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78
- 在线时间
- 138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5-17
- 阅读权限
- 70
- 精华
- 0
 
- UID
- 442615
- 帖子
- 1601
- 精华
- 0
- 经验
- 1378 点
- 金钱
- 1296 ¥
- 注册时间
- 2011-11-24
|
折腾了好多年功放,从刚开始的分立到集成。又转会分立件,diy。现在又迷上了修补早期的旧板子,因为他们的电路和用料比起现在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折腾起来也不费钱。时间已久,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弄好一个电路,或一个板子,在裸奔状态效果非常不错,可以装箱立马变样,高频毛刺,起疙瘩。那种顺滑感顿时没了,经过几个晚上思索终于出了结果。是机内信号线,因为在试机时,用的是不带屏蔽的普通电线,而装箱后便换上了屏蔽线。感应噪音没了,可听感不佳,然后换上非屏蔽线,立竿见影。好了。。。先来想去,准备换粗一点的线,感觉粗线的心线和屏蔽层距离远,分布电容小可能驻波也小许多,驻波在高频电路常见的词。不知在音频范围是否使用,就是这个意思大家明白就行。由于电路板原因无法使用太粗的线,感觉只要屏蔽线就不够完美。是不是以后机箱内部干脆用裸线得了,毕竟盖上机箱盖外面的干扰进不来,里面的电路级间干扰用摆位方式尽量优化,不知合不合理。
另外各位大侠的机箱内部用的什么线,有何高招不妨介绍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