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主题

0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业余爱好者

Rank: 4

UID
21761
帖子
333
精华
1
经验
371 点
金钱
371 ¥
注册时间
2007-4-18
发表于 2007-4-24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人说过,1876里边包含两块独立1875芯片,这个看法显然不对。从芯片内部原理图来看,1876更像两块功率减半的3886,而1875更像一块大功率运算放大器。
LM1875:
1875.JPG
LM1876:
1876.JPG
LM3886:
3886.JPG
1875较后两者集成的晶体管更多、电路更复杂,其Q4、Q5为差分输入级(1脚为同相输入),Q7、Q8是差分输入级的负载,为镜像电流源结构,目的在于提高这一级的增益和共模抑制比,经过Q10、Q11电压放大后(这部分电路非常令人费解),信号送至后面的进行电流放大,电流放大级由Q34、Q35、Q38、Q39组成,为互补推挽结构,最后由4脚输出。其他部分是恒流源和保护电路,复杂的恒流源主要起降低温度漂移作用。
1876和3886的原理图中几个恒流源符号把电路简化了,对1876和3886的电路分析要轻松的多,两者的差异很小。由Q1、Q2、Q3、Q4组成输入差分级,由Q5、Q6组成电压放大级,由Q7、Q8、Q9、Q10、Q11组成电流放大级,依然为互补推挽结构,3886末级NPN管的射极电阻为0.45欧,比1876末级NPN管的射极电阻0.68欧要小一些,3886末级管的功率和最大集电极电流也要大许多。

5

主题

0

好友

84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543
帖子
950
精华
0
经验
842 点
金钱
773 ¥
注册时间
2004-9-8
发表于 2007-4-24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楼主分析很详细
头像被屏蔽

59

主题

1

好友

124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6725
帖子
1616
精华
0
经验
1242 点
金钱
685 ¥
注册时间
2005-12-9
发表于 2007-4-24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174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0113
帖子
1881
精华
1
经验
1747 点
金钱
1674 ¥
注册时间
2007-3-14
发表于 2007-4-2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LM1876的声音和LM1875的差异太大了。前者清丽,后者雄浑。

0

主题

0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业余爱好者

Rank: 4

UID
21761
帖子
333
精华
1
经验
371 点
金钱
371 ¥
注册时间
2007-4-18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80年代末,我在外文资料中看到用LM1875做直流电机的伺服电路,有可能LM1875原本并非为音响设计,可能因为它也适合做高保真音响功放,后来才在音响中广泛使用

0

主题

0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业余爱好者

Rank: 4

UID
21761
帖子
333
精华
1
经验
371 点
金钱
371 ¥
注册时间
2007-4-18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LM1875做电机伺服应用
未标题-2.jpg

110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HIFI三大菜鸟之一。……

Rank: 8Rank: 8

UID
15742
帖子
16600
精华
0
经验
15051 点
金钱
13296 ¥
注册时间
2006-12-9
发表于 2007-4-24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见专业点的1875的分析的帖子了..

0

主题

0

好友

38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风雨彩虹

Rank: 4

UID
19103
帖子
273
精华
0
经验
383 点
金钱
90 ¥
注册时间
2007-2-21
发表于 2007-4-24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1876和3886给的电路简化多了,1875则给的详图,错觉了.

309

主题

0

好友

295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9530
帖子
3043
精华
0
经验
2959 点
金钱
2587 ¥
注册时间
2006-5-20
发表于 2007-4-24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是长知识的好贴.一定要顶的

0

主题

0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业余爱好者

Rank: 4

UID
21761
帖子
333
精华
1
经验
371 点
金钱
371 ¥
注册时间
2007-4-18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1876和3886给的电路的确不够详细,但还是看出与1875的设计理念有区别,1876和3886在针对音响方面的设计多一些,例如,增加MUTE(静音)功能。
1875的虽然功率不如后两者,但负载电阻容许更低。

18

主题

0

好友

45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25
帖子
348
精华
0
经验
455 点
金钱
169 ¥
注册时间
2004-3-30
发表于 2007-4-2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1875输出功率小,输出电流小,远不如3886,没必要花太大精力。3886不错。

40

主题

0

好友

140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462
帖子
1346
精华
0
经验
1405 点
金钱
934 ¥
注册时间
2007-2-3
发表于 2007-4-2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增长知识了,够专业的,不过看到1875是电机伺服的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负载电阻容许更低,

5

主题

1

好友

275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高烧不退☆☆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82
帖子
3041
精华
0
经验
2751 点
金钱
2785 ¥
注册时间
2007-4-7
发表于 2007-4-25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拿破剑 于 2007-4-24 19:12 发表
呵呵,1876和3886给的电路简化多了,1875则给的详图,错觉了.

是的!

3

主题

0

好友

21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13
帖子
138
精华
0
经验
217 点
金钱
55 ¥
注册时间
2005-5-12
发表于 2007-4-25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谢谢楼主。那1876和4766的对比呢?

108

主题

24

好友

61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7351
帖子
5598
精华
12
经验
6175 点
金钱
5017 ¥
注册时间
2006-1-22

论坛贵宾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7-4-25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4766还是不错的!声音细腻,就是乡土气息浓重了一些.

4

主题

0

好友

47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361
帖子
485
精华
0
经验
474 点
金钱
317 ¥
注册时间
2005-3-11
发表于 2007-4-25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解释一下,何为乡土气息?

135

主题

6

好友

3882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6
帖子
3415
精华
12
经验
3882 点
金钱
2522 ¥
注册时间
2004-3-26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发表于 2007-4-25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LZ看法。
从1875没有单独的"地"这个脚可以知道。他是按照功率运放形式设计的。因此1875可以代替运放使用
而为音频设计的攻防一般都有“地“这个脚。工作电位一般参考“地“电位。

  国半的OverTrue系列都是有Spike保护电路的,Spike保护就是针对音频公房设计,看Spike保护动作时波形图,输出信号是有瞬间脉冲,类似开关模式保护。
  而1875没提到有Spike保护。估计就是SOA限流+温度保护,我认为这种限流保护没有spike这种瞬间脉冲,主要是为了保证输出信号的精度,而运放的重点也是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精度上。

0

主题

0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业余爱好者

Rank: 4

UID
21761
帖子
333
精华
1
经验
371 点
金钱
371 ¥
注册时间
2007-4-18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Lm4766按厂方给的原理图与3886基本一致。
lm4766.JPG

LM1875、1876、3886、4766的主要参数对比(注:参数来自NS提供的DATASHEET,不同电路的测试条件有区别,数据仅供参考):
b.JPG

解释:
Po:输出功率(负载阻抗为8欧时)
THD+N:英文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Noise 的缩写,即总谐波失真加噪声。这项指标越小越好。
SR:压摆率,指标越高说明瞬态特性越好
PSRR:电源抑制比,反映对电源波动的抑制能力,越高越好(几个都很高)
CMRR:共模抑制比,反映对共模输入的抑制能力,对噪声抑制有一定关系,也是越高越好
AvoL:开环增益,越高则电源抑制比、共模抑制比等能力越好,但负反馈深度越深,越容易引起瞬态失真
GBWP:增益带宽乘积,越高则高频特性越好,但也越容易自激。

0

主题

0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业余爱好者

Rank: 4

UID
21761
帖子
333
精华
1
经验
371 点
金钱
371 ¥
注册时间
2007-4-18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表中THD+N,因图片压缩,变成THD-N了

14

主题

1

好友

100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1641
帖子
1030
精华
0
经验
1005 点
金钱
1001 ¥
注册时间
2007-4-15
发表于 2007-4-25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