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68
- 在线时间
- 439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7-17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614475
- 帖子
- 374
- 精华
- 0
- 经验
- 368 点
- 金钱
- 291 ¥
- 注册时间
- 2013-9-6
|
转贴自http://www.diyzone.net/article.php?sid=194
刚发现其实钕铁硼磁铁其实很便宜,我买来2.5元一片。
这种DIY方法也很有意思,转帖给大家看看!
转贴自http://www.diyzone.net/article.php?sid=194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一直想弄点不是太硬的东西。
「不太硬?」别误会了,我们的意思是,DZ虽然是一个讨论音响的网站,不过每天大家看到的,都是晶体机怎么装、真空管怎么挑?DAC又得怎样才能好声?这些内容,固然是很够DIY的,不过也让一些网友裹足不前,仿佛没有两下子的人,就不能替音响开开刀,动点改机的脑筋,也无缘动手提升音响的素质!说真的,有时候DIY玩音响不见得非动烙铁不可,譬如贴贴吸音棉,动动喇叭摆位,这都算是音响DIY,也可以从中觅得不少乐趣。
钕铁硼磁铁体积不必很大,磁场却非常强大,同时透过多只小磁铁的堆栈,将可有效的提高磁场强度,达到强化喇叭单体磁场、改善效率与控制音色的目的。
话说一个月前,我收到在中央研究院工作的蔡兄寄来一封信,这封信的收件者不是太多,约莫十来个人吧,内容大致如下:(蔡兄,举凡不堪入目文字,小弟一概删去,哈哈!开个玩笑)
「我找到国内的大同公司(作耐用电饭锅的那一家)愿意提供钕铁硼磁铁,尺寸适合 改装/提升大家的喇叭,13mm直径 4mm厚度,可以多片堆栈已增加磁力,单颗磁力3000高斯,堆栈三片会达到5600高斯,但往后再增加堆栈磁石的片数,磁场强度增加就很有限,每片价格约30 NT。相信这是可以找的到的最低价格,不过要亲自去他们在三峡的工厂拿,我打算买一些。」
「如果以Lowther 为例子,绕着原本的磁铁外围贴一圈,约需八颗,堆栈参层,所以需要24个,一对喇叭需要48个,所以约需1500圆NT,我想这样的成本来增加喇叭的效能还算合理,要一起买的回信给我,告知数量,我下周帮大家去买数量多我想一定可以杀价,也许25圆一个就有了!」
「我之前有向国外网站买过一些,但那时缺乏经验,买直径太大的(50mm),只能贴在原磁铁中间,对喇叭的效率提升有限,但控制力及透明度,速度感/瞬时满颇有精进,中低频厚度以提升不少。请教过一些高手,贴在外围效果才更明显。所以这次找直径小的圆柱,但圆柱型的磁铁国内管道弄不到,国外一个012mm直径12mm厚的圆柱要价约5元美金,加上运费就......磁力约6000高斯。」
「大同公司的13mm直径4mm厚的圆片,单片磁力3000高斯(N35 grade),他们公司经理跟我说堆栈三片可以达到5600高斯,可以用高斯计测给我看,所以我想可以用种规格磁铁还满好用的,堆栈后磁力够强,微调空间也比较大,不用Lowther喇叭的user可以针对不同音域单体贴不同数量厚度。」
上面就是蔡兄的来信,如果这篇文章要给稿费的话,我想应该要考虑给蔡兄一堆磁铁抵充一下,因为我们不仅引用了他的来信,同时这个「钕铁硼磁铁」也给我一个很大的提示:有什么比动手贴贴磁铁更容易的改机方式?钕铁硼磁铁小圆片提供一个极为合理的改机途径,在整个过程中,DIY改机者只要动动螺丝起子,把单体拿出来贴上几个磁铁,然后透过磁铁数量与位置的变化,去掌握音色、音质与喇叭效率,这真是太有趣了!
动手要快 寻觅磁铁
在跟蔡兄取得默契与信息之后,我们即着手联络国内外几家生产磁铁的厂商,说真的,卖磁铁的厂商虽多,但提供钕铁硼这种比较高阶、高单价磁铁的终究属于少数,幸亏DZ顶着数量颇大的优势,很快的就把价格与数量谈下来,相较于蔡兄在大同那边的询价更具优势,不过便宜归便宜,我们还是决定在出货前实际以高斯表验收磁性系数是否合乎蔡兄当初的规范(每只的磁力在3000高斯以上),免得价格低了,却失去应有的品质,那才真是得不偿失呢。
关于玩音响的密技很多,不过能说得出来道理的却不多。要理解钕铁硼磁铁对喇叭系统带来的改变,其实并不困难,最基础的,只要掌握一个高中物理公式:
F=iLB,其中F为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i为导线上的电流,L为导线长度,B为磁场强度。(i、L、B互为垂直,请参考右手定则,这边就不多讨论了)
别被这个公式吓倒了。其实所谓的导线长度与电流,就是音圈的漆包线长度与通过喇叭音圈的电流,换言之,如果我们能够提升喇叭单体的磁场强度,就可以在相同的音圈电流时,推出更大的力量,当音圈受力增加时,也就意味纸盆振幅的提升,换言之,音量变大,效率增加了。
让我们看看下面几个数据图与剖面图:
最上面一张图表,是我们这次介绍的钕铁硼磁铁在我们出厂前实地抽检的数据,都在额定标准上,仅供参考。至于后面两张图,比较有趣,出自中国大陆的「AV世界杂志」,其中标有简体字的那张图,是Morel单体的剖面图,另一张,则是大陆厂商开发出来的单体磁铁结构,两者有一点非常类似的,就是在磁铁系统上,并非「实心磁铁」,而是采用均匀分布的五个磁铁块吸附在导磁金属上而成。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提供比较好的散热能力,也可以让钕铁硼磁铁「不要太浪费」,这种磁铁对单体制造厂商来说,终究还是昂贵的玩意儿,不宜滥用。不过,这同时也反应一个事实,就是钕铁硼磁铁本身的磁场强度非常强大,因此才能使用这种迥异于常态的架构。
在上次办公室失火时,当年K得要死的「电动机械」早已烧毁在东帝士大楼中,所以,实在对于手算几个磁铁堆栈的效果没啥把握,不过,趁着去检验产品品质之便,我们也顺便针对不同的磁铁数量堆栈时的磁场进行一些整理,请参考下面几张照片:
经过实际测试,每片钕铁硼磁铁的磁场强度高于3000高斯的额定标准值。在磁场强度的标示规格上,1 Tesla=10K 高斯,因此上述测试结果322.0mT,相当于3220高斯,可说是非常强悍的磁铁!使用钕铁硼磁铁之后,除了对于音场深度有明确的定位之外,最大的改变,是系统整体效率的提升,使得中低频的控制能力更为明快、准确,提供一个截然不同的改机体验。
当两个钕铁硼磁铁堆栈时,可以获得4340高斯的磁场强度。
当以三个钕铁硼磁铁堆栈时,可以获得4760高斯的磁场强度。
当以四个钕铁硼磁铁堆栈时,可以获得5130高斯的磁场强度
当以五个钕铁硼磁铁堆栈时,可以获得5230高斯的磁场强度,此时提升幅度已经明显降低,但或许是测试距离与方式上的误差,获得的数据与蔡兄原本估计的5600高斯显然不同。
当以十个钕铁硼磁铁堆栈时,可以获得5190高斯的磁场强度,这个增加的幅度,显然并不是很高。
不知道读者看出为什么我们要进行上述测试的理由?一方面,我们想测试一下单一钕铁硼磁铁是否合乎数据规范,关于这点,我们颇有信心;另一方面,我们更想掌握不同堆栈数量时的磁场增加幅度,找出一个最有效益的作法。譬如说,当我们发现堆栈十个与堆栈五个的差异并不是很大时,我们可以选择堆栈五个钕铁硼磁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事实上,根据实际使用的心得来看,与其堆上一大串磁铁,还不如以堆栈3~5个钕铁硼磁铁为准,然后尽可能的增加环绕单体磁铁的密度。
因为我使用的Apogee Caliper Signature属于铝带平面喇叭(但并非静电喇叭),如果要用上钕铁硼磁铁,拆卸大费周章,所以只好把藏了好几个月的DZ喇叭套件拿出来测试:FOSTEX FE-103E全音域喇叭。这下可好,喇叭套件都还没推出,我们却先找到改机良方:
照片上看到的,是DZ已经规划好的小喇叭套件,以FOSTEX FE-103E全音域单体为核心的设计。果然,这个钕铁硼磁铁一出手,就是大幅度的提升,除了效率明显、极为明显的攀升之外,低频的Q度更是出乎意料的颇具风味,跟原始的设计大大不同呢!我最后的实验结论,是平均在磁铁周边贴上八组对称的钕铁硼磁铁,每组堆栈三个磁铁,平均每个单体使用24个磁铁。
钕铁硼磁铁虽然好玩,又容易让任何人改机、调音,从廉价的PC喇叭到高昂的扬声系统,都可以利用这个方式把玩,不过,在使用之前,仍有一些注意事项:
1.因为钕铁硼磁铁的磁性非常的强大,所以拆卸、粘着时必须非常谨慎,尽量避免磁铁夹到手指,否则恐怕有夹到瘀血的可能,也因此,千万别把这个磁铁拿给小朋友当玩具。
2.因为磁性非常强大,请勿用暴力将磁铁分开,应该慢慢的将磁铁横移滑开,可别拿老虎钳夹弄,免得把磁铁给弄碎了。此外,为了避免钕铁硼磁铁氧化,我们特别施以镀镍处理,除可抗氧化之外,还提供镜面般的外观,实在不错。
3.刚吸上单体时,声音有可能比较暗,但建议您多RUN-RUN,多半隔天就好了,呈现截然不同的表现。原本低效率的单体,效率提升很明显。而根据网友私下的说法,在面对Lowther全音域单体时,解犀力跟速度感会更好,足可重新评价几张以前我觉得不怎样的录音。依据蔡兄邮件上的说法:「几张小提琴录音,以前我觉得他们录的太假,泛音太多,音色柔美滑顺,吸上磁铁后,多出了不少提琴音箱共鸣的颗粒感松香味,萧瑟的擦弦声更明显,这是我喜欢玩这种磁铁的原因。这个乐器的分离度也更明显,比起以前我尝试过的各种高价线材对声音的提升明显太多了!」而当我以Fostex FE103E单体测试时,固然此单体在等级上不比Lowther,但确实有类似的倾向,而且非常的明显,看来这个DZ规划中的喇叭套件,也可以透过这个方式来提升、提升。
4.钕铁硼脾气暴躁,务必将邮局提款卡、信用卡 "远离" ,甚至公司大门进出管制的磁卡也会消磁。
5.使用钕铁硼磁铁,可以改变单体的特性,但单体的设计是复杂的,当我们以钕铁硼磁铁提升工作效率之后,也同时会降低Q值(一种喇叭参数)。我们的立场是,尽可能用钕铁硼磁铁来玩玩吧,但别以为磁铁贴得越多,效果就会越好,因为喇叭设计参杂许多复杂的概念与数据,并不是单纯磁场强度一项而已。
文章看到这边,或许有人说了,既然钕铁硼磁铁如此凶悍,性能如此惊人的优异,为什么不是满街都是钕铁硼磁铁的单体?说穿了,还是价格、成本因素,钕铁硼磁铁跟一般铁氧Ferrite磁铁相比,至少昂贵近十倍,同时因为「个性顽强」,如果不是特别强力的充磁机,根本无法将磁性注入。一般小型的单体工厂,几乎都拥有的简单充磁机,根本无法进行钕铁硼磁铁的加工作业,而诸如JBL、KEF的高阶商品,也是将钕铁硼磁铁单体的价格拉得极高,身价甚是不凡。
所以,动手DIY,花不了多少时间与代价,却可以大幅提升您喇叭系统的性能喔!
其他方法:
跟上一个刺猬的玩法相比,这次花了45个钕铁硼磁铁,绕着磁铁底部边缘兜了一圈。其实我本来是塞的满满的,后来发现效果不大,还是放在边缘的好处比较明显。
除了弄个45个磁铁,每边喇叭大概花了二十分钟才完工,其中包括被磁铁夹了两次,切记、切记,尽量在一张1公尺以上的大桌子上动手,不用的磁铁,摆在一公尺外,不然,你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会磁铁飞过来,狠狠的把你抓着磁铁的手掌一击,很痛ㄟ!
说说声音啰。跟上面刺猬玩法完全类似的走向,同样是中低频控制力的提升,但目前的作法,连续听了两个小时,似乎提供更为明显的音场宽度、深度.....更妙的是,原本以为有点糊的箱音也获得很好的控制。
这让我想起古代的Rogers 3/5a,这个喇叭很有名,但也难推,如果不用大电流、大功率的后级推,其实声音很难清新开阔,可是多少人有办法拿Cello或Krell来推一对两万多的喇叭?(如果是台制品,使用相同单体与相同分音器设计的,要价在9000以内)贴上磁铁之后的喇叭,有点类似用大功率后级推小喇叭的精准,相当特别的感觉...其实,我也只是拿一个LM675T来推,功率不过25瓦呢!
在10吋单体上钕铁錋磁铁贴法
上下两排,每排15颗,上排和下排磁极相反,所以两颗两颗会互相吸引而不会排斥
这样安排是因为喇叭磁极分布在环型磁铁正反面,如此能平均强化环型磁铁的两极磁性,贴完后低音的冲击力大增,低频延伸也好很多,因为是3音路分频点700hz,原以为只会改善低频,不过这次实验证明低音量感多也会影响到中高音,整体听感声音变得较绵密,相当好玩的调音游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