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3
- 在线时间
- 96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1-1-29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693744
- 帖子
- 335
- 精华
- 0
- 经验
- 113 点
- 金钱
- 106 ¥
- 注册时间
- 2014-5-3
|
本帖最后由 SPETR 于 2014-8-20 22:14 编辑
是这样。标准肯定是有的。比如,音箱的频响范围一般说书架箱在35-----20000Hz算达标。高端大型落地箱一般在25-----25000Hz算达标。瞬态、动态也都有标准。灵敏度则没有标准,早期的纸盆喇叭音箱灵敏度都高,有的能超过96db,有意思的是,现代的高端音箱灵敏度恰恰不高,低的才82db,现在的情况是高端音箱一般灵敏度都偏低,主要是因为频响曲线的平直是HiFi最在意的,只能牺牲灵敏度。可能有人说,那声音是不是会太小,HiFi的解决方案是上大功率,高控制力的功放来解决声压的问题。当然,这样价格会很高。通常情况下,一部高端前后级功放价格可抵一辆奥迪A6轿车。
当然,如果单单测量各种数据,有些劣质器材数据也不错。所以数据只是一个基本要求,从数据上还不能判断器材够不够级,主要是靠听。就好比,一个会唱歌的搬运工,孔武有力,有关声音的很多指标都不错,音量大、肺活量大、音域宽等等,但就是一听,不堪入耳。用音响的术语说这就叫----音质不好。那声音对不对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当然是现场。全面的评判要靠在音乐厅听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出做比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