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02
- 在线时间
- 800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1-29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632039
- 帖子
- 204
- 精华
- 0
- 经验
- 202 点
- 金钱
- 196 ¥
- 注册时间
- 2013-10-26
|
本帖最后由 verite 于 2015-1-3 11:48 编辑
表面上看来DSD技术很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甚至DSD厂商也故意不提),那就是任何的DSD录制的音频在后制时都需要转换成DXD(24bit 352KHz PCM!), 后制完后还要转换回去DSD做成SACD。所以所谓的纯DSD(而不通过PCM后制)唱片几乎不可能的,这又何来优势呢?
PCM也没有DSD独有的高频噪音和需要重新购置非PCM硬件的巨大成本,而对消费者来说DSD多年来都不能使用外部解码器,真正的音响发烧友心里肯定在大骂索尼!
无数评测表明 1bit 2.882MHz DSD跟24bit 96KHz PCM在音质上几乎不相伯仲的。索尼力推DSD的主因想必是因为权利金的利益而不是技术如何优秀。
我一直认为倘若当年全数唱片公司以24bit 192KHz录音,以24bit 96KHz做成DVD-Audio,也许我们现在也不会仍然停留在坑爹的16bit 44.1KHz CD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