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15
- 在线时间
- 297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12-6
- 阅读权限
- 70
- 精华
- 0
 
- UID
- 41899
- 帖子
- 3102
- 精华
- 0
- 经验
- 1115 点
- 金钱
- 1115 ¥
- 注册时间
- 2008-4-30
|
本帖最后由 dinglin1970 于 2012-9-18 20:58 编辑
谢谢LZ的辛苦,也很用心的研酌,是个很好的帖子,但是--------------
有的声道从头到尾是等截面积的,有的是从小到大的号角式,也有从大到小的收尾式,甚至还有大小交替变化式,但不管哪种形式,声道的最小截面积都不能小于喇叭振膜的有效振动面积。我想这几种形式在声道长度相等的前提下在低频下潜与量感的提升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区别只在于低频的放送面积不同罢了,最基本的号角式使低音获得了更大的放送空间,而其他几种会使低音产生更好的结像或定位。-------------有不同看法,由于低频有很强的衍射能力,所以一般不会说低频的结像和定位,这也是有些音箱的倒相管设计在后面以及有些设计成低音侧振式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