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主题

6

好友

578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9884
帖子
6062
精华
5
经验
5780 点
金钱
5563 ¥
注册时间
2008-4-9
发表于 2014-1-9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虫虫小林 于 2014-1-9 13:22 编辑

= = 话说论坛有很久没怎么发帖了
最早是因为论坛不太稳定 经常打不开 后来越来越忙就很少上了

一年前我改造了一个古董mp3播放器 感觉不错 也写了一份资料发到了一些不经常上的论坛
由于HIFIDIY的帖子编辑有时间限制  所以文章并没在这里发过 - - 主要是担心有什么错误事后无法修改
后来就一直耽误下来 - - 就到现在了 - - 严重拖延症患者伤不起 - -

继续说那个播放器- -  
这货 外形 尺寸 操作 很蛋疼 指标方面并不是很出色 - - 在全民9018的时代估计没什么人关注 - -
我是听感党 自己听过后感觉还是很有必要折腾一下的

2楼开始转载 。。。。
也不算是转载吧 去年写的文章里面也有很多问题
所以这个就算是重新整理发布的文章好了 - -

虽说是重新整理的 但由于本人技术水平有限 如果有啥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大侠能及时提醒以便及时改正

35

主题

6

好友

578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9884
帖子
6062
精华
5
经验
5780 点
金钱
5563 ¥
注册时间
2008-4-9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虫虫小林 于 2014-1-9 13:27 编辑

介绍

最开始接触 NEO Jukebox 是一个发烧友来我家交流的时候带来的
当初看到这货感觉很不错 硬盘储存而且还带有独立的lo输出
虽说Po声音感觉不太对 但是lo的素质不错
震惊的是这样一款带独立lo的硬盘播放器 裸机价格只有几十块钱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弄了两台
到手后感觉不错
声音方面 裸机的lo声音挺好 但是po声音比较干瘪 基本没有低频但解析和控制力很强
外观上 外壳虽然很大 但是觉的还不算难看 操作也很顺手
电池仓太小 无法放置大电池 于是听不了几个小时就没电
整体虽然满意 但是蛋疼的地方也比较多
做为一个DIYer 遇到蛋疼的问题必然要自己的折腾解决
在发文章之前 自己试着改了一台 感觉不错 所以这次系统的写一篇文章做为改造说明
既然要改造这货 首先就要了解这货 弄清楚这货是个什么东西
可惜的是网络上保留的关于这货的信息太少
不过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还是摸到了一些头绪 就在这里总结一下
这货是SSI出品的一款MP3播放器 型号是Neo 25II 是NEO 25型的二代产品(第一代具体是啥我也不知道- -)
SSI是台湾的厂家 该公司建立于1984年 主要进行移动式硬盘的研制生产
以出口为主 所以这货在国外比较多 国内反而比较少 而且高价
这货是一款硬盘播放器 支持2.5寸IDE硬盘 可以想象到这货有多大
生产年份推断是2000~2001的样子 依据是板子上有生产年月的编号
可以搜索到的文章发表时间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
相关文章
http://www.ign.com/articles/2001/10/16/neo-25ii-review
http://www.6thplanet.com/store/technical/mstation_pock_aus.html
http://imedia.eastday.com/epubli ... 200003/hwz49838.htm
http://www.yesky.com/72/188572.shtml
从之前的几篇文章中看出 这货当初的市场价折合成人民币是2~3千元的样子 国外相对便宜而国内比较贵
不过在那个IDE硬盘都要几百块的时期这个价位的MP3也不算新奇了
不过现在却很便宜 暂且不看其他指标 就单凭硬盘播放 独立LO输出这两点我感觉就已经算超值了
不仅如此 内部结构我也是非常看好的
内部是单片机外挂RAM Flash 解码器和DAC的结构 各功能芯片独立 各尽其职分工明确
相比于现在主流的单芯片多功能的方案 我更喜欢这种全分立的方案
机器的尺寸为 142.5(宽) X 120.8(高) X 27(厚)毫米或是(5.5 x 4.7 x 1.1英寸)
相当于一个随身CD机的尺寸了 = =
整机结构非常结实 再加上这逆天的尺寸 整个就是一个砖头 - -
屏幕56X32毫米 很大 屏幕背光为蓝色
屏幕分辨率为64X128 用现在的眼光看分辨率有些低了 但在当时已经是“可以显示更多信息的高分辨率”了
机器屏幕下方居中有一个比较大的导航键 有上下左右和play键 四周的角落有四个功能键
这些按键可以完成对机器的控制和设定
机器支持MP2和MP3文件 而实际上我们常用的只有MP3格式而已
不能播放WAV这一点比较遗憾 但是后来发现如果设备素质高 即使播放MP3格式 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所以现在我自己已经把很多无损格式转换成了320K的MP3用这货播放 ~~
播放器内置2M缓存 并从缓存中读取播放 从而保证了音乐播放的流畅 、、
外置电源电压为5V 而电池使用锂电池 锂电池电压范围为3~4.2
早期行货机器配件包括一个1500MAH的电池 这块电池据说续航能力有4小时 在当时4小时的续航时间是相当可观的。。。。
外置电源供电时同时给电池充电 红色LED指示充电状态
播放器的信噪比很不错 据说有103db 实际上也听不到什么噪音
PO输出推力也很大 虽然没低音 但是解析很不错
USB是打印机接口 传文件比较慢 是USB1.0的速度 - - 实测只有880KB/s 比家里网速还慢 = =
机器左上角有个红外接收器 本身应该还有个遥控器 但是由于买的是库存洋垃圾所以 。。。大家都懂
这货直接用只能显示英文 中文装进去会变成乱码 不影响播放功能
如果把文件名转化为繁体然后把专用的大五码字库放入根目录下便可以显示繁体中文
至于简体方面 目前还没找到解决方案 希望网上的大神们能想想办法 - -
介绍就到这里 然后就开始改造部分了

结构

下面主要说一下机器的结构
adaf2edda3cc7cd92e72d5a83b01213fb80e9160.jpg
这货的正面和反面照片
可以看出来这货正面东西比较多 而反面 基本上是空的
毕竟在原设计中 背面的一半面积都给了硬盘 - - 而另一半是电池仓 还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模块的空间
模块走线和DAC相连 看资料是和 DAC的 AUX-INPUT有关 所以整机应该还可以支持其他信号输入 比如FM之类的
但是目前来看可能缺少对应模块 无法使用这方面的功能 所以直接无视了 留空间给电池 解决蛋疼的续航问题
上一个功能分析图 然后详细说明如何折腾
77094b36acaf2edd0248a8988f1001e939019302.jpg
右上角“5V主电源升压电路”部分可以看作是机器的总电源 提供5V稳定的电源输出
电池电源通过电源开关直接连接至这部分
升压电路为标准的boost结构 芯片为凌特的LT1308 这款IC的效率可以做到85%~90%
5V电源负责给硬盘 屏幕 和DAC的模拟部分供电
左侧的3.3V稳压是一个3.3V的电源 由升压电路的5V输出经过LDO生成
芯片分符号是AH33 型号为RP114Q332D 是理光的芯片 目前网络上的资料和实物有出入
这个3.3V的电源负责给主控 解码器 DAC的数字部分供电
单片机型号为SH7034 上面印有日立商标
查询到的资料中商标Renesas 是日立和三菱将半导体业务合并后的标志
2003年7月1日后正式在中华地区运作 这个芯片上面还是日立的商标 估计是合并之前的产品吧
flash估计是写程序用的 对这方面不太了解 芯片编号为39VF040
缓存应该是个2M的RAM 上面写的M11L1616A 商标为EliteMT
厂商台湾晶豪后来改名为ESMT 官网已经搜索不到这款芯片的资料了
USB控制器 SL11R 生产厂家是大名鼎鼎的赛普拉斯 就是版本太低了 USB1.1 速度方面略蛋疼
MP3解码器 和DAC 虽然是两个芯片 但也应该算是一组的 两个芯片同为德国微开的产品 而且在资料中两者也是搭配使用的 解码器了解的不多 看资料应该只支持MP2 MP3两种格式 DAC比较有意思 LO以及PO都从他这里面出来 而且都有单独的引脚。。。
充电和电源控制 可以看作是整机电源管理
无外置电源时内部电源供电 插入外置电源时给电池充电同时由外置电源给机器供电
介绍部分就先到这 下面开始折腾部分。。。


折腾部分


电池


电池是解决续航问题比较关键的一个部分 前面说了 1500MAH电池可以获得4小时的续航时间
这样算下来机器的耗电也是非常大的 毕竟IDE硬盘也不省电 - -
将电池仓周围的挡板去掉的话就可以使用比较大的电池了
根据盒内空间选择用两片尺寸为6*52*103mm的聚合物锂电池
打算两节并排做成2并电池组 就是 12*52*103mm
adaf2edda3cc7cd92e94d5a83b01213fb80e9102.jpg
做电池组必然少不了保护板 所以必然也要加上
电池容量虽大但工作电流不会太大 所以用2A的保护板足够
焊接好保护板用胶带缠好 引出线用的是硅胶外皮的高温线
a2cc7cd98d1001e99c63f57eba0e7bec54e79760.jpg
电池整体重量为132g
这样 电池部分就算完成了


充电指示灯部分


原先的指示灯是红色聚光的LED 可视角度比较小 而且会有刺眼的感觉
充电状态红色而充满电灯会灭掉 充满之后就无法判断是否是外置电源供电了
所以计划将它改为红绿双色供电 在充满电且电源供电的状态下显示绿色。。
将LED 拆下 根据焊盘以及周边的走线顺藤摸瓜 。。。
最终摸到的瓜在充电电路部分。。。
3801213fb80e7becfd85e2902d2eb9389b506b60.jpg
为了方便分析 把干扰视线的脑残飞线连同IC都拆掉了 (待会儿解释为啥脑残)
LED阴极与A处相连 直接进IC
阳极与B处相连 B处经过一个1K电阻 连接至C处 C与D相隔一个二极管 而D便是外置电源正极的位置了
这样LED的线路就赤果果的展现在面前了 LED阳极是直接由电源供电的 限流电阻为1K
芯片2脚控制LED的开关 画一个简易的图就是左图这样。。。
00e93901213fb80ed38e80a634d12f2eb9389460.jpg
那个开关就好比芯片的控制脚 开启时红灯亮 不开的时候就灭掉了,
右图是增加绿色指示灯的电路 增加方式非常的简洁 有人可能会提出两个灯会不会同时亮这样的问题 实际上是不
会的 ,,,红色LED导通时两端电压为1.7~2.4V左右 通常是1.8 而绿色偏高 黄绿色有1.9~2.5V 通常是2V左右 翠
绿色LED有2.5~3.2V 这里用红翠绿的LED就没问题了
也就是说当开关开启红色LED点亮的时候 两端的电压并不足以电量翠绿色LED
当开关关闭时 翠绿色才会亮 - - 如果用黄绿色的LED可能效果偏差 可以在绿的阴极位置串联二极管提高绿色LED
的电压闸值
so 修改方式也很简单了 找个红翠绿的共阳双色LED 把其中红色部分对着之前的孔插进去 然后绿色阴极在周围找
个地接上即可(黄绿色的话 阴极接个4148然后接到地)
为了能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选用雾状不透明的LED 。、。。
做好后的照片以及效果。。。
203fb80e7bec54e79cb3fb6fbb389b504fc26a60.jpg
至于LED亮度可以通过调整BC两点之间的1K电阻来控制 嫌太亮可以增大点。。。

电源管理部分

电源管理部分照片见下图
7aec54e736d12f2e155a4f114dc2d56285356860.jpg
DC输入正极与D区域相连 DC输入负极接地
D通过两个二极管分别通向C E两个区域
E与机器的总开关相连 开关另一脚是升压电路的供电
因此E应该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电源位置 走线在电路板的中间层 不太容易看 但是可以测量出来
C的走线直通绿色方框那一群原件 写着LTKQ的芯片的2脚 即A点直接控制充电状态指示LED
绿色区域为充电控制电路 充电控制芯片LTKQ 为LTC1731EMS8-4.2的编号
电池正极与E区域之间间隔一个写着1025的原件 看位置在电池+与总电源+之间推断这应该是一个类似开关的东西 芯片应该是电子开关或者场效应管之类的东西。。。后证实型号为型号为HAT1025R
现在结构就已经比较清晰了
55e736d12f2eb93836329b83d7628535e5dd6f60.jpg
当5V输入时 通过二极管经充电电路给电池充电 同时通过下面的二极管直接输出到供电
当5V输入撤销时 电池通过1025直接输出到供电
这款锂电管理芯片通过外置MOS来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因此 应该没有防反接之类的功能 外部电路相对也比较繁琐 理论上支持最大500MA的充电电流 更换6AH的电池的话 500MA的充电电流也太小了点 而且 这货的工作电流就有350MA 个别时候能冲到900多MA 所以如此小的充电电流也是非常不科学的 所以这个部分必须改掉
说一下那个脑残的飞线问题
1025是一个双管的场效应管 内置两个独立的管子
内部结构如图
060828381f30e924fda57d404e086e061d95f7ba.jpg
1、2、7、8脚控制主电源 3、4、5、6 脚控制屏幕背光
d4628535e5dde711238da287a5efce1b9d166160.jpg
红色圆圈中的两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输出主电源控制信号 画到结构图里面就是这样的
2e2eb9389b504fc27a005174e7dde71190ef6d60.jpg
不接外置电源时电池的电流也会通过寄生二极管直接输出 此时S极接近于电池电压 而G极被电阻拉至地 于是MOS导通 正常供电
接入5V电源时 S极与G极电位相似 于是MOS截至 外部电源电流也不会流入电池
实测G电位比S还要高一点点 管子是绝对不会开启的
而按照最初飞线的方案 那么电路就变成了这样
b8389b504fc2d5623557319ce51190ef76c66c60.jpg
不接外部电源时G被拉到地 S为电池电压 管子开启
但是接入外部电源你的时候就悲剧了 G电压虽高于S点电压 但是由于内部寄生二极管的存在 依然会使电流从电源端流向电池 实测电流有200MA左右 我不理解机器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也许是为了增加充电的速度 但是这种不受充电电路控制的充电过程总是让人不太放心 所以干脆改之 也顺手去掉了讨厌的飞线 一举两得。。。
充电电路方面 由于原有的充电电路原件较多切功能较差 所以准备直接换一块充电板上去替换原先的充电电路
首先拆掉前面图中绿色区域的所有原件
f603918fa0ec08fa0b02f2d65bee3d6d55fbda45.jpg
拆完之后顺手把表面处理了一下 因为不平整的话可能会影响增加的小板 造成短路等问题
下面那个1025的位置也处理了一下
因为空间比较小 所以只能选用小体积的充电板 考虑过4056的方案 但是4056板子一般都偏大 所以选了2并4057的板子 额定充电电流是1A 虽然感觉还是不太给力 但也总比之前那样好
板子尺寸偏大 需要处理一下 电源输入端的二极管因为机器上已经有了 所以果断舍弃
另外 双色指示灯部分 只保留红色的控制脚即可 其它部分也都在大板上
做好后
1e30e924b899a9010b34ba471f950a7b0208f5ba.jpg
连线的同时顺手把电容也换了 板子上的电容感觉不太靠谱= =
了解们每个电容的作用 根据功能更换的话 就不至于那么盲目了
两个二极管下方的电容是并联在5V外部供电端的 外部供电多为开关电源
这里的电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波纹 可以用容量大些的高频频电解
左侧的电容与电池并联 原板上用22U 这里的容量不需要太大 当然大点也没坏处
908fa0ec08fa513d7da88daf3f6d55fbb2fbd945.jpg
在电解上并联小瓷片或者CBB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
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电解高频内阻 一来可以控制电解升温 二来可以提升电解性能
其实后来发现电源处本身就并有小电容 所以不并电解也没事 汗一个 - -
上面充电板右上角粉色方框区域中那个比较小的10U电容可以不换
这个电容与电池并联 旁边接有两个串联结构的电阻
两个电阻的分压点A 分出两根线 一根直接进入单片机 另一根接播放键
推断A线有两个功能 第一控制播放键 第二检测电池电压(在屏幕右下角的电量指示)
播放键的问题不需要质疑的 而电压检测方面也通过实验得到了证实
这两个电阻分别为33K  68K 其中33K接电池 68K接地 也就是说68K是与播放键并联的
在播放键处再并联一个电阻将A点电压拉低 满电的电池会被显示为缺电
实测A点电压小于2.4V 会显示缺电闪烁 A点电压大于2.65V会显示为满电
而这点接地表示按下播放键
在之前没有安装充电板和电池直接外部供电的时候 开机后一直无法播放
估计也是由于这点电压为0 机器认为一直按着播放键的原因吧
如果觉的电压显示不准 可以考虑重新修改两个电阻的参数获得更准确的指示
在屏幕排线座左下角的那个22U电容为屏幕供电脚的电容 负极接地 正极与3.3V稳压输出相通 并连接至排线座3脚
而排线座的第二脚是是背光灯的供电脚
播放键左上角的那个68欧电阻是背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
排线座2脚经过这个电阻连接至充电板下方的1025的 5 6脚处
而1025内部有两个P沟道MOS 其中一个MOS主管供电的开关 而另一个则是控制背光的
1025的3脚与5V电源相连 4脚受单片机控制 当然为保证稳定还有两个电阻 一个为了拉高栅极电压 一个为了传输控制信号
另外 播放键两边还有两个LED的位置 左侧的LED上面还有一个限流电阻的位置 这两个LED是与屏幕背光同时控制的 也就是说可以实现按键背光 。 。但是感觉没啥用 有用的朋友可以试一下。。


改背光颜色


说到背光上 有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 就是蓝色背光感觉有些晃眼
准备换白色 步骤很简单 直接找个白色LED换上即可
a8014c086e061d954047d64979f40ad162d9caba.jpg
如果觉的亮度不合适可以修改播放键左上角的那个小电阻的参数
不过我觉的没什么修改的必要 改大点可以省点电。。


改CF卡


机器本身支持2.5寸IDE硬盘 但是由于IDE和CF接口功能几乎一样 所以转接板很容易弄到
之前使用的CF口微型硬盘耗电很大 而且这个盘电压是3.3V的 机器硬盘供电确是5V的 所以发热也比较大
静态无背光下 电池端电流有350MA 播放时375MA 如果背光亮起耗电有420MA
读盘时甚至能达到900多MA 不过只是一瞬间 很快就会降下来
CF卡电压从3.3~5V都可以稳定工作 所以5V下发热不会很高
换成CF卡后 静态无背光只有197MA 播放时230MA左右 背光亮起也只有280MA 耗电方面还是很理想的
目前使用的是山寨CF卡 品牌和商标都是贴上去的 但使用期间完全兼容无问题 而实际上部分CF卡会因为主控方案的问题和机器不兼容 各位朋友需要注意!!
e4dde71190ef76c6128d1a5a9f16fdfaaf516760.jpg

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是提供整机工作的电源 分两部分 5V升压电路与3.3V稳压电路
91ef76c6a7efce1b2a7429bbad51f3deb48f6560.jpg
5V是由锂电直接升压过来的 不论锂电电压是多少 都能保证稳定的5V输出
主控芯片为凌特LT1308 振荡频率为600KHZ 内置开关管开关电流2.5A 锂电供电 可输出5V 1A
效率85%左右 升压电路具备低压关断功能 根据参数低于3V时会反馈给单片机
电容A、B、C、D 均为boost电路中的滤波电容 AB并联在输入 CD并联在输出
A、B 两个电阻夹在电池 电感 IC 之间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C、D 则为直接并联的结构 5V需要给DAC模拟部分以及硬盘供电 尽量选大一些
改造时这几个电容尽量选择频率较高的电容  
电容EF 为硬盘供电脚电容 参数随意 电容G是稳压输出3.3V的滤波电容 参数随意
改好后
f2deb48f8c5494ee4e9bee682ff5e0fe99257e02.jpg

DAC部分

接下来
是最重要的DAC部分
DAC芯片集成了音量控制等功能 Lo 和Po 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内部输出lo后经过一个类似放大器的东西输出po 放大器的反馈网络外置 所以用起来很方便
a1ec08fa513d269705d1e92c57fbb2fb4316d845.jpg
红色区域为LO输出部分以及反馈部分 左边三根粗线是连接到lo插座的
芯片39 43两个脚为lo输出脚 直接串联680欧电阻和4.7U电容输出 这部分的两个电解可以换成更好点的 参数也可以取大一些
旁边是10K电阻形成的反馈网络
还并有一个小电容 参数看不到 应该是反馈补偿电容
资料中提供的参考参数是15K和330P 目的是对高频滤波
1c950a7b02087bf447edb698f0d3572c11dfcfba.jpg
这部分就不修改了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根据需要更改这部分的参数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
白色方框中有三个比较大的电容
电容A、B均为po输出的隔离电容 = =
参数只有10U 曾经作耳放220U的输出电容都觉的有点小了 这里只用10U难怪没有低音!!!
这两个电容直接换参数大些的电解即可解决po输出没有低频的问题 效果立竿见影!
芯片1脚AGNDC为内置放大器的参考点 芯片44脚VREF为内部参考地
这两个脚需要用电容封闭 就是图中的C电容 电容A上的小电容可以认为是C上面并联的
PO输出隔离电容后面各有一个1.5K的下拉电阻 比较不理解的是在电阻上为何还要并联一个小电容 - -
就是图中红色圆圈中的两个东西 - - 考虑拆掉。。。
lo和po都说完了 说说供电
这个DAC的供电有两个 数字电路供电3.3V和模拟电路供电 5V
3.3V电源与电容D并联 而5V模拟供电与 电容 E、F 有关
E F 之间还有一个贴片电感 与E F 放在一起看 就是一个CLC滤波的形式了 这两个电容有些小 考虑增加 而且板子上有注明极性 改起来也方便很多 至于前面数字供电部分 电容D下面本身也有并联小电容 所以直接装上电解即可


改好后


09fa513d269759ee605281bab0fb43166d22df45.jpg
来个整体
279759ee3d6d55fbedc497576f224f4a20a4dd45.jpg
进行到这里已经算是差不多了 上一台机器充电的DC插座换成了5.5 2.1的
这里由于手头材料短缺 就先不换了 而且这点也不会在使用中引起较大不便
下面还有最后一步 就是外壳的改造 。。。
由于增加了大电池 所以之前外壳肯定要掏空一部分才可以用
这个具体操作方法就是按照电池的尺寸掏空。。。。。。。。。虽说这部分说的比较少 但操作起来异常蛋疼。。
不废话 直接上图
77c6a7efce1b9d1645987b10f1deb48f8c546460.jpg
这个掏起来有点麻烦 = = 电池有点大 所以没有什么空缺的地方 装好后就无法安装硬盘只能用转接板插卡了
装好后
7af40ad162d9f2d30710c59eabec8a136327ccba.jpg
机器改造完之后的一些区别
续航得到和很大的改善 然后充电速度增加 红绿双色指示 屏幕变为自然的白光
声音方面 PO改善很大(应该是跟之前对比所以改善大) Lo方面之前就很不错 改后有提升
整体性价比逆天。。。。。

35

主题

6

好友

578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9884
帖子
6062
精华
5
经验
5780 点
金钱
5563 ¥
注册时间
2008-4-9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本帖最后由 虫虫小林 于 2014-1-9 13:35 编辑

后续使用中还发现了一个小问题 就是PO有时候会有噪音!
是只有夜里才能听到的级别但是依然无法忍受 这点点噪音让芯片103db的信噪比变的毫无优势 所以必须改之!
lo无论何时都无噪音而po则在整机工作电流较低的时候出现噪音 经过检查发现是升压电路干扰导致
可能是自己改造的时候电容引脚过长引起的 也可能是电路本身的问题
是由于反馈波动引起的较低频率的震荡导致的输出噪音。。。

检查了几台机器 情况还都不一样 - -
解决问题用了一个最直接的方案 就是把整个升压电路都替换掉!!!
4e4a20a4462309f7f66d4c63700e0cf3d7cad645.jpg
红色部分为升压电路部分 将这部分全部拆掉即可
然后说一下接线
b3fb43166d224f4a439892620bf790529822d1ba.jpg
红色为电池+ 绿色为地 蓝色为升压输出的5V
右边电容主要为了给硬盘供电 所以接线可以考虑接在左侧
升压板网上有很多种 我选了一种体积小巧的 价格10元以内
42166d224f4a20a4221cddb692529822720ed045.jpg
介绍说效率有96% 卧槽 扯淡么 一个IC推mos的非同步整流boost能有96?
好吧 目测是某种特殊情况下测量出来的
上图哟个红绿蓝标出了接线位置 和MP3板子上的颜色对应焊接即可
472309f7905298221a31d8b2d5ca7bcb0a46d445.jpg
输出并联FC系列470U高频电解 另外硬盘的地方我看有位置也并联了一个电解
输入的地方也并了电解 如果不并联可以听到微弱的白噪音 并联后声音很干净。。。
6c224f4a20a446236cc844139a22720e0cf3d745.jpg
板上有个蓝色的LED亮度会根据负载变化 应该不会太耗电 反正咱的电池很大。。。
这时候已经听不到任何噪音了 但是折腾还在继续 由于之前出线噪音的问题让我在升压部分变的更加小心
原机使用的电感是屏蔽的 而现在的升压小板的电感只是普通的工字电感 让人感觉很不可靠
所以 我有找来了密封屏蔽电感装上已做对比。。。
测试方法很简单直接用示波器测量po输出波形即可
首先是未换电感的升压小板波形
9825bc315c6034a898bd59f0c913495409237660.jpg
看波形吓我一跳 波纹有±3mv之大 但是波形很稳定 频率有400KHZ 所以认为无法察觉
然后是使用mp3原生升压电路po波形
b3fb43166d224f4a439b92620bf790529822d145.jpg
看了一下波形还算不错 波纹有±0.5mv算比较理想的 频率在600KHZ以上 也是人耳无法察觉到的
但这是没有反馈震荡时候的波形 而且隐约可以看到一些不稳定因素造成的虚影
如果震荡的话会在这个基础上叠加一个更低频率更大幅度的波纹 那样就太悲剧了
使用换过电感的升压小板的po输出波形
5d6034a85edf8db103719d150b23dd54564e7460.jpg
使用同样的升压电路单纯换过电感之后对抗干扰方面的提升还是很大的
波纹频率不变而幅度降低了很多 和原生升压电路相比幅度差不多 不进如此还没有震荡的隐患
最终结论
原生升压电路带缺电检测功能 虽说缺电死机这功能有点蛋疼但毕竟是原生的
波形方面如果不震荡倒还好 如果震荡的话会比较悲剧 效率方面一般
换过板子之后彻底解决震荡消灭噪音 但是最好把电感也换了 换这个会比较麻烦比较蛋疼 但我觉的还是有必要的
换过小板之后缺电死机的功能小时 效率方面 换小板之后电池端耗电能少20ma左右 目测效率比原生的升压电路高
所以还是换了把 。。。。。

35

主题

6

好友

578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9884
帖子
6062
精华
5
经验
5780 点
金钱
5563 ¥
注册时间
2008-4-9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虫虫小林 于 2014-1-9 14:02 编辑

评测部分 - -

mp3设备主要是以随身为主的 而且现在主要玩耳机了 所以这次的对比主要是对比po驱动耳机的情况 - -
先上图
对比是分批进行的 现在只能找到这俩的图了 - -
上4个图对比一下尺寸外观长宽高啥的好了。。。。
}G]8(X3`XZXBAKCK%HT8YPN.jpg

41)AFE@XMFE7(RG4UYQ~ME1.jpg

Q`{_C3EKNT7_4LGU95DV}HU.jpg

248)D0A9B)RT)[QILY[4Y@J.jpg

没改造之前听了一下PO,由于输出耦合电容太小导致低频截至频率偏高,听感上就是没有低音声音发脆发干。
但可以感觉到输出力度很足,解析很高各种细节都很清晰。
LO方面表现很不错,饱满通透张力十足。
改进后PO颠覆性的变化让我兴奋不已,低频下潜很深而且很有力,高频延伸极好但不会很刺耳,中频平平但细节很明显,各种文件上的录制上的以及耳机上的问题都很容易体现出来。
也和几个机器也非别做了对比,其中包括台电X19HD,微软ZUNE 30G,以及七彩虹C4。当然也包括板载声卡的电脑。
台电X19HD,这个小机器价格便宜续航时间长,支持双无损,虽然只是支持
台电暂停下会有很微弱的噪音,播放状态下噪音会很大,估计这货有暂停静音的功能。而NEO不论是在暂停下还是在播放空白片段的时候都听不到任何噪音,除非是文件录制上的噪音。
音频播放上台电所谓支持无损的确比本身播放MP3要稍好一点点,但差别不明显,解析严重不够声音都混在一起了有种雾蒙蒙的感觉。低频偏重略显脱节音染较大,听人声感觉只是在唱,而NEO则会把声音的回声高频的延伸表现的格外清晰,即使播放mp3文件也会比X19HD播放无损强很多。
微软ZUNE 30G。做为另一个洋垃圾产品靠其声音和白菜的价格得到了部分发烧友的支持,ZUNE声音亮点并不多但听久了感觉很好,整体感很不错声音偏暖。对比NEO有一耳朵的区别,感觉zune的高频相对暗淡人生较远整体有些三伏天的闷热感而NEO有种秋高气爽的感觉。如果NEO听的久了忽然换zune会觉得闷混。
七彩虹C4做为随身设备中神器级别的东西我用来和这砖头对比貌似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不过对比后还是有一些结果的。刚开始C4播放APE文件而NEO播放MP3文件,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比较蛋疼的状况,发现C4这货播放APE左右声道是反的。当初听着感觉怪怪的对比了半天之后不知道到底是哪个机器出了问题,由于C4的神器地位一时间以为是自己的板砖有问题。马上拿来电脑播放同样的曲目进行测试,结果听出两个重大发现。第一是C4播放APE的确是反的这一方面和百度下来的结果一样,第二是对比了半天两台设备在一听电脑播放的同样曲目的APE 发现乱作一团实在不能听。
继续说声音问题。发现APE的蛋疼问题之后必然要更换文件,为了让对比更有意义我把NEO里面的文件整体搬到了C4里面,同样的MP3 同样的文件同样的耳机,区别只是不同的设备。在文件传输方面C4的USB传输速度有些偏慢只有2M/s左右,NEO虽然只有800kb/s但是用读卡器可以以6M/s的速度写入,如果有高速卡会更高。屏幕方面C4虽然是彩屏但显示效果并不好,屏幕响应速度慢而且色彩不好,播放时候那个类似电平指示的东西以2~3帧速度跳动,让我感觉一阵蛋疼。NEO的播放界面虽然也比较卡但并没有过多华丽的东西,只是显示歌名而已所以没什么特殊的感觉。按键手感和响应速度方面C4似乎也是可挺卡的东西,在列表选择文件向下移动的时候几乎有0.5秒的延时。在这方面NEO的响应速度几乎是C4的二倍,虽然也很慢但至少已经复合正常使用需要了。而ZUNE和台电X19,特别是ZUNE在按键响应方面要比这俩货做的完美的多。外观方面,C4有一种自己特有的古典美,而NEO仔细看看。其实也不丑。
然后声音。这里面说的都是相对另一台设备比较的感受,不代表本身的特性。
C4总体表现很不错,zune的闷,混的感觉C4中都没有感觉到。而NEO表现也很不错。低频方面NEO下潜深,弹性好但感觉不够饱满。C4低频下潜没有NEO深但丰满厚实,而且不浑浊。高频方面NEO延伸极好很明亮不刺耳但感觉有些空,C4高频收尾很圆滑但也没有暗淡的感觉,但延伸不及NEO。中频方面NEO感觉平平,而C4显得饱满很多。解析方面NEO要高很多,某些音乐的某些片段,比如某个稍微刺耳的高频某个破音,用C4听一遍下来可能会忽略而用NEO听下来会有忽然发现的感,再用C4听一下果然有 - - 总体来看 NEO上下延伸极好,解析很高,有张力但不够饱满声音偏薄,C4声音稳定稳重厚实,但延伸不及NEO。两个机器对比下来感觉是两个风格不太好区分好坏,所以只能说一下感受,剩下的由大家自己判断把。
补充说明一下
上述特点均以NEO的po最对比 而实际上板砖lo+耳放相比于po二者有一耳朵的区别,厚度,解析,延伸都很到位,而具体声音会根据耳放以及耳机的搭配有响应的表现,也就是说lo声音很中性素质也很高,搭配什么耳放基本就能出什么声音,所以后来我调试耳放都是用这货的lo了。

完毕 - -

3

主题

1

好友

26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37355
帖子
365
精华
0
经验
265 点
金钱
277 ¥
注册时间
2012-10-21
发表于 2014-1-9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个都是玩wav,咋又回到MP3了呢

35

主题

6

好友

578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9884
帖子
6062
精华
5
经验
5780 点
金钱
5563 ¥
注册时间
2008-4-9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凯diy 发表于 2014-1-9 15:33
个个都是玩wav,咋又回到MP3了呢

有些人玩的wav还不如mp3呢 但是他们自己都玩的很欢
就像用手机看1080P电影的看不起用电脑看720P的一样

12

主题

5

好友

81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60932
帖子
1069
精华
0
经验
815 点
金钱
740 ¥
注册时间
2010-1-3
发表于 2014-1-9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虫虫小林 发表于 2014-1-9 15:44
有些人玩的wav还不如mp3呢 但是他们自己都玩的很欢
就像用手机看1080P电影的看不起用电脑看720P的一 ...

呵呵~~~~现在好少看到你了!

1

主题

0

好友

10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5136
帖子
100
精华
0
经验
100 点
金钱
99 ¥
注册时间
2009-3-3
发表于 2014-1-9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曾经算得不错的MP3播放器,但现在都是玩WAV了.这个已没有多少优势了.

35

主题

6

好友

578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9884
帖子
6062
精华
5
经验
5780 点
金钱
5563 ¥
注册时间
2008-4-9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6233753 发表于 2014-1-9 22:03
呵呵~~~~现在好少看到你了!

最忌太忙了 悲剧 后续还会做一些东西 先来冒个泡

35

主题

6

好友

578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9884
帖子
6062
精华
5
经验
5780 点
金钱
5563 ¥
注册时间
2008-4-9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superwpc 发表于 2014-1-9 23:11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曾经算得不错的MP3播放器,但现在都是玩WAV了.这个已没有多少优势了.

wav是pcm编码的 mp3要解码也得还原成pcm
相同设备对比的话mp3要比wav差 毕竟压缩算法是硬伤
但不代表所有wav播放器都比mp3播放器强。。。另外有些声称支持wav的 就仅仅是支持而已 - -
我花心思折腾这货也是因为看好这货的方案 当然声音我也很看好的。。。
ps:现在正在考虑用这货的方案做无损播放器和usb解码器 - -

8

主题

2

好友

57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极富兴趣的菜鸟

Rank: 5Rank: 5

UID
72656
帖子
1022
精华
0
经验
574 点
金钱
576 ¥
注册时间
2009-1-3
发表于 2014-1-10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这种折腾  先收藏 过年时好好拜读拜读

86

主题

12

好友

406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5550
帖子
27542
精华
1
经验
4060 点
金钱
3675 ¥
注册时间
2007-8-6
发表于 2014-1-10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负责的楼主,佩服

35

主题

6

好友

578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9884
帖子
6062
精华
5
经验
5780 点
金钱
5563 ¥
注册时间
2008-4-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fanjieyu 发表于 2014-1-10 08:34
很喜欢这种折腾  先收藏 过年时好好拜读拜读

谢谢

10

主题

0

好友

156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9693
帖子
1802
精华
1
经验
1560 点
金钱
1560 ¥
注册时间
2007-10-31
发表于 2014-1-11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年多前我也买了这个播放器,还在坛子里发过拆机图:http://bbs.hifidiy.net/thread-284677-1-1.html
该机的DAC(DAC3550A)输出只用了一阶低通滤波,我参照其datasheet修改成了二阶低通滤波,线路输出的耦合电容进行了短接(因为功放已有耦合电容了),播放效果有改善,不过由于MP3格式的固有局限,用耳机来听还勉强过得去,接到功放后实在是食之无味(分别试过线路输出和耳机输出),我用电脑播放APE通过同轴输出外接SONY PCM1728解码板(参见我的修改文章:http://bbs.hifidiy.net/thread-631849-1-1.html),几十块钱的洋垃圾而已,但效果明显强于这个NEO播放器,所以后来这播放器就被我打入冷宫了。

35

主题

6

好友

578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9884
帖子
6062
精华
5
经验
5780 点
金钱
5563 ¥
注册时间
2008-4-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展望2008 发表于 2014-1-11 17:01
四年多前我也买了这个播放器,还在坛子里发过拆机图:http://bbs.hifidiy.net/thread-284677-1-1.html
该机 ...

官方资料中的二阶和三阶滤波参数有些问题 整体听感并不比直接滤波好 之前和几个好基友针对这些进行过测试
另外 整机供电的电源部分问题也比较大 再加上使用硬盘电机产生的影响会比较悲剧
还有 dac部分模拟供电只用了一个小贴片电容做滤波 改为大容量的电解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你可以改下试试看有无变化
最后 - - 这个机器的硬伤是mp3格式和解码芯片的算法 - - 而dac芯片我感觉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前几天跟几个好基友用usbDAC芯片输出i2S 然后用这货的dac解码 声音要比neo播放器好很多

0

主题

0

好友

11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03864
帖子
118
精华
0
经验
119 点
金钱
119 ¥
注册时间
2011-3-14
发表于 2014-1-1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顶下,这里冒泡啊,看起来这里更详细啊。

35

主题

6

好友

578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9884
帖子
6062
精华
5
经验
5780 点
金钱
5563 ¥
注册时间
2008-4-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szywang 发表于 2014-1-11 23:17
给你顶下,这里冒泡啊,看起来这里更详细啊。

这里的帖子肯定都是最正式的

1

主题

0

好友

20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64670
帖子
244
精华
0
经验
202 点
金钱
199 ¥
注册时间
2013-2-6
发表于 2014-1-24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膜。佩服。有理论有实践。资深烧友

9

主题

0

好友

36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8604
帖子
389
精华
0
经验
368 点
金钱
303 ¥
注册时间
2007-2-7
发表于 2014-1-2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虫虫小林 发表于 2014-1-9 12:48
评测部分 - -

mp3设备主要是以随身为主的 而且现在主要玩耳机了 所以这次的对比主要是对比po驱动耳机的情 ...

好文章,学习了

113

主题

0

好友

200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5
帖子
2026
精华
0
经验
2009 点
金钱
887 ¥
注册时间
2005-1-10
发表于 2014-1-24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机器我当年买了2个,就是增加了输出电容,播放时就是反应速度有点慢,音质还是不错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