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测量] 喇叭失真测量设想

[复制链接] 查看: 8356|回复: 30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发表于 2009-9-7 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童靴在探讨喇叭失真测量方法,这个帖子本来回在那里,仔细想想,思路还是有差别的,故此摘出独成一贴,勾引讨论;

说实话,我对‘小失真’不太感兴趣----原因在于比较之下我认为环境、听力、听音情绪心态、甚至理解力等因素造成的‘客观’失真要大得多;

不过,既然有人提起话题,那么倒不失引发思考的好机会,因此大致想了一下:

将深度负反馈放大器(就是现在寻常的放大器,阻抗低一些,对失真无要求)和喇叭(或喇叭系统)之间串进一个(比如)10 o(无感)电阻R,送入信号调节功放使得输出适当电压----幅度取决于你的‘大小信号测量兴趣’;

假定喇叭不存在失真,必定电阻R两端波形完全一致,如果有失真,一定能够用电阻取出样本;

1,通过一个互为反接的线性双联电位器(接法见附图1)调节两路幅度相等后,送入双踪示波器‘叠合’比较观察----这个可以粗略定性;

2,电位器连接减法器(接法见附图2)接示波器(电压表测量效果同样),直观并可以计算失真度(看仪表灵敏度,必要时可用已知倍率的OP增加增益);零失真,将会看到直线(零电压);否则,幅度值就是失真电压,将其除以电阻压降就是绝对失真,‘加上’百分号就是相对失真(通常如此表达);波形表达甚至能够区分出不同功率、不同振动方向的‘差别失真’(比如喇叭自由场测试,其时前后非对称设置声反射或吸收);

3,此法可行的话,甚至可以做一个便携仪表----简单的失真度仪,配合以自己录制的低失真点频CD,挑选喇叭。

粗略想法,欢迎补充完善和挑刺。

‘表情’都跑哪去了?

附加图片(GIF)为何传不上去?我桌面上传被说是‘无效图片文件’,谁能指点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lakerblue + 10 那个贴加分了,这个也加点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0

主题

0

好友

14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5425
帖子
142
精华
0
经验
141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09-7-2
发表于 2009-9-7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MIC取样比较来得准确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2# ts8888
=======================
是的,MIC取样回馈,那就是‘全测量’喽,是高级形式,也是全体音响人的追求和听音‘环境因素全控制’的实现路径,技术环节难度稍大一些

0

主题

0

好友

14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15425
帖子
142
精华
0
经验
141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09-7-2
发表于 2009-9-7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楼主的思路,应该可以将喇叭产生的误差,再送回功放校正,哈哈

16

主题

12

好友

516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608
帖子
4473
精华
3
经验
5161 点
金钱
4522 ¥
注册时间
2008-3-27
发表于 2009-9-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童靴在探讨喇叭失真测量方法,这个帖子本来回在那里,仔细想想,思路还是有差别的,故此摘出独成一贴,勾引讨论;

说实话,我对‘小失真’不太感兴趣----原因在于比较之下我认为环境、听力、听音情绪心态、甚至 ...
scc 发表于 2009-9-7 02:27

设想新颖,但用减法器得到无失真平行线的想法可能不行,因为喇叭有电感,电流信号有相移,除非用双踪示波器仔细调节幅度与相位,使曲线重合,光用放大器,看电压表,做出幅度与相位同时吻合的特殊条件,几乎不可能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的‘胡搅蛮缠’?!
‘平行线’意味无失真,正因为不是‘平行线’,才说明有失真存在,那么不是就‘看出来’了吗?
实际上,你可能是糊涂,我使用的这种方式测量方式-----就是从串联电阻与喇叭连接点取出‘特定频段失真信号’,用附加放大器形式进行‘幅度整理’,再和放大器总体反馈信号合成后控制放大器(于是,也就成了专用放大器),达到一定程度内总效果(也就是整个闭合系统的囊括范围,取决于你的思维以及手段的实现能力)的‘无失真直线’-----大概却正是你孜孜以求的‘负阻’实现方式的原理呢!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楼主的思路,应该可以将喇叭产生的误差,再送回功放校正,哈哈
ts8888 发表于 2009-9-7 10:31

======================
这个原理很简单,但是实现起来不容易,原因在于我们能够使用的都是‘非理想元件’,因而相对难度较大,或者说我们不管怎样做了,效果肯定有相当改善,但是不会达到理想程度;尽管如此,非常值得一试,其后发现的问题还可以针对解决。

早先,当代音箱科学先驱泰勒先生倡导的就是尽力将所有设备和环境因素全部纳入控制环节(在元器件具备性能条件下,我也主张如此),但是时至今日,一方面是人们的认识问题,还有元器件性能不理想限制-----毕竟用歪歪扭扭的钢梁建筑摩天大楼,难度很大,效果不一定达到理想-----尚未得以实现。

16

主题

12

好友

516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8608
帖子
4473
精华
3
经验
5161 点
金钱
4522 ¥
注册时间
2008-3-27
发表于 2009-9-7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的‘胡搅蛮缠’?!
‘平行线’意味无失真,正因为不是‘平行线’,才说明有失真存在,那么不是就‘看出来’了吗?
实际上,你可能是糊涂,我使用的这种方式测量方式-----就是从串联电阻与喇叭连接点取出‘特定 ...
scc 发表于 2009-9-7 13:45

兄弟的这个想法,实际就是负阻驱动,同样是采样电流的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的这个想法,实际就是负阻驱动,同样是采样电流的
hya1951 发表于 2009-9-7 15:40

====
如何呢?
你想说什么?

19

主题

1

好友

2020

积分

荣誉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721
帖子
1780
精华
1
经验
2020 点
金钱
1406 ¥
注册时间
2005-1-16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9-9-7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相当于公房内置了个失真测量,其实类似这样的专利早就出现了(而且过期了)
最高级别的做法是在耳朵的地方挂一个无线MIC,实时测量(脑袋偏一下就不一样了),发回给AMP做跟踪调整

但是,无论怎么搞,都存在一个时滞,这是一个先后的问题,对不?

86

主题

12

好友

406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5550
帖子
27542
精华
1
经验
4060 点
金钱
3675 ¥
注册时间
2007-8-6
发表于 2009-9-7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还看见过,双线圈单元  实际振动负反馈系统
{转}http://www.erji.net/read.php?tid=564019
在单元里设置一个单独的线圈,单独的磁体,单元振动让线圈产生磁感应,这个磁感应大小与振膜的速度成正比,
将输入音频信号微分,就得到振膜速度的理论值
运放,正输入为速度理论值,负输入为实际值(当然有一定比例关系),推动放大器,可以无视掉振膜的频响特性以及箱体的影响,振膜只要够硬,振动绝对按照信号输入进行。
但是,这样调零比较麻烦....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喇叭有电感’
====
有电感么,当然,否则你可以去找‘没有电感’的喇叭,比如‘等离子’;
对线圈喇叭的电感等等耿耿于怀,无异于嫌马要吃草!
任何现实系统当然有失真,这就是(无奈之下)我们发明和采用负反馈放大器(以及多多的其他方法)的目的----降低失真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使得部件精密和对称化。
一定程度,想要追求极致,但是现实手段所限可能会使你的努力造成繁复不堪的结果,而效果不一定比适当简约好-----然而,这相当程度上也取决于某人的好恶、价值观;毕竟,这个世界上大概什么事情都是有人会喜欢的。
无论如何,人们的要求,受限于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器件材料性能,它们又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任何事情,实践一下还是好-----除了动手实践,这里的讨论未尝不是一种实践呢。
说归说,有心境,有条件,我还是鼓励你实验,结果很好的话,我也能借光。
更欢迎讨论具体问题。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10# 1999
====
哈哈,你说的绝对没错!
这就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人们可以试验各种方法,可以达到某种效果而同时又引发或难以顾及其他方面,这就是常常困扰我们人类的手足无措、顾此失彼大问题-----谁让上帝仅仅赋予了我们单线程思考模式和短期记忆,并且只给了我们两只手。。。。。。

全控制仅仅只有等到接近于理想的器件发明以后才更现实,相比之下,当然现有条件比以前更近于‘理想’,这就是可以‘尝试一下’的基础。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还看见过,双线圈单元  实际振动负反馈系统
{转}http://www.erji.net/read.php?tid=564019
在单元里设置一个单独的线圈,单独的磁体,单元振动让线圈产生磁感应,这个磁感应大小与振膜的速度成正比,
将输入 ...
jt1000027dsl 发表于 2009-9-7 16:26

=====
你讲得很对!
但是我觉得现实的问题不仅在于‘调零’,而在于单个器件的素质距离我们的理想要求相去甚远,我们时常必须在‘累积出某方面高性能’(同时也就累积了缺点)和简单精致之间抉择(可能功能性稍差)-----还记得以前录像机繁复无比的键盘及其操作和后来精简浓缩的变化吗?
假定你不愁银子,你就可以置办很多系统分别对应于差异需求,因此,显然还是有钱好,对不对。

181

主题

2

好友

198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在线

潜到世界的尽头

Rank: 6Rank: 6

UID
115589
帖子
17725
精华
0
经验
1986 点
金钱
1180 ¥
注册时间
2009-7-2
发表于 2009-9-7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环境、听力、听音情绪心态、甚至理解力等因素造成的‘客观’失真要大得多}
太有道理了,真理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设想的测量失真方法,有助于挑选出失真较低的喇叭-----这是好音质的基础条件之一,有一定现实意义,

0

主题

0

好友

19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34592
帖子
14
精华
0
经验
19 点
金钱
14 ¥
注册时间
2008-1-23
发表于 2009-9-7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光看负载这个两端网络的电特性不能反映负载的声音特性啊,
你看spk两端波形是好了,可是响应(声音)未必就和激励源相同啊

0

主题

0

好友

97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72225
帖子
908
精华
0
经验
970 点
金钱
884 ¥
注册时间
2009-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光看负载这个两端网络的电特性不能反映负载的声音特性啊,
你看spk两端波形是好了,可是响应(声音)未必就和激励源相同啊
wonderwind 发表于 2009-9-7 23:40

================
的确是这个道理,所以理论上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听音位置使用MIC,但是。。。。。。

0

主题

0

好友

66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0024
帖子
580
精华
1
经验
660 点
金钱
640 ¥
注册时间
2009-3-21
发表于 2009-9-2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发烧前辈们以前已经实验和生产了各种各样的反馈形式的功放电路,想通过反馈来降低功放和喇叭的失真,但通过负反馈降低一些失真,但又增加了系统的瞬态互调失真,影响了高频的听感,以至于各种各样的反馈形式的功放电路的产品也慢慢的消失了,目前降低音箱低频失真比较主流的方法还是尽量的降低功放的内阻(用几十对的功率管),尽量的降低大环路负反馈,甚至不用大环路负反馈,这样才能在保证有绝佳的低频控制力的同时又有柔顺平滑的高频,(高频应尽量延伸到200k以上-3db)以至于这样要求生产出来的功放一个个体积硕大,价格高昂,低频控制力非一般土炮diy的产品可以比拟,我们diy功放时最难解决的就是即要有好的低频控制力,还要有好的高频顺滑度,要做到这点太难太难!!这个和音箱分频点的相位失真一样,都是音响上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

0

主题

0

好友

-38

积分

禁言警告级 当前离线

Rank: 1

UID
126399
帖子
53
精华
0
经验
-38 点
金钱
42 ¥
注册时间
2009-8-21
发表于 2009-9-24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