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693
- 在线时间
- 304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6-25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UID
- 7701
- 帖子
- 5808
- 精华
- 0
- 经验
- 3693 点
- 金钱
- 3300 ¥
- 注册时间
- 2006-2-19
|
现在,市面上进口及国产胆机林林总总,各种Hi-Fi名胆争相亮相,而对音色影响最大的末级输出胆尤为引人注目。目前比较津津乐道的输出胆有束射式四极胆管及直热式三极胆管、傍热式五极胆管等。常见的束射胆及五极管有6V6(6P6P、6P1),6L6(6P3P)、6BQ5(6P14)、EL34(6CA7)、829B(FU29)、807(FU7)、KT88、6550、KT100等等,直热式输出功率三极胆管常用的有2A3、WE300B、845、211等等。但却少有人问津805(FU5)这支右特性的直热三极管, 其实805(FU5)早在50年代前就已成名,被中外发烧前辈誉为“青山不老”。资深的发烧友可能不会忘记,80年代以前用于大功率放大的扩声装置,及有线广播系统的275W以上扩音设备,大都805(FU5)在里面唱主角。
查电真空手册里805是直热式大功率三极功率发射管,世界上有几大电子管厂生产过该管子,国产型号是FU5,欧洲型号为805。近年曙光长沙电子管厂有生产出一款新款同类型的管子805A,该管子在各种技术参数上相对FU5都有了改进,还在设计上做了改动,将管子的屏帽取消,屏级改到管子的空脚上去,外观和845,211一样,内部屏级结构相似。该管子手册给出的工作电压很高,屏级耗散功率较大,屏压高达1500V,灯丝电压10V,电流3.25A
805除可用于单管高保真甲类放大,更可用于推挽放大乙类输出电路当中,而在乙类推挽放大的应用中,亦有上乘的表现力。实在是一只物美价廉的好胆管。
805用于功率放大时的典型参数:
灯丝电压:10V
灯丝电流:3.25±0.25A
屏极电压:1500V
输出功率:>150W
最高工作频率:1MHz
在现代音响的制作中,曾代表我国参加国际音响大展中的极品音响器材熊猫(PANDA)-2900纯甲类放大器,每声道就是用6只805担任甲类推换放大,输出功率达到15OW,在正栅压状态下工作。音质之靓,傲视群雄,让许多外国专家都连声称赞。
几年前我就梦想做一台单端甲类805机了,苦于当时的条件和水平有限,加之关于805的资料少得可怜,这一计划一直未能实现。这几年中我一直忙于工作,同时收集、学习各种关于805、845之类大功率单端甲类机器的技术文章.终于在本坛发现J版发表的805单端线路设计严谨对元件的要求又不算很高非常适合我等初烧友仿制!
我的805单端从开始备料到制作完成大概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从外观到线路设计参考了不少厂机及DIY作品才最终定型的完成后才发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改进,做成合并机也是无耐之举! 最终目标应该是做分体双单声道模式声音才能达到预期较理想的效果!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线路采用了J版设计老版的805线路结构为6SJ7-6V6-805SE 完全按图施工机器完成后实测电压与图上数据相差甚少, 说明原线路图是经过实做的性能稳定可靠充分发挥了805管的潜能,各位童鞋完全可以放心仿制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感谢J版线路.......以下楼层按制作过程先后帖图片形式分别做出说明望各位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电源方面左右声道共用了一个500VA的电源牛,进口仪器拆机高速二极管倍压整流方式,滤波电容使用进口拆机的BC电解均压后串联,高压独立CLC滤波,前级供电通过有源滤波方式让工作点更稳定些.
总结:本机采用都是些常见普通廉价的元器件安装却得到了非常好的声音效果并没有使用到一些所谓什么TCC油浸电容,丹麦战神电容,加当电阻等发烧元件,还有什么某某的发烧极品牛之类的东西 相信那些高烧元件的作用不如调好电路为妙,试想如一一选用的话,发烧的哥们的制作成本会翻几倍?回报不一定会和投入的成比例吧,我不是不相信那些东西的作用,说实话不想把钱投到不值得的地方,一部天价的DIY作品早已失去了DIY的本质,内含的心理因素会占多少?可想而知,好东西必然是好,但量力而行吧,发烧如此,何时能是尽头呢?
感受: 用805做的胆机其音色浓郁甜润,晶莹透彻,深远宽阔,使人舒畅开怀,有一种回味无穷,百听不厌的感觉,而此时再听小功率输出的胆机的音效,自然而然地觉得声音太单薄,力不从心和不耐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