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w 发表于 2008-8-16 03:21

:lol 好,怎么BT怎么来!:lol

aimm 发表于 2008-8-16 07:48


原帖由 HQ 于 2008-8-14 20:49 发表
手工绕制环牛岂知近90°角的弯折。线先绕在线梳上然后用线梳绕牛过程中漆包线被反反复复的弯曲伸直弯曲,漆包线早已成了废线了,绕出来的牛好声才奇怪。
原帖由 zheng1 于 2008-8-15 03:1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我是严重同意!以前在很多帖子里面也说过这个观点,漆包线弯折的次数多了金属结构发生物理变化,弯曲部分有内伤,尤其是拆掉重绕的牛,很多人让我帮忙改绕,非要用原来的线,还说原来的多好多好云云,我一直坚持如果用原来的的线我就不饶!哪怕原来是金线!这不是玄学,我的这个观点一直得不到人的认可,今天总算听到了有共同想法的声音了。

从表面看,物理特性可能在以下方面发生变化

1反复拉伸导致线径或截面积变化
2绝缘层或损伤导致抗电强度变化
3分布电容
4线电阻及阻抗
5电参数及物理参数一致性变差

音圣 发表于 2008-8-16 09:48

我饶过好多E牛的确是每一种饶法都有不同效果!那时是用来装扑鱼机用的,要求损耗小把初级和次级掉换饶。把次级圈数加多几圈减小发热,不过环牛还是没有饶过因为太难饶了!牛哥厉害啊:victory:

音圣 发表于 2008-8-16 09:52

原帖由 zheng1 于 2008-8-14 15:14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测试的精确性并不是主要原因,就算电感表有问题,但是3头牛是用这一个表测量的,不是分别用3块表测量的,只要能体现出来差别就可以了,这也是我这个帖子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精确测量每头牛的性能的,所以有的老 ...
到现在麦景图的输出牛都是保密技术!

johnqian 发表于 2008-8-21 20:24

牛人做牛:2fsfsf :2fsfsf

EF600 发表于 2008-8-21 21:27

开厂吧

烧光光 发表于 2008-8-22 15:45

用什么铁芯也有很大讲究。

骗人布 发表于 2008-8-24 21:02

哈哈,zheng1 君终于忍不住了!好东西就是要大家分享啊!

五两瘦 发表于 2009-1-3 16:37

楼主帮忙看下我算得对不对!牛1:(直径106mm洞58mm高46mm)初级线径0.78初级匝数886匝》》次级:双35V。次级线径1.12次级匝数150匝!!牛2:(直径95洞60高35)初级线径0.42毫米初级匝数1471匝次级21V次级线径1.12匝数140匝打算好好绕一牛,怕算错,有时间的话帮忙算下。

五两瘦 发表于 2009-1-5 20:52

顶顶更建康

lurgee 发表于 2009-1-8 23:18

原帖由 zheng1 于 2008-8-13 15:3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3头牛绕法几乎一样,只不过是排列和工艺的差别。再说电感量和内阻还有分布电容对声音的影响,内阻小,声音通透,高频延伸好,低频力度和速度都有,电感量大,声音火气小,中频暖,声音厚度好。分布电容小, ...
应该很正确:19f

任鸿涯 发表于 2009-1-8 23:59

绕线还分顺时针和逆时针?太玄了吧!工艺上我知蜂房绕制比平绕的分布电容小。我们用的是交流电,哪用分方向?

zheng1 发表于 2009-1-9 00:32

原帖由 任鸿涯 于 2009-1-8 23:59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绕线还分顺时针和逆时针?太玄了吧!工艺上我知蜂房绕制比平绕的分布电容小。我们用的是交流电,哪用分方向?

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说确实不存在,但是实践的结果确实有区别,至于是什么原因,我现在也在分析,不过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只是实验出来一个现象。也许和铁芯卷绕过程中产生的磁化现象有关系吧?顺绕通电没有响声,逆绕通电有嗡的一声。

zheng1 发表于 2009-1-9 00:40

原帖由 五两瘦 于 2009-1-3 16:3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帮忙看下我算得对不对!牛1:(直径106mm洞58mm高46mm)初级线径0.78初级匝数886匝》》次级:双35V。次级线径1.12次级匝数150匝!!牛2:(直径95洞60高35)初级线径0.42毫米初级匝数1471匝次级21V次级线径1.12 ...

牛一铁芯截面积11CM左右,磁通取1.5的话,300W,初级匝数650-680圈,洞眼允许的话,最好用0.9左右的绕。牛2铁芯截面积6.2,磁通可以取到1.6,功率100W左右,初级1250圈。

zuiniu 发表于 2009-1-9 00:44

回复 #154 zheng1 的帖子

搞不好到了南半球就反过来了,就像排水口的水旋转方向一样.:15fs

ylaotao 发表于 2009-1-9 03:59

顶起....

傲岸 发表于 2009-1-9 04:06

不能辜负楼主的好意!
好帖子一定要顶!
真是学习的好帖子!:43f

lurgee 发表于 2009-1-9 08:32

原帖由 zheng1 于 2009-1-9 00:32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说确实不存在,但是实践的结果确实有区别,至于是什么原因,我现在也在分析,不过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只是实验出来一个现象。也许和铁芯卷绕过程中产生的磁化现象有关系吧?顺绕通电没有 ...

有时候音响实践是有惊喜的,虽然理论上说不出什么根据,但效果是有的,比如加脚钉,脚钉的质材影响声音

喜欢这样实践的贴子:19f

刘文雄 发表于 2009-1-9 10:27

做过N个牛,越做越懒,:lol

gsgsg137 发表于 2009-1-9 11:56

还真....牛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呕心沥血的一头牛!顺便把我憋了3年想说的话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