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90
- 在线时间
- 446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8-4-20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187857
- 帖子
- 299
- 精华
- 0
- 经验
- 390 点
- 金钱
- 298 ¥
- 注册时间
- 2010-4-3
|
这个电路大环路是电压型负反馈,由于这个电路只能工作在甲类,所以没有交越失真和开关失真,高次谐波失真小,声音自然醇厚,所以给人以不错的表现。
自举电容的作用跟恒流源的作用是相同的,它都是为了提高放大器的开环增益,进而尽可能多的利用负反馈来降低失真。自举电容还能更充分的利用电压摆幅,进而提高电源电压的利用率。通常自举电路更多的被用在汽车功放上,因为汽车上的电瓶只有24V,需要充份利用好电压才能有更大的输出功率。
但是电容自举电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给人感觉电路形式比较老,有些人会不喜欢。更主要的是由于所接音箱负载阻抗会随频率变化而产生变化,这会给这种自举电路带来低频段的开环增益变化,特别是带2Ω音箱时更明显,它会使低频失真增大,所以现在HIFI功放中用得最多的还是恒流源电路。
mzsrz 发表于 2012-3-16 16:12 
你要不要参考一下我的相声,
跟你的不太一样喔!
今天的相声, 咱来谈谈「分相驱动电路」.
像下面这种互补推挽输出的电路,
上下输出管的闸极(G极)的交流驱动讯号相同,
又同样是源极(S极)输出,
上下两个同相位低输出阻抗的源极输出接在一起,
只要上下输出管的输出阻抗相近,
上下输出管就可以平均负担输出电流!

但1969M这一类的输出电路并不是互补推挽输出的电路,
上管是低阻抗的源极(S极)输出, 输出与输入同相.
下管是汲极(D极)输出, 输出与输入反相.
所以需要「分相驱动电路」.
1969M的「分相驱动电路」是用一个电晶体的集极(C极)和射极(E极),
分出两的相位相反的信号去分别驱动上下输出管.
既然如此,
那麽有自举电容和没自举电容有何差别?
在讲这个差别之前,
需要先复习一下电晶体交流小信号分析的方法步骤.(见下图)

对於电晶体交流小信号分析这章节不熟悉的,
请到第360楼补课.
做电晶体交流小信号分析要先将直流电压源和大电容短路, 直流电流源开路.
下面这两个没有自举电容的电路如果把直流电压源和大电容短路,
会发现下管的驱动信号接在输出管的Vgs,
但上管的驱动信号接在输出管的Vgd,
而上管的Vgs随着输出端浮动, 难以确定!


由於MOSFET的电流大小是由Vgs所控制,
当上管的Vgs随着输出端浮动, 难以确定时,
便无法保证上下管可以平均分担输出电流!
但下面这个有自举电容的电路如果把直流电压源和大电容短路,
会发现上下管的驱动信号都接在输出管的Vgs上,
只要上下管的驱动信号反相对称,
上下管就可以平均分担输出电流!

这就是1969M这一类的输出电路不可以没有自举电容的原因.
quantum 发表于 2012-3-18 22:17 
简单易做的场效应管功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