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坛也算是国内人气比较旺的,但总是看到一些怪论和玄学之说,
要知道全球华人爱好者都可看到的,最好是少点无谓的争吵、吹嘘,
多一点的科普与提高。
;P ;P 你就不明白,沒爭吵和吹噓的貼,大多數是沒什麼人看 原帖由 白饭 于 2008-3-31 23:5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LZ怎样低频有改善吗?
你的这个问题,已经偏离了我帖子的主题。 LZ你改了那么多电容不是要改善音色来合自己的要求吗? :lol :lol 拒绝玄学。支持。
;P 原帖由 白饭 于 2008-4-1 10:1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LZ你改了那么多电容不是要改善音色来合自己的要求吗?
这话说得不错,那是个人爱好:victory: 原帖由 海象 于 2008-4-1 15:5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这话说得不错,那是个人爱好:victory:
我呀有这爱好,就是买电容的钱比买版的还多:L 看重电容:lol 没有了下文? 别保留嘛:) 苦等第二季 估计LZ的版子冒烟了:lol :lol 已经停了一个星期了,因为散热器的问题。
继续上测试过程图................
顺便说说缺点,前面也曾经提到过,板子可能是受限于原机,所以感觉面积太小,特别是需要测量的部位,让人有种无法动手之感,可能装过的同学也会有此体会的。
比如说测量静态电流................
当然,对于工厂量产的话,就不存在这个说法了,努力降低成本,也不拆来拆去的。 此图是调测过程拍的,象输入端都没用屏蔽线,如果最后完工需要装箱的话,会作必要的处理。 反馈电路中那个100U的电解电容,试过ERO 47U/33V 钽电容, STC 100U/25V,感觉过于明亮,
还有日化工的100U/50V,最后还是焊上了飞利浦的铝电解,相对来说我最满意。
在N140上我也使用了同样的电容,感觉MX-50似乎中高频能明亮些,但和140相比是另一种风格。 输入端的耦合电容使用思碧150D 6.8U/35V,
对地的低通电容330P改为120P,
第二级电压放大中的12P,我使用了33P,
第三级消振电容我改用了22P。 真古怪的电容。
有机会可以尝试把反馈减少到20UF或者220UF 加大 试一下。
另外我顺便说句:我对BJT 晶体管输出级的静态电流一点兴趣也没有。我只强调测试的时候大管VBE 达到550-590 MV 就行了。:lol
HANDBOOK 的著作中也强调 你说的Vbe这个值,实际上就是在BJT导通的临界点了,此时测量电流应该在10毫安左右.............
改日我测量一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