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主题

0

好友

135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22
帖子
1021
精华
2
经验
1358 点
金钱
181 ¥
注册时间
2004-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6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指导

叮叮兄的发现
1、曲线中看中高音喇叭灵敏度低于并联的低音,这个原因是因为我测曲线的时候mic正对着低音中间的原因吧
2、5555555555
3、功放已经换了,yamaha1300,换就换了吧,可以有个以后推15寸的梦想,呵呵。
叮叮兄的建议

1、好办法!!我怎么没想到,不过要花钱买低音,最后不行了再这么考虑,或者另外一对那么做,反正是玩嘛。。
2、555555不会调。。。[em06]
3、同上,不过芦苇兄建议的中音就不用调分频器了吧,呵呵
4、不放沙不放沥青最好,因为我干了别的事情。。。。。


芦苇兄的资料太重要了,我昨天测了低音的Vas和  Fs,可能测的不太准,不过查不多了Vas:41.3   Fs:45,不过没有交流数字表,测不了阻抗,算不出Q值

不用中音的话。。。我不会改分频器。。。分频器上的电感又没有数值,要计算。。还要自己绕。。还要。。。。怕怕,买分频器可以吗

换中音,恩,这个低音不是pp盆吗,140-8sx03是防磁喷胶cd盆,可以吗?

再次总结现有方案
1、改成无源倒相式的,不过要买两个低音单元
2、不要中音,不过要买分频器
3、换中音,要买两个中音
4、改成密闭箱,加吸音棉

我看改装顺序就这样
先4,看效果,不行就1,这时应该不错了,然后到时看测量曲线和成本2、3选择一个
同志们意见如何

今天干了些木工活,大家看看
先把音箱彻底剥光。。。[em09]好身材啊


让我们最后再看相倒孔一眼。。。


堵上


传说中的木胶加木削混合物,象牛奶麦片


把撑棍的棱角包起来,以免音箱箱内气流通畅(《高保真音响设计制作》405页[em03])


把边角再涂一遍胶,防止漏气


锯了一大包三角木块


把背板贴满,好看吧,其他几面可需要这样处理,不用了吧,贴的我累死了



晚上准备用灯泡烘干

下一步解决这个问题:

  深:高的重叠频率: 1228.6 Hz。
    为箱体内部深度轴向共振频率 614.3 Hz的2倍频,为箱体内部高度轴向共振频率 176.4 Hz的7倍频。请对音箱箱体内部深、高比例进行调整。
---把音箱内的底面垫高5mm消除深:高的简并频率,驻波

加吸音棉,然后装起来,然后我的1300应该差不多到了。。。嘿嘿[em09]


smmusic兄:我是用spcad、winisd算的,还有rmaa和speaker workshop测量的

梧桐兄:房子刚刚装好,还家徒四壁呢,。。。呵呵



20

主题

0

好友

7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www.hifimm.com/bbs

Rank: 5Rank: 5

UID
1622
帖子
523
精华
0
经验
739 点
金钱
45 ¥
注册时间
2004-9-16
发表于 2004-10-16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要着急

应该先易后难

首先要确定排除不是房间问题后,才可对音箱进行下手
看楼主提供的单体照片
这里给你相关的参数,供参考:
单元型号                  阻抗          建议工作频带              灵敏度
YDQG20-815              8            3000-20000                  88db
YDZ140-8P01             8            700-7000                     86db
YD220-16P03            16           40-5000                       85db
其中低音单元的t/s参数是:
Qts:0.53   Vas:46   Fs:42
(此数据仅供参考,因为是多年前从代理处要到的资料,准确度有多少不得而知)

根据此参数在两低频单元并联的前提下得到的箱体设计数据如下:  
Vb:119L   倒相管直径:10    长度:11.8         -3db:29.06Hz

如果改为密闭箱:
Vb:56L    -3db:60Hz

楼主可酬情改造

建议方案:两低频单元并联使用,同时建议取出中音单元(或断开其接线)采用两分频设计,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轴向听感,但中频指向性则欠佳。音像跳动感比较强烈。但也是花费比较少的方法。但需要更高的衰减斜率的分频器

另一种方法是彻底更换中音单元,140(因为该中音在700-1000以及4000-7000频带处有高出平均声压5db以上的输出)可以改换为同厂设计的低频单元140-8sx03(约45-50元一只)振膜材料与低音单元完全一致,可以取得音色上的统一。可以使用两阶甚至一阶分频,声像控制稳定,连贯程度也较第一种方案要来的自然。

18

主题

1

好友

63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491
帖子
531
精华
0
经验
632 点
金钱
268 ¥
注册时间
2004-9-7

社区贡献

发表于 2004-10-15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原因浮出水面了

1、从曲线中看可以出中高音喇叭灵敏度低于并联的低音,就这个问题而言没有好办法。
2、这种配置的低音我见得多了,磁钢标号不超过Y25,25MM音圈,4MM夹板,非常柔软的支片与悬边,Q值很可能大于0.7,也就是说,无论怎样设计音箱,低音都浑。改短音圈和加硬悬边太专业而且得不偿失。
3、功放是个好东西,千万不要换;箱体质量很好;吸音棉这一点用量简直不起作用;分频器主要是靠设计,用什么料无所谓;中音档次太低,全封闭式,与低音已有隔绝。
如果是我的话,会按以下顺序下手:
1、买一对稍好点的8欧低音喇叭,取代上方的低音喇叭,下方的不接线改作空纸盆;彻底堵住倒相口,或干脆开大口装回原来的低音做第二个空纸盆,空纸盆音箱调试方法参考书本。
2、对音色平衡度不满意,调整分频器试试。
3、仍不满意,中音换个球顶的试试,不过分频器的调试有点难了。
4、灌沙的话沙都沉底了,没什么用,不如放一些重物压在上面,沥青要在上了档次的音箱上才有点反应。改后的音箱是可以靠墙放的。
另外,个人认为,功放的阻尼系数被说得有点玄,其实它的作用与喇叭自身的阻尼相比不及百分之一。

0

主题

0

好友

12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070
帖子
10
精华
0
经验
129 点
金钱
0 ¥
注册时间
2004-7-22
发表于 2004-10-1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找间吸音系数大点的房间试试看如何。

以上种种建议都有可能改善。可以先从简单而又可以还原的做起。个人认为环境因素与箱不搭配机(阻尼系数)可能性大。

6

主题

0

好友

12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639
帖子
60
精华
0
经验
126 点
金钱
15 ¥
注册时间
2004-9-18
发表于 2004-10-15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

箱体内外尺寸固有共振频率分析以及其他共振频率、重叠频率是如何计算的。
倒相管的口径和长度是如何计算的。

90

主题

0

好友

135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22
帖子
1021
精华
2
经验
1358 点
金钱
181 ¥
注册时间
2004-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是不是不应该贴频响的曲线应该贴失真的曲线啊

各路高手赶快给建议啊~~~我晚上回去可以开工搞了哈,那些胶啊、沥青啊什么的要一两天呢,抓紧周六日有时间不然晚上时间不够啊

90

主题

0

好友

135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22
帖子
1021
精华
2
经验
1358 点
金钱
181 ¥
注册时间
2004-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

总结数据
一个YDQG20-815高音单元
一个YDZ140-8P01中音单元
两个YD220-16P03低音8寸单元,磁体Φ100×16


外部尺寸1003×310×264mm,板厚14mm
音箱实际内容积为:64.888升
导向管大口直径70mm,小口直径60mm,长140mm

一、本音箱箱体内外尺寸固有共振频率分析
---------------------------------------------------------
A、音箱箱体外部尺寸固有共振频率:
    箱体外形宽度轴向共振频率: 651.5Hz
    箱体外形深度轴向共振频率: 554.9Hz
    箱体外形高度轴向共振频率: 171.5Hz

B、音箱箱体内部尺寸固有共振频率:
    箱体内部宽度轴向共振频率: 728.8Hz
    箱体内部深度轴向共振频率: 610Hz
    箱体内部高度轴向共振频率: 176.4Hz
---------------------------------------------------------
二、本音箱箱体在音频范围所发生的频率重叠(共振频率简并)分析
---------------------------------------------------------
<一>、音箱箱体内部的重叠频率(音箱内腔简并频率,驻波),频率点在以下几点:
    1、宽:深的重叠频率: 3644 Hz。
    为箱体内部宽度轴向共振频率 728.8 Hz的5倍频,为箱体内部深度轴向共振频率 610 Hz的6倍频。请对音箱箱体内部宽、深比例进行调整。

<二>、音箱箱体外部将发生的重叠频率(箱体谐振的简并),频率点在以下几点:
    1、宽:深的重叠频率: 3909 Hz。
    为箱体外形宽度轴向共振频率 651.5 Hz的6倍频,为箱体外形深度轴向共振频率 554.9 Hz的7倍频。请对音箱板厚尺寸或箱体内部宽、深比例进行调整。
---------------------------------------------------------
三、综合分析结果
---------------------------------------------------------
    对本箱体音质有害的重叠频率(驻波、箱体谐振)共有以下几处,请对箱体设计参数进行修整:
    1、N × 3644Hz  (!音箱内腔简并频率,驻波)
    2、N × 3909Hz  (!箱体谐振简并频率)
---------------------

总结大家的建议(我是菜鸟,望大家指导一下具体怎么做)
0、换功放(在联系退换了)
1、把倒相孔堵住(那低频增益不是小了吗,为什么呢?)
2、多塞一些吸音棉(现在就背板一面有,是塞6面,还是背面加厚?)
3、加固一下音箱内部(是在边角加木条还是在中间加木框)
4、八吋喇叭换硬一点的悬边([em06]这是什么?)
5、中音单元与低音单元之间防干扰措施(怎么加?最好给个形状定个位置)
6、内部6个面涂满沥青(哪里有卖?用水泥也可以吧)
7、箱体内部灌沙(也用水泥吧)
8、导向孔距不变情况下加长导向管(加到多长?)
9、音箱摆放要远离后墙及两侧墙(离多远,现在离了有20公分左右)



90

主题

0

好友

135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22
帖子
1021
精华
2
经验
1358 点
金钱
181 ¥
注册时间
2004-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拆了箱子了,大家请看

先是准备了一堆东西,电脑值得骄傲




然后拆!


先看箱体吧
外部尺寸1003×310×264mm,板厚14mm



内部的固定


加强筋


加强筋有两根,都在中间


后面接线柱的孔


相倒管大口直径70mm,小口直径60mm,长140mm


再来看高音单元



中音单元


低音单元







分频器好像很烂



实测低音曲线

功放曲线

低音单元抵消后的曲线


箱子实测曲线

抵消功放曲线后

注,没有取消话筒的频响因素,没办法






2555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当前离线

Rank: 9Rank: 9Rank: 9

UID
3
帖子
11087
精华
11
经验
14140 点
金钱
3152 ¥
注册时间
2004-3-16
发表于 2004-10-1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以此箱来看设计上占很大因素!

的确如大家所说,设计上有缺陷!

我也碰见过音箱严重控制不好而发出的嗡嗡的声音的!低频听起来是乱的
还有一个是环境,我有个朋友买了一对单拿72,在试音的地方根本没有驻波的嗡翁声
但把箱子一拿回他家就有严重的嗡嗡声!---这个时候就是环境的原因啦!

这个问题应该全面综合考虑!
我开始的回答也不对!
楼主的情况箱体设计的缺陷占了很大部分!其它的方面也要考虑,先简单后复杂是判断的最好方法,如大家所说,调整一下箱体是首步!


测量套件回马上推出








16

主题

0

好友

25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58
帖子
216
精华
0
经验
255 点
金钱
153 ¥
注册时间
2004-7-4
发表于 2004-10-1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与功放的功率关系不大

音箱的嗡嗡声最大的原因是欠阻尼,换用阻尼系数高的功放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换来的可能会让音色变硬。
举个例子,南京的舞台音箱低音15”,可是用3W的单端胆机照样推的起色。
而自制的绅士宝8542落地音箱不管用什么功放推都有嗡嗡声。因为这个喇叭的有效容积局限于10L。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
所以强烈建议版主早日推出测试套件。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把音箱做好。

2555

主题

1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当前离线

Rank: 9Rank: 9Rank: 9

UID
3
帖子
11087
精华
11
经验
14140 点
金钱
3152 ¥
注册时间
2004-3-16
发表于 2004-10-1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的,箱体工艺和调效也站因素!

但我还是坚持驱动方面站一定因素

你的功放指标标得高,其实应该功率不大!推动如此多的喇叭有点勉强!

极端音箱分3类:大型落地(JMLAB 钨拖帮)--以高素质,全面,难推著称,  全频(天郎帝国) 平衡,稍好驱动 ,号角(JBL4344)--以高灵敏度著称


你的箱应该归于落地,大落地要推好的话要求高素质大力功放,但前提是你的音箱素质要好!音响系统重点讲究整体搭配!

建议不要在你的箱上投入太多!以你的原系统在音箱上改动实验实验!

和大家说的一样,书架箱是残废,但这也对中国音响来说是个尴尬!
来回首一下中国音响巔峰时刻的几个音箱厂及音箱  美之声--监听1号  惠威--M1  杰作--唯美2号  杰出---杰出一号
唐颂--鹿鸣   博良-时代1号
大家可以回首一下,这些厂的落地远没有他们2单元的箱体评论高!难道这些厂家不想设计落地箱,难呀! 美之声看见的是单拿的影子
杰作是贵族2.5的影子  杰出和鹿鸣看见的是贵族1SC的影子   博良更是美之声的延续! 唯一欣慰的是惠威 ,真正设计单元的是他也!

大型箱应该是我们发烧友的最终梦想,可是大系统非一般常人能设计之!简单的相位就困扰一大片设计师!最重要的是单元!
中国的单元现在如何----南京已经四分五裂,飞乐已经在搞专业音响,国光在OEM,现在还存一个银笛在专业搞喇叭!银笛也有个困惑:生产好的价格太贵没人买,生产便宜的他也必须要站钱!

美之声的税务风波,杰作的喇叭风波,曾经经历的朋友应该知道,现在在看看我们几个昔日的音箱厂家,还有几个存在,要么就是名存实亡!

难堪的中国音响,痛苦的中国消费者!

在看看几大音响论坛,基本全部是国外音响产品的使用者,几个音响论坛现在有个通话:3W能勉强配套好的书架系统.落地起码要5W起步

假如落地好玩好的话,几大论坛的版主也不会玩书架啦!中国影音的J168版主用的是ATC和单拿  音响在线版主大锅用的是贵族1SC

作为我们DIY,走书架路线是捷径,其实我也想搞落地呀!的确难呀!大家也可以问问做过的就知道啦!投入落地会是几倍的投入!

希望我们能在书架的基础上学习和积累经验,为将来的落地打基础!哈哈,最终我会玩大系统的!

有感而跑题-----先自扁[em11]

90

主题

0

好友

135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22
帖子
1021
精华
2
经验
1358 点
金钱
181 ¥
注册时间
2004-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4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的响应

晚上回去拆了它!明天上图!大家拿来试验吧,呵呵
玩这个东东,就是图个高兴,一起来看看怎么调教它吧,说不定还能整的不错呢[em11]

要是哪位兄弟有这种老喇叭的参数就好了

16

主题

0

好友

25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58
帖子
216
精华
0
经验
255 点
金钱
153 ¥
注册时间
2004-7-4
发表于 2004-10-14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注意看你的导像孔是后置的

音箱摆放要远离后墙及两侧墙。

17

主题

0

好友

39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527
帖子
248
精华
0
经验
392 点
金钱
22 ¥
注册时间
2004-9-8
发表于 2004-10-14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箱体问题,加强筋、吸音棉最直接些!!!

16

主题

0

好友

25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958
帖子
216
精华
0
经验
255 点
金钱
153 ¥
注册时间
2004-7-4
发表于 2004-10-14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我做音箱的经验

这完全是箱体设计失误的原因。
1、箱体容积偏大
2、导向孔太大太短
3、箱振
解决办法。
1、箱体内部灌沙垫上吸音棉。逐步调试。
2、导向孔距不变情况下加长导向管,效果只能微调。
3、内部6个面涂满沥青,如果做这步,则应该在前2项之前。
4、内部填充吸音棉合适即止。吸音棉用玻璃纤维棉,用到不适合做吸音材料的棉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18

主题

1

好友

63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491
帖子
531
精华
0
经验
632 点
金钱
268 ¥
注册时间
2004-9-7

社区贡献

发表于 2004-10-14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16欧并联是双低音的最佳方式

普通双低音并联后阻抗为4欧,会对功放较挑剔。换喇叭后分频器要调整,而且16欧喇叭市场也买不到,既然是低档箱,就不必大动干戈了。强磁场配合软悬边是小口径的最佳设计,我想A501应属此类。

17

主题

0

好友

39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527
帖子
248
精华
0
经验
392 点
金钱
22 ¥
注册时间
2004-9-8
发表于 2004-10-14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katana 老兄!

katana 老兄!箱体内部、分频器及喇叭单元情况如何?(箱体内中音单元与低音单元之间有无防干扰措施)



90

主题

0

好友

135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22
帖子
1021
精华
2
经验
1358 点
金钱
181 ¥
注册时间
2004-10-1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4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16欧喇叭并联为什么会有问题呢

普通的双低音是怎么接的?

照叮兄的意思,我把这4个低音单元换掉,换成Q值低的,能不能解决问题
头像被屏蔽

95

主题

0

好友

161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37
帖子
1132
精华
2
经验
1611 点
金钱
348 ¥
注册时间
2004-3-31
发表于 2004-10-14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主题

1

好友

63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491
帖子
531
精华
0
经验
632 点
金钱
268 ¥
注册时间
2004-9-7

社区贡献

发表于 2004-10-14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换分频器没有用

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个喇叭磁场强度不够而悬挂系统又很软,造成Q值过高,其实许多国产喇叭或音箱都有这个问题,目的是用轰鸣的假低音在商场产生正面效应。我以上的建议都只是治标措施。另外,我个人的观点还是支持用大口径的,只是做好要难一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