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7

主题

0

好友

13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114
帖子
76
精华
0
经验
136 点
金钱
25 ¥
注册时间
2007-1-8
发表于 2007-2-14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N多人把目的和手段搞反了。

4

主题

0

好友

121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57
帖子
1125
精华
0
经验
1217 点
金钱
446 ¥
注册时间
2004-3-23
发表于 2007-2-2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p>测式工具是很实在的东西,就像把尺子,就像做裁缝,没哪个不用尺子的,和万用表、XX表等的意义上是一样的。</p><p></p>

242

主题

35

好友

9306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什么都懂一点的杂家

Rank: 8Rank: 8

UID
15608
帖子
10680
精华
0
经验
9306 点
金钱
8564 ¥
注册时间
2006-12-6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07-2-19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p>赞成DIY有完整的理伦支持,尽量选用有完整参数的单元,如无可自己实测,在网上下载一个音频信号发生器软件,一块4位半的数字万用表,一个天平,几只知道容积的箱体,就可实测低音单元的几样设计箱体必需的参数.如谐振频率,Q值,等效振动质量,等效容积.有了这些参数,设计箱体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提高DIY的成功率</p>

234

主题

0

好友

127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08
帖子
829
精华
0
经验
1275 点
金钱
502 ¥
注册时间
2004-3-28
发表于 2007-2-18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所以玩DIY的箱子,玩全频的箱子变数小,容易出好声,呵。

1

主题

0

好友

20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问题菜鸟

Rank: 4

UID
14881
帖子
120
精华
0
经验
209 点
金钱
6 ¥
注册时间
2006-11-19
发表于 2007-2-18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p>LZ这贴开得好啊,建议版主加精!</p><p>我说这帖开得好,是LZ的确深悟DIY之难,同时也让坛子里各路大侠或畅谈或发表自己的感慨,让我等菜辈学到不少知识,建议坛主加精,以飨我等雏哥.</p><p>本人习过书法,对"艺术"二字略知一二,以下妄言,贻笑大方.</p><p>音响之终极目标乃娱于人,既曰艺术,必有其独特于人处,此独特当建立在艺术规则之内,所谓师古不泥也,故DIY不可违背发烧友之公认之准则,亦不应失于流俗,雷同者当不称创造,烧友们之热衷DIY者,一方面是满足动手欲,一方面当满足自己独特之声音取向,以异于产品也.</p><p>DIY之难,难于上青天,科学的测试实不可缺,千篇一律之公式,失之个性,随人们认知的提高,或许会失之于科学,另一方面,也会妨碍发烧友之热情.我对名厂的产品的设计过程不很了解,个人理解,个性的产品,仍是设计师之DIY的批量生产的结果.我们无法达到名厂设计师的听音水平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但就是因为他们对音乐之独到理解,才有那么些独特有个性的音乐产品,让我们领略到各种不同风格的音响产品,才能满足各种取向的音乐爱好者,才使得音响产品异彩纷呈,让人们热爱音响,热爱生活.</p><p>建议版主加精,一方面让DIYER知道DIY之难,让DIYER去补充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一方面指导DIY,也让更多的DX们来帖里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我菜辈受益.</p><p>酒后之言,望大家多多包涵,恭祝朋友们新年快乐!</p>

5

主题

0

好友

19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8380
帖子
135
精华
0
经验
196 点
金钱
-5 ¥
注册时间
2007-2-2
发表于 2007-2-18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工具始终只是工具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tillstone</i>在2007-2-8 21:34:00的发言:</b><br/><p>装了些软件leap ,speaker workshop之类的</p><p>发现需要喇叭的详细参数, 包括电感 电容大小什么的</p><p>很郁闷的放弃了,请问这些都怎么测阿?</p></div><p>工具只是工具,不能代替人的认知。其实测试软件和设计软件,都只是设计公式的工具自动化,模拟仿真曲线也不过是理论和公式计算结果的图形化显示。如果连单元参数代表的含义,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性,制造工艺、材料、结构对参数的影响也没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如果不知道各种箱体类型响应所代表的声音取向不甚了了,那么工具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p><p>这些软件应该是这样用的:输入参数后模拟出响应曲线,我们应当知道这曲线反映出来的有那些信息,什么样的曲线的预期听感会是干净有力,怎样的曲线低频控制得恰到好处,怎样的曲线量感足,怎样的曲线下潜深,怎样的曲线能反映出中高频指向性好坏,怎样的频响听起来可能会细节丰富,怎样的曲线听起来可能比较精确但平实,如此种种。如果不满意不喜欢这样的声音,应该怎样去改变,调整箱体的什么参数,或是更换什么样的单元,分频器单元的转折频率如何调整。</p><p>如果做不到这些,可以说,你还不会,或者起码是没有完全会使用这个工具。你需要做的,是去恶补基础方面的理论。</p><p>顺便说一下,音色可以说是设计软件无法体现的因素,因为这属于主观方面的东西,正如纸盘、PP盘、金属盘材料所体现出来的听感上的差异,是不能用量化的形式来体现的。楼上朋友说的笑话,其实不算是笑话,而是反映了日本因为缺乏一种文化底蕴的沉淀,具体到音响产品上,是缺乏自己民族独有的特色音色取向,因而日本器材尤其是音箱上,大多是精确但缺乏感染力,是堆冷冰冰的机器,而不是一件能感染人的艺术品。音响首先是一门技术,这是基础,然后才是一门艺术。</p>

1

主题

0

好友

20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问题菜鸟

Rank: 4

UID
14881
帖子
120
精华
0
经验
209 点
金钱
6 ¥
注册时间
2006-11-19
发表于 2007-2-18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我是当笑话在听),一日本设计师和英国设计师相遇,日本设计师:我们用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调试和那么多的发烧元件,怎么就没有你们弄出来的靓声呢?英国设计师:我们的时间更多是花在玩上[em07]

5

主题

0

好友

19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8380
帖子
135
精华
0
经验
196 点
金钱
-5 ¥
注册时间
2007-2-2
发表于 2007-2-18 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例子么?我有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okk</i>在2007-2-7 13:01:00的发言:</b><br/><p>老大说的只是道理,可有例证?</p>[em03]</div><p>N年前李楠制作成功低霸音箱第一版,用ss6.5单元;但仿制成功直实在是寥寥。几年后李楠的低霸四作品,一开始即阐明更换单元为s6.5R的原因:单元参数的离散性和二级倒相箱对单元参数的敏感性是低霸原始版仿制失败的原因,而s6.5R的一致性相对较好。</p><p>不信者,去买对ss6.5,做个低霸原始版,再做个ss6.5"的普通倒相箱,看看你的低霸能比普通倒箱好多少,搞不好很可能更差。</p><p>就算是s6.5R,其实参数的一致性也不怎么样。</p><p>不用测试设备的DIY,最适合的是迷宫箱、号角箱、密闭箱。</p>

72

主题

0

好友

3662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认真的发烧友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093
帖子
3063
精华
4
经验
3662 点
金钱
2874 ¥
注册时间
2004-7-26
发表于 2007-2-2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p>[em34][em34]更可怕的是心理暗示效应,1/3的人可能被心理暗示颠覆所有的听觉信息.</p><p>再加上"权力寻租",这么多年,社会上哪次"盲听测试"得以有效进行?</p><p>所以DIY友们只要追求音响的规律就好了,互相帮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超值享受.</p>[em02][em02]

367

主题

25

好友

400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14
帖子
3654
精华
1
经验
4000 点
金钱
1902 ¥
注册时间
2004-3-24
发表于 2007-2-2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怕的就是人耳的掩蔽效应 对于电信号信息都在那里 对于人可能因为过多的听见了什么导致没听见什么 可能只是多了一点点 却导致很多信息感觉不到了

72

主题

0

好友

3662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认真的发烧友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093
帖子
3063
精华
4
经验
3662 点
金钱
2874 ¥
注册时间
2004-7-26
发表于 2007-2-20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p>测试问题在电学领域应当说是已经过关了.<br/>但声学测试则还差得远呢,高档设备及无响室仅能做到 +/_ 1DB ,按能量计是 +/- 20%.发烧友测的+/- 2-3DB 的误差就是 40-100% 了.狂舞金蛇同学说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很多有关“味道”的东西就在这1-2DB中间了。要DIY好音箱除了测试简单的频响测试外,还有很多东西要学。<br/>再看不测试呢,误差可能达到好几倍。<br/>通过测试可以有把握达到不错的音质,不会把一些怪怪的东西误认为“个性”“喜欢就好”了。</p>

3

主题

0

好友

33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42930
帖子
1026
精华
0
经验
330 点
金钱
350 ¥
注册时间
2009-10-27
发表于 2010-4-6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精准的工具会是制作者少走弯路!但前提下你的测试工具误差多少?太大的误差就是错误,如果你拿了一个错误的参数去弄音箱,再完美的曲线只不过是用来看看,开心下!
究竟我们的测得的参数离真实值有多远?为何每次测得单元的参数与厂家给出的参数差距那么远?难道著名的生产厂家一直在骗我们?糊弄我们?

99

主题

0

好友

81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42910
帖子
1757
精华
0
经验
814 点
金钱
793 ¥
注册时间
2009-10-27
发表于 2010-4-6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好的专业测试没备当然好,有个朋友买个美国低档话筒可直接连电脑,什么音箱去测都是中低频削波,可能话筒不行,
没有好专业测试没备,DIY音箱还是用较好CD功放,懂调整分频听音准人慢慢调比较好。

4

主题

1

好友

176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55008
帖子
1822
精华
0
经验
1768 点
金钱
1758 ¥
注册时间
2008-9-19
发表于 2010-4-6 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同意,没懂得测试之前我从来不做箱。总觉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做箱是瞎搞,没点自信。就怕花了钱做出来效果不好还不知道是箱体容积不适合还是分频器里的那个电容,电感不对。

132

主题

2

好友

484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544
帖子
5150
精华
0
经验
4845 点
金钱
4374 ¥
注册时间
2004-12-29
发表于 2010-4-6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测试还是要的。但业余就是业余别把业余测试夸大。

13

主题

0

好友

49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30032
帖子
500
精华
0
经验
492 点
金钱
486 ¥
注册时间
2009-9-7
发表于 2010-4-6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测试工具DIY出来的音箱如果一定要说好,那只是感觉好

这个说法我赞成但只是狭义上的正确。
如果完全复制原厂箱从单元箱体分频各方面照搬原厂设计(事实上很多人都这么做包括一些厂家,功放复制就更加多了),假设得出的成品与原厂接近,参数也相差不大。难道就只有感觉好,难道就不是DIY。
事实上论坛上很多人就换原厂设计只是DIY如水泥箱体,石板箱,胶箱的都得到大家和板主的肯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