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壳 发表于 2025-9-16 15:32

本帖最后由 壳壳 于 2025-9-16 15:33 编辑

MC275 发表于 2025-9-16 14:49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黄帝内经里有这么一句话真正的MC275 其实也是按B类推挽设定 ...

以后不扫盲了,费心劳力不得好评,还惹来嗡嗡。

MC275 发表于 2025-9-16 15:43

本帖最后由 MC275 于 2025-9-16 15:56 编辑

壳壳 发表于 2025-9-16 15:32
以后不扫盲了,费心劳力不得好评,还惹来嗡嗡。

其实我现在都很少上论坛讨论胆机的事了,我跟楼主是老朋友,2008年左右认识,就是因为探讨麦景图275的后级问题认识的,说起来,他还是我的老师。所以见到他的贴,我一般都会说上几句,权当跟老友打声招呼:P。扫盲贴是争论最多的贴种,我现在都不敢乱开了,一怕精力跟不上:'(二怕刀光剑影招架不住住:lol

WUYZHI 发表于 2025-9-16 15:56

MC275 发表于 2025-9-16 14:49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黄帝内经里有这么一句话真正的MC275 其实也是按B类推挽设定 ...

    为什么讲MC-275是工作于AB类的人特别多,主要就是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认真去考察电路,都是以讹传讹,后又看到输出功率那么大,一般AB类做不到,因此就说成是AB2类,其实MC-275最大输出时,输入信号强度离0栅压曲线还原得很,根本就不会产生栅流又何来的2类一说。再一个就是心理作用,认为音质只有甲类放大最好,因此说AB类放大都是鼓足勇气说的,说B类放大根本想都不去想,因为B类放大有很多技术问题难以突破。可麦景图就开了先河,成功地解决了B类放大的各项技术问题,一跃成为世界经典铭机。
    前一向我看到一份专利文件,明确说明MC-275是工作于乙类状态,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份说MC-275工作于乙类权威文件,这大概会让很多人改变固有看法吧。

补充内容 (2025-9-20 16:43):
文中“原得很”更正为“远得很”

YUJUNH 发表于 2025-9-16 15:57

本帖最后由 YUJUNH 于 2025-9-16 15:58 编辑

WUYZHI 发表于 2025-9-14 14:05
看来兄弟对麦景图电路还是比较了解的,提出四线并绕方案并不会简化绕制难度,相反操作上可能更麻烦, ...

看过麦景图机子的制作视频,一位老阿姨绕输出牛特别简单,比我们绕电源牛还容易,看上去没有一点讲究只要圈数绕到就行了,我们绕输出牛还要垫纸,还要排得整整齐齐,还要S绕法,Z字绕法

MC275 发表于 2025-9-16 16:02

本帖最后由 MC275 于 2025-9-16 16:12 编辑

WUYZHI 发表于 2025-9-16 15:56
为什么讲MC-275是工作于AB类的人特别多,主要就是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认真去考察电路,都是以讹传讹,后 ...

关键还是MC275的输出牛的600欧姆是如何算出的,都没几个真正知道,又或者说知道的也不想多说,也就我跟你会这么傻,以为要分享一下心得,但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砖头漫天,弄得一头包子:P。

WUYZHI 发表于 2025-9-16 16:12

MC275 发表于 2025-9-16 16:02
关键还是MC275的输出牛的600欧姆是如何算出的,都没几个真正知道,又或者说知道的也不想多说,也就我跟你 ...

    我觉得既然要玩就要玩得明明白白,糊里糊涂玩让人耍没意思。

MC275 发表于 2025-9-16 16:21

WUYZHI 发表于 2025-9-16 16:12
我觉得既然要玩就要玩得明明白白,糊里糊涂玩让人耍没意思。

你还记得当年我跟你讨论麦景图的后级时吵了多少次才把思想统一起来的,想想也是搞笑。现在说来倒是云淡风轻:lol我也是全盘了解了推挽的各种形式的变化后才反推出MC275的后级是B类推挽无疑的,在这之前我都不敢说绝对。

whmks 发表于 2025-9-16 16:29

WUYZHI 发表于 2025-9-16 14:30
兄弟真是太执著了,要测输出功率在8Ω端接上电阻负载,测出电压一算就出来了,很简单的。我之所以要 ...

要学习该机原理是要较真一些。最好测一下输出牛的P-P的有效值电压,测P-B的也可以,只要注明。用万用表测就可以,万用测的结果是有效值Vrms电压。你那198Vp电压是不是用万用表测的单臂电压,如是应该标单臂或P-B的Vrms电压。如果是那就基本对了,因万用表测的结果是Vrms电压值。
   

壳壳 发表于 2025-9-16 16:38

本帖最后由 壳壳 于 2025-9-16 16:41 编辑

whmks 发表于 2025-9-16 16:29
要学习该机原理是要较真一些。最好测一下输出牛的P-P的有效值电压,测P-B的也可以,只要注明。用万用表 ...

对对对,我的50块钱的数字万用表标称真有效值True RMS。

WUYZHI 发表于 2025-9-16 16:39

本帖最后由 WUYZHI 于 2025-9-16 16:52 编辑

MC275 发表于 2025-9-16 16:02
关键还是MC275的输出牛的600欧姆是如何算出的,都没几个真正知道,又或者说知道的也不想多说,也就我跟 ...

    刚才我算了一下MC-275输出75w时输出电压峰值仅仅297v,他的屏压是450v,最少还有50v电压可供输出,可见设计之谨慎。怪不得最大输出功率会超额定功率那么多,最大输出功率(350/1.4)^2/600=104w。

whmks 发表于 2025-9-16 16:44

MC275 发表于 2025-9-16 14:38
p-p 匝数1632,每管一半就是816匝,那么单臂变比816/107=7.62,单臂阻抗7.62X7.62X8=465欧,由于此后级 ...

   谢老前辈的解析。我认为不管是何种推挽结构,A、AB、B类,输出牛的能量传输原理都一样,仅是在一个正弦波周期内的工作分配不同,输出功率只要计算初级总功率,不必分工作类型。
    另外Vmax属于那种交流波电压?

WUYZHI 发表于 2025-9-16 16:46

YUJUNH 发表于 2025-9-16 15:57
看过麦景图机子的制作视频,一位老阿姨绕输出牛特别简单,比我们绕电源牛还容易,看上去没有一点讲究只 ...

    这就是麦景图的过人之处,它的变压器质量那么好,可制作工艺确很简单,比传统的高保真变压器工艺简单得多,而且还不会出错,你不服不行。

MC275 发表于 2025-9-16 17:00

次级可以量到18V rms 根据变比反推电压,这个错不了的,甚至反推电流也是同样道理,最多就因为效率不同带来点误差。因为变压器的换能原理就摆在那里,只要次级用万用表或示波器确定不失真电压为18v rms 那么这台机必然是40W无疑,次级18V8欧40w,所以电流2.25A 单臂变比7.62。所以2.25/7.62=0.2953A,在乘1.414就是0.4175A。40W/0.2953=135.5v。峰值135.5X1.4=189.6V。189.6/0.4175=454欧初级单臂负载。只要是次级输出不失真18v rms那么根据变比反推初级阻抗,电压,电流效率等都是顺理成章的初中数学题而已。

WUYZHI 发表于 2025-9-16 17:02

whmks 发表于 2025-9-16 16:29
要学习该机原理是要较真一些。最好测一下输出牛的P-P的有效值电压,测P-B的也可以,只要注明。用万用表 ...

    乙类功放肯定是指单管单臂输出,加说明有些多余,给出峰值的原因前面已经说了,其实给有效值也一样。

MC275 发表于 2025-9-16 17:07

本帖最后由 MC275 于 2025-9-16 17:31 编辑

whmks 发表于 2025-9-16 16:44
谢老前辈的解析。我认为不管是何种推挽结构,A、AB、B类,输出牛的能量传输原理都一样,仅是在一个 ...

最大电压 也就是你常说的峰值。正是你这种想法才导致你不能算出与实际测量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楼主的数字全是实测数值。对不上先想想是不是自己那里没想透。不要老是觉得40w很神奇,对于AB类这样的架构下40W是不可能的,但只要你把思想放到纯B类推挽上,那得到40w那是轻而易举的事罢了。

YUJUNH 发表于 2025-9-16 22:02

本帖最后由 YUJUNH 于 2025-9-16 22:03 编辑

超人胆 发表于 2025-9-13 17:02
最主要是机器的电压,电流,不削顶的RMS输出功率,频响,静噪,的实物测试通过图片放上来,多说无用。 ...

玩玩而已,老师没什么好争的,喜欢仿制的朋友做一台就可以了过过名机的瘾,名机真的那么容易仿制出来,国内早烂大街了,最多只能仿形,其中的精华难做好,以前看到过说是名机上有些关键零件是厂家定制的

whmks 发表于 2025-9-16 22:05

看了大家的回复,我已知道你们计算错在那里了,明天回帖再和大家一起讨论。

超人胆 发表于 2025-9-17 07:04

本帖最后由 超人胆 于 2025-9-17 09:14 编辑

YUJUNH 发表于 2025-9-16 22:02
玩玩而已,老师没什么好争的,喜欢仿制的朋友做一台就可以了过过名机的瘾,名机真的那么容易仿制出来, ...

到这论坛上来都是业余玩玩而已,只不过是要他提供一些实物的测试数据通过图片的形式发上来学习学习,并没有要爭的意思,就好像你做的单端300B不肯把测试数据发上来一样,他人能怎么样。这是人家的权利和自由包括你包括我。不过你的一句话说的很好有道理,“国内早烂大街了”再加一句“论坛也早烂大街了”

就像前二年那个纯六FU50单端机,论坛人手一台,论坛天天有人关注讨论,好热闹。

WUYZHI 发表于 2025-9-17 07:18

本帖最后由 WUYZHI 于 2025-9-17 08:06 编辑

    六、安装调试注意事项
    电路安装完成后,核对无误即可在输出变压器次级接上假负载,开机观察有无元件过热打火等异常现象;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各点电压测试,如若测试电压超出标注电压±10%,就应查找原因予以处理。
    各点电压正常后应及时调整功放管屏流,功放管屏流可以通过测量阴极线圈直流电阻和端电压计算得知,绝不可以断开屏极接线直测屏极电流,否则就有可能损坏功放管。
    下列问题应特别注意:
    1.功放管配对。将手边的6P12编号,按下图连接电路,测量屏极负载电阻两端电压,将测量的电压填入相应表格,选择最相近的数据配对。

    图中表格是测试10只6P12的数据,可以看出管子的离散性很大。
    注:功放级的静态电流调整为25mA/每管。
    2.推动管的选择
    推动电子管设计使用6N6,由于电子管参数的离散性,装机后也要进行选配,原则是测量数据与图纸数据越接近越好,尤其要尽量选择两屏极电压相同的管子,如若找不到两屏极电压完全相同的管子,两屏压差也不应超过2v。
    3.电压放大管选择
    电压放大管6N4没有配对要求,主要是管子特性应该接近技术手册要求,如果相差太大就要换管。简单的判断方法是测量6N4阴极电阻两端电压,若电压低于图纸标注10%,就应该考虑换管,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超人胆 发表于 2025-9-17 09:41

本帖最后由 超人胆 于 2025-9-17 09:44 编辑

whmks 发表于 2025-9-16 22:05
看了大家的回复,我已知道你们计算错在那里了,明天回帖再和大家一起讨论。

大佬你的4p1S推挽机电路板做的焊得怎么样啦,等着跟你学习和交流呢?原来你心思都在这里啊?:lol看看就得了。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应朋友‘空军基地’要求再发《6P12仿麦景图功放》制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