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593
- 在线时间
- 274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1-9-25
- 阅读权限
- 70
- 精华
- 0
 
- UID
- 233943
- 帖子
- 1665
- 精华
- 0
- 经验
- 1593 点
- 金钱
- 1494 ¥
- 注册时间
- 2010-8-27
|
不要再争吵了,这样不利于大家学习知识
概念和原理看来还要复习一下:
甲类功放的工作方式是每个输出晶体管均放大讯号全波,完全不存在交越失真,具有最佳的线性。即使不施用负反馈,它的开环路失真仍十分低,因此被称为是声音最理想的放大线路设计。
原理:
甲类功放(A类功放)输出级中两个(或两组)晶体管永远处于导电状态,也就是说不管有无讯号输入它们都保持传导电流,并使这两个电流等于交流电的峰值,这时交流在最大讯号情况下流入负载。
这个印证了之前的讨论“推挽输出管, 在静态是流过最大输出电流的一半。 这才是甲类放大” 是正确的定义。
而纯甲类是甲类的一种延伸,我们可以理解为:
纯甲类功放电耗惊人,特别是百分之百的甲类功放就是指音箱阻抗怎样随频率变化,功放都能保持甲类工作而且输出功率足够,一对音箱虽然它的标称阻抗是8欧姆,便在工作时它的实际阻抗因素是会随频率变化的,时高时低,有时会低至1欧姆,这就要求功放的输出功率能随阻抗降低而倍增,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巨甲功放所标输出功率指标,如贵丰单声道旗舰功放的输出;175W(8Ω)、350W(4Ω)、700W(2Ω)1400W(1Ω),这才是百分之百纯甲功放,这样的功放才能表现出纯甲类的音质。
以上不对也别针对我,大家一起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