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音箱摆位很重要!

每个垫材,其实各自就如音频上的EQ(等化器),换垫材到音响系统上,也会使某些频段起变化。如能掌握音箱摆位就是某程度上调整音箱与听音空间的配合,这样来调整一条尽量平顺的频率曲线,所以垫材与音箱摆位是一个互动关系,每当更换垫材也有可能需要微调摆位,当然音箱摆位是不会改变垫材本身的音色。

无论音响器材是平是贵,及音箱的类型,都可借助摆位来把潜能发挥,所以这是玩好一套音响的基础!

大家在玩的过程中,有此体会?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延续箱位问题:

刘汉盛摆位八法,还是很有实用价值。

音响该如何摆位 摆位八法简介 刘汉盛
记得当我们还是小学生时,上书法课启蒙的第一堂,老师就教我们「永字八法」。这永字刚好有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种笔画,每个笔画的写法又都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技巧。所以,每一个学中国书法的人都从「永字八法」练起。只要这八种笔画练得像样,书法的基础也就打好了。从书法的「永字八法」上,我们可以衍伸到听音响的喇叭摆位。经过我多年的实战经验与观察,喇叭摆位也有八种摆法可以应付各种不同的环境与搭配情况,我称之为「摆位八法」。而这「摆位八法」就像书法中的「永字八法」一般重要,只要您能够确实试过「摆位八法」,应该都能够让音响发出相当好的声音。
   
    在告诉您如何实施「摆位八法」之前,我要先向读者们揭橥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喇叭与聆听空间是一体的」,声音的各种表现都是在喇叭与聆听空间二者的互动中产生。无论您的空间条件是如何的恶劣,应该都能够「找到一对比较适合该空间的喇叭」、「用一种适合该空间的摆法」来取得最好的效果。
    要如何「找到一对比较适合该空间的喇叭」呢?这不是本文的主题。不过您可以把握「小空间不要用大喇叭」、「大空间不要用小喇叭」、「木板类软质空间宜用大喇叭」、「硬调子房间宜用柔性喇叭」等原则。在这几个大原则下,加上把握「房间内东西越多可能会越好听、东西越少声音可能会越难听」这二项常识,声音的「入耳」虽不中亦不远矣。
   
    声音入耳之后,当然就要动手实践「摆位八法」了。依照各种条件的不同,您可以经由耐心的尝试,在「摆位八法」中找到最适合您的喇叭摆位。
   
    第一法:三一七比例法
   
    方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喇叭摆在三分之一长度处(一),二喇叭之间的间隔为房间 三分之二长度的0.7倍(七)。喇叭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牆。
   
    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例如1:1.25:1.6或1:1.6:2.5)的空间,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这是音响论坛经常推荐读者尝试的摆法
   
    第二法:三三一比例法
   
    方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宽度也均分为三等分(三),喇叭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一)。喇叭可以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牆。
   
    效果:此法亦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它与「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与「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喇叭之间的间隔较窄。此法亦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美国TAS杂志总编喜用此法。
   
    第三法:螺孔摆法
   
    方法:将喇叭摆在房间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长度之间,然后将二喇叭尽量靠二侧牆(如房间很宽则不需要紧靠侧牆),二喇叭的向内投射角度要大于45度。聆听位置要在投射角交叉线交点之后约0.5-1公尺之间。
   
    效果:此法专治高音太尖锐、中音太瘦、低音不够的缺点。而且,面对许多恶劣的环境时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这是音响论坛针对台湾普遍不良空间所鼓吹的有效摆法
   
    第四法:正三角形法
   
    方法:第一个条件是喇叭要离开后牆(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与侧牆(至少要有0.5公尺以上)。第二个条件是将二个喇叭与聆听位置画成一个正三角形。第三个条件是二喇叭的向内投射角度也要45度或更多。第四个条件是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画大些。
   
    效果:这就是俗称的近音场听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牆反射音对喇叭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这是能够听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细节的摆法。许多评论员在评音响时喜用此法。这也是Venture喇叭老板杨和光最喜欢的摆法。
   
    第五法:长边摆法
   
    方法:将喇叭反其道摆,以房间的长边为喇叭后牆,其馀按照正三角形摆法。聆听位置不可贴牆,至少要留一尺距离。
   
    效果:中频与低频量感会增强,音场深度会较差。如果第一到第四法都无效时,可以尝试使用。
   
    第六法:菱形摆法
   
    方法:此法只限正方形空间使用。将正方形空间视为菱形,喇叭摆在菱形二边靠牆处。喇叭后面的菱形尖角与聆听位置后面的菱形尖角要做圆弧或圆柱声波扩散处理,二喇叭不宜靠侧牆太近。
   
    效果:此法专治正方形空间低音轰隆驻波太强的问题。如果正方形空间不想这麽摆,那就要塞入很多傢具以「平息」驻波。
   
    第七法:贴牆摆法
   
    方法:这是最古老的摆法。将喇叭贴近后牆摆,不论是距离后牆50公分或30公分、20公分都没关係,自己去调配即可。通常喇叭不需要向内投射角度。
   
    效果:高频尖锐、中频、低频薄弱时使用,可以让中频与低频饱满起来,整个高、中、低频可以得到平衡。不过,它也会让音场的深度变浅,宽度变窄。但是,若与刺耳难听的声音两相权衡,牺牲音场的表现而求取好听的声音是正确的作法。
   
    第八法:上柜法
   
    方法:上面七种摆法都是喇叭装有脚架或落地式喇叭的摆法,第八种「上柜法」专给没脚架的小喇叭使用。通常这样的摆法都会将喇叭放在客厅的矮柜上或将喇叭塞在书架裡。如果是放在矮柜上,就要在喇叭底下垫一块大理石或花岗石,然后在喇叭与石材之间放置角锥。若有吸收振动的铁砂袋或铁块放在喇叭顶上则更佳。如果是塞在书架裡,则将喇叭的上、下、左、右都塞满书(「音响论坛」很好用),而且要塞得紧紧的,不要有鬆动的空隙。此时,角锥可以不必使用。
   
    效果:声音会饱满结实,高频不会刺耳。此时以听音质为第一诉求,音场的表现则退而求其次。
   
    注意事项:
   
    以上「摆位八法」是八种最常用的喇叭摆位方式,在一般空间中您应该可以找到其中一种最适合您的摆法。虽然如此,我还要提醒您二件事,第一、「喇叭的摆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定要用尺量到非常精确。」如果您觉得用遍上面八种方法都不好听,不要客气,请自己想出与众不同的摆法。喇叭摆位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完全存乎一心。第二、「当您找到好位置、好方法之后,喇叭的些微移动就会变得很敏感。」此时,您就要进行微调的工作了。最后再次的强调,摆喇叭时您首要把握的思考原则就是:在任何一个房间裡都会有一个位置、一种摆法会让您的喇叭与房间发出最和谐的共鸣效果,找到共鸣效果最佳的那个点,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喇叭最佳摆位。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2013上海音响展用钉高手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主题

0

好友

25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54318
帖子
288
精华
0
经验
250 点
金钱
255 ¥
注册时间
2012-12-23
发表于 2013-4-17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33111 发表于 2013-4-17 11:35
支持


谢谢老兄支持!

关于箱位,直观点,上点图:


1.轴线内侧法

摆法:首先将音箱摆在房间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长度之间,然後分别将音箱尽量靠侧墙,如果房间太宽的话则不一定要紧靠侧墙。音箱的向内角度要大于45度以上,聆听位置要在两个音箱的投射角交叉线交点之后约0.5-1公尺之间。


效果:如果你的听音环境复杂,什么吸音不对称、个房三尖八角、房间太细长,而你的音箱的声音高音尖锐、中音瘦、低音又不够的话,这个“轴线内侧法”相信有帮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2. 正三角形法

    摆法:第一个条件是音箱要离开后墙(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与侧墙(至少要有0.5公尺以上)。第二个条件是将二个音箱与聆听位置画成一个正三角形。第三个条件是二音箱的向内投射角度也要45度或更多。第四个条件是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可扩大些。

    效果:这就是俗称的近音场听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音箱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这是能够听到最多、最直接、最清楚细节的摆法。许多评论员在评音响时喜用此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2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heng 于 2013-4-22 11:04 编辑

3. 三一七比例法

    摆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三分之一长度处(一),二音箱之间的间隔为房间三分之二长度的0.7倍(七)。音箱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例如1:1.25:1.6或1:1.6:2.5)的空间,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heng 于 2013-4-24 10:19 编辑

4. 三三一比例法

    摆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宽度也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一)。音箱可以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亦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它与“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与“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音箱之间的间隔较窄,此法亦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5. 长后墙摆法

    摆法:在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里,一般玩音响的经验,都会以短边为音箱的后墙。但这个“长后墙摆法”却反其道而行,把长边为音箱后墙。音箱要离开後墙起码要1米以上,而音箱与侧墙的距离起码要半米以上。两个音箱之间的距离与聆听者的位置画等成一个正三角形,两个音箱的向内拗投射角度也要起码45度以上。聆听位置不可贴墙,至少要留一米的距离。

    效果:如果你觉得你的音响系统中、低频的量感不够,那么你可以试一下现在介绍的这个“音箱长边后墙摆法”。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摆法对声音有得有失,虽然中、低频的量感增强了,但声音的音场已经深度都会变差了一点,所以要在这之间得到一个平衡的话,就要靠你慢慢运动距离来玩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6. 贴墙摆法

    摆法:这是最古老的摆法。将音箱贴近后墙摆,不论是距离后墙50公分或30公分、20公分都没关系,自己去调配即可。通常音箱不需要向内投射角度。

    效果:高频尖锐、中频、低频薄弱时使用,可以让中频与低频饱满起来,整个高、中、低频可以得到平衡。不过,它也会让音场的深度变浅,宽度变窄。但是,若与刺耳难听的声音两相权衡,牺牲音场的表现而求取好听的声音是正确的作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主题

1

好友

69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86169
帖子
268
精华
0
经验
69 点
金钱
64 ¥
注册时间
2013-4-25
发表于 2013-4-2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34-845 于 2013-4-28 15:34 编辑

摆位和你的脚钉有什么关系?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老兄,垫上脚钉,音场有变化,箱位应适当调整,才能出好声!

不妨链接看此实例!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恒钉表现出的音乐情感非常好,可以说在一套音响系统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开心的是用于垫喇叭线,如图:





源于此247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一朋友的创意玩法:

五一节期间与烧友们一起试听了特大号的德恒钉垫,音效还是比较显著地,尤其是在播放大部头大动态交响乐时,落地音箱的震动也就相对较大,通过比对用与不用这个庞然大物的德恒钉垫后,明显感到声音有正面的提升,嗡嗡的声音减少了,各个乐器的分离度清晰了,音箱与音箱的声波相互干涉被削减,反而觉得低频更自然的下潜和延伸,三维空间感得以变大,这就说明了原来都该有声音,由于避震措施不当,很多该有的层次细节被掩埋了,我平时一直很注意避震的重要性,早就使用声美利音箱垫板,脚钉也用上挪威钉,此次又将德恒大钉垫垫在挪威钉之下,有一种德恒钉是消震器的感觉,即把音箱的震动通过挪威钉将震动传导给德恒钉垫,而又被德恒钉垫吸收掉!
(此朋友更多具体分享!)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7. 菱形摆法
此法只限正方形空间使用。将正方形空间视为菱形,音箱摆在菱形二边靠墙处。音箱后面的菱形尖角与聆听位置后面的菱形尖角要做圆弧或圆柱声波扩散处理,二音箱不宜靠侧墙太近。
  此法专治正方形空间低音轰隆驻波太强的问题。如果正方形空间不想这么摆,那就要塞入很多家具以“平息”驻波。
  不少小书房或者卧室都是类正方形的,如果您的是L形电脑桌,并且置于其中一个墙角,可以试试这个摆位方法。即便是大功率的音箱,也不会因为低频声波叠加而令声音显得过于浑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14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重叠功效之玩法:

“下午试听前两天收到的德恒普通钉,在音源下用上普通钉(DPS)已大幅提升情况下,闲着没事试了另一种方法,结果出来的声音已面目全非,不是我能想到的了。如果说前端用上普通钉最合适,那这次可能绝对想象不到,在用上两付德恒钉后,出来的声音是怎样的:好象是扩大版的普通钉垫在前端下,hifi性、人声凝聚、动态、低频都是加大版的了,好象换了根强动力的电源线,其实是艺康斯散线自已装的大红用在功放上。可惜手头只有两付普通钉,我已在期待后端用上两付普通钉出来的声音是咋样的了。附上两付同时垫在前端的方法:音源下前一后二,再在下面的垫板下用前二后一垫上第二付,这时就已是......面目全非,不知是否认同?”
源于“面目全非的德恒钉”

2

主题

0

好友

35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2002
帖子
427
精华
0
经验
359 点
金钱
357 ¥
注册时间
2007-4-26
发表于 2013-5-16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budi 发表于 2013-5-16 08:54

谢谢,心动不如行动!


分享一朋友“三一七”摆位心得:
(图文详见)

“以前声源、放大与音箱共处一室,相互干扰比较多,虽然经高手反复调校,有很大进步,但房间摆件稍有变化,声音会发生较大改变。这次下决心分开摆放,用德衡兄提供的317法重新摆位,获得了相对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细节上还有不少提升余地,得到的结论是要相信科学,调到后面箱子前后左右哪怕几公分的变化都会改变,真的时间和精力在发烧过程中都不能少。”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摆法据说效果不错,不过安全第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513934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143 点
金钱
141 ¥
注册时间
2012-7-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伙在摆位调整过程中,有啥心得体会还请多多分享,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