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基础] 扼流圈革新

[复制链接] 查看: 42512|回复: 176

14

主题

0

好友

35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802992
帖子
343
精华
0
经验
355 点
金钱
327 ¥
注册时间
2015-10-29
发表于 2020-12-5 14:43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空管放大器设计 这本書中对LC,CLC。C,三种电源滤波器有详细说明。
20200613_112133.jpg
头像被屏蔽

13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胆色永存,美好常在。

UID
882872
帖子
416
精华
0
经验
379 点
金钱
403 ¥
注册时间
2020-8-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3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胆色永存,美好常在。

UID
882872
帖子
416
精华
0
经验
379 点
金钱
403 ¥
注册时间
2020-8-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3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胆色永存,美好常在。

UID
882872
帖子
416
精华
0
经验
379 点
金钱
403 ¥
注册时间
2020-8-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3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胆色永存,美好常在。

UID
882872
帖子
416
精华
0
经验
379 点
金钱
403 ¥
注册时间
2020-8-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3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胆色永存,美好常在。

UID
882872
帖子
416
精华
0
经验
379 点
金钱
403 ¥
注册时间
2020-8-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主题

1

好友

46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爱国者

Rank: 4

UID
122272
帖子
415
精华
0
经验
461 点
金钱
343 ¥
注册时间
2009-8-3
发表于 2020-12-5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实例,之前纸上画的谈的都是桥式全波整流,现在用倍压整流来论证。

10

主题

0

好友

27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849595
帖子
264
精华
0
经验
274 点
金钱
254 ¥
注册时间
2018-6-7
发表于 2020-12-5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ss10 发表于 2020-12-5 06:59
按设定条件:ωL>>1/ωC, 1/ωC

"直流扼流圈上的交流分量=UAC.  显然与交流扼流圈L上交流分量相同。
由于直流扼流圈就是交流扼流圈L,所以
直流扼流圈的电抗=交流扼流圈的电抗=ωL"
"直流扼流圈"上的交流分量与"交流扼流圈"上的交流分量是不相同滴,
"直流扼流圈'的电抗与"交流扼流圈"的电抗也是不相同滴.
头像被屏蔽

13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胆色永存,美好常在。

UID
882872
帖子
416
精华
0
经验
379 点
金钱
403 ¥
注册时间
2020-8-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主题

0

好友

27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849595
帖子
264
精华
0
经验
274 点
金钱
254 ¥
注册时间
2018-6-7
发表于 2020-12-5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nbdxsh 于 2020-12-5 22:42 编辑
ss10 发表于 2020-12-5 21:25
这是正半周的结论,负半周还未分析。最终结论应是整个周期的综合。


"交流扼流圈"中好端端的完整正弦波,硬被切成正、负半周来分析,就象近路不走,却要去绕个大圈.虽然如果正确计算也可以得到同样结论,但大大增加了计算量,除非必要,一般不这么做.请接下去"综合"出完整结果.
头像被屏蔽

13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胆色永存,美好常在。

UID
882872
帖子
416
精华
0
经验
379 点
金钱
403 ¥
注册时间
2020-8-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

主题

1

好友

57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7691
帖子
437
精华
2
经验
572 点
金钱
483 ¥
注册时间
2007-9-25
发表于 2020-12-6 06:48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128楼正解。整流前的交流电基频是50Hz,虽有谐波但幅度很小。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周期为10ms,其交流成分以100Hz为基频。如忽略整流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离散性,则基本没有50Hz的成分。因此同样一个电感,对50Hz和100Hz的交流成分,其感抗相差一倍,自然效果是不一样的。电感串在交流侧,对交流正负半周的衰减是一样的,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其直流成分与交流成分按同样的比例被衰减,所以除了降低直流电压以外,并没有起到直流侧电感的通直流、阻交流的作用。
头像被屏蔽

13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胆色永存,美好常在。

UID
882872
帖子
416
精华
0
经验
379 点
金钱
403 ¥
注册时间
2020-8-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主题

0

好友

27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849595
帖子
264
精华
0
经验
274 点
金钱
254 ¥
注册时间
2018-6-7
发表于 2020-12-6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交流扼流圈"中好端端的完整正弦波是对我画的图1而言.

1

主题

1

好友

57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7691
帖子
437
精华
2
经验
572 点
金钱
483 ¥
注册时间
2007-9-25
发表于 2020-12-6 14:1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ss10 发表于 2020-12-6 08:47
请你考虑时,注意两个事实。1.整流二极管导通时相当于导线。2.C与L串联,与负载并联。
我不认为桥式全波 ...

直流电的定义是什么,交流电定义是什么?整流电路的定义又是什么?这位老兄真的要颠覆电工基础了。

10

主题

0

好友

27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849595
帖子
264
精华
0
经验
274 点
金钱
254 ¥
注册时间
2018-6-7
发表于 2020-12-6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nbdxsh 于 2020-12-6 16:39 编辑
ss10 发表于 2020-12-5 09:28
对 i+进行傅里叶变换,得
           i+=√2 i+(2/π-4cos2ωt/3π-4cosωt/15π...)
i+的直流分量=2√2i ...


" i+=√2 i+(2/π-4cos2ωt/3π-4cosωt/15π...)"
这是傅里叶级数,不是傅里叶变换所得.
并且符号表达混乱,一个"i+"既代表瞬时值,又代表原正弦波的有效值.

补充内容 (2020-12-6 17:57):
@saa7350 不是为了输赢,赢了也没见得有什么好处的.错误的东西可能会误导一些人,他的这个式子想是根据现成的式子换成了他自己的字符,但说法错误,符号表达混乱.既然是论坛,那就写上几句.你要鼓励错误?

点评

和不讲理的讲理,如同对牛弹琴。  发表于 2020-12-6 20:15
别当真,楼主是复制粘贴的。一认真你就输了  发表于 2020-12-6 17:08
头像被屏蔽

13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胆色永存,美好常在。

UID
882872
帖子
416
精华
0
经验
379 点
金钱
403 ¥
注册时间
2020-8-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3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胆色永存,美好常在。

UID
882872
帖子
416
精华
0
经验
379 点
金钱
403 ¥
注册时间
2020-8-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主题

0

好友

27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849595
帖子
264
精华
0
经验
274 点
金钱
254 ¥
注册时间
2018-6-7
发表于 2020-12-6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nbdxsh 于 2020-12-6 21:32 编辑
ss10 发表于 2020-12-6 21:08
你理解正确,说得对。应为
    i+(t)=......
准确的说这是函数i+(t)的傅里叶级数,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 ...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特定的积分变换,傅里叶变换的结果不是傅里叶级数.
头像被屏蔽

13

主题

0

好友

3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胆色永存,美好常在。

UID
882872
帖子
416
精华
0
经验
379 点
金钱
403 ¥
注册时间
2020-8-3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