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象 发表于 2008-4-9 23:10

原帖由 ljm_ljm 于 2008-4-9 13:0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注意不同的偏置管。推动管。和大功率管的BE 开启电压稍有不同的。

没有办法精确计算出实际末级静态电流点的。

而且试过。不同的变压器电压也会使末级工作点发生变化;P

19楼的图纸中,偏压电路的电阻取值存在缺陷。

下臂电阻在330-510R之间比较合理。


再编辑一下,原值使用BJT时,最大偏压是偏高了,
如果使用场管最大偏压又太低了。
最好能找个原机的照片,看看到底电阻是多大?
还有末级管是否是场管?。

ljm_ljm 发表于 2008-4-10 09:31

原帖由 海象 于 2008-4-9 23:10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19楼的图纸中,偏压电路的电阻取值存在缺陷。

下臂电阻在330-510R之间比较合理。



:L
原机是1K 。 另外再说一下。原机末级是BJT 不是MOSFET。

你再计算一下吧。倍增器CE 可以调到3.8V。1K 已经是很小了。末级在实际使用中。总偏置在2.7V 就已有电流了,


如果换成330欧不但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使冒烟的几率大大增加。另外还有电压级流过偏置上下臂的电流会增大,

超过了电压级输出推动级电流之比例,会使失真加大。是我的话,还会把下面的电阻改大一点。
:victory:

myshq 发表于 2008-4-10 10:33

插问:
  VCE倍增器是为推动级和功率级设置预定电压,原线路完全适应要求,为什么要作出那么多的调整和置换?
  烧管的原因是什么,找到问题的终极了吗?(Q10、Q13管的额定BE电压是几伏?过分调高Q12EC电压的后果会不会击穿Q10、Q13的BE结?)分析一下:假定设Q12EC电压为3V,那么Q10、Q13两B极之间的电压是多少V?如超过Q10、Q13BE结电压是不是烧管的原因?问题是因为R20、R21(470*2)会进一步抬高了倍增器的EC电压!
一般小功率管的BE结电压+、-3V至6V。
仅供参考。

myshq 发表于 2008-4-10 10:55

继续:
R20、R21是为防推动级和电流输出级自激而设,但是目前设置却又抬高了Q10、Q13两基极之间的电压,因此正确测量点应该是Q10、Q13的两基极,仅测量Q12的EC是不准确的。
:D

ljm_ljm 发表于 2008-4-10 10:57

原帖由 myshq 于 2008-4-10 10:3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插问:
  VCE倍增器是为推动级和功率级设置预定电压,原线路完全完全适应要求,为什么要作出那么多的调整和置换?
  烧管的原因是什么,找到问题的终极了吗?(Q10、Q13管的额定BE电压是几伏?过分调高Q ...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原线路完全,,完全适应要求。没有必要调整这些。:$

海象 发表于 2008-4-10 11:16

原帖由 myshq 于 2008-4-10 10:3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插问:
  VCE倍增器是为推动级和功率级设置预定电压,原线路完全适应要求,为什么要作出那么多的调整和置换?
  烧管的原因是什么,找到问题的终极了吗?(Q10、Q13管的额定BE电压是几伏?过分调高Q12EC ...

我觉得我说得已经很清楚了,还有BE=0.6V。

海象 发表于 2008-4-10 11:20

原帖由 ljm_ljm 于 2008-4-10 10:5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原线路完全,,完全适应要求。没有必要调整这些。:$


如果不改烧管的概率很高,你可以统计一下嘛。
那样改也不会影响失真率的,本来就在非导通状态下的。

ljm_ljm 发表于 2008-4-10 11:38

原帖由 海象 于 2008-4-10 11:20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不改烧管的概率很高,你可以统计一下嘛。
那样改也不会影响失真率的,本来就在非导通状态下的。


我晕啦。。不会的啦。。你计算一下就知道了。

我做过太多实验啦。其实最后觉得。原机偏置比例是最合适的。

就算可调电阻直接装上去。不做调动。可调电阻处于中端位置


偏置CE电压正好是2.96V 也不会烧的啦。除非是乱搞还差不多。

再换个比方。把下臂弄成330欧。那如果不调动的话。。TIP41   CE电压就是3.6V,,不烧管就可以烧香了。

说实在。我完全不理解你说换电阻的意义在何处。:$


cencal 发表于 2008-4-10 11:45

:$ 喜欢看高手讨论

myshq 发表于 2008-4-10 11:55

纵观许多电路的EC倍增器都不设过调保护,因此我们在调试末级电流的时候一定要在监视的情况下细心调整到位,避免过调试引起烧机。
楼主的这个帖子很有辅导意义,再次表示支持!
:D

ljm_ljm 发表于 2008-4-10 12:00

对海象兄的热心普导。非常支持。


希望各位做过MX50的都可以从中学习。也希望高手大虾们提出各种不同见解 。:victory:

zdx5533 发表于 2008-4-10 21:26

请问哪里有MX-50套件卖啊?

xsp518001 发表于 2008-4-10 21:29

找楼上的那位,

凡曲 发表于 2008-4-12 11:24

装机前先充电:D

ef184 发表于 2008-4-12 12:28

海象兄,此机的音色与140比较有什么不同,请介绍一下:D

凡曲 发表于 2008-4-12 14:59

原帖由 海象 于 2008-3-28 21:2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在这个部位也安装了支架,目的是为了做另一个试验,关于这个试验,我会在以后单独谈谈。
这个试验好像还没谈呢?:o

海象 发表于 2008-4-12 16:28

原帖由 凡曲 于 2008-4-12 14:59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试验好像还没谈呢?:o

这个部位还有个话题,我还会探讨此问题的。

编辑一下:

本来在这个位置上还留了个伏笔,但是现在无法试验了,
有机会的话,我会在Naim140的贴子里说说。
曾经和一个外国朋友交流过,提到在串入的那个二极管对整机的失真改善较大,
改变该器件的规格可使失真度降低一个数量级。
所以我在这个电路板上预留了支架,目的就是要方便更换器件。
还有一个打算是试验场管,这个在我购买此板时,就和刘同学讨论过的,这也是我购买此板的主要目的。
再改用场管时,把这个器件开路,有支架非常方便。

海象 发表于 2008-4-12 22:40

原帖由 ljm_ljm 于 2008-4-10 11:3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晕啦。。不会的啦。。你计算一下就知道了。

我做过太多实验啦。其实最后觉得。原机偏置比例是最合适的。

就算可调电阻直接装上去。不做调动。可调电阻处于中端位置


偏置CE电压正好是2 ...
我调整在4V,管子都不开启,不知你有没有原机这个部位的实物照片,我想看看原来电阻的色环。

海象 发表于 2008-4-12 23:06

原帖由 ef184 于 2008-4-12 12:2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海象兄,此机的音色与140比较有什么不同,请介绍一下:D

因为我在用双极性管调试过程中,短暂地试听过,基本上都是在调试场管。
而且使用的电源与我的140也不相同,不好比较。
我这些天的感受是场管的MX-50,和我的140完全不同。
使用同样的音源、箱子,听起来140柔美一些,而MX-50则明快些。
找时间再把140改成IRFP460输出,再来比较。

海象 发表于 2008-4-12 23:15

后期的测试图

虽然使用场管做乙类放大有点不伦不类的,调试一下似乎还说得过去。
此时在2.2-4.3V的偏压下,末级小信号交越失真不太严重,主要是在十几khz以上,
要改善此问题需要将偏压调整在6.2V左右,(IRFP450的开启电压约为2-4V)使末级工作在甲乙类,听感比较好。

小信号输出1Khz: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MX-50装机谈 - 不断更新中..........请大家不要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