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你。。。。别一再在想当然了。。。。
以下是引用万健在2005-11-8 19:39:00的发言:双绞线在无线电中无论如何不能取代屏蔽,你没看过有线电视线用双绞线的吧!即使双绞线更便宜!
SPDIF输入端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屏蔽问题,而是阻抗匹配!!!
真累。。。。。
以下是引用万健在2005-11-8 19:15:00的发言:我也不停在做,从洞洞板的43122到小龙的43122,不算实践就算好玩吧!到时请小鬼头兄多指教,谢谢!!!
用广东话说,是鸡同鸭讲。。。。
BTW:高频电子线路实际上多是布成环形地的,特别是单面板上。。。。看看电视高频头、天线放大器及FM收音头就知道。。。。怎么到你那里变成了不能形成环路?
我再说说电容
有关退耦电容,我觉得还是用OS比较好,然后依据个人的喜好来并,来调味.xingwb 兄
双绞线在无线电中无论如何不能取代屏蔽,你没看过有线电视线用双绞线的吧!即使双绞线更便宜!请教万兄
以下是引用万健在2005-11-8 18:29:00的发言:<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5-11/2005118181034230.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5-11/2005118181034230.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http://www.hifidiy.net/dispbbs.asp?boardID=2&ID=16858&skin=0
在论坛上找到了你的大作,果然和我推论的一样,同轴数据线你没有屏蔽,而且用的很长,事实胜于雄辩,哈哈。看来数字电路布线要综合考虑,不但要符合数字电路本身的要求,而且频率高了,还要考虑它的杂散发射干扰。
小鬼头兄喜欢看书值得学习,推荐我看的书,我暂时无意在这方面发展,而且洋文书我也不一定看的懂,到是觉得小鬼头兄还应该多看二本书,中国人写的书,比如清华大学写的有关高频电路设计的书,里面也有布线的知识。把他们融会贯通了,就不会因为修正了自己的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而沾沾自喜,而发表长编大论,把别人说的一无是处。最后以:谦受益,满招损。这句格言送给小鬼头兄,望兄百尺杆头更进一步,多设计一些好作品,让我们广大烧友受益!!!
双绞线的干扰不是可以抵消吗?
aeon 兄
我的同轴电缆如果屏蔽层有5mm的缺口都报废了,即使3cm也是一样,而且你实验时根本没注意这方面的影响,那线正好贴在PCB的环地上,和装机时的结果差不多,不说了,谢谢!!其实对应高速PCB
我也没条件用仪器来检测不同布线。出来的效果。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对比。前几天我就试验的地弹。用了3个电阻来调节。其实还可以用PCB 的改善来实现。但问题是我没调节做4层板。就用了电阻来降低地弹对1541 的影响。。结果也证实了书上说的道理。。。。
呵呵
呵呵,输入线还是越短越好啊,握手
我也不停在做,从洞洞板的43122到小龙的43122,不算实践就算好玩吧!到时请小鬼头兄多指教,谢谢!!!万键兄
我们试验的时候并没有这样接线。。RCA插头是直接用3CM左右的线接到PCB上面的。。然后再割那条线的。。。。你理解错了。。这个是小鬼头最后装的。并不是我们试验时用的板。到是很有兴趣再讨论高频 的布线问题。。如果可以,。。我们还可以一起做试验的。。。。我对这个不熟悉。。只是知道一些高速PCB 的知识。
谢谢。
我会继续学习的。。。。。。。。。不过,实话实说,国内的电子书太偏重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在是比较差。。。。我现在买书喜欢挑老外的买。这不是盲目崇洋。。。音响DIY方面,你看看国内杂志上很有价值的文章,有多少是国内原创的?。。。。有多少是源自国外的?。。。。我这几年上网,从英文资料里找到了不少这些东西源头。。。。至于大学教材里的高频电子线路,我早学过了。。。。关键还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光凭大学教材里的理论,他能帮你什么忙?低频电子线路的教材能直接指导你消除功放、前置DIY中出现的诸如交流声的问题吗?。。。。。
关于这个同轴数据线,因条件所限,只能迁就手头的东西。。。。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你不用哂笑。。。。。。。。但,从技术层面考虑,你知道这里最重要的是什么吗?。。。算了,不说了。。。。。免得又以为我又在搞玄乎。。。。
我做过试验,经过了实践。。。。不知道你的理论什么时候能实践一下呢?
小鬼头兄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5-11/2005118181034230.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5-11/2005118181034230.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http://www.hifidiy.net/dispbbs.asp?boardID=2&ID=16858&skin=0在论坛上找到了你的大作,果然和我推论的一样,同轴数据线你没有屏蔽,而且用的很长,事实胜于雄辩,哈哈。看来数字电路布线要综合考虑,不但要符合数字电路本身的要求,而且频率高了,还要考虑它的杂散发射干扰。
小鬼头兄喜欢看书值得学习,推荐我看的书,我暂时无意在这方面发展,而且洋文书我也不一定看的懂,到是觉得小鬼头兄还应该多看二本书,中国人写的书,比如清华大学写的有关高频电路设计的书,里面也有布线的知识。把他们融会贯通了,就不会因为修正了自己的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而沾沾自喜,而发表长编大论,把别人说的一无是处。最后以:谦受益,满招损。这句格言送给小鬼头兄,望兄百尺杆头更进一步,多设计一些好作品,让我们广大烧友受益!!!
我没有说过1543不成功....
以下是引用董杰在2005-11-8 11:20:00的发言:哈。我一直管你叫老师。
忘记在哪个贴子上看过你说用Puer的转盘+1541还是1543(好像是1543吧)效果特别好。
但是说明这个dac是不成功的,挑转盘的。
puer的转盘的价格+解码器足可以买一个破转盘+一个非常好的解码器了,而且效果也好。。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听音的东西是见仁见智....关乎每个人的口味.
就我个人来说,100来元的1543 DAC配一般的转盘,虽然高频略嫌毛躁,但能听到比较松容和自然的声音,这点已经很不错........当你DIY多的时候,你就知道要做出松容和自然的声音是多么的难了.....
理论说得再多也没用....最终你还得DIY
以下是引用万健在2005-11-8 8:34:00的发言:在频率较低下,是根本没人去按波长走线的,100M的波长有多长都知道,而我们讨论的只有2M而已。但地线的原理是一样,2M的不论是方波还是什么波都可以发射,如果你坚持用环地,必定有串绕,最后你都会发现你划一刀,效果会好一点,只是不用觉的太惊喜。
你实践一下不是很好吗?
划一刀的做法已经过我们的试验....等你按你的理论,再按我的做法试验完了再说吧
BTW:我上面指出的方波信号的能量问题,只是举例说明你套用高频模拟线路的理论不合而已....呵呵
说的好,狗日的东西没什么好的
以下是引用董杰在2005-11-8 11:24:00的发言:cerafine也不错的,声音比较厚,其他的日系电容,我用过的就感觉不是很好了.
我喜欢SILMIC和CERAFINE的搭配使用.
要不是欧美的小电解NOS的不好找,我才不用ELNA的.
pot兄。我觉得elna也只有silmic还不错了。。
小鬼头老师。
哈。我一直管你叫老师。忘记在哪个贴子上看过你说用Puer的转盘+1541还是1543(好像是1543吧)效果特别好。
但是说明这个dac是不成功的,挑转盘的。
puer的转盘的价格+解码器足可以买一个破转盘+一个非常好的解码器了,而且效果也好。。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呵呵
是电容,是输入信号经过的第一道关口,你下点功夫吧.至于电阻的配搭,就看你的灵感了,关键的地方,1.5K的,下重本吧,18R的电阻,用精度高一点的多谢kengreefei兄提醒
以下是引用kengreefei在2005-11-8 10:25:00的发言:POT,18R的电阻你买不到RA的,你还是用1W的RMG吧,你说ELNA<I></I> DOREX<I></I> II<I></I> 好还是ELNA<I></I> <I></I> SILMIC<I></I> 好啊,建议你注意一下那8412边的0.01的电阻
18R是电源部分,我肯定不用RA的,用DALE就可以了.RMG的就尽量不用了,日货!
上RA的原因只有一个外观漂亮,这东西我从来没用过,所以基本就把它当最垃圾的东西看,尽管他价格贵,我就认为它跟DALE一个档次.
信号通路上我可能会上几个AB的,这东西比RMG劲大又便宜,但是还要看最后的整体表现决定是否上.
现在电阻的搭配是我最吃不准的了.
昨天晚上又找到几个0.033的ERO轴向,打算并在SP大电容下,自己主观感觉要是并MIT RTX可能速度上不去,但是整体会比较松弛舒服.这垃圾ERO价格便宜,先上了再说.SP的东西高频一般都比较粗,如果并上WIMA感觉不合适.机器上已经用了太多黑WIMA了,这东西我的感觉是千万别用多,用多了中高频部分太突出,初听眼前一亮,但是不耐听.适可而止.MCAP的东西也是一样,如果用太多也容易失衡.最好调的要么是清粥要么就是平衡的大杂烩.
如果从官方资料上看SILMIC档次要高于DOREX的,CER也高于DOR的.不过这东西不好说,一方面是东西是否是正货,还有就是是否用在合适的地方,比如CER的声音普遍比SIL的要厚一点,DOR为了缩小体积给大滤波用自然后缩些水,声音比较楞.用在不同系统上效果不一样的.
8412边上的0.01电容是吗?那三个我可能都会换掉,不过体积太大,一时找不到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