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70
- 在线时间
- 69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1-7-7
- 阅读权限
- 70
- 精华
- 3
 
- UID
- 1882
- 帖子
- 1146
- 精华
- 3
- 经验
- 1570 点
- 金钱
- 831 ¥
- 注册时间
- 2004-10-19
|

楼主 |
发表于 2014-6-12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rgee 于 2014-6-12 17:31 编辑
Johnny_tang 发表于 2014-6-11 16:25 
谈谈试听感受,说说你的主观感受,听感,有了听感,我们才知道你的音箱听感如何,听感好的话,直接仿制。其 ...
两分频一直是一个比较难搞的设计,传统椎盘低音加上球顶高音分频点一般在1.2K至5K,分频点的选择一直是个难题。好的设计当然没有问题,但不好的设计容易听出问题。另外一个两种喇叭音色也不一致,椎盘喇叭的解析力也比球顶喇叭低,所以分频点过高,解析力降低但人声浑厚,分频点低人声清亮。著名的3/5A是2.8KHZ设计。如何让两种喇叭组合起来听起来没有问题难度是挺大的。理想是降低分频点,降低到300HZ-500HZ,这样远离人声敏感点。通常只有用大馒头中音才能做到这样低分频点。
大馒头人声是透明的,人声不会恶,没有一般硬盘喇叭出现峰值,人声不会前冲,但能量和密度不会低,说白了有点耳机的感觉,就是高解析力和透明,这得益于馒头中音轻薄的振膜,人声的变化和感情能听得清楚点,变化多端。这样设计有点像静电喇叭加低音那种透明的感觉。搭配好的话空气感很强。我现在用场效应功放和转盘加解码,感觉声音很活跃,很有现场感觉。透明的音场听交响就更好了,乐器定位更清晰。总的来说不肥不瘦,高低延伸适宜。
现在英国也出了一些全频喇叭加超低音的设计,用全频覆盖除低音部分的音域,但这种全频的听感就不知道如何。用馒头中音音色和音质还是比较有保证。
另外有人觉得号角好听的原因也是号角分频点很低,1KHZ左右,不用靠分频器调音和校正调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