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5 发表于 2009-5-31 23:59

匹配方面,分频器要调整的吧

xhj 发表于 2009-6-1 00:01

如果选这个做中音,配合低音,出来的灵敏度比较低,应该是会比较难推的。

8705 发表于 2009-6-1 00:11

EggelstonWorks ANDRA 2代,1个T330D高音 两个魔雷6.5寸中频 两个12寸丹拿低频,确是极其好推的落地箱之一啊

好不好推不仅仅看单元的吧

xhj 发表于 2009-6-1 00:24

原帖由 8705 于 2009-6-1 00:11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EggelstonWorks ANDRA 2代,1个T330D高音 两个魔雷6.5寸中频 两个12寸丹拿低频,确是极其好推的落地箱之一啊

好不好推不仅仅看单元的吧
请问老兄,这个好推的结论是哪位烧友告诉你的啊?一定要落实好啊。

8705 发表于 2009-6-1 01:31

一代,是后导相的,低音喇叭是泡沫边。二代改成密闭的了,低音改成了橡胶边。二代低频弹性和整体瞬态能力都大幅度提升,一代不好驱动,二代极其容易驱动。

ANDRA 1代 2代我正好都有朋友在玩,我不是瞎扯淡啦

ibm 发表于 2009-6-1 01:46

看了如此精彩的贴子,一定要注册进来参拜一下!!

:lol
只是看到有这理论,不知各位达人有和看法:

“丹拿低音,为了追求高瞬变,采用扁带音圈,而且,加固了音圈的强度,但不懂兼顾音乐性,造成很快很通透的假象,音盘没有处理好,为了达成一致性的音盘同步震动 减少盘分裂,刚性有余柔性不足.....

丹拿中高音本来很柔和中性,为了迎合死变态低音只能在相位和分频点上做功夫,把中高音的速度加快,避免高中低速度不一致...

丹拿低音中频有缺陷只好把高音的分频点下调造成高音工作吃力 刺耳”

167 发表于 2009-6-1 08:47

原帖由 8705 于 2009-5-31 20:3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asdsd :asdsd 太邪恶了,放毒到丧心病狂啊!!! 镜头上图看看…… 偶还是玩Olympus定焦为主:lol


蔡斯镜头很多,规格比较杂,老兄如需要请短信给我。
另,Olympus的数码系统我也有

167 发表于 2009-6-1 08:51

原帖由 8705 于 2009-6-1 00:11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EggelstonWorks ANDRA 2代,1个T330D高音 两个魔雷6.5寸中频 两个12寸丹拿低频,确是极其好推的落地箱之一啊

好不好推不仅仅看单元的吧



没错,Andra 2是不难推的,我有个朋友在用胆机推,不太尽兴,但是同类的箱子能用胆机推的少之又少;或者是需要巨无霸胆机

167 发表于 2009-6-1 08:53

原帖由 8705 于 2009-6-1 01:31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一代,是后导相的,低音喇叭是泡沫边。二代改成密闭的了,低音改成了橡胶边。二代低频弹性和整体瞬态能力都大幅度提升,一代不好驱动,二代极其容易驱动。

ANDRA 1代 2代我正好都有朋友在玩,我不是瞎扯淡啦


完全同意!
一代需要控制力好的功放,二代我非常喜欢,是密闭箱,声音的速度和弹性都很好,低频下潜很深。

现在第三代也出来了,中音换成了Morel的新顶级,非常期待啊!!!

167 发表于 2009-6-1 09:25

原帖由 ibm 于 2009-6-1 01:4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lol
只是看到有这理论,不知各位达人有和看法:

“丹拿低音,为了追求高瞬变,采用扁带音圈,而且,加固了音圈的强度,但不懂兼顾音乐性,造成很快很通透的假象,音盘没有处理好,为了达成一致性的音盘同步震动 减少盘分裂,刚性有余柔性不足.....

丹拿中高音本来很柔和中性,为了迎合死变态低音只能在相位和分频点上做功夫,把中高音的速度加快,避免高中低速度不一致...

丹拿低音中频有缺陷只好把高音的分频点下调造成高音工作吃力 刺耳“

貌似内行,其实瞎掰:
1.丹拿并没有”采用扁带音圈“,它采用的是六角形线材,占空比高,这是丹拿以及Morel的最基本特点之一;而且采用六角形线材或者扁带音圈都与追求高瞬变没有关系;
2.“音盘没有处理好”又是瞎掰,平心而论,MSP是比较出色的振膜材料,兼顾了刚性和优异的内阻尼,丹拿的频率响应是比较宽阔平直的,没有尖锐的谐振峰,而且瀑布图都很漂亮,的确是优秀的单体;
3.“不懂兼顾音乐性”又是很主观的说法,“音乐性”是个啥?如何量化?
4.“只能在相位和分频点上做功夫,把中高音的速度加快,避免高中低速度不一致”这明显是瞎掰;我不知道什么分频器还有“涡轮增压器”的作用:lol
5.“丹拿低音中频有缺陷, 只好把高音的分频点下调造成高音工作吃力 刺耳“又是瞎掰。据我所知,丹拿的2路音箱中,分频点取得低的只有Dynaudio Acoustics的产品,甚至能低到1.5k,但是没有人投诉它高音吃力刺耳的,比如大名鼎鼎的C1/Micron;而民用的丹拿的2路音箱中,并没有分频点特别低的,一般是2500-2800Hz,这是非常正常的。
另,Dynaudio Acoustics的2路产品,分频点从1500Hz-5200Hz的都有,这也说明了丹拿喇叭的特性优越,使用自由度大。

补充一点,丹拿的声音是比较监听风格,比较难推,但是这是和厂家的设计理念有关的,比如追求低失真、准确的相位、快速的相应等等

NEWPAPER 发表于 2009-6-1 09:52

原帖由 167 于 2009-6-1 09:25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貌似内行,其实瞎掰:
1.丹拿并没有”采用扁带音圈“,它采用的是六角形线材,占空比高,这是丹拿以及Morel的最基本特点之一;而且采用六角形线材或者扁带音圈都与追求高瞬变没有关系;
2.“音盘没有处理 ...

可惜新的丹拿 推是好推了但低音也变混了。。。。

还有一点很生气   就是52SE 的低音音圈明明是KAPTON 但很多资料都说是铝音圈,

牧神午后 发表于 2009-6-1 09:57

回复 #2792 167 的帖子

我就是感觉Dynaudio成品箱的低音不行。

167 发表于 2009-6-1 09:57

原帖由 NEWPAPER 于 2009-6-1 09:52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可惜新的丹拿 推是好推了但低音也变混了。。。。

还有一点很生气   就是52SE 的低音音圈明明是KAPTON 但很多资料都说是铝音圈,


资料上乱写的多了,很多时候一定要自己看看。
比如某著名品牌的音箱,明明就是采用Scanspeak的单元,但是代理故意写成是厂家自制的.......

167 发表于 2009-6-1 10:00

原帖由 牧神午后 于 2009-6-1 09:5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就是感觉Dynaudio成品箱的低音不行。


它的很多音箱都是低频量感少,过于追求速度和线条。
但是也不一定,我自己用过的Crafft就是同类音箱里低频质感量感俱佳的,另外还有42、1.3SE、25周年等都是同类型里低音表现很出色的。

ibm 发表于 2009-6-1 11:00

谢谢167DX的精彩点评,

我感觉把那倒相孔塞住后,低频的速度就回来了。不知这里有没有人试过?:loveliness:

类星体 发表于 2009-6-1 11:21

试过,近听是开孔的力量大(量感胜出),远听是塞上的下潜深,线条也瘦些,至于速度,需要大力功放的榨压塞上孔的箱子才行,否则感觉像林黛玉似的,要说快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D

意力的音箱就有海绵塞,连惠威的1080MKII这种电脑音箱都有

ibm 发表于 2009-6-1 11:26

精辟!!!这坛子上的确是能人众多!!!深有同感。

NEWPAPER 发表于 2009-6-2 08:40

原帖由 167 于 2009-6-1 10:00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它的很多音箱都是低频量感少,过于追求速度和线条。
但是也不一定,我自己用过的Crafft就是同类音箱里低频质感量感俱佳的,另外还有42、1.3SE、25周年等都是同类型里低音表现很出色的。



用了一年多
个人总结:丹拿是非常不错的AV箱,用了几款箱子它看电影最爽 。

ibm 发表于 2009-6-2 09:26

楼上的达人

除了丹拿还用过什么牌子?

用丹拿的什么型号做AV?:funk:

chenxie 发表于 2009-6-2 11:19

fs888

有用过枫叶之声FS-888的用户吗?请说说听感!
页: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查看完整版本: 声色俱佳!——单元靓图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