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新来的求教:

[复制链接] 查看: 14154|回复: 68

10

主题

1

好友

95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154
帖子
799
精华
0
经验
952 点
金钱
113 ¥
注册时间
2005-5-8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5-6-16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最了解的人还是梦兄哟:-)

我想我们的共同语言是来自于我们对喇叭和音箱的理解上是有共同点的。
谢谢!
梦游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6-16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梦游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6-16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主题

1

好友

95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154
帖子
799
精华
0
经验
952 点
金钱
113 ¥
注册时间
2005-5-8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5-6-16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觉得要多少容积才能发出好声?

5

主题

0

好友

111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410
帖子
1457
精华
0
经验
1110 点
金钱
662 ¥
注册时间
2004-12-13
发表于 2005-6-1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

25L的8寸箱不会有好音色的,不信尽管试

10

主题

1

好友

95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154
帖子
799
精华
0
经验
952 点
金钱
113 ¥
注册时间
2005-5-8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5-6-15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你误会了

我上次话没有讲完。
建议你把导向孔放在低音喇叭的下面,将低音喇叭靠近高音(尽可能靠近)

2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501
帖子
42
精华
0
经验
121 点
金钱
0 ¥
注册时间
2005-6-7
 楼主| 发表于 2005-6-14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

以下是引用Eagles在2005-6-13 11:52:00的发言:

10

主题

1

好友

95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154
帖子
799
精华
0
经验
952 点
金钱
113 ¥
注册时间
2005-5-8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5-6-13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你这样

2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501
帖子
42
精华
0
经验
121 点
金钱
0 ¥
注册时间
2005-6-7
 楼主| 发表于 2005-6-2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芦苇兄,但是您的这个链接是用什么单元的?

以下是引用芦苇在2005-6-25 17:14:00的发言:
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定位感和声场效果
相反,如果忌讳烧高音,可以尝试提高分频点到3.5k附近,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考虑将音箱的ton-in角度大一些,用来弥补分频点提高以后的一些弊端。
南京的低音单元高端延伸还算平滑,可以考虑1-2阶分频器设计,但一定要加阻抗补偿网络。方可不至于影响分频点的扰动。
不介意作书架箱的话,我的论坛上有一张图纸,可能还是满适合您的。
这是地址,供您参考:http://cw2d271.chinaw3.com/bbs/ShowPost.asp?id=248

[Hi-Fi<I></I> 多媒体]

地址:http://cw2d271.chinaw3.com/bbs

我的小屋,欢迎大家访问

20

主题

0

好友

7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www.hifimm.com/bbs

Rank: 5Rank: 5

UID
1622
帖子
523
精华
0
经验
739 点
金钱
45 ¥
注册时间
2004-9-16
发表于 2005-6-25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频点建议取在3k以下

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定位感和声场效果
相反,如果忌讳烧高音,可以尝试提高分频点到3.5k附近,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考虑将音箱的ton-in角度大一些,用来弥补分频点提高以后的一些弊端。
南京的低音单元高端延伸还算平滑,可以考虑1-2阶分频器设计,但一定要加阻抗补偿网络。方可不至于影响分频点的扰动。
不介意作书架箱的话,我的论坛上有一张图纸,可能还是满适合您的。
这是地址,供您参考:http://cw2d271.chinaw3.com/bbs/ShowPost.asp?id=248

[Hi-Fi 多媒体]

地址:http://cw2d271.chinaw3.com/bbs

我的小屋,欢迎大家访问

2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501
帖子
42
精华
0
经验
121 点
金钱
0 ¥
注册时间
2005-6-7
 楼主| 发表于 2005-6-25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去,继续求分频器图!

2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501
帖子
42
精华
0
经验
121 点
金钱
0 ¥
注册时间
2005-6-7
 楼主| 发表于 2005-6-23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

2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501
帖子
42
精华
0
经验
121 点
金钱
0 ¥
注册时间
2005-6-7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芦苇兄:书架箱用 哪个分频点较好呢?

以下是引用芦苇在2005-6-18 15:13:00的发言:
但有可能要用到3-4阶的分频器来获得在较低的分频点下仍能够很好的保护高音单元。

业余条件下,可能无法通过更专业的手段来进行音箱的测绘,调教,此时,更要在人耳校音方面下足功夫,同时通过设计精确的阻抗补偿网络,来简化分频器地设计流程和繁琐程度。

制作完毕后,还要通过大量的软件试音,来审评音箱设计的好坏。同时,根据不足找到问题并加以改进。才是每一个DIYER的精神所在。

另外,对维卡亚兄的相位问题,做一小小的补充:
单元是无法确定发生中心的,特别是低频单元,随着频率的变化其发声中心也在不断的移动着,再加上因为分割震动、单体的振幅、以及各种衍射、干涉效应的影响,反映到真实相位上就是错综复杂,急剧跳变的结果。
如果手头没有专业的软硬件,当然可以通过大致对准音圈来获得电学相位的一致性,是一条不太正确的捷径,但多年来的广大发烧友的认证,也不失为一条相当有效的土办法。在解决声像跳动、声聚焦等问题上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Hi-Fi<I></I> 多媒体]

地址:http://cw2d271.chinaw3.com/bbs

我的小屋,欢迎大家访问

2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501
帖子
42
精华
0
经验
121 点
金钱
0 ¥
注册时间
2005-6-7
 楼主| 发表于 2005-6-21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并非我喜欢风管靠上,

以下是引用Eagles在2005-6-20 20:23:00的发言:
风管靠下可以提升低频的输出

我只是想做较小的箱体,因为我想要经常带出门的。

20

主题

0

好友

7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www.hifimm.com/bbs

Rank: 5Rank: 5

UID
1622
帖子
523
精华
0
经验
739 点
金钱
45 ¥
注册时间
2004-9-16
发表于 2005-6-21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sukida兄,166-8sx可以帮忙

我可以回头仔细的去JS那里拿样品来测算,200-8XAW就非常抱歉了,至多能帮你找一些别人发表过的箱体,因为这支单元我没有玩过,我无法给出您具体的答复。

另外您所给出的图纸,都是可行的,关键在于仔细的调节倒相管和吸音棉的填充量。

分频器因为单元的不同,安装位置等关系都会不太一样,不太好给建议

[Hi-Fi 多媒体]

地址:http://cw2d271.chinaw3.com/bbs

我的小屋,欢迎大家访问

10

主题

1

好友

95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154
帖子
799
精华
0
经验
952 点
金钱
113 ¥
注册时间
2005-5-8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5-6-20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白老兄为什么喜欢风管在上面

风管靠下可以提升低频的输出

2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501
帖子
42
精华
0
经验
121 点
金钱
0 ¥
注册时间
2005-6-7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

2

主题

0

好友

12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501
帖子
42
精华
0
经验
121 点
金钱
0 ¥
注册时间
2005-6-7
 楼主| 发表于 2005-7-6 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音响店卖的那种白色的怎么样?或是用海绵?

20

主题

0

好友

7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www.hifimm.com/bbs

Rank: 5Rank: 5

UID
1622
帖子
523
精华
0
经验
739 点
金钱
45 ¥
注册时间
2004-9-16
发表于 2005-6-2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本不需要如此大费周折

如果你认同每种材料对声音各个频率吸收特性不一致,这一点,就可以得出结论。

举例一个我使用过的材料,普通工业用玻璃棉,24KG/M3的密度,对一个5L的箱体进行25MM内壁铺设的时候相当于71%的填充量。此时对低频段只有0.09地吸收系数(125Hz)而相对的对于4000Hz有超过0.85的吸收系数,实测结果也符合预期估算,低频几乎不受影响,低频Q值(峰值响应)只改善了0.05左右,反映到SPL上面只有0.1个db。

工业用玻璃棉,很常见,建筑,保温,机电都有实用,你可以买回去自己测试一下看。

[Hi-Fi 多媒体]

地址:http://cw2d271.chinaw3.com/bbs

我的小屋,欢迎大家访问




10

主题

1

好友

95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154
帖子
799
精华
0
经验
952 点
金钱
113 ¥
注册时间
2005-5-8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5-6-29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芦苇兄对吸音棉研究的的多么透彻

但我只相信我无数次实验后测试出来的结果
也有可能你所说的那种好的我没有用过
但我只能说在一个箱子内部填充50%的吸音棉 无论吸音棉有多好
低音至少衰减1db
这样的话我还是敢说
不要告诉我听感如何
我要的是lms等软件测试出来的结果
有结果才有说服力



以下是引用芦苇在2005-6-29 14:21:00的发言:
不见得就会衰减那么多。

电脑模拟一般都采用的是某一个标准的玻璃纤维作为实体模型,一般是常见的R19民用离心玻璃纤维棉作为参考,而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填充聚酯纤维、高发泡泡沫,海绵等材料,而这些材料又分为通孔和闭孔,以及球状发泡等多种之分,每种材料对中、高、低音的吸收量都不一样,再加上填充方法和密度的不一样。

如此轻易的下一结论,未免太过于草率。

[Hi-Fi<I></I> 多媒体]

地址:http://cw2d271.chinaw3.com/bbs

我的小屋,欢迎大家访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0-27 10:32 , Processed in 0.13996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