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主题

0

好友

80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6474
帖子
788
精华
0
经验
805 点
金钱
817 ¥
注册时间
2007-8-2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悄悄的说一句,某些还过得去的比较均衡的电脑箱,在一边不吭声的,每年卖超过*0万只呢。做好点,保持合理利润,这么不起眼的产品一年都能挣几亿RMB?中国市场这么大,难道还怕大家不识货?

57

主题

5

好友

4976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24
帖子
4416
精华
3
经验
4976 点
金钱
3101 ¥
注册时间
2004-4-9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7-9-15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的道理你可以这样去理解。为何中国的服装类产品在国内也就是千把元到了法国后它就能卖几万元?
因素有很多。地区经济保护。品牌效应。技术封锁。
还有。上面说的很主观。如果你能多赚十块钱的时候你会不赚吗?真的不吗?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7-9-15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维兄的例子不对呀
在法国卖几万元的衣服,在国内只会更贵

0

主题

0

好友

80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6474
帖子
788
精华
0
经验
805 点
金钱
817 ¥
注册时间
2007-8-2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onhuang 于 2007-9-15 19:29 发表
悄悄的说一句,某些还过得去的比较均衡的电脑箱,在一边不吭声的,每年卖超过*0万只呢。做好点,保持合理利润,这么不起眼的产品一年都能挣几亿RMB呢。中国市场这么大,难道还怕大家不识货?


呵呵,俺知道几位大侠都是这行的能人,俺上面说这个例子,背后透出什么话你们还要俺直说出来不成? 好事来的

57

主题

5

好友

4976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24
帖子
4416
精华
3
经验
4976 点
金钱
3101 ¥
注册时间
2004-4-9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7-9-15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法国卖得几万的。有一些在国内出厂价也不高。而不是它跑了一圈又回来的那种。皮具等商品的反倾案就是一种保护.厂家真的是在亏本吗?不可能的.如果都以低价上市了.那它本地的产品不完了?

想了一下.接下来这方面的话题是不能再谈下去.不然影响不好.

18

主题

0

好友

154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微世影音】

Rank: 6Rank: 6

UID
15755
帖子
1350
精华
2
经验
1546 点
金钱
1203 ¥
注册时间
2006-12-10
发表于 2007-9-15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是合理的。
高级品和当地经济能力有关。再好的东西运到完全没有购买力的地方,没人承认,因为根本不知道好是什么。
高质高价值得鼓励,这样才能发展。赞同维大的观点。

多媒体市场和HFI基本不同,HIFI再便宜也不会卖几十万对,因为只用多媒体的人也不懂HIFI好的哪里。消费群不同。你把25周年栏腰卖,销量不会翻番的。

0

主题

0

好友

80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6474
帖子
788
精华
0
经验
805 点
金钱
817 ¥
注册时间
2007-8-2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onelie 于 2007-9-15 19:36 发表
市场是合理的。
高级品和当地经济能力有关。再好的东西运到完全没有购买力的地方,没人承认,因为根本不知道好是什么。
高质高价值得鼓励,这样才能发展。赞同维大的观点。

多媒体市场和HFI基本不同,HIFI ...


悄悄的问一声J***的那对书架E8*5卖出了多少对?说不定就是这里某位仁兄参与设计的。现在这些都不是高档消费品了,有质量和品牌支撑,中国市场这么大。。。

18

主题

0

好友

154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微世影音】

Rank: 6Rank: 6

UID
15755
帖子
1350
精华
2
经验
1546 点
金钱
1203 ¥
注册时间
2006-12-10
发表于 2007-9-15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口音响的售价可以是喇叭箱体等材料成本之和的3-10倍。不仅有品牌建设还要技术能力的体现。
普遍国产货利润好像很低的,没有利润怎么生存和继续研发。

不知道知道否,如果某个厂家要商家代理产品,没有零售价半折的进价,商家是不干的。音箱产品不是面包,天天有成交的。奢侈品的市场很小,这里很热闹,其实购买力强的发烧友相对人数非常少。奢侈品不可能便宜到十点利,比彩电是不可能的。高级点的商场,销售价格要提成30%给商场,合理吗,其实也合理,因为有信誉。

0

主题

0

好友

80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6474
帖子
788
精华
0
经验
805 点
金钱
817 ¥
注册时间
2007-8-2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onhuang 于 2007-9-15 19:45 发表


悄悄的问一声J***的那对书架E8*5卖出了多少对?说不定就是这里某位仁兄参与设计的。现在这些都不是高档消费品了,有质量和品牌支撑,中国市场这么大。。。


更奇怪的是,某对销量奇大,又可以为厂家带来N多米的均衡书架,代理商/或厂家竟然不推了。要举例,还能举出很多差不多的均衡书架出来。类似的箱的音质都足够满足98%音乐爱好者和家庭AV系统的需求,本来可以卖很多很多的,可是商家竟然不推了,怪啊。若消费者对AV的要求“感觉上”需要更大箱体,那就多放些木料,做个大点的落地出来啊,那点刨花木头,值多少钱啊

18

主题

0

好友

154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微世影音】

Rank: 6Rank: 6

UID
15755
帖子
1350
精华
2
经验
1546 点
金钱
1203 ¥
注册时间
2006-12-10
发表于 2007-9-15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流通产品的利润是巨大的,巨大到无法想象,HIFI并不是什么真正暴利。看看洗发水,看看可乐。看看多少亿的广告。利润是成本上百倍是正常的。

商业市场其实是人类劳动价值的体现,在南非一课钻石初始只有一块玻璃的零售价。但是经过那么多人的劳动才真正有了价值。其实不是东西本身贵,是人类劳动的价值。

0

主题

0

好友

80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6474
帖子
788
精华
0
经验
805 点
金钱
817 ¥
注册时间
2007-8-2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onelie 于 2007-9-15 19:52 发表
其实很多流通产品的利润是巨大的,巨大到无法想象,HIFI并不是什么真正暴利。看看洗发水,看看可乐。看看多少亿的广告。利润是成本几百倍是正常的。

商业市场其实是人类劳动价值的体现,在南非一课钻石初始只 ...

音响有个大麻烦,还要配功放和音源,大多数人多走几家店之后,都会产生一个想法“本来都挺想买的,但这些卖音响店员或老板,把简简单单一件事,说得无比玄妙。。。。”

大多数消费者都会因此产生恐惧感,远避不及。。。

0

主题

0

好友

80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6474
帖子
788
精华
0
经验
805 点
金钱
817 ¥
注册时间
2007-8-2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多的人都挺想买点不错的音响,本来是打算购买产品前翻翻过几本店头或街边的音响杂志、或进网站/论坛看看评价。。。。。。。。。。。不曾想,这反倒令消费者堕入更加迷茫的境地

大多数人谁碰到这种事,会采取什么行动呢?怕都是,往后靠近音响店,都会特意弯路绕过。。。。
头像被屏蔽

67

主题

0

好友

310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2398
帖子
6278
精华
0
经验
3109 点
金钱
3047 ¥
注册时间
2007-5-8

社区贡献

发表于 2007-9-15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44

主题

0

好友

2226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7479
帖子
2379
精华
0
经验
2226 点
金钱
2072 ¥
注册时间
2006-2-4
发表于 2007-9-1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44

主题

0

好友

2226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7479
帖子
2379
精华
0
经验
2226 点
金钱
2072 ¥
注册时间
2006-2-4
发表于 2007-9-15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7-9-15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音箱要6000呢,为啥不能是600呢.

喇叭,症结在喇叭.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喇叭生产国,却一个象样的喇叭牌子都没有,除了只卖国外的fountek.
hivi似乎不是中国品牌了?

到电子城一看,几十块一只的喇叭四处都是.为什么非得几百块一只才能好一点?

0

主题

0

好友

80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6474
帖子
788
精华
0
经验
805 点
金钱
817 ¥
注册时间
2007-8-2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个人角度来看,俺从来不排斥好的产品,尤其是音响、演绎得好的演唱会CD等卖个好价钱。。。。为什么音响不能比跑车贵?这些近乎完美的器材,把动人的音乐演绎得淋漓尽致,只卖卖林宝坚尼的价,俺都觉得有点可惜。为什么明明只跟鸡蛋一样营养成分的鱼翅,就要卖得比CD贵?呵呵

还记得某个年代,很多年轻人为小小的AIWA walkman发烧,没钱的拼命攒钱,有钱的拼命想找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照某些那个年代的人这样说的“军区司令员及他的儿女,到扫地工人及他的儿女,人手一只WALKMAN (当时广州的大学正教授和区长也就200元左右的工资,甚至还不到),你说这些为数众多的年轻人发烧吗?肯定发烧了,不过,他们并不只是对器材发烧,实际上,他们或许是对音乐(即使是流行音乐)更加发烧了 (不过历史是很难重演的,但俺有某种预感。。。)

无论贵过林宝坚尼,或是一只walkman,脱离了音乐,都变得没有意义。。。。。。器材,都因音乐而生。。。
头像被屏蔽

14

主题

0

好友

10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5513
帖子
91
精华
0
经验
102 点
金钱
102 ¥
注册时间
2007-8-5
发表于 2007-9-15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主题

0

好友

154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微世影音】

Rank: 6Rank: 6

UID
15755
帖子
1350
精华
2
经验
1546 点
金钱
1203 ¥
注册时间
2006-12-10
发表于 2007-9-15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sonhuang 于 2007-9-15 22:42 发表
从个人角度来看,俺从来不排斥好的产品,尤其是音响、演绎得好的演唱会CD等卖个好价钱。。。。为什么音响不能比跑车贵?这些近乎完美的器材,把动人的音乐演绎得淋漓尽致,只卖卖林宝坚尼的价,俺都觉得有点可惜 ...


0

主题

0

好友

80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6474
帖子
788
精华
0
经验
805 点
金钱
817 ¥
注册时间
2007-8-2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带动各个阶层持续了近10多年的”发烧热潮“的最重要的鼻祖之一,就是AIWA的walkman(不提SONY了,AIWA就是它全资控股的),尤其得点点AIWA耳机的名字,不够钱买AIWA的朋友都很聪明,去买一对爱华的耳机基本就能顶75%的AIWA

后来,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市场越来越繁荣了,牌子越来越多,音响杂志和电台节目也越来越多。。。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SONY和广大领导消费类市场的日本厂家,要推广CD和DISCMAN、MD,不再重点推广AIWA等音乐味很浓郁WALKMAN和卡座。

消费者被更多”据说“更好的产品包围起来,在那么多美丽的幻影里,多数人根本无法找到可以很容易获得的参照物,慢慢的,开始找不到北了

在这不提LP和蛋鸡那些更古老的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隔壁问问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