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w 发表于 2007-5-24 23:38

原帖由 壮家汉 于 2007-5-24 21:29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个人认为BBE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但被矮化和用烂了。
虽然感觉老兄说的有些夸张,呵呵,以前我也瞧不起BBE,偶然一用,惊呆了,尤其是人声部分,打开BBE的感觉就像歌手喝了一杯水润润嘴唇,然后走到距离你很近的地方继续唱歌似的。嗯,相信应该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支持壮兄深入研究。

南海222 发表于 2007-5-25 01:32

顶一下不过现在是玄学的发烧理论能赚钱:lol :lol   会吹就行了

宝石唱针 发表于 2007-5-25 01:49

原帖由 dbw 于 2007-5-24 17:12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世风日下,装神弄鬼的太多了,难得看到如此清新的帖子啊,舒服~




说的好,好好,同感

zccg 发表于 2007-5-25 05:40

科学发烧好!支持楼主。

小鬼头 发表于 2007-5-25 07:57

嗯.这个高速二极管用于整流电路所获好处以前看过.现在DIYAUDIO坛上跑了一些人(被DIYHIFI论坛网罗?),感觉现在有深度的帖子少了,而DIYHIFI论坛的帖子数量虽少,但讨论深度比DIYAUDIO好

ningmin 发表于 2007-5-25 08:36

一般我都在用高速二极管,比普通整流管听感要好!

严重BS那些几百一粒的保险丝和在音箱上放什么鬼什么珠子的,TND放屁!

hifiaudio 发表于 2007-5-25 08:49

不错,很清馨!

壮家汉 发表于 2007-5-25 10:02

原帖由 dbw 于 2007-5-24 23:3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虽然感觉老兄说的有些夸张,呵呵,以前我也瞧不起BBE,偶然一用,惊呆了,尤其是人声部分,打开BBE的感觉就像歌手喝了一杯水润润嘴唇,然后走到距离你很近的地方继续唱歌似的。嗯,相信应该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
以前听过AV功放上的BBE效果,觉得人声的清晰度提升明显,但以个人口味来说还是单薄偏硬了,低音响得也不太自然。后来忍不住够进一套件装上把玩,还是如上感觉,不耐听,结果把它打入冷宫一年多。再后来由于功力有长进,便又拿它来重新把玩,用上好料,结果和你说的一样,人声口形凝聚而且凸出,有很强的真切感和亲切感。低音气势宏大而且有包围感。花的钱如此之少(装一台好点的BBE也就200元左右)而效果改善如此之大,汉子在自己的DIY生活中还是第一次遇到。
以往BBE总是被挂靠在AV系统中,或是有厂家商家推出廉价的套件,使人难以看到BBE的真正实力,BBE就这样被埋没了。要知道在国外有售价近4K人民币的BBE系统,其效果定非我等听到的BBE。据说麦克。杰克逊录唱片一定要用上BBE系统(大家可以听到声音是多么的清晰和劲)。
要玩好BBE,需要一定的技巧。
汉子以前做的那台制作上较粗糙,现已拆掉,打算重做。搞好后再拿上来与各位朋友交流。

风语者 发表于 2007-5-25 10:37

不错,看来我们都是比较清醒的,不被某些人的玄学和一些古灵精怪的污七八糟的观点给玷污.HiFiDIY就是HiFiDIY,和什么家*以及什么溜巴没有可比性.

gz_zxq 发表于 2007-5-25 11:19

国内的论坛都是带着一些商家的销售手段,不完全是技术方面的论坛!

南人北飘 发表于 2007-5-25 11:38

卖音响的骗子最多了,玄学也是最多的。

南人北飘 发表于 2007-5-25 11:39

特别是那几个地方,吹的天花乱坠。

locky_z 发表于 2007-5-25 12:38

本坛也讨论过快恢复二极管和软硬的问题
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15916&extra=&highlight=%B6%FE%BC%AB&page=2

乐韵声魂 发表于 2007-5-25 12:56

:lol :lol :lol :lol
就算在普通整流管的两端都并上小电容,理论上其波型应该没有那么多毛刺了,可是,这时候就可以很好的用于功放吗?
要知道,在成品的厂家,其整流管也早就采用这个处理措施了.

analog 发表于 2007-5-25 13:01

原帖由 locky_z 于 2007-5-25 12:3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本坛也讨论过快恢复二极管和软硬的问题
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15916&extra=&highlight=%B6%FE%BC%AB&page=2

可惜没讨论透彻,只是说出自己的选择,没有说明选择的依据,解决了什么问题。

我们论坛和老外论坛的差距也就表现这里,需要我们大家努力啊。

老外论坛的特点是讨论时会贴出不少参考资料的链接,这比论文后面的参考资料列表还方便,看一个帖子及附带的链接,基本上可以对一个专题有初步的了解,有些规律性的认识。

技术讨论的目的应该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analog 发表于 2007-5-25 13:07

原帖由 乐韵声魂 于 2007-5-25 12:5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lol :lol :lol :lol
就算在普通整流管的两端都并上小电容,理论上其波型应该没有那么多毛刺了,可是,这时候就可以很好的用于功放吗?
要知道,在成品的厂家,其整流管也早就采用这个处理措施了.

只并上小电容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需要并上阻容网络,必须有电阻去消耗能量。

详细如何计算阻容的数值可以用google查一下 ‘snubber design’

水牯牛 发表于 2007-5-25 13:09

原帖由 aili 于 2007-5-24 18:05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victory: :victory:

支持楼主。
有些人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发一些故弄玄虚的帖子,纯粹是在哗众取宠。
1、这些人估计大都是商家,为了某种东西能卖个好价钱,在这坛子里作廉价广告;
2、还有一些人是“神仙”,因为他们仅仅靠他们的耳朵就能听出机器的好坏,就能判断用的是否“发烧”元件及元件的品牌;
3、还有一部分墙头草,推波助澜,这些人并非动手一族,仅靠在各个网上收集一点新鲜的、与众不同、虚无缥缈的东西,来这里发表不沾边的言论、观点,以显示高深学问。

elex911 发表于 2007-5-25 13:35

原帖由 壮家汉 于 2007-5-24 21:45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对低价音响提升效果很大。但似乎没有人做过发烧级的,汉子做过(用hIFI猛料),感受到其巨大威力,所以才这样说。
但这玩意对中高档音响是没有效果的(因为这些器材的相位失真本就低,用BBE是画蛇添足),但 ...



做出成品我第一个买

jingbenfu 发表于 2007-5-25 14:52

为了进步,学习中!
支持楼主的倡议.

hxy999 发表于 2007-5-25 20:31

值得好好学习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提倡技术讨论,提倡科学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