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xlcy 发表于 2014-9-1 20:16

楼上,不是追究阻抗大小,尼理解错了,“无畸变”传输才是目的,需要的是那4个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不多说了!

nnxlcy 发表于 2014-9-1 20:18

把线材看成传输线,“无畸变”传输属电磁学范畴,但对低频一样起作用!

泊尔 发表于 2014-9-2 03:45

本帖最后由 泊尔 于 2014-9-2 03:48 编辑

nnxlcy 发表于 2014-9-1 2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线材看成传输线,“无畸变”传输属电磁学范畴,但对低频一样起作用!

任何线材都对畸变有贡献,若其中一个的畸变远远大于其它数百甚至数千倍,则其它的因素将可以忽略。单用阻抗分析,就可能是这个结果。因为一段一两米的粗线,与数十米(例如电源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细线,其阻抗差别就是如此。
何况变压器的畸变中,还有更大的磁性材料畸变在里面,那种畸变,可是远远大于传输线。

风卷无声 发表于 2014-9-2 12:33

qianziyao 发表于 2014-9-2 14:03

除了卖发烧线的说有用之外,其它的都是心里因素。电源线只要是六平方纯铜线,我相信你再换1000000一根发烧线也听不出区别了。

qianziyao 发表于 2014-9-2 14:07

泊尔 发表于 2014-5-13 13:51
同意版主的观点,略有一点不同看法。
在一定条件下,主观感受与理论能够统一起来,这个条件,就是真正找 ...

24节气是地球公转分成24等份,地球到了那一个点就到了相应的节气,意义完全不同的。

qianziyao 发表于 2014-9-2 14:14

电源你能保证自己家里不开日光灯,不开空调,但是你不能保证别人家不开呀,还有电动机等,你也不能保证电压绝对稳定把,电压波动0.1伏是不是把你电源线的效果就抵消啦。

泊尔 发表于 2014-9-2 16:59

qianziyao 发表于 2014-9-2 14: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电源你能保证自己家里不开日光灯,不开空调,但是你不能保证别人家不开呀,还有电动机等,你也不能保证电压 ...

看来你只是用想象来说话。自己亲身体验了就不会这样说了。
电压波动正负百分之十(能维持设备正常工作)以内,发烧电源线都能发挥作用,而且不受用电器的变化影响,相反,比普通电源线还更有抗扰扰能力。
很多人都试图用电压,阻抗等因素来解释电源线的作用,实际上走入了误区。

www571 发表于 2014-9-2 17:55

泊尔 发表于 2014-5-13 1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现象以前就有人关注,将CD机放置于质量较大的石板上,减小了CD机运转时的振动,信号采集相对稳定。
...

如果说CD这种数字流信号不纠错的话,可能会造成DAC的时候差生差异
如果运用纠错技术,那得到的数字信号是完全相同的,然后DAC不变,声音到底是怎么改变的呢?

www571 发表于 2014-9-2 18:04

lily871201 发表于 2014-5-14 14: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小弟不懂,只说个人观点!**当年多牛逼,忽悠了多少人,跳的跳烧的烧,我还不是大学生,也不是博士,但是我 ...

确实,难道这些金属片都起到这么重大的作用了?
那以后直接用蓄电池供电吧,纯直流,没有电源相位的问题了,那是不是影响最小了?

www571 发表于 2014-9-2 18:11

泽之航 发表于 2014-5-14 15: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赞同

传输线的特性,现代电子技术无非研究到了感抗,容抗,肌肤效应这些吧

爱.昨天 发表于 2014-9-2 20:38

让听的出来有变化的人去玩吧,反正我觉的几十块钱的电源线已经听不出什么差别。人家土豪硬是要用几百几千的电源线,没办法,谁叫人家有钱呢,这不是我等屌丝所能理解的。

泊尔 发表于 2014-9-3 05:33

www571 发表于 2014-9-2 18: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传输线的特性,现代电子技术无非研究到了感抗,容抗,肌肤效应这些吧

这些都是基础知识,不是现代技术。

泊尔 发表于 2014-9-3 05:36

www571 发表于 2014-9-2 1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说CD这种数字流信号不纠错的话,可能会造成DAC的时候差生差异
如果运用纠错技术,那得到的数字信号是 ...

纠错是需要时间的,而时间影响了相位,相位又影响了听觉,怎么能一致的起来?

www571 发表于 2014-9-3 10:57

泊尔 发表于 2014-9-3 05: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纠错是需要时间的,而时间影响了相位,相位又影响了听觉,怎么能一致的起来?

我的意思是CD机是有缓存的
光头读取的数字信号如果有误,是有时间再去读取一次或多次直至校验完全正确,达到每一个bit都是跟原盘一致的
音乐出错几个bit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数据光盘读出的数据肯定百分之百跟原盘一致,对吧?
然后纠错完的数据放在缓存里,半导体器件的缓存几乎不会出现读取不出来的问题了吧
从缓存再去DAC,这样的数据岂不是跟原盘完全一致的数字信号?

泊尔 发表于 2014-9-3 13:19

这种理解还是有点理想化,数字信号的处理,无论哪个环节都是需要时间的,只是速度较快,通常感觉不出来。若出现一些类似纠错之类的响应,所需时间会更多,也会影响到其它环节的工作时间。严重的卡盘现象就能清楚的感受到了。
不太严重的时间误差可以在波形分析中看到,会出现由于时间滞后带来的干涉条纹。
数字环节是人们最容易被忽视的,总以为是理想的,可事实恰恰相反,数字环节带来的音质恶化非常严重。所以,很多人都感觉数字播放总没有模拟播放更加轻松。黑胶的经久不衰就是一个例子。

showtime8 发表于 2014-9-4 02:06

楼主应该去中科院电子所看看,反正也在北京,那里如果能得到答案肯定比在这里讨论来的更有深度一些,当然您带来的话题让我们这些刚接触hifi音乐的人来说起点就高了一大块。另外能不能带我也体验感受一下,我也在北京。

泊尔 发表于 2014-9-4 03:24

showtime8 发表于 2014-9-4 02: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应该去中科院电子所看看,反正也在北京,那里如果能得到答案肯定比在这里讨论来的更有深度一些,当然您 ...

欢迎参与体验,留下联系方法。
你的音响系统大概情况介绍一下,以便有针对性。

泊尔 发表于 2014-9-4 03:29

另,这个课题曾在北京进行过大量调研,有很多是学术能力相当高的。应该说,调研的收获极大,在那些专家学者那里,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使得研究工作进度加快。所以,从我的内心深处就十分感谢这些不计报酬的无私帮助。

曲小田 发表于 2014-9-4 09:01

这个真心要好好学习一下~~~
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不同电源线对音质影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