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制作] 简洁但不简单的6550推挽机

  [复制链接] 查看: 59142|回复: 126

55

主题

0

好友

85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6861
帖子
753
精华
0
经验
853 点
金钱
814 ¥
注册时间
2009-3-10
发表于 2011-9-15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音粗吗? 听口水歌时, 你是流口水? 还是比涕.

8

主题

1

好友

4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08905
帖子
1294
精华
0
经验
410 点
金钱
369 ¥
注册时间
2009-6-2
发表于 2011-9-1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无实无虚


    无实兄 一般DIY胆机的胆机 试机觉得听口水歌 流耳油 流口水的 这种机器 一般是需要急救的,要重病监护如果声音粗糙  那证明 机器还可以 底子不错,可造之材。

26

主题

0

好友

19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24309
帖子
181
精华
0
经验
197 点
金钱
197 ¥
注册时间
2009-8-12
发表于 2011-9-15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讨论贴,低手来学习。

24

主题

18

好友

107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发烧.土匪..

Rank: 6Rank: 6

UID
206793
帖子
3928
精华
0
经验
1075 点
金钱
1114 ¥
注册时间
2010-5-31
发表于 2011-9-15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狼老师.又有作业 ..漂亮...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1-9-15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个结论  说明系统问题不小
Julien 发表于 2011-9-15 14:52


此线路声音容易薄。电容和耦合需要小心搭配,才能出顺滑细腻又不失动态的声底。虽然我实测的失真率是达标的。扼流圈对抑制晶体整流的开关噪声和恢复噪声有作用,另外也有一定的蓄能作用。小H数对动态影响较小。
至于红WIMA,有其长,也有其短。不过普通粉红版本的确实偏燥,有血红的早期产品是不错的。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1-9-1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管整流也有自己的优势,在合理搭配CLC的情况下,出的动态不会弱于晶体加大C。

8

主题

1

好友

4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08905
帖子
1294
精华
0
经验
410 点
金钱
369 ¥
注册时间
2009-6-2
发表于 2011-9-1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kenny


    kenny兄,有没做好后 上比较端正的系统 聆听过?感觉如何?我觉得这个电路 第一级普通放大跟  长尾倒相 用的都是中跨导的6SN7 加上开环增益不大 想做成声音薄都很难的,其实这个电路是没有扼流圈是最好的,天狼兄用这个扼流圈的目的 我估计是 知道自己的音源 箱子 不是非常完善,太过于凌厉的动态 会体现其他方面的缺点,因为一般的家庭,业余的烧友不能因为对某样东西的兴趣一时间将所有存在瑕疵的东西一次性更换的,那样需要很多钱,还有毕竟现有堪称配对的管子都不是绝对,调整负压是4个功率管同时的也考虑一部分的不平衡产生噪音的问题,所以才使用的。

8

主题

1

好友

4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08905
帖子
1294
精华
0
经验
410 点
金钱
369 ¥
注册时间
2009-6-2
发表于 2011-9-1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威马电容在有限的金钱里 是非常稳定的 首先业余DIY就要容易到手 实惠 稳定是首先 威马电容的直白 容易体现机器粗糙是正常的,我建议使用的原因 不是因为威马多优秀 是因为用威马去试验机器与VQ一类的油浸电容 的最大区别是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可以更加的知道自己DIY机器不足的真相,其实自己满足是一方面,知道自己东西的缺点 慢慢去改善 这个更有意思。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1-9-15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6SN7也不一定都是很厚声的。6SN7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的,厚声含糊型。还有就是进口的,那厚的、薄的、通透的都有。WIMA我还是推荐血红版的,粉红版的不如买MCAP MKP或者ICEL PPA。我就用ICEL PPA。ICEL PPA的声底略厚,高频延伸略差一点,很适合这个线路。MCAP MKP稍微吵点。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1-9-1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H数的扼流圈对动态影响不大,对抑制高频噪声居功至伟。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1-9-15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说一句,我现在的机器是完全的晶体整流加大C,电源牛也很大,但感觉那动态欠点底气,没了扼流圈,就像少了个蓄能的弹簧。

8

主题

1

好友

4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08905
帖子
1294
精华
0
经验
410 点
金钱
369 ¥
注册时间
2009-6-2
发表于 2011-9-15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kenny


    有没想过 试试把电源变压器换小?如果电源变压器跟电路配比合适电流的时候 所产生低频的弹性 与你说的扼流圈产生的弹簧 又是会有什么不同的景象呢?

8

主题

1

好友

4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08905
帖子
1294
精华
0
经验
410 点
金钱
369 ¥
注册时间
2009-6-2
发表于 2011-9-15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kenny


    我所说的 不是管子品牌的差别 我指的是 6SN7这种管子的跨导特性在这个电路的体现 以及J版这样的设计电路中使用 按照正常道理 是不应该声音薄的。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1-9-1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吕兄,单端机据说有电源变最佳功率之说,推挽机没有听过。推挽机一般留个2倍功率储量,我这个差不多。我是第一个图的超线性接法,冲击力不如标准接法是合理的。深度负反馈的东西总要软一点。三极管接法更软。标准接法大开大合,确实放冲击力比较强的音乐时候比较舒服。后续的推挽机我都会考虑标准接法,电子管晶体管混合桥整流,小H大电流扼流圈的布置。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1-9-15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吕兄多储备点千差万别的管子,就会知道纵使是GEC的喷碳L63(6J5),也有干瘪薄声的版本(测值正常)。

8

主题

1

好友

4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08905
帖子
1294
精华
0
经验
410 点
金钱
369 ¥
注册时间
2009-6-2
发表于 2011-9-15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kenny


    我那么多年 都是唯一标准 全新俄罗斯管子 作为标准,这个弄好了 其他好管子 自然非常合适!建议久烧的kenny兄 多点去听听 有代表的作品 例如ARC 三极接法推挽的凝练 精致 扎实的低频,当然我们要抛开民间的评价 所谓ARC的胆机没味道! 再看看 英国EAR那类的设计 极小而滚烫的电源 带来委婉细腻的音色,搞HI-FI 我觉得应该把我们的主观因素 旁路一下,主要是借鉴 与对比,换一种心态去看另外一面。

8

主题

1

好友

4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08905
帖子
1294
精华
0
经验
410 点
金钱
369 ¥
注册时间
2009-6-2
发表于 2011-9-15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 不是身兼无数利刀的绝世奇才 咱们做任何事情 搞任何有关技术的研发 还是有个相对标准的参照物 这个很重要,同等型号 不同品牌的管子 就算你我有10箱  究竟是拿数据标准的来校声 还是拿自己喜欢的用来校声?那么这些变数达到一定的时候 做出来的东西 咋办?

8

主题

1

好友

4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08905
帖子
1294
精华
0
经验
410 点
金钱
369 ¥
注册时间
2009-6-2
发表于 2011-9-1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强调 我也不是称赞俄罗斯管子  我会尊重俄罗斯管子 是因为它为我带来的稳定,是因为它在任何成功的机器上的表现 带来给我的信心,令到我有个标准,不会说现在搞出来的东西 会不会是管子问题?无疑可以在众多名机上都好听的管子,在我身上不好听 就是我自己的问题,这样我又排除了怀疑的可能性。

248

主题

5

好友

534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049
帖子
5380
精华
4
经验
5347 点
金钱
4052 ¥
注册时间
2005-10-2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朋友们的关注与指导!
现在整体框架已经调试得差不多。
声音非常平衡,细节丰富、声音力度坚实有力,出得来,有冲击力,动态控制力非常到位。
下一步要做的是根据使用者的听音环境、系统搭配及个人听音爱好进行细调。校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1-9-1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只有俄罗斯管子6550可用,如果是做机的人,当然是首选(曙光不争气,特别是高压工作点,还不如他家的6P3P和807)。不过如果是DIY的话,不妨把眼光投向西欧和北美的优质产品。俄罗斯的管子始终也是比不过的。至于多极管的三极管接法,深度负反馈的东西,始终有局限,不如真正的三极管推挽来得大气磅礴,还不如用多极管接法还它本性。另外,我确实有点头疼的是,我的推挽开久了,牛还是有点烫的。我本来说这么大牛,温温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