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12
- 在线时间
- 159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3-22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614878
- 帖子
- 1043
- 精华
- 0
- 经验
- 312 点
- 金钱
- 231 ¥
- 注册时间
- 2013-9-7
|
用开关电源制作一款1969放大器:
电源不能盲目设计,也不是把一堆好材料贴上去就能做出好电源,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几年前我们开发一款平板电脑适配器,当时平板刚出,方案可能不是很成熟,导致适配器对设备有干扰,(插上电源,多点触控时有跳屏严重字符乱串)当时我们的电源在AC输入端加了X电容,UU9.8滤波器,变压器几层屏蔽,输出加电感和磁环,成本很高,即使这样也只是勉强的使用,后来客户说别人的单价比我们低出很多,而且没干扰,当时几个工程师反应是,不可能低那么多吧!通过客户拿了一个回来看了一下,,,,简单简单,,,,就是简单,,,,,没有X电容,没有共模电感UU9.8,也没有输出电感,更没有磁环,,,,不是认证产品,EMC EMI,肯定测试不过,人家怎么会就没干扰呢?测试结果,,,,确实没干扰,,方案一样,只要把变压器换在我们的产品上,去掉抗干扰原件,我们的也可以,问题就是变压器,拆开才发现,这个是被大家忽略的问题,也是被大家抛弃的问题,变压器一般情况稍大点的功率,我们都采取初级用三明治绕法,既是把初级分两次绕完,初级--屏蔽--次级--初级--反馈。 这样的优点是变压器漏感减小,工作时MOS管VDS电压会低!而输出尖峰偏高,一般肖特基加RC吸收就完全搞定,相对安全, 一次性把初级绕完 初级--屏蔽--次级--反馈,,这样绕变压器的话,漏感会增大,工作时MOS管VDS电压会升高,必要时需调整RCD吸收网络,次级相反,尖峰电压会变低,一般小功率都可以完全去掉肖特基RC吸收,还有个优点就是纹波会低,,波形毛刺明显减少,当然后面的平板电脑已经很成熟!就是因为这样,才不得不让人明白一个道理,,技术,,做一辈子,学一辈子,理性的,深入的,去看待一个问题! 所以有什么需要改的,不好的,大家提下意见!
电源方案选用成熟的,通用性强的但是各方面指数都合格的,单端反激(台湾OB2269) 用两颗芯片,纯粹独立的两路电源做输出,这个芯片很早前就用它做100W认证,CCC UL FCC PSE KC ,都不是问题,可能大家以前拆开笔记本电源的时候都可以看到这个芯片!
变压器:原计划磁芯选TDK高档磁芯,PC44的,处于成本考虑,最终选择TDK进口PC40磁芯,每一幅磁芯都有序列号,次级选用三层绝缘线! 注(笔记本电源也好外面一般看到的电源由于成本原因好少人选用TDK一等品,国产的适配器一般用天通的磁芯就不错了,而且磁芯跟烧窑一样,同PC40磁芯,分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TDK一幅好磁芯就好几块钱,昨晚一个变压器就十几块了!
MOS用英飞凌20A 600V 输出肖特基30A200V 电容除初级用黑金刚外,其余全部是ELNA蓝袍电容,电阻全部是美国军规电阻, 2N3055摩托罗拉已停产,只能使用旧的了,
PCB FR-4 沉金军规板! 测试数据后面公布!
理想数据 输入电压:110V-265V AC
输出电压:28V-32V DC(更改电阻)
输出电流: 4000MA (可长时间工作在30V4A)两路
工作效率:90%左右
输出纹波:50MV左右
过流保护:6000MA
短路保护:去掉自动恢复
输出电压误差:1%
高压测试:3000V AC,60S,5MA MAX |
-
第二版
-
铺铜版本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