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1 发表于 2008-8-14 14:58

两个原因,一个是绕组排列方向不同,还有一个原因是2号牛我先通电测试,后测量电感造成的,今天再测试就比较正常了,545MH,733MH,470MH这样,另外两头和昨天误差不大,电感表还是有一些波动的,不是很精确,现在需要拆2头牛,确认一下是顺着铁芯卷绕方向排列线圈好还是反过来好。3头牛,逆时针绕的2头,顺时针绕的一头,排列方向顺着铁芯和逆着铁芯的都有,这个是有差别的。

zheng1 发表于 2008-8-14 15:14

测试的精确性并不是主要原因,就算电感表有问题,但是3头牛是用这一个表测量的,不是分别用3块表测量的,只要能体现出来差别就可以了,这也是我这个帖子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精确测量每头牛的性能的,所以有的老兄说要如何如何先测铁芯,再上外观图片再测几圈电感量,实属无此必要。
这贴的出发观点就不是测试性能的,而是探讨工艺不同造成的不同结果,还有,厂商是不会来砸砖头的,不管我说的对不对,厂商肯定或者否定都会上套的。所以聪明人不会表态!很多国内外牛都申请了专利,如果不管怎么绕都没有区别,那么多专利是怎么申请出来的有?
条件测试的兄弟可以自己绕两个看看!试验结果就明白了。
我的测试就到此为止,正确也好,错误也好,我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认同我的观点,又不是专利转让!:L
就算我的测试很精准,对大家绕牛或者测试家里的成品牛又有什么帮助,参数不可能完全一样吧?这个测试对厂牛无效,因为没有对比参照物。

hengkong 发表于 2008-8-14 15:25

有个问题一直想问的,是问zheng1兄和av-rgb俩:为什么只将眼光放在环牛???


这个环牛优点和缺点都很多,说优点可以掩盖缺点,偶又不觉得。缺点嘛。。。哪种牛牛都有了:lol
其实没什么,就是见你们玩得这么开心,问问你们,看别人心里面是怎样想的;P

阿瑞 发表于 2008-8-14 15:34

无语:L :L :L 怎么有点急了:lol :lol 憋了3年就这么算了?
要做重复性的验证实验,我们没条件啊,3-5个同规格、同批次的牛芯不好找啊。坛里可能就 耿兄有这个条件了,可这也不能提,那是他永久的痛:P 。 做这个验证即费工又费钱。估计耿兄也没时间往这方面投。

shaolv 发表于 2008-8-14 15:36

不好意思了,我也没有别的想法。

理论的东西我懂得很少,只不过从实验的角度想问题,如果影响测量的变量不明确或者不可控制,其结论就不能成立。

zheng1 发表于 2008-8-14 15:47

原帖由 xuwenzhuo 于 2008-8-13 23:5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http://bbs.hifidiy.net/attachments/month_0808/20080813_3c1722b72a45a802bc24jg78aC0t3ZbN.jpg
郑兄,又犯错误了,那瓶冰绿茶又在旁边,小心别又报废了你的极品牛呀。:L :L :L

那个不要紧,牛可不是特别怕水,只有焊接接口处才不能有水,和管子还是有区别的。

呵呵!我的绿茶品质没有问题,我每天都在喝!:lol

zheng1 发表于 2008-8-14 16:21

原帖由 shaolv 于 2008-8-14 15:3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不好意思了,我也没有别的想法。

理论的东西我懂得很少,只不过从实验的角度想问题,如果影响测量的变量不明确或者不可控制,其结论就不能成立。

这个结论是早就已经成立的,加拿大P牛和声达牛还有小馒头牛的工艺都取得了专利,国内的左氏还有开平牛魔王的牛为什么得到广大烧友的认同?这个就是结论,我发这个贴只是把别人的东西泄露一点。
如果也花费很大的金钱和人力物理去证实一个早就有的结论,对我本人来说确实没有必要,我眼睛看到的东西无法变成图片发上来,就好像军事部门
可以参观但是不可以拍照道理一样。也就是说,我本人看到鸭子飞上天了,但是并没有办法保留证据。
这个不是说我自己搞一些创新发明,需要一个严谨的实验过程。也不是专利转让,这个帖子只是一个思路的调整,不是技术细节的描述。嘿嘿!

你说的并没有错误,想法也比较正确,正因为老兄希望我的理论是成立的,所以才会反向论证他的正确性,也就是说,你本人并没有感受到这个理论带来不同的体验,

所以,怀疑也是正常的,而我呢,只是想给有心人一个建议,有需求的自然会去验证,我们DIY来说,留心一下最起码没有坏处,这就是我这个帖子的终极目的。

P牛的声音很多人可能有比较,国内还剩下一个声达牛,有条件的可以买一个和自己现有环牛做比较,应该就能分辨的出来了,现在是有声达牛的人没有比较,买回来直接上机用上了,好坏的感受更过来自于外观和叫声震动问题,没有比较过不同绕法对内在品质的影响。

N年前山东淄博有一个叫做刘德华的大虾有一篇文章比较出名,就是说电源牛的。我本人也不想把这个结论做成铁板一块,毕竟,我泄露的够多了,虽然全套计算公式和测量办法我这里都有,但是也不可能做出损害朋友的事情来,同时还有一个法律责任问题。对于烧友来说无所谓,但是对于厂家来说那可是绝对的机密。

yp100yp 发表于 2008-8-14 16:30

绕法不一样分布电容不一样这是肯定的,+-45度绕法电容很小

zheng1 发表于 2008-8-14 16:34

原帖由 hengkong 于 2008-8-14 15:25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有个问题一直想问的,是问zheng1兄和av-rgb俩:为什么只将眼光放在环牛???


这个环牛优点和缺点都很多,说优点可以掩盖缺点,偶又不觉得。缺点嘛。。。哪种牛牛都有了:lol
其实没什么,就是见你们玩得 ...

其实我这里各种牛牛都有,E牛环牛C牛R牛还有O牛,耿兄是玩E牛为主,我玩环牛,是因为我自己试验过几乎全部的牛,感觉还是环牛最有潜力,大家对环牛影响不好是因为JS的功劳,包括一些进口LJ牛,淘汰下来的产品进入中国就变成宝贝了!真正高品质进口牛品质很好的,但是价格也颠覆了我们的价值观念,比如几十万进口机器里面的牛,有很多是品质不错的!但是老外也有普通品,甚至他们国家的一些条件还不如中国!

HENGKONG兄玩的牛也不少,对各种牛的表现心里也有一个标准,可能玩的牛不同感受也不同,我们本身也没有条件玩遍天下所有品牌牛,所以。。。。。。。。。。

nc138 发表于 2008-8-14 18:28

:lol :lol :lol

nc138 发表于 2008-8-14 18:29

:lol :lol :lol
同意ZHENG1兄的看法,起码现在我选牛时对YLJ牛就比较慎重了~~~

av-rgb 发表于 2008-8-14 18:56

原帖由 hengkong 于 2008-8-14 15:25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有个问题一直想问的,是问zheng1兄和av-rgb俩:为什么只将眼光放在环牛???


这个环牛优点和缺点都很多,说优点可以掩盖缺点,偶又不觉得。缺点嘛。。。哪种牛牛都有了:lol
其实没什么,就是见你们玩得 ...


环牛是来这里才开始玩的,以前也绕过,手工非常差。可以说在郑兄指导下玩的。

E牛开始绕则是小时候,那时没有环牛,曾经没有绕线机4400匝:'( :'( 。

lincaosen 发表于 2008-8-14 20:24

又学到很多东西了:victory: :victory: :victory:

破马甲 发表于 2008-8-14 20:27

原帖由 zheng1 于 2008-8-13 15:3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3头牛绕法几乎一样,只不过是排列和工艺的差别。再说电感量和内阻还有分布电容对声音的影响,内阻小,声音通透,高频延伸好,低频力度和速度都有,电感量大,声音火气小,中频暖,声音厚度好。分布电容小, ...

用数据说话!很好的帖子!1到15楼都很好! 到这里变味了,楞是被那些什么温暖湿润.......造成的!;P :lol

hengkong 发表于 2008-8-14 20:36

:lol :lol :lol 谢谢zheng1和av-rgb两位的回答;P


偶嘛,环牛没有绕过,E牛做过3、4个吧(入门级),R牛做得最多,O牛做过一次。全部手工制作。

为什么没有做环牛呢?主要是因为。。。原因有玄学成分在里头:0wa 。
大多数的环牛铁芯都是整带缠绕之后就是成品了,没有倒角。
试想想:当漆包线每一圈都要经过这近90°角的弯折,而且还是紧紧的牵拉绷直,铜线的内里结构还是理想状态吗?其实环牛和E牛的这一缺点差不多(相反E牛更少)。
所以,玩音响过一段事件之后,本身没有什么技术可言,更没有什么技术创新了,就自然的开始钻研玄学:sa ,牛牛的绕制过程这一项不能容忍:ds ,所以,目光就瞄向R牛。
个人觉得(随便说说不懂丢书包):R牛缺点很明显,牺牲内阻(过载性能差)去换来相对优异的特性。可是,它在绕制过程中对漆包线的伤害最低,而且漏磁方向单一(个人认为),是较理想的牛,于是乎10年来都是迷这个R牛,今年头弄过一个200W(大约)的O牛做前级的,也是手工绕制,计算时拿5圈1V,效果嘛。。。没有试得出味道(给朋友抢去了)也好像不太差,有机会再试试。
个人没有一个做笔录详细总结的习惯,总是收在脑海里就算。但是,看到zheng1将目光注意在电感量这方面上时,终于知道,我的路是没有错的,起码,留意电感量是绕制变压器的重点注意事项:handshake ,看这帖子顺心:lol
上面纯属个人意见,没有教科书的教条,看不顺眼的砸砖也不怕:0wa (戴好头盔)

HQ 发表于 2008-8-14 20:49

回复 #116 hengkong 的帖子

手工绕制环牛岂知近90°角的弯折。线先绕在线梳上然后用线梳绕牛过程中漆包线被反反复复的弯曲伸直弯曲,漆包线早已成了废线了,绕出来的牛好声才奇怪。:lol

hengkong 发表于 2008-8-14 20:59

原帖由 HQ 于 2008-8-14 20:49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手工绕制环牛岂知近90°角的弯折。线先绕在线梳上然后用线梳绕牛过程中漆包线被反反复复的弯曲伸直弯曲,漆包线早已成了废线了,绕出来的牛好声才奇怪。:lol


:lol :lol :lol
不错啊HQ,一句话就将我憋了3年想说的话说出来了
;P ;P ;P

feng_3421 发表于 2008-8-14 21:58

没的话说了吧!!:lol :victory:

ahuui 发表于 2008-8-14 22:18

强贴啊,学习+羡慕啊

av-rgb 发表于 2008-8-14 22:20

原帖由 hengkong 于 2008-8-14 15:25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有个问题一直想问的,是问zheng1兄和av-rgb俩:为什么只将眼光放在环牛???


这个环牛优点和缺点都很多,说优点可以掩盖缺点,偶又不觉得。缺点嘛。。。哪种牛牛都有了:lol
其实没什么,就是见你们玩得 ...

刚才说半截来人了,继续

说实话,我只比较过一次,还不是同功率的,没有感觉太多区别。

瞎分析的,命题:同等功率

环牛电阻要少10-20%,使动态大信号输出等效内阻小,可以提高大电流。

电感量不同,环牛电感量大一些,E=I*L平方,虽然环牛静态电流小一点,但L平方要大很多,所以环牛储藏能力大一些,使得动态大信号充足。

E牛好比在环牛电源串内小点阻一样,或许失去的是高低频动态,但得到中音的纯美。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呕心沥血的一头牛!顺便把我憋了3年想说的话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