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 发表于 2010-2-8 12:48

创梦的东西一定要顶。

德律风根 发表于 2010-2-8 13:56

CPLD,xilinx XC95288XL
cdream 发表于 2010-2-8 12:1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288个cell当中,实际用了多少?

liu631208 发表于 2010-2-8 14:05

这个好强啊

cdream 发表于 2010-2-8 16:17

288个cell当中,实际用了多少?
德律风根 发表于 2010-2-8 13:5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兄弟问的专业,以下是ISE report
Cell Usage :
# BELS                           : 1028
#      AND2                        : 293
#      AND3                        : 77
#      AND4                        : 84
#      AND5                        : 6
#      GND                         : 1
#      INV                         : 482
#      OR2                         : 52
#      OR3                         : 14
#      OR4                         : 2
#      OR5                         : 2
#      OR8                         : 6
#      XOR2                        : 9
# FlipFlops/Latches                : 115
#      FD                        : 19
#      FDCE                        : 96
# IO Buffers                     : 41
#      IBUF                        : 5
#      OBUF                        : 36

lter15 发表于 2010-2-8 19:28

谢谢lz,其实我想问的是这两块ic是什么?
应该是缓冲用的吧?

cdream 发表于 2010-2-8 19:58

这两个是总线缓冲驱动74HC244,改善数据传输性的

wangyubird 发表于 2010-2-8 20:02

出成品吧,让兄弟们也爽爽

德律风根 发表于 2010-2-8 20:10

这两个是总线缓冲驱动74HC244,改善数据传输性的
cdream 发表于 2010-2-8 19:58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貌似74AC的速度更快些。

l-k 发表于 2010-2-8 20:43

可能是论坛有史以来最强的DAC了.

neoarm 发表于 2010-2-9 12:28

此等佳作怎能不顶!

美之声 发表于 2010-2-9 12:31

:loveliness: 走钢丝的同时也帮别人顶。

simmconn 发表于 2010-2-10 02:15

上次的分时并联好像实质上是线性插值。不知这次算法上有改进没有?
另外LZ所提并联抵消DAC的误差并不是十分合理,因为你并不确知并联的DAC其误差的极性(方向)是否相反,所以是抵消还是叠加完全是听天由命的。
并联DAC减小噪音倒是公认的,因为噪音是按平方率叠加,而信号是按线性叠加,因此每并联一次信噪比提高3dB。
最后请问有没有测量结果显示并联的优越性?

cdream 发表于 2010-2-10 17:21

是误差互补,这个参考过金嗓子的MDS++理论架构;这次也是用的线性插补,理论上可以上16并联;这次将左右声道用独立一个板子;一个声道用了4个DAC,两个声道的数据都用同一个声道数据填满;机器刚完成,这段时间是春节,暂时没来得及上系统测试,暂时用耳机系统测试听了下,直接听感是比之前的一个版本的要耐听很多,节后会上系统具体测试

寂寞之行 发表于 2010-2-10 22:12

佩服创梦的如此杰作!
此机极具厂机风范!
已远超出DIY的境界啦!

twoguitar 发表于 2010-2-11 07:36

记号一下, 有空要仔细看看 , 呵呵,听过的, 真的很好, 密度一流

simmconn 发表于 2010-2-11 07:37

是误差互补,这个参考过金嗓子的MDS++理论架构;这次也是用的线性插补,理论上可以上16并联;这次将左右声道用独立一个板子;一个声道用了4个DAC,两个声道的数据都用同一个声道数据填满;机器刚完成,这段时间是春节 ...
cdream 发表于 2010-2-10 17:21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个人认为金嗓子的所谓误差互补理论不是很站得住脚(原因在我的帖子里已经讲了)。这些音响公司时不常地有些“新概念”的电路形式,有的甚至申请专利,未必都值得效仿。至于专利这种东西更是与实际指标或音效没什么必然联系,看看国内公司申请的的那些专利就知道了。

3DD15 发表于 2010-2-11 09:32

这样的杰作-----------而且还是自已开发的----------神啊{:3_96:}

cdream 发表于 2010-2-11 11:22



个人认为金嗓子的所谓误差互补理论不是很站得住脚(原因在我的帖子里已经讲了)。这些音响公司时不常地有些“新概念”的电路形式,有的甚至申请专利,未必都值得效仿。至于专利这种东西更是与实际指标或音效没什 ...
simmconn 发表于 2010-2-11 07:37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所言甚是,音响公司的新感念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销售策略;因为之前没有听过金嗓子的原型机,设计此DAC,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版本的8并联是为了验证一下并联的理论架构,实机出来后,风格还是很明显的,第一版的机器有很多人听过,其中评论比较一致的特点就是它的细节很多,所以想起金嗓子的误差互补的描述,应该是有一些道理的;目前觉得音频DAC并联的最大意义不是提高精度或者灵敏度,应该是减小误差吧.

德律风根 发表于 2010-2-11 13:42

个人对第一版的理解,线性插值使得量化噪声到了更高的频率范围,这样,LPF可以使用更高的截止频率,可以减小截止频率附近的相位失真,简化LPF设计。
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

睿涛 发表于 2010-2-11 14:12

金嗓子的DAC并联技术应该不完全是一种商业噱头,可以追溯到10几年前,当时就见过16片PCM1702并联应用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呕心之作,改良8分时并联D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