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79
- 在线时间
- 146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6-22
- 阅读权限
- 70
- 精华
- 0
 
- UID
- 271060
- 帖子
- 1477
- 精华
- 0
- 经验
- 1479 点
- 金钱
- 1443 ¥
- 注册时间
- 2010-12-11
|
本帖最后由 hdbhv580742 于 2022-3-12 21:17 编辑
我玩过这个电路的后级,居然申请过专利,有点吃惊。国内申请专利真是太容易了,至今没见过合理的。
这个电路的缺点很多的,首先R13和R15很难为末级大功率管提供足够的电流,楼主你也不敢披露R13和R15数值吧。
假如末级大功率管HFE=100,要输出5A电流,基极电流I2就需要50ma。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了不影响最大输出饱和压降,R13取值100欧,那么R13压降也有100欧*50ma=5V。更大的问题来了,静态时100欧电阻的电流大约是I2=50V/100欧=500ma.多么惊人!
所以这个电路注定无法输出大电流,无法输出大功率:R13取值大时,末级功率管就无法输出大电流,且压降大;取值小时,R13静态电流巨大,推动管发热严重。
而且这个末级不放大电压,即放大倍数为1的射极输出电路,不会比传统的末级接法好,反而更差。
楼主请说出R13的数值,我敢说你这个电路输出电流想达到LM1875的最大4A都难(双50v电源居然无法设计输出4A电流真搞笑),和名机PK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教科书也会当作失败的电路例子吧。
还有R19也会在最大输出时产生相当的压降,还没和你算。
论坛里所有高手也可以挑战,这个电路R13取什么数值可以满足:
1,输出最大可以达到4A电流,此时压降小于5V.
2,静态电流I1不大于20ma(推动管达到这个电流功耗相当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