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8
- 在线时间
- 91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0-4-24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48497
- 帖子
- 366
- 精华
- 0
- 经验
- 158 点
- 金钱
- 153 ¥
- 注册时间
- 2008-7-20
|

楼主 |
发表于 2013-6-3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az12wsxcn 发表于 2013-6-1 18:18 
D6根本不用那样,今天测了高频响应比D6G好不少,至少分频不太难搞。D6G貌似可以试下,但是我觉得杜希2.6频 ...
杜希2.6测曲线不太差的原因是R2C这个喇叭,不偏轴的响应还是可以的,也算是对的起惠威官方的曲线。
但实际情况是,R2C这个喇叭很奇怪,水平方向离轴30度,高频已经明显衰减;加上R2C官方曾经介绍,R2C具有“削减垂直方向响应”的特性,“避免了天花板和地板的反射”(不信可以找早年的R2C的介绍资料看,而实际情况有可能是当时R2C本身的设计缺陷导致垂直响应非常差),所以R2C,你站在它头顶或者脚下听,衰减比水平还要恐怖得多。
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听音响都不可能永远在“皇帝位”,所以才有了不管是杜希2.6还是M1.2还是G3这些用R2C的箱子,都说高音闷得慌。
我的修改,出发点很简单,增加R2C的输出能量(离轴实在不敢恭维),同时为了避免将R2C下限设置得过低导致声音极硬,将低音喇叭的上限拉高。屡次试验下来,直通效果还是不错的,填补了以前人声“洪亮”频段的衔接缺失,人声饱满起来,而且这种纸基+Kevlar盆却有种味道感,个人很喜欢。但这部分频率的解析确实下降,分割振动的结果,这个前面帖子里面有提到。
最近一周又将高音部分做了重新调整,有些心得。最终确定下来,再跟大家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