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min3000
发表于 2014-3-19 01:32
增大r2的阻抗可以提高低频效果
牛仔很忙
发表于 2014-3-19 02:00
本帖最后由 牛仔很忙 于 2014-3-19 02:13 编辑
想说的是这里R5C5并不是如贝尔网络,在这里安置这个网络主要起到抑制高频自激的作用。
C2的作用是使线路直流增益降低至0DB,有效稳定静态值以及次声及次声以下频段干扰的放大。
qimin3000
发表于 2014-3-19 02:47
牛仔很忙 发表于 2014-3-19 02:00
想说的是这里R5C5并不是如贝尔网络,在这里安置这个网络主要起到抑制高频自激的作用。
C2的作用是使线路直 ...
权衡利弊c2到底是要好,还是不要好?
牛仔很忙
发表于 2014-3-19 08:29
本帖最后由 牛仔很忙 于 2014-3-19 09:00 编辑
qimin3000 发表于 2014-3-19 02: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权衡利弊c2到底是要好,还是不要好?
建议保留C2。
人们通常会感觉去掉C2,有效放大频带的下限会放的更宽。其实设计最小放大频率已经不算高了,盲目去掉是弊大于利的。
如果有意拓展低频性能,更有效的方法是适当的加大C2的值。
用计算机粗略按了下,这个官方程式设计有效低频在18HZ以下,已经够低了(也就是不必改变C2)。我觉得如果还感觉低频不好的话应该在你的扬声单元上找找原因。
逆风塘
发表于 2014-3-19 23:27
强贴留下脚印先 分析的太透彻了
tsyg99
发表于 2014-3-19 23:58
qihai0501
发表于 2014-7-23 13:25
sdwftjm 发表于 2013-2-18 14: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老兄谈谈单电源时的情况,正想做
你这个事单电源的
bogejiayou
发表于 2014-7-24 00:10
嗯,不错,认真学习。
71sh
发表于 2014-7-24 00:13
这是个好贴,我看过数次了。:victory:
司空小星
发表于 2014-11-17 21:59
好好学习一下
司空小星
发表于 2014-11-18 12:36
本帖最后由 司空小星 于 2014-11-18 12:40 编辑
牛仔很忙 发表于 2014-3-19 08: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建议保留C2。
人们通常会感觉去掉C2,有效放大频带的下限会放的更宽。其实设计最小放大频率已经不算高 ...
支持保留C2
不过我打摩三诺N-20G时发现,如果增大C2,低频虽然会变多,但高频会变少,感觉声音的重心会向下移,减少C2的值反一下。
司空小星
发表于 2014-11-18 12:41
71sh 发表于 2013-2-26 14: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ps把图改下,看有错否?不想学太多软件,老了。也为需要的作些微贡献吧。
还是这幅图看起来清楚一点
大大抢先
发表于 2014-11-18 12:49
1875就是暖声
maudio
发表于 2014-11-18 12:57
无章的自由 发表于 2013-2-18 15: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错。分析的彻底透视。我觉得1875好声第一在于电源的素质。其次输入耦合电容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本人试过 ...
同感
司空小星
发表于 2014-11-18 15:18
本帖最后由 司空小星 于 2014-11-18 15:49 编辑
请问PCB板上,用两个4.7uf的电容串联代替2.2uf,用两个47uf的电容串联代替22uf,这个对声音的影响,和原电路有什么不同吗?另外,忽略功率推力,仅音质而言,BTL构架更有优势吗?
牛仔很忙
发表于 2014-12-8 20:52
司空小星 发表于 2014-11-18 12: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保留C2
不过我打摩三诺N-20G时发现,如果增大C2,低频虽然会变多,但高频会变少,感觉声音的重心 ...
C2的增大,理论上是不会使高频衰减的。
但是整个电路的频相特性曲线会发生变化,所以造成对听感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我说的是这个官方程式设计有效低频在18HZ以下,已经够低了(也就是不必改变C2)。我觉得如果还感觉低频不好的话应该在你的扬声单元上找找原因。
司空小星
发表于 2014-12-8 21:41
牛仔很忙 发表于 2014-12-8 20: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C2的增大,理论上是不会使高频衰减的。
但是整个电路的频相特性曲线会发生变化,所以造成对听感的影响。 ...
显然你说的这些,并不能完全解释,C2变化,所引起的听感变化。
tsyg99
发表于 2014-12-8 22:03
杨仔0123
发表于 2014-12-9 08:48
正在洞洞1875,正好学习了,获益匪浅
司空小星
发表于 2014-12-9 14:56
其实作为DIYer,我并不关心原理图上,每个元件的作用是什么,我更关心的是,原理图的每个元件,各自会对声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调整,如何校声,这个才是真正的关键。
像反馈的22uf,很多人说去掉更好,那么就要讲清楚,去掉和不去掉,听感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不赞成去掉C2。
如果只是应用,不仅22uf可以去掉,输入的2.2uf也可以去掉,那么输入信号,就彻底没有电容的影响了,可问题是,这样出来的声音,是人听的吗?正常的人能接受吗?我们不能忽视电容的校声作用。
在我看来,像类似LM1875功放的制作,关键有两点:
第一,就是如何获得最高的信噪比,将底噪减少到最小,这是基本功,也是硬指标。
第二,也是关键,就是如何校声,这才是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并不是会响就行了,还要做出水平,做出味道。这个就需要你有丰富的元件知识了,而且还要了解它们在电路的不同位置,会对声音产生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