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8
- 在线时间
- 686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1-9
- 阅读权限
- 40
- 精华
- 0
![Rank: 2](template/eis_c_hifidiy/img/star_level2.gif)
- UID
- 60506
- 帖子
- 67
- 精华
- 0
- 经验
- 48 点
- 金钱
- 40 ¥
- 注册时间
- 2008-10-27
|
RE: DIY 384KHz+2*AD1955 DAC
本帖最后由 Light.hua 于 2014-3-9 01:23 编辑
mzsrz 发表于 2012-4-21 20: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看来我是没条件试听这样的设备。
我只知道父母都是黄种的话,生出黑人或白人的几率几乎为零。所以 ...
mzsrz说的"对于音乐来说,AD模数转换过程的取样才是决定作用。"这句我非常赞同!AD采样时候的频率决定了记录的信息量大小,对后边有决定性作用!
但是对于升频我有不同看法,当使用数字技术录音采样量化的时候,本身就是从连续系统到离散系统的转换,这个过程中丢失了很多信息,即使再好的技术,你也可以认为和录音当时不一样(从那个物理学上来说,它已经发生过了,不可能再重新发生一次,可以理解成时间不能倒流。这里简化一下,除了采样点之外所有的信息都不是原始的信息,后续重放都是试图复原原始信息)。另外一个角度来看LPF的过程就是在Sample之间插值,把离散信号变成连续的信号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也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对于稳态的信号按照采样定理可以准确还原,目前的音频测试方法也是一种稳态的信号,但是实际上我们听到的声音都不是稳态的,增加了一个维度Δf,有人会讲f不就代表了这个Δf维度了吗?我觉得他们两不是一回事,至少不成线性关系。这点我还没有找到非常有说服力的解释,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点来看和升频好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也是在Sample中插值,一个是用模拟的办法,另外一种是数字的办法,当然各有优点,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数字滤波器更加容易灵活。实际上升频可以简化后边的LPF的设计,这点来说可能是有益的。
小弟纯属探讨,懂的不多,勿怪,欢迎讨论!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