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9692
- 在线时间
- 1778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4-25
- 阅读权限
- 150
- 精华
- 17
 
- UID
- 2492
- 帖子
- 18343
- 精华
- 17
- 经验
- 19692 点
- 金钱
- 12949 ¥
- 注册时间
- 2004-12-23
|
<p>两个图有些颠倒了</p><p>第一个图是SRPP推功率管三极管接法,带阴极反馈,属于自给偏置</p><p>第二个图是共阴推动功率管三极管接法,带阴极反馈,属于固定偏置,电源利用率较高,但是固定偏置栅漏电阻较小,对于一般的推动级而言,负担太重</p><p></p><p>一些小问题:8欧姆反馈比较重,要求推动电压进一步增加,实际CD输出电压只有0.3Vrms,而不是2V,所以一级电压放大采用6SN7无法推满。</p><p>另外,前面提到,固定偏置得栅漏电阻较小,也就是输入阻抗较低。所以电压放大级反而适合使用SRPP级。即两个前置部分是需要互换更好。</p><p>当然,即使不互换,由于6SN7得低内阻特性,并且不需要过大推动电压,一级共阴还是可以用的,只是增益不够。</p><p>但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采用高增益的12AX7等高内阻三极管,这个问题无疑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因此这样的结构不甚合理。</p><p>最后,我认为作者的意图是这样认为的,固定偏置多数人认为力度好,自给偏置韵味好,他为了平衡,用一般认为力度好的SRPP去弥补自给偏置,一般认为韵味好的共阴去弥补固定偏置。</p><p>但是,这样做显然不够合理。我们知道,一个整机发出什么声音,和它所有的相关部分都有关,即线路结构未必能决定声音表现,更进一步,器件特性,品牌,参数,结构,安装方式,等等,几十种因素在影响音色。因此不能用线路决定一切,而应该是整体规划决定。</p><p>题外话,谈及固定偏置力度较好,往往出现在AB1类推挽电路中,为了避免偏置变化,提高电源利用率而采用固定偏置,确实在电气上都有稳定的作用,确实提高了力度,但是对于甲类而言则不然,甲类的屏流基本恒定,自给偏置无上述缺点,固定偏置也就只有电源利用率较高一项优势了。但是他的输入阻抗较低又是较大缺点,就本图而言,好在阴极偏置电压所需甚少,用自给偏置还有保护功率管的作用,应当视作更为合理的应用方式。</p><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