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心得] [轉載] 胆机降噪-集中帖

 关闭 [复制链接] 查看: 82781|回复: 54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发表于 2013-6-1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utau 于 2013-6-15 18:04 编辑

下面的内容来源于网络,尊重原作,没做修改。想到造福初烧,若涉及到侵权问题希望告诉我,以便删除。
若有争议,欢迎共同探讨。
部分内容缺少图片,大家看文字理解吧。
有些内容也许有朋友发过,但不是都能看到,所以再占用点论坛资源。


胆机干扰的来源及消除的方法
  真空管以其不可替代的音色和大动态的魅力,在当今的音响界独领昔日的风骚。但是,由于胆机线路结构简单,各种交流干扰就纷至沓来(如灯丝交流电压的耦合、寄生反馈和寄生耦合等),而发烧友们又不—定了解真空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消除各种交流干扰感到无从下手。为-此,笔者将多年积累的抑制真空管的各种交流干扰的经验推荐给大家,使烧友们梦想成真,让这一HlFi放大器的鼻祖放出璀灿夺目的光芒。

 
  灯丝交流干扰抑制的方法
 
  真空管的灯丝一般为交流供电,此时若放大器采用自偏压,交流电压就会耦合到阴极,通过真空管阴极的阳流Ia会随之增大,阳极上就会产生交流干扰。
  真空管的灯丝和阴极不可能是理想绝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阻值为0.5~3MΩ的漏电电阻和3~10pF的分布电容。
  既然存在一定的漏电电阻和分布电容,交流灯丝电压就会耦合到阴极,经本管阳极输送到下级栅极,被叠加在输入信号上加以放大,使扬声器发出交流哼声。
为了抑制这种交流干扰,可以将灯丝变压器的中心抽头接地,将灯丝两端的电压反相,使耦合到阴极上的电压相互抵消。
 
  当灯丝电源变压器的初次级之间绝缘电阻不是很高时,分布电容就会增大,若灯丝变压器次级的中心抽头没有接地,变压器初级的交流高压220V通过漏电电阻和分布电容耦合到灯丝线圈上,然后再耦合到阳极,为此,必须把灯丝的一端接地,使接地后的灯丝变成零电位。    
 
真空管灯丝和阳极之间的漏电电阻分布不可能是均匀的,灯丝两端对阴极的漏电电阻并不完全对称,如果在灯丝线圈的两端并一个100Ω的电位器,适当改变电位器的位置,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阴极发射电子引起的干扰
  真空管的灯丝一般都敷有阴极的激活物质,因而灯丝加热后向阳极发射电子,这些电子在阳极电阻上产生电压降,该压降随着灯丝电压的变化而波动,使电子流和由它产生的阴极压降而起伏变化,•形成交流:卜扰。消除这种交流干扰的方法是将真空管灯丝一侧为正向电压,正向电压的数据选择在+15~+220V之间,当灯丝电压处在正弦波负峰值瞬间,灯丝电位就会高于阴极电位,使灯丝发射的电子又被灯丝吸收,不会耦合到阴极。当灯丝电压加上交流6.3V的电压时,这个直流电压就从阳极电源中分压取得,如图5。为同时消除以上几种交流干扰,可采用图6的电路。该电路一方面在灯丝上加了正电压;另一方面还将灯丝变压器次级中心抽头接地,使灯丝两端对地电压反相。此外,在灯丝的直流电压源上并接了一个大电容,C的容量在10~50μF之间选取,使变压器中心抽头的电位真正处于零电位,这样就防止了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交流220V电压耦合到阴极,把交流干扰减少到5~15μV,如果还嫌这个干扰电压大,就要对灯丝电压采取很好的稳压措施,用直流电压给真空管灯丝送电
胆机的正反馈引起的干扰
 
  一台胆机由多个真空管组成,各级的电路和元件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电的、磁的和电磁的等等寄生反馈,通过这些反馈会把这些输出信号耦合到输入级的控制栅极。众所周知,这种寄生反馈会使放大器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变坏,甚至使放大器失去放大能力。所以在胆机里,所有各级电路的寄生反馈都必须减小,减小到对放大器的性能和指标没有影响的程度。
1.电容耦合
  胆机中任两个元件和导线问都存在着分布电容,音频信号会经过这些分布电容由高电位转向低电位,例如从功放输出级耦合到第—级的控制栅极回路。
  当胆机的输出和输入之间有分布电容耦合时,就相当于在胆机中加了一个并联反馈信号电压,其反馈系数为:
式中Z为反馈电路的输入阻抗,C0为反馈网路的分布电容。

为了不使寄生反馈影响胆机的正常工作,就必须把分布电容减少(1/5~1/10),即不允许超过(1~2)×10-3pF,这一点在装配时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输出级与输入级之间的距离要离得远些,各级的元件尽量和本级的真空管放在一起,不要鱼龙混杂,接地应用悬浮式接地法和分开法,各级之间用金属板隔离,真空管用裸铜线做一个圈套住,另—端焊接在底板上,这样就可以使寄生反馈减小。
 
  2.交变磁场的耦合
 这种干扰尤以50Hz交流电网的干扰最为严重,它一般都是通过电源变压器、输出变压器和放大器的引线产生,当它们在工作时所产生的漏磁通耦合到附近的引线或穿过真空管时,都会产生感应,包势,该感应电势通过放大器放大后,就有较大的干扰输出,使胆机不能工作。避免这种感应电势产生的主要办法是采取屏蔽措施,例如电源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在装配时尽量远离放大器的控制栅极,将变压器的位置加以改变来找到它的漏磁,通过放大器金属屏蔽罩把电源变压器、输出变压器和放大器的控制栅极回路分别加以屏蔽,屏蔽罩一定要接地;或在放大器的输入网路(即控制栅极)和其他电极上串接一个几千欧到几百欧的小电阻,如图8中的Rek,这个小电阻对放大器的工作性能并没有什么影响,却能够大大减少控制栅极回路的交变磁场,因而消除寄生振荡,但最好的办法是在绕制变压器时,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加一层金属屏蔽层,并将屏蔽层接地。   
 
3.机电干扰
 有些元件,如真空管,当受到机械振动时会产生较大的微音器效应,因而得到一个和机械振动相应的交变信号,当这个交变信号反馈到前级放大器的输人回路时,会使放大器产生白激振荡,而且它的频率在200~2000Hz,正好是音频范围。若要消除这个“音频”干扰,必须用微音器效应小的真空管,如6N8、6N9和6N1l等,并在装配时加弹簧垫和橡皮垫圈,为了防止空气振动,在真空管管壳上加一个隔音罩就能消除。
 
  4.由电路方面引起的干扰
  胆机的阳极电源稳压(有些胆机电源未经稳压处理)不良会有一定的交流分量输出,引起内阻Za增大,当它流过G1、G2的阳极回路时,G2的阳流Ia2比Gl的阳流Ia1大得多,如果忽略G1阳流Ia1对电路的影响,其稳压输出电源Ea为: Ea=Ia2•Z
电压Ea会经过G1阳极回路输送到G2栅极控制电路,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产生自激振荡。
  Ea和50Hz电磁场干扰的区别在于经过稳压后输出的交流分量对稳压输出来说主要是交流电源频率的二次谐波(即100Hz)。减小这种干扰的方法是加强滤波器的作用。如图11中的LC3是去耦电路,在实际使用中,每级放大器都应该接这样的去耦电路,使胆机的音质较为理想。
4.不合理地线的布置引起的干扰
  在整个胆机中,如果地线布置得不合理,引起的干扰最为严重,如图12中G1、G2的阳流Ia1、Ia2都通过接地线a—b而回至电源负端,因为在a—b段存在一定的漏电电阻,在该段引起的电位输入给G1控制栅极,使电路产生漂移(即ΔU),ΔU通过放大器放大后,ΔU就会在扬声器里发出刺耳的尖叫声使胆机无法工作。抑制这种交流尖叫的方法是,改变电源接地的位置,将各接地点分散开,在总电源负端加一个0.5μF的滤波电容,滤波电容的另一端接到机壳上,如图13。在这种情况下,放大器的Ia1、Ia2就不会流过G2控制栅极回路,干扰的来源就彻底被消除了。
5.焊点不好引起的干扰
  其中较严重的是虚焊,所谓虚焊就是焊点从表面上看似乎已经焊牢,但实际上在焊点的地方并没有接触好,或时通时断,从而引起很大的干扰,会造成放大器工作不正常,在一台胆机中的焊点数目往往在上百上千个,虚焊点又很难找到,其中由虚焊点而产生的现象变化万端,容易造成各种错觉,以为是电路中其他方面的问题,因而容易被忽视。消除虚焊的方法是,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焊接规程,在思想上明确虚焊的危害性,才能够保证胆机良好地工作
胆机的交流声比较顽固,不宜消除,尤其是受发烧友推崇的单端甲类功放。这里向你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特殊的解决方法。
  1 、换灯丝线:通常我们布灯丝线,大多采用较粗的塑胶线绞合后走线,因其较粗且富弹性,不宜贴紧底盘,双线不宜紧绞合,从而对外造成干扰。可用 Qz-2 高强度漆包线替代,对于灯丝电流在 2~4A 者,选用¢ 0.8~ ¢ 1.2 的漆包线即可。如此不仅布出线来漂亮,有规有距,且容易形成紧绞合,可贴紧底盘走线,可以远离避开信号线,使干扰降至最低。此法立杆见影,很是有效(注意不能弄破漆皮,灯丝有高压时,宜用合适的热塑管套上予以保护,最后用胶水之类粘牢。一般高强度漆包线的耐压均可达 500v 以上,故可放心使用)。
  2 、完善电源:电源整流尽量不采用半波或倍压形式,最好用桥式整流(当然最好是用全波整流,无奈胆机的电压很高,不方便双线并绕,故无法保证绕组的绝对对称性,用晶体管整流效果将无法保证,用胆整流,可弥补一些绕组的轻微出入)。负压整流若非用半波,那也最好用注意 RC 的滤波常数。当放大器需要多种电压,且高低压相差很多时,最好采用双桥式整流形式,然后再串联以输出高低电压,而不能采用双向的全波整流。无法采用双桥式整流时,可将大电流部分用桥式整流,小电流部分用半波整流,然后滤波电容直接接地。
 3、阻容元件若有一端接地或接电源正端,可让接地的这一端的引线长些,另一端引线尽量短些,以减小自身干扰。
 4 、对于负压回路及信号通路、反馈回路等,尽量用小体积的阻容元件,电阻可用 1/4W 甚至更小的,没必要用大体积、大功率的,以减小自身感应噪音(尤其是前级)。
 5 、对于直流电位不高、且距离较远的信号连线,尽量用屏蔽线,不必担心由此造成的高频衰减(由于电压较低,衰减可忽略),如输入线及反馈线等。而直流电位较高时,则不能用屏蔽线,如 SRPP 的输出端
电子管功放(胆机)交流噪声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将报废的电子管收音机,改造成一台小胆机,是不错的主意。将收音机的音频,或者用CD作信号源,蓬蓬声不绝于斯耳。胆机出声易,出好声难。虽然各个人对所谓“好声”的品味各异。但有一个指标是必须要达到的。那就是静!当音乐渐止的时候,要想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音箱应该静不可闻。胆机的低频交流哼声,是一个或多个干扰源,对机器干扰的结果。而干扰源就来自机器的本身,我有个朋友用一天做好了胆机。却用了3个月除不了交流哼声。如何能够一次不返工,让胆机拒绝哼声,以下文字,或会给刚入道的初鸟,有点启发。

交流哼声有如下几种干扰源,

1:变压器的磁场泄漏,

2;滤波电容不良,

3;灯丝对阴级的窜扰。

4:前级输入信号的窜扰,

5:负反馈的相位不对。

如果你的机器一次做好后通电,发现有交流哼声,要想知道是那种干扰引起的,是很难查的。你应该逐步发现,逐步消除。

一:变压器磁场泄漏干扰的消除:

在做机架之前,先将你的火牛,默认在机架某个你喜欢的位置,或在左,右边,或在中间。,然后将你的火牛次级空悬,初级通电220V,再将你的一只输出小牛的初级空悬,次级连接喇叭,在较安静的环境下,如果二只变压器的位置不妥当。会有电磁窜扰吱-------声,此时你只要移动小牛,直到吱-------声消除,然后再如法定位另一只。现在你的3只变压器的位置就可以确定了,其余的时间你再考虑电子管的摆放,根据经验小牛距火牛的相对位置,不得近于3厘米。如果你的一对小牛是拆机件,最好做同相试验,除非是同厂,同型的产品。
方法如下:用一节电池分别碰二小牛的初级,用微安表的最小挡,连接次级,代替喇叭,如果二牛的绕向一致,表针的指向也一致。多碰几次,直到看清楚为止。因为表针的指幅不大。并且稍纵即逝。

二:滤波电容不良与灯丝对阴级的窜扰的消除:

此时你已经固定好了变压器,和电子管座。开始焊机了,灯丝线要双绞,回路搭棚要一点接地。你不仿先焊完后级,停住。连接喇叭,插上功放管,通电。如果滤波电容不良,或灯丝对阴级的窜扰,就有交流哼声。你先将火牛6.3V灯丝的一端出线接地,如果交流哼声消除,滤波电容就没有问题,如果交流哼声不消除,滤波电容就有问题。换滤波电容应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然后再互调灯丝的一端,选择交流哼声最小的一端接地。在夜静的条件下,你的耳朵距音箱,超过10厘米听不到交流哼声,滤波电容的容量就够了。如果你用的是石整流,滤波电容的容量,再大无碍。如果你辅以电感滤波,效果会更好。现在你可以将信号接到后级,听一下了声音了,不要担心会很响,因为你的前级还没有焊。

三:前级输入信号窜扰的消除:

焊好前级。此时如果再有窜扰,前级输入信号部分就是唯一的原凶了。一定要用好的音量电位器,不要怕花银子,一分银子,一分货!输入信号线要用双芯的,外层一端接地。左右声道的二路线要一样长,以达平衡。尽可能紧贴底板,远离交流电场。

好了!你现在可以插上所有的电子管通电,将你的耳朵靠进音箱5-8厘米。 “这儿的黎明静悄悄”。

此刻你可以连接信号源CD了,确认CD的电源已经通电。将你的新胆机的音量电位器旋最大,这儿的黎明仍然静悄悄。如果有交流声,并且交流声随音量电位器而变化。那就是你的CD不好了。如果没有交流声,就放盘碟吧。

记住!胆机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各味不同!!否则你会掉进,没完没了烧钱的陷阱中。

四;调整负反馈的相位:

如果你用了后级大回环负反馈电路,此时可以连接了。如果声音不对,有啸叫声,说明是正反馈。调焊输出小牛初级或次级就OK了。负反馈的相位正确时,声音应减小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25 魅力 +18 收起 理由
路遥plus + 15 + 8 整理综合得好,辛苦了!
caoyang + 3 + 3 很给力!
幻木木 + 3 + 3 赞一个!
火星计划2009 + 4 + 4 基础知识值得追寻

查看全部评分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1、        加入负反馈是可以使交流声得到抑制。
2、        连上负反馈啸叫的话肯定是接成正反馈了。
3、        加负反馈啸叫可能是由于电路相移太大,可以将反馈电容去掉。
4、        反馈连线要用屏蔽线,在输入端一端接地,不然会啸叫。
5、        左声道的反馈接到右声道,会出现啸叫。
6、        推挽管不配对容易有交流声。
7、        反馈电阻接在输出端,然后用屏蔽线连接到阴极电阻上,这样反馈电阻本身就可以不用屏蔽了,噪声会较低。
8、        输入RCA地接机壳
9、        灯丝接平衡电阻,将栅阴电位降低一半,频率变成了100Hz,换言之,加平衡电阻能降低即交流声幅度,不能完全消除交流声。
10、        直热阴极交流供电作单端机,进行交流声补偿,交流声补偿,即想法取出要补偿的交流声信号,以相反的相位在功放的前级进行补偿,抵消功放级灯丝产生的交流。
11、        灯丝用滤波电容20000微法,变成直流,或使用直流外电源供电。但声音却变得难听了,总比不了用交流的耐听!
12、        用正负直流电源对灯丝进行供电。这样音质才有交流时的味道。
13、        电子管或场效应延时稳压。
14、        设一个大接地铜板,所有需要接地的均就近接地。
15、        信号输入级单元接地一点接机壳。
16、        每一单元(或每只管)全部电路用铝盒屏蔽,铝盒接机壳。
17、        电源牛装硅钢外罩。
18、        灯丝电路除一点接地外其余悬空。
19、        信号线和回线用屏蔽线,并且接收干扰幅度相同,相位相反,抗共模干扰强。
20、        信号线屏蔽层单点接地。
21、        电源排插内部火线、零线通过电容接地线,排插地线真正接大地。
22、        功放使用三线插头,机壳真正接大地。
23、        整流管并小电容。
24、        布线不合理也会感染交流声,灯丝线要紧贴底版,不要将电源线与信号线平行。电源部分不能和音频输入,反馈输出两根线或是电压放大部分太近。
25、        还有电源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的线圈绕响要相差90度(一个线圈立着一个躺着)这样是避免互感现象如果有变压器罩有良好的磁屏蔽应该也没有问题!
26、        变压器的固定螺栓要接地。
27、        前极阴极电阻并联一个电容。
28、        还有就是变压器本身的问题!初级次级之间应该有一个屏蔽层! 连同它接地效果会好些!
29、        信号线的屏蔽层只能一点接地,这很重要。
30、        电位器外壳要接地。
31、        将电压放大栅漏电阻对地用一只电解短路,看交流声有无变化,交流声完全消失,说明电压放大管产生了交流声,如只是有变化,说明第一第二级都有交流声。
32、        垫高电压放大管灯丝电位可以防止阴丝之间击穿,也有利于降低灯丝与阴极漏电的交流声。
33、        栅极的引线要尽可能短,并要用屏蔽线。
34、        屏极输出用屏蔽线,屏蔽层一端接地,最好是在输入端接地(el84c喜欢、但zhainm 版喜欢按信号走向在后端接地)。
35、        还有把接地点设在RCA输入插座处。
36、        每颗管子的信号地在本管的阴级做为一个接地点,外围电阻电容用线分别连到这个点上,不要用母线。
37、        所有电源滤波退耦电容用线连到一个总接地点处,不要用母线。
38、        所有线路,电阻尽可能贴着底盘(顶板)固定
39、        把各管的信号地单独连到总接地点上
40、        输入RCA的地先进音量电位器的地,再连到第一级电压放大管的阴级地上。
41、        灯丝没有抽头的话用两颗47欧电阻并出来接地。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Bowenyang 发表于 2013-6-14 22:39
1、        加入负反馈是可以使交流声得到抑制。
2、        连上负反馈啸叫的话肯定是接成正反馈了。
3、        加负反馈啸叫 ...

1.    电压放大级一定要用一点接地法,一点接地点,与底版的接触要认真良好,而且要远离电源级
2.    电压放大级的输入引线一定要用隔离线,以免捡到交流声,但隔离线不好太长,会削弱高音的;隔离线的屏蔽线也只应一端接地,不好两端都接地
3.    电压放大级的管子应加上铝质的屏蔽圆罩,以免感应交流声或其它噪音
4.    灯丝电压最好能用直流电,若不能,供应放大级的灯丝电源应加上一个可调节抽头接地的平冲电阻,因未必是中心电阻值能最有效抑制交流声的
5.    电压放大管的输入和输出接线,不要与电源线特别是交流电的灯丝电源线平衡,最好是远离或成直角
6.    电源变压器与输出变压器处理不当,会引起两者的泄漏的磁感耦合;在放置时,应力求两者的磁力线成直角为准
7.    电源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应予隔离
8.    变压器的外壳通地要接触良好
9.    检查滤波电容器的容量是否足够、有否失效、漏电、变值等
10.   扼流圈的电感量是否足够……等。


从细节进一步改善胆机的交流声
在自制胆机时,为消除讨厌的交流声。通常采用提高电源品质、增大滤波电解电容容量、灯丝直流供电、一点接地法、信号使用屏蔽线、强弱信号分开走、直流线不能并排走、电源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的摆位方向并加屏蔽罩等措施。但有时多管齐下后仍有残存的交流声。不妨再从一些易被忽略的细节处入手,进一步抑制交流声。
  1.电源变压器初级二端接电相位应正确。交流火线从哪个线端进入,效果不一样。用试电笔接触底板。进行二次比较。氖管发亮的那一次是错的。注意检测时底板暂不要与插座上的地线相连。一个底板上如有二个以上电源变压器,更应注意相位问题。
  2.注意栅极信号回路接线越短越好。电子管属电压型元件,输入阻抗非常高,如果布线不当。栅极信号回路太长。尤其在前级,极易捡拾交流声。另外各级信号地应按信号流程顺序接地,不要前后交叉。
  3.适当调整栅漏电阻值。不少老图的输入级栅漏电阻都用到470kΩ至1MΩ,灵敏度很高。过去为匹配高输出阻抗的电唱机,必须用这么高的阻值。现在已很少用电唱机了,大都使用CD机,输出信号很强,输出阻抗较低,将栅漏电阻适当调低到100kΩ左右。对交流声干扰有一定分流作用。
  4.耦合电容要正确连接。胆机的耦合电容容量都不是很大,通常采用无极性卷绕式的薄膜电容。正确的接法是里层的连线端接栅极。外层的那一端接上一级的屏极。有利于减少交流干扰。有的电容一端有标记。如一道黑圈,表明此端是接外层,但有的什么标记也没有。只能试验决定。
  5.金属底板是否需要与电源三芯插座上的地相连。应以实验决定。现在许多胆机都做成裸露式的。从安全角度考虑应该连接地线。这样底板上就有一个较高的交流感应电位。
  不但没有抑制干扰,还可能引入干扰,所以接与不接由试验决定。
  6.大回路反馈线路应用屏蔽线。从输出变压器次级引出到前级的大回路反馈线跨度大。走线长,要完全避开其他线路是困难的。易受干扰。因此应该使用屏蔽线。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Bowenyang 发表于 2013-6-14 22:41
1.    电压放大级一定要用一点接地法,一点接地点,与底版的接触要认真良好,而且要 ...

还有两篇文摘
1.jpg
2.jpg
3.jpg

41

主题

10

好友

279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92717
帖子
2240
精华
0
经验
2793 点
金钱
2162 ¥
注册时间
2012-4-29
发表于 2013-6-14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哦,留记号学习!感谢分享!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Bowenyang 发表于 2013-6-14 22:45
还有两篇文摘

好像有点小哦

4.jpg
5.jpg
6.jpg
7.jpg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怎样上传PDF文档啊?图片太小看不清楚了

13

主题

0

好友

16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73865
帖子
174
精华
0
经验
164 点
金钱
142 ¥
注册时间
2013-3-14
发表于 2013-6-14 22:5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及时的甘露,新手先做个记号在慢慢研究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wensan老师的帖子,值得参考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3129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抄了HY8888的帖子,关于接地方法

音响接地方法
音响系统如果接地不良,则会使噪声送入下一级的设备,有时还会感应进来电台广播的声音。所以接地对于消除噪声有重大影响。对此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1) 音响系统的接地点不要和电源的地线接在同一个点上,以免电网电源的噪声干扰串进音响系统。
(2) 接地线最好采用多股纺织线,焊接点的面积要足够大,要求焊接良好,避免假焊、虚焊、脱焊。
(3) 音响设备不应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同时接地,构成接地线回路,容易产生感应自激。
(4) 接地要求在输入端单点接地,因为此点信号电平较小,噪声电平也最小,在此点接地,将噪声对地短路而消除。如果在输出点接地,此时信号电平较大,噪声电平也较大,所以对消除噪声不容易彻底消除。
   有电路设计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于小信号放大而言,多个设备必须采用星形接地,否则,很容易形成底线回路造成干扰。

   高档的信号线与低档的信号线不同的地方在于,低档线直接采用屏蔽层直接作为信号的(-)端,高档信号线,(+)和(-)都采用芯线,采用独立的屏蔽层。

   问题就在这里了,如果一条信号线的屏蔽层两头同时接地的话,(-)极与屏蔽层形成一个环路,这时,屏蔽层就像一个天线一样,在信号中串入噪声,不再是星形接地。所以,所有线材厂都采用信号线一端屏蔽层接地,一端悬空的做法。一般来说,前端接地效果更加好。

   所以,线材必须分方向。如果两条线方向不同,一条前端接地,一条后端接地,又形成一个更大的环路,信号更加不纯正,自然影响音质。
在音响系统电源不能单独接地的情况下,器材单点共地是否还会有作用,
如果有可能改善,是不是要这样:
CDP电源线断掉地线,前级电源线地线保留,
信号线屏蔽层悬空一端连接连接CDP,屏蔽层接地的另一端连接前级。

点评

有关相关的译文「…通常在机箱电源插座的地线点与分电闸之间有一个1V RMS噪声电压。…造成交流声。」 http://bbs.hifidiy.net/thread-854331-2-1.html 图在7楼。  发表于 2013-8-22 06:55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Bowenyang 发表于 2013-6-14 23:04
抄了HY8888的帖子,关于接地方法

音响接地方法

复制huangjingpeng兄的帖子

在录音、现场扩声等音响系统中,噪声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又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通常组成音响系统的越多,或传输距离越长,系统的背景噪声就越大, 甚至使得音响系统无法进行正常的录音或扩音工作,音响系统噪声形成的机理比较复杂,现就这些音响系统噪声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做一分析探讨。

1 噪声的产生原因

环境的杂散电磁波辐射干扰,如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的高频电磁波辐射干扰,周围环境的电梯、空调、汽车点火、电焊等电脉冲辐射,演播厅灯光控制采用,可控硅整流控制设备所产生的辐射,都会通过音频传输线直接混入传输信号中形成噪声、或穿过屏蔽不良的设备的外壳干扰机内电路产生干扰噪声,实践表明,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大量使用可控硅调光设备的演播厅等,如果没有采取可靠的屏蔽和接地措施,噪声将会很严重。

2 电源干扰噪声

音响设备的外部干扰,除电磁辐射方式外,电源部分引入干扰噪声将是另一个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城市电网由于各种照明设备、动力设备、控制设备共同接入,形成了一个十分严重的干扰源。如接在同一电网中的灯光控制设备、空调、马达等等设备会在电源线路上产生剑锋脉冲、浪涌电流、不同频率的波纹电压,通过电源线路窜入音响设备的供电电源,总会有一部分干扰噪声无法通过音响设备的电源电路有效的滤出,将会必然会在设备内部形成噪声,尤其是同一电网中的电磁兼容性不达要求的大功率设备,是干扰音响设备的主要原因。

3 接地回路的噪声

在音响系统中,必须要求整个系统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欧姆,否则,音响系统中设备由于各种辐射和电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荷将不能够流入大地,从而形成噪声电压叠加在音频信号中。

如果在不同设备的地线之间由于接地电阻的不同而存在地电位差,或者在系统的内部接地存在回路时,则会引起接地噪声。两个不同的音响系统互连时,也有可能产生噪声,噪声是由两个系统的地线直接造成的。

4 设备内部的电路噪声

音响设备都有一项指标——信噪比。由于内部电子元件产生的电噪声,在一台设备单独工作中,可以达到要求的指标,但是多台机连时,噪声就会累计增加。实践应用中,有些低档次的民用音响设备会因为内部电源滤波不好,使得设备本身的交流声很大,在音响系统中有时会形成很严重的噪声。

系统的正确连接

在一个音响系统中,一般用到的设备由很多,由专业的也有民用的,不同的设备各有不同的接口形式,使用的接插件各不相同,由平衡式、也有份平衡式的输入输出形式。为了有效地屏蔽外界的电磁辐射干扰,就必须要统一使用屏蔽电缆并采用正确的方法连接,我们知道当音频信号传输采用平衡式传输方式时,则外部干扰 源对平衡式电缆内的两根信号线的每根线产生的共模干扰电平对地环路几乎相等,在设备内部放大器的输入端,两根信号线上的共模电压降换成差模电压而相互抵消,形成了干扰电压,所以应尽可能的使用平衡式的连接方式。

在和一些不平衡输出设备连接时,现在大多为了节省成本,方便省事,直接用单芯屏蔽电缆,将平衡的端口和分平衡的端口连接起来,而不采用平衡——不平衡变化器,这种连接屏蔽层也在音频回路中,屏蔽层感应的噪声也混入了音频信号中,从而增加噪声,这将是引入噪声的主要一个途径,正确的做法是,无论是平衡和非平衡的传输,都采用双芯屏蔽电缆,这时的屏蔽层只在平衡输出或输入的一端接地。

当两端都是不平衡的设备时,如果传输距离较大,最好使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或音频隔离变压器转换为平衡传输。

现在的音响设备的连接普遍采用电压跨接的方式,其出厂时都符合IEC268-15标准规定,即所以音响设备的线路输出都是低阻输出,而作为负载的线路输入端则都采用高阻抗输入,除了功放和音箱的连接外,一般不需要专门考虑阻抗问题。

良好的接地

我们知道,为了采用带屏蔽的电缆能够屏蔽外界的杂散电磁干扰必须要屏蔽层有正确的连接和良好的接地,实践工作中,所有的设备悬浮,是在没有专门的地线的条件下最常用的一种措施,这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工作状态,往往会产生不稳定的随机噪声,所以一定要将整个系统良好接地。

首先要有专门的地线,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不能使用电源的零线作为音响系统设备的地线,在专门的录音和扩音场所,一般在修建时就考虑了专门埋设的地线,接地电阻非常小。在没有专门地线的临时性室内场所,可以用自来水管或暖气管道连接地线,但是由于铁制的管道接地电阻往往太大,这样的地线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太好,在室外场所可以考虑埋设临时性地线,最简单的办法是用一根一米长的钢管或铝合金管材插入地下,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般的音响系统都是与多台音响设备通过音频电缆串接起来的连路系统,很容易由其屏蔽系统组成了链式接地方式,当某台设备上产生电磁辐射或静电感应噪声时,会由于传输线的屏蔽层和铁制设备外壳组成的接地系统的内阻较高时的整个系统的电荷平衡速度较慢而产生感应电压,此感应电压即可使系统产生一定的噪声电平。此类干扰在连路较长的音响系统上尤为明显,所以系统要尽量避免,使用链式接地方式,而应使用星型接地方式,即每一台设备通过专门的地线接到统一接地点上,这就要求连接所有设备的音频电缆的屏蔽层要一段接地(接屏蔽层),而各设备的电线通过专门的导线连接到一个接地点(通常是在调音台附近)。

要注意形成回路,如果信号传输线两端屏蔽层都接地,必然形成接地回路,因为这些闭环回路所形成的大线圈,当受到其他设备的电磁辐射干扰时,必然会出现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出现在屏蔽系统上时,尤其是出现在音频电缆的屏蔽层上时,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干高噪声,形成地回路噪声干扰。

为了保证系统不出现地环路的结构,要求其各设备之间只能有一条接地导线互联,不平衡的连接设备不能一端接屏蔽层,只能采用地线相连。这时只能是采用前面提到的转换为平衡传输方式。在要求不严谨的场合,可以让不平衡设备悬浮,通过音频信号线共用下一级设备地线,也就是采用链形接地。这种链形接地的级数不能太多,一般不超过两级,否则将会噪声增加严重。

机壳间的相连问题也应引起注意,比如好多音响设备安装在同一机架上。如果每个设备单独接了地线,两设备因为安装在同一机架上而使得即可相连,就形成了接地回路。

电源的净化

为了隔离公共电网形成的干扰噪声,最好采用隔离净化电源或隔离变压器,隔离变压器或净化电源的接地端一定要良好的接地,否则隔离的效果不好,要和一些干扰较强的大功率电器隔离,单独供电,或在音响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加装滤波器将干扰噪声滤除。

有时通过改变单项供电的音响设备的两级l、n的插空互换,也就是将火线和零线相接的一段互换位置,找到噪声最小的一种插法,也可以是一些噪声干扰降低,还要注意音频传输线不可以和电源线平行布线,也有可能产生交流电感应噪声,要将音频线和电源线交叉布线,也可降低交流噪声干扰。

系统的隔离

在一些大型的音响系统中,往往有多台调音台为中心的子系统组成,或要和视频设备系统连接,有时还要向远端的音视频系统传输信号。广播电台甚至常用电话线路传输音频广播直播信号,这些远距离的连接,由于不同的子系统都有各自独立的接地系统,两个系统一旦地线相连,不然形成接地噪声,另一方面,由于传输的距离较长,传输线屏蔽层的接地电阻增加,甚至用了非屏蔽传输线,就容易引入大量的外界电磁场辐射干扰噪声。

在实践中,如果每个系统单独工作,噪声可以通过合理的连线和接地控制在允许的电平,但是当两个子系统互联后,就不好控制了,即使用了单端屏蔽接地,长线分段接地处理,也没有办法解决长距离传输造成的辐射干扰噪声。尤其用庞大的电话网络传输时,弄不好传输的信号更本就不能用,这是最好的措施就是采用隔离的办法,在两个系统之间加装音频隔离变压器使之互相隔离,两个系统的电线不可以相连接。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Bowenyang 发表于 2013-6-14 23:05
复制huangjingpeng兄的帖子

在录音、现场扩声等音响系统中,噪声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又非常令人头痛的问 ...

抄袭了antiga的帖子,关于高文接地的理解

本文是Goldmund发表已久的一篇文章,原名为“The Goldmund Mechanical Grounding”,内容旨在阐述机械接地的影响与重要性。瑞士Goldmund向来是业界倡导“机械接地”着力最深的音响厂商,不但在相关理论方面已经获得专利多年,而且在旗下产品也都可以见到实际应用的范例。虽说Goldmund的器材并非大家都有机会使用,不过其间牵涉的观念亦可视为角锥、垫材等道具的延伸,喜爱调音的音响迷可以当作参考。
自从Goldmund T3唱臂和Reference唱盘推出之后,所有Goldmund的产品,包括Mimesis系列的前后级扩大机,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机械参数测试 - Goldmund机械接地理论(Goldmund Mechanical Grounding Principle),方能推出上市。拜Goldmund研发工程师所发展出的“电子接地守则”经验之所赐,经由严谨的机械接地结构,使得音响系统的假性机械谐振得以降至最低,以臻完美之境。而唯有与地表适当的连接,方能有效的将各环节中可能造成的谐振收纳,尽可能的使其趋近于零。

有趣的实验

为了要简单的说明Goldmund的机械接地理论,我们常用电动刮胡刀为例来作解释。每当手握着电动刮胡刀时,您可以直接的感觉到刮胡刀机身的震动。如果想要减低这种震动,我们可以在刮胡刀周围包裹上软性的吸振物质。即便如此,藉由橡胶或是软布的包裹,对震动的吸收程度上仍然有限。倘若您试着将电动刮胡刀靠在浴缸上,同时微微施压,这些剩余的微量震动便会由于浴缸与地面稳固的连接,顺利的导入地表而得以排除。

电子学上的现象

电子学上的现象与机械接地是相当类似的。在器材处于不稳定状态(Floating)之下,器材的噪音、哼声、以及DC Offset是无法避免的,整个机械架构也会因此而容易震动。于是,我们可以尝试着将机体与地面连接,藉以排除震动所带来的困扰;而机体与地面的连接愈是完善牢固,相对的接地效果也就愈显著。所有机箱内引发振动的臭虫,在经过适当的机械接地处理加以排除之后,讯号自然就会显得格外干净,就连唱头在传统唱片沟槽中摩擦所造成微小的机械性震荡,也可能消弭于无形。音箱中的各组件也保留原本因为振动而消耗掉的能量,进而提供了更上层楼的活生感。

光学上的现象

为了要有效的吸收震动,整个机械结构内各组件间的连接,必须保有一定的特性。如果我们忽略了其中某些组件较为独特的个性,震动便会经由各组件间的连接而产生“反射”的现象(Reflected)。光学仪器中光线的传导也有类似的有趣现象。当光线经由空气进入玻璃介质,部分光线随即产生反射现象。假使经过的路径是二层玻璃,那么,玻璃表面的光滑程度和二层玻璃特性,就成了决定光线反射比例的重大变因。玻璃表面愈是光滑,或者是材质相同(折射率相同),所产生的反射也就愈小。再者,由高密度介质(高折射率,低传递速率)进入低密度介质(低折射率,高传递速率),也会提供光线较佳的传导途径。

相对的在机械学上,震动可能因为接触面的平滑程度或材质的特性而无法顺利传导下去。除了折射系数之外,机械阻抗也是机械工程师考量的重点之一。就好比在光学,震动可以顺利的由慢介质(软性物质,低传导速度)传导至快介质(刚性物质,高传导速度)。Goldmund的圆锥角就是以这种理念为基础而设计的,同时也考量了光学上的限制折射角度(The Limit Refraction Angle)会带来的影响。

音响器材的音染

Goldmund的工程师群在彻底研究过多种不同器材之后,证实了绝大多数的音染是来自于器材的机械振动。至于Re-Emission所造成的喇叭本身内部的震动,以及因能量吸收而产生声音瞬间的模糊感,机械上的电子回路(包括器材所有零件本身)会因麦克风效应而产生一连串的震动、假性讯号和音染。这样的效应在真空管上是可以轻易地经由耳朵判别的。由于真空管中的电压会随着讯号的强弱而上下起伏,因而造成真空管内部金属部分的震动,同时也使得电极本身的谐振对声音品质产生影响。另外,讯号衰减的时间延长(真空管器材发出空间感的来源),以及各种真空管的结构对不同频段所造成的音染(好坏管子的分别),都是主宰真空管器材声音的主要因素。

几年前,这种现象也被发现在电容器上。这种所谓的电容器“声纹”(Sonic Fingerprint)的来源,主要来自电容器内部铝箔间的震动。绝缘层/铝箔相对于电解质的机械结构愈强,或是聚苯乙烯与复合碳酸盐间的谐振愈谐调,电容器也就愈适合为音响之用。而一般来说,电介质密度愈大(高电压),音质愈佳;同时,固体铝质电解质也较液体容易震动之电解质好得多。

在扩大机中,输出晶体管也会产生相当程度的震动,而Goldmund的扩大机将来自输入晶体管的麦克风效应所生成之震动,以机械接地方式予以消除。同样的,喇叭和唱盘也可以藉机械接地,以相同的原则在声音方面予以改善。

优秀的机械接地设计

虽然由Goldmund研发出的机械接地技术都已获得专利,但是一般构筑机械与地表良好的结合的基本理论,早已为大众所熟知,并且已经应用至其它如大型的机械工具制造产业上,而此大型机械工具的生产则是瑞士相当重要的工业之一。

再一次强调,机器的谐振可以轻易地从电子和光学的基础上予以消除。首先,地表与机械结构间的接合必须相当严谨,阻尼物质的采用也应慎重的选择,否则接合物质会因本身的共振而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使用铝质圆锥体),同时能量的传递上和震动的排除也无法趋于完美。再者,就如我们所见到的,震动由慢介质进入快介质能有较为良好的传送。因此,适当的选择二种介质材料才能确保震动疏离的完美性,同时将回震传至本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这种作用就是Goldmund所说的“机械二极管”效应(Mechanical Diode)。如果我们将光学中的原理加以延伸,应用在音响器材上,则各个组件接合的角度必须有确切的方向性,而Goldmund所设计使用的圆锥体则有着相当于电子二极管的单向传导功能;除此之外,角锥形角座、机械二极管、坚固而沉重的机体、震动排除箱和阻尼物质在Goldmund产品中随处可见。诚然愈是重型机械,愈需要好的机械接地。在音响设计上有许许多多的例子可以说明,纵使是小小的改善,也会对声音造成戏剧性的改变。

机械接地对声音的影响

良好的机械接地不仅提供了较优异的动态表现,同时也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音染。前面已经讨论过,任何的器材的机械接地可将器材本身的震动藉地表导出。对于机械接地的喇叭而言,所有可利用的能量将完全转移到音响能量之上,使得动态表现大幅提升。因此,妥善的扩大机机械接地不仅削减了机箱内部的谐振,同时可以预期的是,大动态的表现与具有活生感的瞬时反应。

对于经验较缺乏的音响迷来说,要听出器材上程度较低的音染或许并不容易,但是,Goldmund器材借着良好的机械接地,不仅提供了消费者澄澈透明的音质和丰富生动的细节,系统中各器材音色上的微妙差异也更能加以辨别。如此一来,系统上空间相位的准确度也会因此而大幅改善。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wenyang 于 2013-6-14 23:14 编辑

mygod2008兄弟的帖子,可以讨论下。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9274


sstmaps兄的转载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9298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pli兄的帖子,直热管的噪声分析,要是有处理方法就好了。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5286

yohol兄的帖子,自己搞PCB的可以看看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9257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Bowenyang 发表于 2013-6-14 23:27
pli兄的帖子,直热管的噪声分析,要是有处理方法就好了。
http://bbs.hifidiy.net/forum.php?mod=viewthre ...

phenix兄的帖子,关于电阻与噪声的问题,这个好像...没那么讲究吧~~

电阻的噪声主要由三大类型组成:热噪声,接触噪声(contact noise),以及shot噪声(shot这个词汇不知道在电子领域里该如何定义更准确,用“射击噪声”有点词不达意,只好用原词)热噪声主要依赖与温度,频宽,以及阻值,shot噪声依赖与频宽以及平均直流电流大小,接触噪声依赖与平均直流电流,频宽,材料类型和几何形状。
  
  线绕电阻最安静,只有热噪声,其次是金属膜,金属氧化膜,碳膜,最后就是碳芯。
  
  下面是针对每个噪声类型的一些描述,以及一些在电路中减少它们的方法,同时附带说明一下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的一些指导纲领。
  
  热噪声
  一只电阻的热噪声等于:
  Vt=平方根(4KTBR)
  这里:Vt=噪声的峰值电压
  K=Boltzman常数
  T=温度(kelvin)
  B=噪声带宽
  R=阻值
  自从热噪声里有高斯可能性密度功能,以及噪声的两个独立源头是无想干的白噪声,总噪声能量等于单独噪声能量的总和。如果你模拟单独电阻作为噪声源,输出噪声电压会等于单独噪声平方总和的平方根。
  
  上面的公式显示出噪声的不同直接反应在阻值平方根上是成比例关系的,因此,如果你拿两个半值的电阻计算的结果和用1个电阻(阻值是两个半值的总和)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总的噪音也是一样。
  
  通常,任何相连的被动元件的噪音等同与总阻值产生的噪音。如果我们针对纯电阻来分析,热噪声就是等同与每个相等阻值产生的噪音。因此,1K的碳膜电阻和1K的金属膜电阻产生的热噪声是一样的,和材料无关。减少此种噪声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应用的阻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你的输入部分不用10M欧电阻的原因。
  
  接触噪音
  接触噪音依赖与平均直流电流和电阻材料/尺寸。对于吉他放大器对噪音贡献最明显的噪音就是使用小功率的碳芯电阻。因为噪音是和电阻的尺寸成比例的,使用2W的碳芯电阻会比使用1/2W的要好很多。研究表明使用1/2W和2W碳芯电阻在相同条件下一个因素有三个不同之处。
  
  碳芯,碳膜,金属氧化,以及金属膜的主要噪声的组成就是接触噪声,在低频部分尤其明显,因为它有个1/f的属性。线绕电阻没有此噪声,仅电阻是碳材或膜制造的有。此噪音直接和流经电阻的电流以及制造电阻的材料相关。
  
  如果没有电流(交流或者直流)流经电阻,那么噪音就是热噪音。电流增加,接触噪音就会增加。也就是说为了低噪音,必须保持直流和交流尽量保持低。
  
  电阻的材料和几何尺寸会很大程度影响接触噪音。因此,如果你对使用电阻的功率有疑问,增加尺寸和空间,相应的就会减少电阻产生的接触噪音。
  
  Shot噪音
  Shot噪音依赖与电流,因此愈多的平均直流电流流经电阻,你就会得到愈多的噪音。为了减少这个噪音,你必须尽量减少直流电流。这对功放的第一级放大部分以及低层次部分比如反馈-再生功放,会非常的好,非常的重要。不幸的是,对于电子管通常电流越大声音会更好,因此会有妥协。实际最好的使用就是使用线绕或者金属膜电阻在这些地方,除非你要做高频率放大器,线绕电阻会有感应性,就不合适了。当然对于吉他放大器就没这个担心。
  
  结论
  通常,对于低噪声设计:
  尽量使用低阻值,因为阻值是和热噪音直接成比例相关。
  对于噪音线绕电阻是最佳选择,其次是金属膜,金属氧化,碳膜,最后是碳芯。然而,线绕电阻大阻值的不多见,而且有电感,在某些情况下它会导致不稳定。记住,然而,很多人都喜欢碳芯的声音,声称碳芯电阻的声音比膜的和线绕的更温暖。这个可能是因为交流信号让碳芯电阻的接触噪音调制产生失真。此噪音有个频率特性1/f(和粉红噪音类似),这个噪音要比白噪声很讨好耳朵。然而,好听的噪音依然是噪音。对于我自己的观点,应尽量把它减少到最低。信号失真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使用大瓦数的电阻(除非你使用线绕电阻)因为越大的几何材料产生的接触噪音会越少。
  尽量保持流过电阻的交直流电流小,因为接触噪音是和电流成正比关系。
  不要忘记电位器也是电阻元件,它们几乎都是碳芯的,而且阻值很大(比如1M欧的音量电位器)。在吉他放大器里是产生噪音的主源。要绝对减少噪音,应使用导电塑料元素的电位器,低阻值,大功率的。
  功放的第一级很重要,为了最大提高功放的信噪比,第一级的放大倍数尽量大。这样信号的放大水平会远远高于后面产生的噪音。三极管并联会增加信噪比。这是因为两个三极管产生的噪音是无想干的,噪音总和是每个独立噪音平方和的平方根,而信号却是相干的,直接相加,这样会提升3db的信噪比。五极管作为输入级尽量避免使用,因为它们会有另外一类噪音,分裂噪音(division noise),是由于在阴极和屏极之间插入廉栅极所致。如果实在是需要大增益,那就使用自偏压cascode放大方式,会有比五极管更高的增益,但是没有额外噪音。另外,cascode方式不会有常见与ef86这样五极管的麦克风效应。自偏压cascode比上管采用固偏压的好,因为它会消除电源直流对上管栅极的直接影响,而且有更温暖的声音。
  
  几个实用提醒:
  因为高质量的金属膜电阻比碳膜的要贵很多,玩家不必要把所有的电阻都更换成金属膜就可以得到更安静的放大器。有遵守几条通常原则,目标也就可以达到。
  前面说过噪音是和阻值成正比的,吉他放大器第一级的1M欧对地电阻产生的噪音会比68K栅极电阻产生的多的多,因为数值差了14.7倍。也就是说使用1M欧比68K电阻作为输入电阻碳芯对比金属膜会更显著更严重。然而,当吉他插入放大器,拾音器阻值/电感以及连线电容会和1M欧栅极电阻并联,因此它的影响就会显著减少。当吉他没有插入或者关闭,那么68K的栅极电阻会成为主要噪音源。根据电子管类型以及输入级的结构,电阻噪音可能大于电子管的参考输入噪音。为了最大减少噪音,使用最小可能的输入栅极电阻,虽然它依然提供RF压制
  另外,电阻噪音也和流经的电流成正比关系,100K的栅极电阻会比100K的屏极电阻的噪音小。标准屏极电流大概是1ma至2ma左右,但是栅极电流实际上几乎忽略。也就是说,屏极电阻最好使用金属膜电阻。例外就是1只电子管的屏极使用两只电阻作为分压器供给另外一只电子管的栅极。栅极无电流,但是有电流流经分压器,因此金属膜电阻在这里使用会有更小噪音。
  最后,在低一级部分噪音产生最大,比如输入级,反馈再生级,以及效果再生部分,因此屏极电阻,栅漏电阻,栅分压电位器电阻等在这些部分为了低噪音最好都使用金属膜电阻,其它增益小的部分到输出级可以使用噪音大些的电阻而不会对总噪音增加多少,因为在这点上信号的幅度远远大于电阻产生的噪音。
  
  对于电阻最后要认识的就是:有时会高估电阻的最大耐压值。1/2W以及1W通常只有250V至350V。在功放中使用电阻时要注意电阻的这个参数。我通常最低使用1W,500V(持续,1000V瞬间)或者2W,750V的电阻。

23

主题

1

好友

18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8301
帖子
272
精华
0
经验
183 点
金钱
143 ¥
注册时间
2013-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othman兄的经验,欢迎讨论。
变压器摆位要互成90°角摆放,加用弹簧垫圈或者橡皮垫圈,不要让磁力线耦合,必要时在变压器外边包上一层铜皮,或者在牛罩内铺设一层铜皮;交流灯丝要紧密交合使用,并紧贴底板(或者顺着机箱边缘)走线,并让它远离管子栅极,不能远离的要垂直走线,不要平行走线;电阻、电容尽量利用引线接在管脚上,较大体积的电阻、电容要用支架固定,避免震动;电源线和信号线分开走,不要搭桥飞线,地线采用星型接地和母线接地(视情况而定),信号输入、输出使用网状屏蔽线(布线好可以不用),信号输入线和输出线尽量远离;一般遵行布线为三层,挨近底板为灯丝线,中间为阻容布置层,最高层为地线层;阴极电阻不要另外用引线延长焊接,管座安装可以采用悬浮安装。

969

主题

38

好友

179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9569
帖子
9743
精华
0
经验
1797 点
金钱
915 ¥
注册时间
2007-3-3
发表于 2013-6-15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好好学习

244

主题

28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发高烧

Rank: 8Rank: 8

UID
85790
帖子
15466
精华
0
经验
12969 点
金钱
12254 ¥
注册时间
2009-3-6
发表于 2013-6-15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很详细了,做胆机的最基础知识,温故知新啊

30

主题

1

好友

90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98423
帖子
999
精华
0
经验
909 点
金钱
906 ¥
注册时间
2011-3-2
发表于 2013-6-15 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100Ω的电位器,适当改变电位器的位置,效果不明显。

6

主题

0

好友

56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34475
帖子
558
精华
0
经验
563 点
金钱
474 ¥
注册时间
2008-1-22
发表于 2013-6-15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好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