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nyting 发表于 2008-8-13 23:59

:) :) 来听课的~

yp100yp 发表于 2008-8-14 00:02

只是绕法不同,电感516MH和900MH不可能吧?(用无感绕法,那就不是变压器了)

情感系数 发表于 2008-8-14 00:14

新人学习了.

一苇渡江 发表于 2008-8-14 00:21

什么是三明治绕法DX们?

lauho 发表于 2008-8-14 00:47

过来捧捧场~;P

zqy797 发表于 2008-8-14 00:49

该发一枚奥运绕牛金牌

阿瑞 发表于 2008-8-14 00:54

怀疑测试参数,深入探讨的精神令人佩服

郑兄对牛钻研的功力深厚。但实验过程(方案)有欠严谨。3个牛的电感量差出几近一倍。绕制前铁芯的PP没留下,铁心的测试数据也没有,哪怕是给出3维,再用完全相同的线径、绕法在3个铁心上各绕50T,然后各绕组的电感,作为判断3个铁芯是否完全相同的依据。并留证作为你的基础数据,否则你的基础错了,后面的展开论证在精彩严谨,最后的结论也会出现偏差。
:lol 若是看到这样的论文,看了第1页就毙掉了。

av-rgb 发表于 2008-8-14 01:30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没有看完,先回复,郑兄的电感量的理论方法是正确的,我的教训可以证明。

在我弄那300kg铁芯的时候曾经对多个铁芯进行电感量测试,包括不同截面积、磁路长短等等,光记录数据大概几百个,结论电感量上不去,铁芯材质问题。




撇开次级(空载),牛本身就是一个电感,要降低功耗就要降低电阻(粗铜线),薄片(涡流),增加匝数(电感量与此平方成正比),另外是提高工艺,例如绕紧、排齐等等(老郑做的非常好)。

但我觉得测试电感量的方法错误的。

1、这个表测试频率不知道多少,可能9.6khz,如果这个频率的话参考意义都没有。
2、安装电感量1H计算的话初级电流为:220v/(2×3.14×50×1)=0.7安培(直流电阻微乎其微,不参与矢量计算),显然错误,实际电感量要大很多。实际电感量=220/(2×3.14×50×0.024)=29H亨利。(以2#牛为例)。这个数值应该和匝数平方×铁芯电感系数差不多。

3、铁芯的磁滞回线表名在不同磁化强度(电流)下电感量差别很大,万能表的测试电流不能使磁场回头的。

4、测试频率的不同其涡流损耗也不同,应该在50hz下测量。

5、我的仪表相对多一点,台湾电桥120hz和1khz测量变压器电感量要差一倍以上,测量磁芯电感相差不大。

6、匝数不足时测量电感量要偏小很多,我下面的记录数据就是。

av-rgb 发表于 2008-8-14 01:45

请看我的眼泪:'( :'( :'(



第一列是电压,第二列是电流,第三列是功耗,第四列是电流增量

失落土匪 发表于 2008-8-14 01:47

NND,,,1号牛,2号牛,3号牛,,,其中那个是我的??!!!:@

av-rgb 发表于 2008-8-14 01:53

最近把我以前的环牛几乎都出了,包括千辛万苦手工绕的,不仅因为太多,请看:lol :lol :lol :lol

重量22斤,外园170,高100,电阻0.75欧姆,电流39ma,功耗5瓦多,体力相当不错,初步判断初级1.6的铜线,功率1300va以上,不过价格也不低,不要询价,改造后手工环牛金盆洗手。

明至 发表于 2008-8-14 01:57

如果真是这样,各大厂马上就要改工艺了。中国总算出个世界级的东东。

暗里着迷 发表于 2008-8-14 02:37

学习中:victory:

evangelion 发表于 2008-8-14 08:20

怎么没看见国内某某名牌环牛生产厂家的砖家出来砸砖头呢:lol

hengkong 发表于 2008-8-14 08:22

原帖由 zheng1 于 2008-8-13 23:0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相同匝数相同绕法的情况下,高个牛用导线长度比矮个子长很多,电感量大是正常的,所以有人喜欢高个子小洞眼牛,中频好啊!

初级匝数越多,电感量越大,中频和低频越猛,内阻也越大,铁芯发热量也大,所以,想要保证不增加内阻的情况下增加电感量,就只好在绕法上研究了。

也就是说,在不损失环牛原有特性的情况下,通过特殊的绕法来弥补环牛的先天不足。




这段话很认同,不要光着眼空载小电流,不要钻牛角尖。。。

虽然,绕牛牛我没有zheng1兄弟这么执着,但是,我觉得做事都有一个出发点,绕牛嘛:::不要突出一两点,做牛要全面性能好,更要极限性能好。为了一个空载指标,盲目增加初级圈数(等于增加内阻),效果得不偿失。

o(∩_∩)o...玩音响需要动脑筋哦:lol

卖油翁 发表于 2008-8-14 08:24

好啊,狂顶牛摩王!

dh1030 发表于 2008-8-14 09:47

原帖由 阿瑞 于 2008-8-14 00:54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郑兄对牛钻研的功力深厚。但实验过程(方案)有欠严谨。3个牛的电感量差出几近一倍。绕制前铁芯的PP没留下,铁心的测试数据也没有,哪怕是给出3维,再用完全相同的线径、绕法在3个铁心上各绕50T,然后各绕组的电 ...

:lol :lol 说的有道理!虽说铁心是同一批次,但也会存在个体的差异。

期待zheng兄重绕第三头,在铁心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绕法,体现出来的数据不同的话,才能个有说服力!

nianyu 发表于 2008-8-14 11:39

原帖由 av-rgb 于 2008-8-14 01:5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最近把我以前的环牛几乎都出了,包括千辛万苦手工绕的,不仅因为太多,请看:lol :lol :lol :lol

重量22斤,外园170,高100,电阻0.75欧姆,电流39ma,功耗5瓦多,体力相当不错,初步判断初级1.6的铜线,功率 ...

o yo, 这个沉底牛都没否伏过头波。:o

shaolv 发表于 2008-8-14 12:07

zheng兄的手工的确一流!

但估计造成三号牛的电感量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铁芯,肉眼看起来一致的铁芯可能其参数相差很多。而且普通的电感表并不能准确测定牛的电感量。有条件用交流电桥吧,50Hz测量。

av-rgb 发表于 2008-8-14 13:48

原帖由 shaolv 于 2008-8-14 12:0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zheng兄的手工的确一流!

但估计造成三号牛的电感量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铁芯,肉眼看起来一致的铁芯可能其参数相差很多。而且普通的电感表并不能准确测定牛的电感量。有条件用交流电桥吧,50Hz测量。

电感量测量误差可以说很大。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呕心沥血的一头牛!顺便把我憋了3年想说的话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