我当然了解啦 ...
什么是主动 Active , 将单管置在 +35V 的工作点 , 又省了一粒 ... 看来太危险了
被动 ...




你的耳朵是不是木耳朵, 可否听出 有自举电路和没有自举电路的差异?

要不要盲听一下试试(这是一个假设,因为你根本不可能接招盲听)

牛可以吹, 你吹我吹大家吹。




另外还有个问题需要 用我的观点来纠正一下:

当年B&O用 TIP141  TIP146这对达林顿管 ,是下血本的做法, 而不是你说的 为了工业生产,为了降低成本才用。

当年是多少年?  1979年~   , 你退回那个年代,我们国家在做什么? (邓爷爷才刚刚在南海边 画了一个圈圈)    那个时候 B&O就用塑封的141 和146了。 这是非常超前的做法,而且这对管子在那个时期可不便宜~

68

主题

45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507
精华
3
经验
12920 点
金钱
12376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cksl528 于 2019-3-4 11:52 编辑
Art80 发表于 2019-3-4 11:28
从测试指标看,J 兄已经灰常成功了,祝贺一下。听录音谈声音没多大意义,有前端的因素,个人的偏好等。指标 ...


您能结合前面的波形测试 和失真度测试来 做音质的评判

证明亲 是一位,客观 且看帖全面的人,  谢谢你的认可!



关于这个电路的自举 我想借楼再说一句:

这个电路而言, 自举虽不能说是画龙点睛之笔,但也算是“锦上添花”之功

信号幅值没有超过某值的时候,   此时的自举电路并不参与 电路工作。只有当大信号幅值时才参与工作。 因此,自举电路 并没有那么不堪~~   
用得好,饲半功倍

25

主题

1

好友

134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77024
帖子
1319
精华
0
经验
1342 点
金钱
1278 ¥
注册时间
2014-3-28
发表于 2019-3-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rtymak 于 2019-3-4 11:58 编辑
jacksl528 发表于 2019-3-4 11:35
你的耳朵是不是木耳朵, 可否听出 有自举电路和没有自举电路的差异?

要不要盲听一下试试(这是 ...


我肯定是木耳啦 ...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 : 我是有钱人喜爱即买 ,若是穷人喜爱就想想裤袋..就在想想中,喜爱宝贝给人买走了
... 跟单管直接上+35V 一样 , 接不上靠别管子拉上 , 低功率时的音质不易觉 , 突然爆发的就可能力不从心

点评

哈哈哈,遗憾的是 您不能带上木耳朵 来我这里亲自听到这台功放的声音。  发表于 2019-3-4 11:51

2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859468
帖子
54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40 ¥
注册时间
2019-2-24
发表于 2019-3-4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sl528 发表于 2019-3-4 11:35
你的耳朵是不是木耳朵, 可否听出 有自举电路和没有自举电路的差异?

要不要盲听一下试试(这是 ...

是不是看到现在的146便宜了就觉得这本来就是个便宜的垃圾管,现在的iphone4也很便宜

1

主题

0

好友

21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53339
帖子
219
精华
0
经验
215 点
金钱
211 ¥
注册时间
2010-10-23
发表于 2019-3-4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sl528 发表于 2019-3-4 11:19
看到亲 一直关注我的帖子,,摆得拢, 我就在这个问题上多说几句:

就这个电路而言,电流输出级的上 ...

受教了,谢谢

68

主题

45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507
精华
3
经验
12920 点
金钱
12376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HGR 发表于 2019-3-4 11:56
是不是看到现在的146便宜了就觉得这本来就是个便宜的垃圾管,现在的iphone4也很便宜

其实当年 TIP141 146这对管子很多厂家都有生产,价格都不便宜。属于塑封达林顿管的开山元老~

可惜现在市面上 买不到成对的 摩托TIP141 和 146了,拆机的也少。 多数都是NPN管,要不这个功放我会直接用它。

68

主题

45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507
精华
3
经验
12920 点
金钱
12376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2:30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Aladding 发表于 2019-3-4 11:08
这个结构如果是“自举”,那电子管的标准Cascode交流放大电路都是“自举”。

这个电路应该是为了解决7 ...

这个分析很实在 也客观。

2

主题

0

好友

42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859468
帖子
54
精华
0
经验
42 点
金钱
40 ¥
注册时间
2019-2-24
发表于 2019-3-4 12:43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sl528 发表于 2019-3-4 12:03
其实当年 TIP141 146这对管子很多厂家都有生产,价格都不便宜。属于塑封达林顿管的开山元老~

可惜现在 ...

现在的新品款装好像不一样了,不知道质量如何,旧的那些已经很难找了,mj11032如何?

68

主题

45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507
精华
3
经验
12920 点
金钱
12376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2:54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HGR 发表于 2019-3-4 12:43
现在的新品款装好像不一样了,不知道质量如何,旧的那些已经很难找了,mj11032如何?

正品的11032 11033当然好, 毋庸置疑的好管

68

主题

45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507
精华
3
经验
12920 点
金钱
12376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cksl528 于 2019-3-4 19:57 编辑
univers 发表于 2019-3-4 09:51
楼主的风格就是爱扯淡


没扯到你的蛋就行了。
不是我的风格爱扯淡, 而是我喜欢跟扯淡的人扯淡

68

主题

45

好友

1万

积分
     

贵宾 当前在线

Rank: 3Rank: 3

UID
111707
帖子
12507
精华
3
经验
12920 点
金钱
12376 ¥
注册时间
2009-6-14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cksl528 于 2019-3-4 19:55 编辑
new1510 发表于 2019-3-3 12:32
又要说:懂的自然懂。内行看门道。不解释,玩过我的板都懂。


11.jpg

昨天装配了 我的”茶盘“机箱,录制了娱乐音视频节目, ~这个功放总算 进入杀青阶段。收拾了工作间里面乱七八在的工具、零件盒,    有一种如释负重的感觉~ ~~

轻松之余,回头翻看了一遍 这篇帖子, 想总结一些技术性问题。

  当看到 您提供的这个图纸的时候,我思考了很久, 之前没有笃定的答案所以 不敢妄言~~


今天起来,想了想这枚4n7电容存在的原理,结合它的容量,我大胆的猜测,它是一枚额外的 高频旁路电容,

它另一端的接地位置 应该在金属机箱的外壳上,靠近 RCA输入端子的位置,   

另一枚470pF的电容 是线路高频旁路电容, 电路板的输入处接 GND, 两枚电容的作用虽然大同小异,但是旁路的高频信号是不同的。

这样做,对比我这台早期的4400电路,规避了只采用一枚3n3电容压缩频宽的问题,妙 。

其实我做的这个电路在最初是认为这枚3n3的旁路电容过大,有影响放大器的高频响应,所以我用的是470pf。  没有往深层去想 , 什么方法可以既不影响频响, 又可以有效的杜绝射频干扰。 如果我说的没错 6000电路这个位置,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而来的


不得不佩服这种细致入微,看似脱裤子放屁的设计, 它能进一步减小由外壳引入的干扰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