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sy2000
发表于 2020-6-15 21:52
icet 发表于 2015-10-28 00:29
这话有点语法错误吧?高音不接分频器,低音单独测,那么低音接分频器吗?
他的意思先断开高音,低音是接在分频器上测一次,然后高音低音都接在分频器上测一次,最后看低音和高音的重叠的部分。我也这样试过
jssy2000
发表于 2020-6-15 21:55
lf00516 发表于 2015-10-28 09:59
可能你没有对着测试仪看。比如12db衰减,2000hz分频,那么,在900,1200的地方是有相互干扰的。干扰的多少 ...
我测过,的确有干扰,很困惑,都不知应该正接还是反接
LUOTING222
发表于 2021-3-24 14:07
正接与反接主要看曲线是否平整,如果正接是平的,那么反过来看看深陷的地方是否在分频点处,高低音有没有相互的抵消或叠加。
minor
发表于 2021-3-28 23:58
这个叫做‘reverse null’的东东要解释清楚要用数学。
minor
发表于 2021-3-29 00:02
文竹与茶花 发表于 2009-4-21 12:41
各位的理论水平均很高啊,我在这儿弱弱的问一声,为什么国产箱就是和世界名箱的差距这么大呢?是我国自产的 ...
纯国产单元不够好,对比下阻抗曲线就明白了。
minor
发表于 2021-3-29 00:03
chenasxz 发表于 2009-4-21 20:49
其实国产箱的差距并不大,只是...............................
差距还是很大的
lizongqing
发表于 2021-12-14 02:22
LUOTING222 发表于 2021-3-24 14:07
正接与反接主要看曲线是否平整,如果正接是平的,那么反过来看看深陷的地方是否在分频点处,高低音有没有相 ...
请教一下如果正接和反接都没有谷是什么问题,该怎样调?
LUOTING222
发表于 2021-12-14 08:22
谢谢你的信任!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就是正接或反接似乎都没有明显的峰谷,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曲线也都不够漂亮。其实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对的,是高低音的衔接处互相干涉太多、相叠相消的情况在正接和反接都同时出现才会这样。你最好重新找一个分频点试试,或者调整一下元件的值,边调边单独观察高低音的相位响应曲线变化情况,尽量控制在分频点处的相位曲线,让其不要跳转超一次,这样高低音重叠处才会有明显的相叠,反相后有深谷。希望对你有帮助,说得不对处也请多指教!
铁头烧友
发表于 2021-12-14 08:34
lizongqing 发表于 2021-12-14 02:22
请教一下如果正接和反接都没有谷是什么问题,该怎样调?
按照我的测试和理解,一般-3db交叉确实没有可见的深谷,所以存在正接、反接的说法,正接、反接依听感而定,我觉得反接可能更好听一点,但这种设计越来越少了。-6db交叉,反接会出现深谷,谷底在分频点垂线以下;正接刚好合成一条直线,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相位的重要性。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学们批评指正,大家继续讨论。
雪山一枝蒿
发表于 2021-12-14 09:06
为什么一定坚持采用功率分频,是否有好的数字分频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雪山一枝蒿
发表于 2021-12-14 09:44
chenasxz 发表于 2009-3-27 10:19
相位是个极其麻烦的问题,这就是三分频比二分频难调得多的主要原因。
对于声音电流的最终表现来说,它是 ...
重低音可能破坏整个音乐的平衡,增加一大口径低音单元补充书架音箱低音物理缺陷
lizongqing
发表于 2021-12-14 10:22
LUOTING222 发表于 2021-12-14 08:22
谢谢你的信任!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就是正接或反接似乎都没有明显的峰谷,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曲线也都不够 ...
谢谢你的指导。
lizongqing
发表于 2021-12-14 10:24
铁头烧友 发表于 2021-12-14 08:34
按照我的测试和理解,一般-3db交叉确实没有可见的深谷,所以存在正接、反接的说法,正接、反接依听感而定 ...
谢谢你的指导。
lizongqing
发表于 2021-12-14 10:41
LUOTING222 发表于 2021-12-14 08:22
谢谢你的信任!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就是正接或反接似乎都没有明显的峰谷,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曲线也都不够 ...
我现在搞的三分频就是这现象,中音w5+串0.6电感,落地电容8uf,自制高音串3.3uf,并0.35电感,中高都是反接,低音正接,高音无论正接和反接都差不多。高音响度都有下降的现象。
lwenz
发表于 2021-12-14 11:08
通过无数次分频调试,发觉模拟分频相位对齐后,反接有深谷,justMLS实测相位/深谷和模拟分频相位/深谷是完全一致的。
LUOTING222
发表于 2021-12-14 13:51
lizongqing 发表于 2021-12-14 10:41
我现在搞的三分频就是这现象,中音w5+串0.6电感,落地电容8uf,自制高音串3.3uf,并0.35电感,中高都是反 ...
要注意分频点附近相位跳转多次的情况,且不说对声音的影响,单说互相消耗功率都是不可取的!
lizongqing
发表于 2021-12-14 14:58
LUOTING222 发表于 2021-12-14 13:51
要注意分频点附近相位跳转多次的情况,且不说对声音的影响,单说互相消耗功率都是不可取的!
多谢指教了,只是自己技术低劣,也没有什么测试设备和技术,看来是没办法了。
LUOTING222
发表于 2021-12-14 15:08
lizongqing 发表于 2021-12-14 14:58
多谢指教了,只是自己技术低劣,也没有什么测试设备和技术,看来是没办法了。
论坛里有测试套件,可以试一下。我买了一个,可能焊错了,没用得上!现在用CLIO。
六弦琴
发表于 2021-12-14 20:41
相位简单的说,就是输入一个方波输出也是一个方波。如果谐波的相位变了输出还会是方波吗
zenglj
发表于 2021-12-15 11:41
本帖最后由 zenglj 于 2021-12-15 11:45 编辑
六弦琴 发表于 2021-12-14 20:41
相位简单的说,就是输入一个方波输出也是一个方波。如果谐波的相位变了输出还会是方波吗
也不是,谐波相对相位的变化对听感没有什么影响,这个有科学测试的。即使是很简单的分频网络对方波的波形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大到面目全非。
好在人耳是不看波形的,所以分频系统今天还能存在。
斜率越高的分频网络这个波形畸变越大,今天的DSP也是按照这种特性来处理的,但是DSP并没有算法去纠波形的畸变,而是顺其自然而已。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