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deheng 发表于 2013-11-11 10:16
分享一朋友玩扩音板的感受:

“六块,高中低两组,我就放在第一反射点。

继续这位朋友的详尽感受:

“几天来不断地调整 越来越多的惊喜 越来越多的体会 昨天两位老烧闻讯前来试听 结果大出他们的想象 我们一起感叹 现在科技的进步 尽管到底是什么原理 还是完全云里雾里 但是当我把两组调音板从房间里搬出去以后 声音瞬间变得干瘪尖利 其实我现在的系统再没加调音板之前 也算不错了 音场 定位 全频段的平衡 细节 泛音 应该说得过去 在本地的一些烧友当中也是有目共睹的 没想到 在摆位 线材一都没改变的情况下 仅仅是把调音板去掉 声音变化之大 让人无法想象 连我老婆在厨房都听出来变化了 实在是很惊人 后来在两位哥哥的帮助下 不断调整调音板的位置 德恒建议要上这样6组 分前中后左右对称摆放 但是现在只有两组 只能一点一点不断调整  前后左右试了很多位置 最后 在正常的第一反射点再靠近听音位置的地方 声音最好 这时候中频最饱满而通透 低频下潜到位细节清晰 量感丰沛而不会有轰鸣控制不住的感觉 高频圆润甜美清新 全频衔接紧密 音乐流畅有起伏感 的确是很大的改善 而不是改变 总结一下 在我现在的系统中 调音板不能距离音箱太近 太近的时候 能量感太强 特别是低频 量感多而且有混的趋向 也不能太远 太远了 高频相当的华丽 整个声音显得很飘逸华丽 但是略显清瘦 骨感太强 摆在喇叭后面就是这个感受 其中一位哥哥很是喜欢这样的摆法 但是我和另外以为哥哥更喜欢最后确定的这个位置 灵秀与高贵兼备 不是林妹妹似的只有一张俊脸也不是杨贵妃般的丰腴 是一种将恰到好处的健康的美 近期准备带着调音板去几个熟悉的朋友家里 大家都在翘首等待 无奈年底事情太多 要抽时间了 ”
请点这!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矿铸复合材料“土豪”(经典喇叭单元),初次登堂入室,有机会,欢迎您到沪亲身聆听,感受其澎湃之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音箱的外型仍在打造中,矿铸箱体效果了得,就迫不及待露脸了 !

请外貌协会的兄弟们多担当,哈哈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下:

垫钉给功放使用,先试伶歌一,想不到变化很明显,人声结像自然、儒雅,清高的艺人气息跃然舞台。人声并非体现更浓郁更高亢的味道,而是感受到比较自然的嗓音,有天然去雕饰质感。器乐结像定位方面,感觉凝聚力好,定位更清。然后试帕瓦罗蒂演唱的曲目验证上述关于改善人声观点,结论基本上一致更多分享点这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玩开了“证据”,您来验证下:

“垫与不垫的情况下录音的两个版本录音。录音的大致参数:录音笔位置不动,录音电平都是18.功放音量按钮不变,总之,除了垫与不垫,其它条件都一样。

录音是曲目是魔鬼的颤音,这个曲目对功放与音箱要求都很高的,搞不好的话,低频声音会硬、会软、会糊、会浅、会朦。当然,表现弦乐要求也一样高,声音甜美顺滑,不能腻,不能暗无神采,不能尖利如刀锋。我录制的这个曲目,欢迎朋友上录音来挑战或交流任何一段录音。

A:http://pan.baidu.com/s/1inWhk

B:http://pan.baidu.com/s/1j9R3M

我的录音笔是官网标价1700的低端档次,欢迎用3000以上的档次的录音笔对更高档的音响进行录音挑战或交流。也有同志表示不屑一顾或被表示无知:言必称录音师如何如何厉害,录音设备如何如何高档,那都没问题,用录音来说话吧。解释一下,我的录音保持原汁原味,无需任何后期调音,所以,各位朋友不用显耀你的调音技术有多厉害。

其实,告诉想录音挑战或交流的朋友一个好消息,我这两段录音是用备用音响设备录制的,音箱间隔离是小一点的,仅2米(把更好的位置留给另外一套音箱),所以,各位很容易在更好的条件环境下录制更好的效果的录音来和我交流或者直接了当地说:战胜我这段录音。”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deheng 发表于 2013-11-29 13:57
朋友玩开了“证据”,您来验证下:

“垫与不垫的情况下录音的两个版本录音。录音的大致参数:录音笔位置 ...

系统情况:索尼CD+EL84胆机+某D10G音箱试听。直接用录音说话,对与不对由观众自己想自己判断。比较直观的是在播放简单的弦乐时,线条更清晰。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朋友觉得:

建声“主要”是减少混响,提高清晰度

在同样房间,加了专业音响垫材,清晰度和层次提高明显

进而有了垫材与建声混响关系的研究

哈哈,期待您的高论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家里器材一般,德国AA前后功放 ,wadia861cd机,丹拿C2音箱,声音不上不下的。以前不用垫材的,总以为作用有限,后级垫了德恒的大钉就没拿下来过,有了它中频段声音通透 润滑 更饱满 好听,低频又潜深点了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0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烧友间走访的感受,新的一年快到了,大家互相多走动切磋吧:

“按照此兄的原则,先从小动态,小品,人声开始,逐渐领略大动态、交响等,体现系统的全面性。这套系统一开声,给我的第一感受是“精致”、“分离度好”,所有细节是成点状散发出来的,这种感受比较奇妙,让我真正感受到,原来高保真的基础在这里。第二感受是“声低厚润”,当点状的声音扩散后,散发在空间的泛音其实是很厚的。这种高频的通透、清晰,加上后润的声低,很吸引人。人声一丁点的气息、口型、唇齿接触都反映得淋漓尽致,前景后景层次鲜明,就好比国画里,宣纸上随意坠落的墨滴,然后迅速被酝开扩散……然后不断的掉落,不断的扩散,我想这就是音乐的“灵动”吧。”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一年,新的思维,期待大家更多全新的体验和分享!

新年快乐!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避震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喇叭,其他的器材甚至线材都有震动存在。好的避震效果完全是优秀的避震材料特性带来的,没有任何的玄学,调整过程中更多感受系统的音乐律动!

只有给自己的器材和系统,带来实实在在的提升才能称得上是解决佳品,是一聆听空间的事!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交流并分享:

近期有机会,走访了几家德恒垫钉的用家

明显感受到“摆位调整的重要性,多点耐心,往往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发挥出德恒垫材的能量”,举一例,望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调整前情况:分体音箱/合并机/CD机等均是2前1后的摆位
调整前的效果:基本没全面发挥德恒垫材的全部功力,也可以说,买来的是一小半的音效

经过现场几次调整:音箱体下2前1后,上体1前2后/合并机2前1后/CD机1前2后
调整后的效果:音乐自然,细节丰富,音场宽阔。钢琴低音键具有权威感,高音键圆润,钢琴形体屹立在舞台前方。定音鼓的敲击坚定有力,不再拖泥带水!耐心的调整给用家带来了很大的惊喜,直呼不可思议。

分享:        多数器材推荐三点摆位,以变压器下承载点为中心,找到左右两个平衡摆位点,还有一个摆位点在中心对面。脚钉摆位调整从前端开局,然后前后级功放等,尽量采取互补方式的细心调整。音箱下也要依情况,确定2前还是2后的三点摆位,或者需要四点支撑的方法。

总之,根据器材和房间环境,脚钉的摆放位置需要琢磨,是个渐进的过程,多点耐心,直到调整到理想的音效。脚钉垫材没有任何的玄学,好的提升效果完全是优秀的避震材料特性带来的结果。



  

405

主题

13

好友

8244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顽童

Rank: 8Rank: 8

UID
116690
帖子
10665
精华
0
经验
8244 点
金钱
7678 ¥
注册时间
2009-7-7
发表于 2014-1-17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篇广告啊……

什么材质做的?那么硬而且没有一点弹性的吧,说不定因为没垫平整还带来杂音

还给CD机,线材垫……呵呵,忽悠吧,线材有点抖动会影响音质?那你为什么不看扬声器的引线呢?

没有一点儿建树之言,全是伪科学

单纯的推荐,纯广告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jingpeng 发表于 2014-1-17 16:50
通篇广告啊……

什么材质做的?那么硬而且没有一点弹性的吧,说不定因为没垫平整还带来杂音


谢谢您的关注,是否科学,不妨亲自体验,免费试用(QQ1812020816)!

相信大众的智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哥脚钉试用比对好分享,试听进行中,从音源开始,慢慢加钉,并尝试不同摆位。基本得出在唱放下前2后1,前级下前1后2的摆位更理想。期盼后续好分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头像被屏蔽

6

主题

0

好友

118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605564
帖子
169
精华
0
经验
118 点
金钱
108 ¥
注册时间
2013-7-22
发表于 2014-1-27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6

主题

0

好友

31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24380
帖子
399
精华
0
经验
318 点
金钱
267 ¥
注册时间
2009-8-13
发表于 2014-1-30 06:1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脚钉广告?几钱一只?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4-2-7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年快乐,马上折腾!

若心动请站内短信,免费试用!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走 进 音 乐 的 圣 殿(一)
---如何欣赏音乐

                               如何欣赏音乐是一个非常老的话题了,多少年来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对此著有专论。可到底该怎样欣赏音乐,还是有大把的人不明白,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朋友。这几年来,随着音响热,有很多的人通过音响接触到音乐,但往往大都限于音响的发烧碟,即使聆听音乐唱片也往往注重音效而非音乐本身。对音乐还是缺乏了解。当然音响与音乐是无法割裂的,离开音乐的音响那是无源之水长不了。充其量你花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把所有音乐CD中的超低频声音和大炮轰鸣的声音都听个够,就像有人专听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快板中的那一声低频或者是蔡琴老歌第一首的第五声低频,那以后你又听什么呢?总不能直接上机场去听飞机起飞的轰鸣声吧。到头来你还得来欣赏音乐,除非你不再玩弄音响。玩音响的兴趣也许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欣赏音乐的这种爱好却不会因为年龄的增加地位的提高收入的增加而改变。欣赏音乐的爱好可以说是终身的。也许你现在还不是太懂,没有关系,只要你愿意听,会被音乐感动,那你就一定能够跨入音乐那神圣的殿堂。

    首先我们说欣赏音乐是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事,那就是:只要你喜欢!经常都听到很多人说听不懂音乐。可我也经常反问他们:你到底要听懂什么?音乐这东西,你只要觉得好听能够感动你就行,何必要费大力气去搞懂呢?那太功利性了。搞不搞得懂那是学音乐的人的事。真是这样的,一盘美味佳肴可口好吃但我们不是厨师真不一定去了解它是怎么烹制出来的,用什么样的食材用什么样的调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好吃即可。一首曲子,你只要觉得好听,能让你感动就行了,不一定非去琢磨这曲子描写的是什么故事,什么曲式、调性、主题暂时都可以搁一边,要了解那也是以后的事。首先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要觉得好听,能被这音乐感动。否则再是什么世界名曲对你也白搭。你想一开始就什么都搞懂那不太可能。因为那些曲式、调性、和弦、主题等东西是对音乐进一步了解的事。如果你能被音乐感动那就什么都好办。因为你在被感动时,也许会有冲动的想法,你会去思考为什么这音乐让我感动万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也就这样,你就有了进一步了解音乐的渴望。

    在刚开始欣赏音乐时,会发觉音乐所具有的那种音响感染力是很大的,它几乎能让所有听到它的人都为之震惊感动甚至为它顶礼膜拜。这个时侯的音乐是十分神秘的。它具有巨大的魅力让人着迷痴狂。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或者是和声节奏到伴奏乐器都让人激动万分,一段小小的solo都会让我们欣喜若狂。我们甚至还可以从喜欢不同音乐类型的人群中看到流行歌曲和浪漫情调音乐的差别。由此可见,非常明显的是音乐在这个时侯对感官的引诱力实在太大了,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有真正接触音乐或较少接触音乐的人更是如此。他们会一下子就被音乐那或委婉的旋律或鲜明的节奏或悦耳的和弦甚至缠绵的歌词所吸引所痴狂。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在这个时侯往往把音乐当作一种寄托,当作理想,当作礼物,当作远离现实的逃避,甚至当作是自己的幻想世界感情宣泄的天地。正因为如此,前几年才会有人经常参加电台电视台的点歌节目,把自己喜欢的某只歌作为自己的一种心意当作礼物送给别人。因为他们觉得这音乐( 词与歌) 使自己感动,就好象是自己的心境的表露,为此我献给对方,他(她)就一定会理解我的心境。当然这无可非议,送什么礼物给别人那是自个的事,自己喜欢就好。全世界的哲学家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雄辩理论都会拜倒在“我喜欢”这句话下。不过世间一切事物和心境都是在向前发展向前变化的,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这么低级阶段。我们常常在喜欢流行歌曲的人群中看到这有一点:那就是三十岁四十岁以上的人肯定很少。这是明确的。为什么呢?仅就阅历而言,那些“为了爱梦一生”、“白天不懂黑的夜”“痴心的我等多久”“我为爱痴狂”这些歌曲真是有些比较虚。没有人会永远生活在这样的歌曲里,自己受不了别人也受不了。年青时可以,人要向前发展,欣赏音乐也要向前发展。所以,我们说,音乐欣赏不能也不会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 ( 未完,待续 )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走  进  音  乐  的  圣  殿(二)               
---如何欣赏音乐

从哲学的观点上看,音乐欣赏同样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过程,即从感性(被音乐感动)到理性认识(探究音乐知识)又回到感性认识(更深层次的欣赏)这样三个阶段。这是欣赏音乐的必经之路。
一个学习乐器的人也许不一定就是一个很好的音乐欣赏者,因为他关注的是技巧和表达。在音乐欣赏的范畴中,表达与理解不是一回子事。音乐有自己的语言,就象舞蹈中的一招一式都有自身特别的表达含义,绘画中的笔触色调线条也是这样的。在音乐里,和弦节奏调性音色也有其特殊的表达含义。在刚一开始的初级阶段欣赏音乐是从感官上打动你,让你激动让你欣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审美活动。可如果就此而已,你还是没办法去真正聆听音乐。如果你不愿意只做一个被动的音乐欣赏者那你就需要向前再跨一步去继续认识音乐了解音乐。
音乐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这种强大的感染力不仅是对刚接触音乐的年轻人,对一个饱经风霜、历尽人间艰辛的老人同样也是如此。欣赏音乐的阶段不同所带来的思想情感感受也就不尽相同。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你对音乐的理解还只限于感官感受。如果你在欣赏音乐中不是主动积极的,那么你也许就没法真正去领会音乐的真谛。比如《蓝色多瑙河》这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在感性认识阶段,我们会觉得它十分动听,可仅仅是好听而已。其实我们仅仅只是被那起伏跌宕的旋律和三拍子的圆舞曲轮回的节奏以及这首名曲的故事声誉以及也许其他因素所吸引。我们并不知晓三拍子的圆舞曲形式为什么会吸引人,当然也就不知道这首曲子由几首什么样的小圆舞曲组成的了;我们也许并不知晓斯特劳斯圆舞曲与其他的圆舞曲有什么实质性上的不同,但首先我们会被吸引会被感动。如果你面对一曲好听的音乐而无动于衷,那才是最悲哀的。要想跨入音乐神圣的殿堂在欣赏音乐时你就必须是一个积极的聆听者,绝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感官感受和无意识的欣赏。只有这样你才会去深入了解这首作品的深刻内涵,从创作背景到音乐流派以至于音乐曲式主题思想艺术造诣等等。这样,你对这首曲子的感悟才会比别人更深。在感性认识的第一阶段,我们通常还会借用一些作曲家对曲目的标题或后人标注的文字说明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比如《献给爱丽丝》这首贝多芬所作的钢琴小品,聆听中结合音乐加上标题文字的联想,我们就能很好理解这首温馨明快的抒情小品是如何表达爱情的;又再如墨西哥作曲家罗萨斯的《乘风破浪圆舞曲》,由标题中我们领略到音乐所描写的那浪花飞溅, 海鸥飞翔、在波峰浪尖中航行的自由愉快的心情;克莱斯勒的小提琴曲《中国花鼓》,一听曲名就知道是由中国的五声音调来表现出热烈又欢快的喜庆情调。在浩瀚的音乐长河中有大量这样的标题性音乐,这些标题就象是一把把开门的钥匙,只要你愿意,借助这些钥匙你就能走进这音乐圣殿,你会发现这殿堂中满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它就象一笔巨大的财富足够你受用一辈子。

音乐欣赏在最初阶段,主要靠生理感官对音响的直接感触。动听的旋律,悦耳的和声,有规律的节奏,起伏的响度等等,这些都让人感受到欣愉。一个音乐爱好者特别是音响爱好者大都有这样的感受:追求音效。一开始用音响器材来重播音乐,是聆听比较音响器材,对不同的重播声音效果比如混响多少音色冷暖瞬态大小快慢高低延伸声场宽阔定位准确等等这些关于音响的概念涉及较多。至于什么是音乐内容如主题曲式调性复调赋格对位统统不知道,什么塔兰泰拉,什么奏鸣曲式回旋曲,统统不了解。其实不完全是一部份音响爱好者不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乐理概念。其实也没什么关系。音乐欣赏并不要求人人都是音乐家。每一个聆听音乐的人都会经历这么一个初级阶段,不管一开始他听流行歌曲或是听通俗音乐。这些年来,我们也常常看到这么一个现象:有一些年青人,主要是中学生,如果他在孩提时没有受到较好的音乐文化熏陶,他将很快就迷上如迈克尔. 杰克逊流行音乐或重金属摇滚之类的音乐且甚至会很快变成一个执迷疯狂的追随者。为什么呢?因为他一下子接触音乐就被那种疯狂的节奏和刺激的声响所吸引迷惑,至于内容是什么,那是无关的事。他们不需要了解也不会了解那些震耳欲聋的摇滚究竟是感官上的刺激还是一种思想上的宣泄。跟一些有理智的摇滚乐爱好者相比,他们还只能算是小儿科。这些年电视台或广播电台也会播出一些垃圾音乐节目,尽管不多却恶俗。但这些节目却有着一大群追随者。我们不能说在中国的电视广播节目里上演的都是健康向上的节目,很多时侯电台电视台也要考虑赞助商的利益和广告的收视率。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一个被动的,毫无鉴别能力的人就很容易把糟粕当精华。

为此我们说,欣赏音乐时,你必须有一个主动积极的态度。首先你要有自身的体验。这种音乐的体验是最重要的,这说明你心中的感情会被音乐所打动你的热血会为音乐而沸腾,这说明你不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而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这是欣赏音乐的基础或关键。欣赏音乐不能完全靠读什么指南大全,因为按图索骥的音乐欣赏指南仅仅只是协助你加深这个肤浅的体验而已。你想仅凭一两本小册子或几篇类似我这样粗陋浅显的文章就学会欣赏音乐那是妄想。因为音乐指南曲目介绍只能告诉你一些冷冰冰的内容,如果你连一点点音乐的内心体验都没有,那些介绍指南再读也是白搭。因为没有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教你如何在心中涌出激情或产生欣愉悲哀或忧愁的情感。唯独你自己对音乐有基本的感悟!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所在。恩雅那近乎晦涩的音乐让大多数人听起来宛如天赖之音,可有人听出的梦呓和静穆;马勒那些宗教仪式般的盛典乐章让有的聆听者痛哭流涕而有些人则茫然不解。这没关系,你的素质和阅历驱使你这样。
可如果你面对所有的音乐都无动于衷,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