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07-1-10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p>胆后级估计没戏,那个变态的输出变是个瓶颈。</p><p>&nbsp;</p>

[原创]J版,有没有可能根据这个构思设计一个胆前级。

[原创]J版,有没有可能根据这个构思设计一个胆前级。
<br/>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7-1-11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感觉如果不是开环失真稍大,不宜施加反馈的,这个误差反馈意义不算太大</p><p>在大电流,大功率或者高电压输出的部分应用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我之前设计过一个845单端,推动部分有这样设计过,但是综合来看成本也不低,也就舍弃了。</p><p>至于前级,我想原本就是纯阻反馈,纯电阻负载,小电流,低电压,这样做意义不大</p>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保证串联情况下的电流供应能力,同时减小失真,A1可以用一级共阴直耦一级阴随。至于OP就不用担心了,现代OP特性都特别好。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做前级主要是考虑可以采用串联输出方式。

并联的话调整负载平衡很麻烦。并联适合功率输出。

[原创]J版,有没有可能根据这个构思设计一个胆前级。

[原创]J版,有没有可能根据这个构思设计一个胆前级。
<br/>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Quad405有点不同,因为我想做一个,所以还在看原理,不过觉得这个原理用来搞胆石混合前级应该不错。

102

主题

5

好友

233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4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555
帖子
3299
精华
1
经验
2339 点
金钱
1520 ¥
注册时间
2005-3-22

优秀DIY达人

发表于 2007-1-10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QUAD405就是是这种思想吧?误差前馈?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p>胆加运放如何?胆做A1,用运放做A2,失真应该很小。取样和比较网络能够实现纯阻化吗?即无源无电抗。</p>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7-1-10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p>误差反馈,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有不少研究资料。而我们常用的反馈方式在当时叫做混合负反馈,用以和误差反馈区分。</p><p>关键是几个问题:</p><p>1,构造一个小失真,高增益的辅助放大器很困难</p><p>2,容易不稳定</p><p>如果用在前级,我想没有太大必要,因为前级的失真原本就很小</p><p>后级我见过一款使用误差反馈的线路,但是很难保持稳定。</p><p>关键在于G2本身不可能无失真,这样等于构建再构建一个低失真的辅助放大器,不如当时构建一个低失真的主放大器。我想在后级,主要可以用于:电压放大级输出幅度较大,失真较大的线路,这样在低失真末级前把前面的失真抵消,比较有利。</p><p>晶体管后级现在有不少上述思路的成品器材推出,不妨关注一下</p>

292

主题

32

好友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nostalgia

Rank: 8Rank: 8

UID
2492
帖子
18343
精华
17
经验
19692 点
金钱
12949 ¥
注册时间
2004-12-23

元老级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7-1-12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p>失真我想电子管前级小于0.1%,再降低也不过是0.01%</p><p>时间上和晶体管是完全一样的,当然除非老兄用的是GHz级别的晶体管,并且用高频通信电路布局。否则只要没有输出变压器,认真设计,两者是一样的。</p><p>不过我想,A2的速度应该高于A1,普通运放的高速指标和反馈有关,应当采用电流型运放</p>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成本是不低,如果是全电子管的话,A2应该是A1的镜像电路,这个对管子配对有很高要求,不过如果是OP的话,成本可以控制下来。A1可以采用局部负反馈稳定电路放大倍数,就是G1的精度,对于OP来说,稳定G2的精度是很容易做到的。不过最终结果不知道失真能达到什么水平。</p><p>另外,我们假定的t1和t2是0,其实不是0。假定电子管电路用直耦,信号通过电路的时间与晶体管直耦电路相比如何?</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