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主题

0

好友

3420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实践出真知

Rank: 3Rank: 3

UID
95
帖子
2943
精华
3
经验
3420 点
金钱
2128 ¥
注册时间
2004-3-23

元老级

发表于 2008-1-5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学生的时候,老师就鼓吹:“大家要相信科学,相信书本的真理,同时又要开放思维。” 老师最聪明,留下好一个小尾巴


有人真的相信科学了,书本的就是真理 所有没有出现的都是“伪科学” 也有人开放思维,接受书本无法解释的现象,甚至利用去获利。。。
线材有用、无用就等于判断谁是真科学、谁是伪科学一样。

我们现在掌握的就是真理???
简单如“地心吸力”这个物理现象,都没有实际的测量数据。
简单如现有鸡还是现有“蛋”这个生物学基础都还在争论。
或许,可能我们正在生活在“伪科学”中都不自知

65

主题

0

好友

213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754
帖子
2340
精华
0
经验
2138 点
金钱
1560 ¥
注册时间
2005-12-11
发表于 2008-1-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ngkong 于 2008-1-5 10:51 发表
循循善诱的指导点化坛友,真有你的


可惜,目前没有足够的科学理据,去支持、证明你(我们)的线材有用论,使得这一类的帖子陷于口水战的尴尬 ,就算财力充裕的各大生产厂家都不会提 ...

在家电那边尽管我和一些网友吵得很激烈,但最终都对他们缓和了口气(包括特别损我的),我在那边一直强调大家多交流,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
在本坛也一样,我建议各位朋友多交流,如果别人水平不如自己,就点拨别人一下,如果自己水平不如别人,就看看有什么可以学的,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线材无用论者若和线材有用论者若老死不相往来,恐怕百年之后趟进棺材了还指着对方吵个不停,呵呵。

116

主题

0

好友

167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698
帖子
1609
精华
0
经验
1676 点
金钱
1458 ¥
注册时间
2005-6-22
发表于 2008-1-5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靠盲听实验来证实的.

谁说了都不算.就象以前有人要证明刻录盘音质不如原装盘,结果搞了个盲听实验,HOHO,落的个灰头土脸.是真的是假的PK过后便知.

65

主题

0

好友

213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754
帖子
2340
精华
0
经验
2138 点
金钱
1560 ¥
注册时间
2005-12-11
发表于 2008-1-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不玩线可以去陪太子读书,去旁听别人玩线,是可以知道玩线者的体会的。
我自己玩不起高价线,用的都是平价线,但朋友中有玩高价线的,而且他们之间经常交流、斗线,我就饶有兴趣地跑去旁观蹭听,就当是我玩的一样。所以我不玩高价线,却清楚地知道高价线的声音素质。我也曾带着自己非常满意的平价线去试,满怀希望平价线能帮我换回点面子,以证明玩高价线兴价比不高,不值得投资。谁知一换上去,我就知道没什么希望了,差距太大了。朋友就发话了:不行啊,声音又硬又蒙!其实就算朋友不发话,我自己都听不下去了。结果还是尽快把平价线卸了下来。
所以我建议大家多交流,才能知道别人是怎么玩,你自己玩好是一回事,别人玩好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玩法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交流多了,能更快地学到自己原来没有东西。

116

主题

0

好友

167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698
帖子
1609
精华
0
经验
1676 点
金钱
1458 ¥
注册时间
2005-6-22
发表于 2008-1-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简单

两条电源线都接上,听音乐的时候做切换N次,不告知,然后让人说一下切换了几次就可以了.说对了说明有效果,说错了就证明没效果,简单吧.

140

主题

4

好友

472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古典音乐爱好者

Rank: 3Rank: 3

UID
124
帖子
8394
精华
1
经验
4722 点
金钱
4245 ¥
注册时间
2004-3-24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08-1-5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壮家汉 于 2008-1-5 11:03 发表

在家电那边尽管我和一些网友吵得很激烈,但最终都对他们缓和了口气(包括特别损我的),我在那边一直强调大家多交流,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
在本坛也一样,我建议各位朋友多交流,如果别人水平不如自己,就点 ...

看法相同。

在重庆卖线的广州兄弟非常内行,他说的和我拿回家听的几乎一样,是我满意了再买的。但是现在他的生意也几乎做不下去了,喜欢音乐的全部都买了,后继无人了。

116

主题

0

好友

167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698
帖子
1609
精华
0
经验
1676 点
金钱
1458 ¥
注册时间
2005-6-22
发表于 2008-1-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壮家汉兄

其实你家里有这些线,你也可以请你家人帮忙做这个实验,验证一下,然后在论坛上发表下结果,如果是真的有效果,我就改变我的观点.我自己昨天试了一下,发现一点都听不出来.用的一条是机线,一条是很粗的测试设备线.

65

主题

0

好友

213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754
帖子
2340
精华
0
经验
2138 点
金钱
1560 ¥
注册时间
2005-12-11
发表于 2008-1-5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jsman 于 2008-1-5 11:09 发表
谁说了都不算.就象以前有人要证明刻录盘音质不如原装盘,结果搞了个盲听实验,HOHO,落的个灰头土脸.是真的是假的PK过后便知.

国际上也搞过不同CD机的测试,结果没人能听出不同CD机的不同。
盲听注重排除人的心理暗示,但不应忽略人的生理特征,人对声音的记忆是较短暂的,时间梢长,就只能记得个大概,细节基本上忘掉。所以我们在讨论中一部分人开始统一认识,提出采用“热切换”盲听法,即用切换装置迅速切换测试物,机不停(包括换电源线,也不要关机,保持功放仍处于工作状态,怎么做到的自己想),音乐不停,在音乐声中直接对比,如果听不出换了,即是两者听不出差别,这样做可尽量避免人的记忆丢失。
盲听最好是在自己熟得不能再熟的系统上进行,当然是自己的系统最好,但对别人来说又不行了,所以盲听操作起来很难面面俱到。

65

主题

0

好友

213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754
帖子
2340
精华
0
经验
2138 点
金钱
1560 ¥
注册时间
2005-12-11
发表于 2008-1-5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jsman 于 2008-1-5 11:19 发表
其实你家里有这些线,你也可以请你家人帮忙做这个实验,验证一下,然后在论坛上发表下结果,如果是真的有效果,我就改变我的观点.我自己昨天试了一下,发现一点都听不出来.用的一条是机线,一条是很粗的测试设备线.

必须把系统提升到非常敏感的境界才行。非常敏感,并不需要高投入。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的平价系统,我的音箱是先大范围摆,然后2毫米2毫米(低于2毫米基本到了我的极限,很吃力了)地一点一点挪动最终摆在了房间的黄金点的,摆在了黄金点之后,就非常敏感,稍一挪动声音就不对,有句古话叫“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恰如其分地说到了黄金点的重要性。另一个例子是我朋友的高价系统,他的音箱摆位是专业人士一点一点地挪出来的,在摆位的时候,专业人士在皇帝位和各个角落上一会站、一会蹲、一会趴(只差躺下了),他这是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聆听效果,仔细聆听比较后,终于摆出了最佳位置。结果那人声仿佛是歌手站出来给你献唱,立体得惊人。一平一贵两套系统都很敏感,换线很容易听得出差别。
老兄也可以试试啊。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会有一个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之前,不管你怎么投入,效果都不大。但通过不懈努力找到临界点之后,就开始感受到威力。再努力突破临界点,那就是质的飞跃了。
我是有几次换线如换机的经历的(在我朋友处和我处)。当然,换线如换机的经历不是那么容易碰到的,因为不容易找到和突破临界点。
不过,换线如换机是一种强烈感受后的说法,语气上确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但其本意并没有把线材凌驾于器材之上。

13

主题

1

好友

40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791
帖子
362
精华
0
经验
401 点
金钱
293 ¥
注册时间
2005-4-4
发表于 2008-1-5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南宁市的吗?

0

主题

0

好友

11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1464
帖子
118
精华
0
经验
116 点
金钱
116 ¥
注册时间
2007-12-2
发表于 2008-1-5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叮当 于 2008-1-4 13:00 发表
很多人都喜欢拿有限的科学去解释万物..



这应该是不合理的..

很多终极的物理学家最终都归于神学的研究.难道没有任何的启示吗...



牛顿最后信神了,但无数后人都替他惋惜,因为以他的天才在他晚年的十几年里完全会有更多的伟大发现。即使现在的科学确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比如谁都无法证明上帝不存在,所以牛顿信上帝了),但我就不信,以现在科学发展之水平竟然会连一条电源线都解释不了,果真如此,那么还研究什么高能物理微观粒子,起码中科院的那些人就得下课,我相信肯定有朋友纳闷那帮人是怎么把嫦娥一号弄上天的,因为这应该比电源线的问题复杂,如果不同意那就是说谁能弄明白电源线是否也足以和爱因斯坦齐名了?我不想讨论电源线的作用问题,只是想说有些东西一定是可以解释的,包括大家讨论的电源线,你我不行但一定有人行

10

主题

0

好友

38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闲来无事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8286
帖子
4167
精华
0
经验
3864 点
金钱
3813 ¥
注册时间
2007-1-31
发表于 2008-1-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367

主题

25

好友

400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14
帖子
3654
精华
1
经验
4000 点
金钱
1902 ¥
注册时间
2004-3-24
发表于 2008-1-5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upeichao 于 2008-1-5 17:34 发表



牛顿最后信神了,但无数后人都替他惋惜,因为以他的天才在他晚年的十几年里完全会有更多的伟大发现。即使现在的科学确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比如谁都无法证明上帝不存在,所以牛顿信上帝了),但我就不信, ...

但无数后人都替他惋惜---他用得着别人惋惜吗  
因为以他的天才在他晚年的十几年里完全会有更多的伟大发现。----这和玩线不也是一样的YY

74

主题

0

好友

272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3071
帖子
2724
精华
1
经验
2726 点
金钱
1871 ¥
注册时间
2006-10-7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8-1-5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hupeichao 的帖子

与时俱进!2008年,HiFiDiy揭开新篇章!

4

主题

0

好友

76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0941
帖子
669
精华
0
经验
762 点
金钱
453 ¥
注册时间
2006-7-25
发表于 2008-1-6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些人老是要别人盲听。
说老实话,盲听的状态下,很多时候我连换运放都分辨不出!但他们确实是有分别的。

251

主题

4

好友

452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027
帖子
5211
精华
0
经验
4524 点
金钱
3995 ¥
注册时间
2004-7-14
发表于 2008-1-6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不恰恰反证了心理暗示作祟?

33

主题

2

好友

36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0892
帖子
689
精华
0
经验
362 点
金钱
275 ¥
注册时间
2007-3-27
发表于 2008-1-6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是因为某“大学教授”发现电源线容易生产又有捞了,所以才自己生产电源线,当然他的“推消广告词”就出来了!

0

主题

0

好友

285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9222
帖子
2737
精华
6
经验
2857 点
金钱
2785 ¥
注册时间
2007-10-21
发表于 2008-1-6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jshan0001 于 2008-1-6 00:01 发表
说老实话,盲听的状态下,很多时候我连换运放都分辨不出!但他们确实是有分别的。


doesn't that tell you something?

if there are differences that make no difference to you, why do you care about the differences?

if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next time, take the cover off a recording mixer. if that is a high quality mixer, you may be able to find lm324 in its signal path. or maybe a tl07x/08x opamps there - and that's where pretty much all of the CDs are mixed.

there was a demo at the NYC AES (audio engineers's society) meeting some 10+ years ago where someone showed two devices, one is 25 u741 chained together, and another is a copper wire, all consealed in a box, and ask the listeners if they could tell them apart.

The result?

no one could consistently tell them apart.

Professor Leach listed an experiment report on his website. in that report, 25 avid tube fans were put to a test on a high quality tube amp and a solid state amp, level martched and frequency response matched. none of those guys could tell the tube amp / solid state amp, except one. and that guy did it by listening to the hum in the tube amp.

0

主题

0

好友

285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9222
帖子
2737
精华
6
经验
2857 点
金钱
2785 ¥
注册时间
2007-10-21
发表于 2008-1-6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research into "placebo effect" took place in the last few years.

it started in the medical field where doctors gave real medicine to one group of patients, and sugar pills to another group of patients but told them that they were taking the real medicine.

in 80% of the cases, the groups that took the sugar pills reported much improved health, and they actually measured better than the group that took the real medicine.

a recent study in the most prestigues medical journal in the world compared patients who took Chinese acupuncture (Zhen Jiu) treatment and another group of patients who were told that acupunture was done on them when in fact nothing was done at all.

The group that did not take the acpunture reported better pain relief and effectiveness.

just last week, someone did a survey of hotel maids and found out that simply telling the maids that they were excercising made a huge difference in their weight losses and physical wellbeing.

All is placebo effect. Our brains are extremely powerful. and we only understand a tiny fraction of it.

70

主题

0

好友

232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广东广州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18
帖子
2116
精华
2
经验
2325 点
金钱
540 ¥
注册时间
2004-3-24
发表于 2008-1-6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线的全都是从不玩线的发展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0-23 15:41 , Processed in 0.09785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