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25
- 在线时间
- 34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9-3-29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4148
- 帖子
- 456
- 精华
- 0
- 经验
- 525 点
- 金钱
- 442 ¥
- 注册时间
- 2005-5-8
|
zjchenwn1 发表于 2014-9-10 13:04 
如果两点都不是,那么如何解释降低两者的当量时对弱化毛刺有立竿见影效果的现象?或许是间接的效应?
另 ...
其实降低高频只是一种利用模拟缺陷去模仿的一种方法,但是开盘带则不同,它的高频响应也非常的好,如果这样对比,这种降低高频的方案就输了。
我很难解释这种感觉,但我可以打个比方,胶片大家都知道,模拟图像,量化级别及其高,数字图像,一般都是8bit,也有更高,胶片和数码照片的区别是巨大的,但是有一种东西降低了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ps滤镜,有了ps滤镜,我们可以吧数码照片调出类似胶片的那种调调,模仿它,但是有一点是无法做到的,就是量化等级的不足,胶片的暗部当我们看起来以为是黑的部分,增加背光,还可以发现很多细节,但是数码照片就不行了,这一片已经被归为全黑档了,亮部也是,当我们以为胶片全亮的部分,其实还可以看出细节,数码就已经全白了,
这里例句照片的意思是告诉大家,其实我们一直是在试图用数字与音频去处理那种模拟音频特有的调调,比如低通滤波的调整,数字滤波器在音频的应用相当于ps里面把图像尺寸变大,然后再来个高斯模糊,然后又来个锐化。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和数字音频的处理有惊人的相似,比如超取样,抖晃,等。
我认为,如果要真正处理好数字音频的所谓数码味,数字滤波和常规的低通滤波不足以满足终极需求,有可能借助一些奇特的方法,前段时间我研究了一下早期的机械滤波器,我发现,这种原始的基于物理振动特性的滤波器,可能是个比较完美的方案,可惜,这种滤波器由于成本的关系,消失在现今,有了解的达人能够造一个音这类机械滤波器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