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93
- 在线时间
- 226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9-9-28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526955
- 帖子
- 411
- 精华
- 0
- 经验
- 393 点
- 金钱
- 380 ¥
- 注册时间
- 2012-9-9
|
本帖最后由 zhyhua 于 2012-10-20 07:53 编辑
回复 1# ltj-818
楼主,向你请教下,计算甲类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多对一起,假定音箱已经固定使用8欧,那么一对管子的输出内阻完全能应付。比如使用A1943/C5200,这个管子额定120W,200MA到8A内都是曲线都是一条直线,应付20W 8欧一对管子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假定设置静态功耗2A,供电20V,那么大管静态功耗也只有20x2x2=80W,(先假设单声道)。但是并2 对就翻倍了
比如甲乙类,我知道一对管子应付8欧音箱没问题,如果要推4欧那么需要更低的输出内阻,一般双并,但是甲类是耗电大户,当阻抗固定再并对管有什么意义?
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固定8欧输出,并上去的管子其实是在空耗。但是如果降低偏置静态电流利用并联达到功耗,那是不是其实已经是高偏甲乙类的范涛。
还有个人一点理解:甲类推挽工作的时候降低静态功耗需要降低设定的偏置电压,但是当输出中点有反馈固定在中点的时候,那么当接近电源电压的信号来临的时候,另一半的管子偏置太小会出现截止还会反偏。当大管中点没有纳入反馈,那么因为中点是漂浮,理论上可以接近电源电压,对管由于工作在射随状态,BE电压就可以一直正偏。
当然利用另外的电路动态偏置那是超甲类,不在思考范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