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20
- 在线时间
- 238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1-1-1
- 阅读权限
- 70
- 精华
- 0
 
- UID
- 288871
- 帖子
- 1106
- 精华
- 0
- 经验
- 1320 点
- 金钱
- 1111 ¥
- 注册时间
- 2011-2-3
|
本人是一个初级菜鸟,也想自己制做一台胆机,但动手能力差,又没有绕制过变压器,就动了一点歪脑筋。正好手头有两只C型电源变压器,铁芯20×40×50,查了一下资料,初级绕组:2×374匝,分布在两臂上。于是就打算把它作为推挽输出变压器初级绕组的一半(线径应该是足够了),在它外面分别绕上次级绕组和初级绕组的另一半,次级夹绕在初级中间。这样初级就有2×748匝了。制作起来方便多了。可是问题也就来了,这么少的初级匝数电感量会很小,普通的功率胆管肯定不能用,只能用低电压大电流的。于是就想到了6N5P并管推挽。先请J版息怒。知道您不喜欢它。从屏极特性曲线看,这只管子线性的确不好。还有离散性大,不好配对,偏置太深,难以推动等缺点。但按照您的教导,我们可以从电路上来解决。比如线性不好可以采用甲类推挽来抵消二次谐波失真,这样偏置太深的问题也得到了部分解决。再加上少量的大环路负反馈,失真还可以下降。这样做缺点就是输出功率要小很多。不过对于一个初手来说,不能要求太高了,只要不是声音惨不忍睹就行啊。以下是设计思路,请指教。看看有哪些计算错误的地方。
先来一张6N5P的屏极特性曲线图
既然是甲类推挽,工作点就得尽量靠近最大屏极损耗曲线,反复权衡后选Q点为直流工作点:屏压150V,屏流80mA,栅压约为-55V,静态屏极损耗12W。没有超出限制。有信号输入时,屏极损耗只会比静态时更小,管子应该没有问题。为了去适应这个输出变压器,交流负载线设为A—B,A点(55V,220mA),B点(200V,10mA),单管(6N5P其中的一只三极管)单臂负载阻抗约为690欧,那么两管并联就是345欧,P-P就又是690欧。从负载线看,正负半周严重不对称,肯定不适合做甲类单端放大,但如果两臂特性完全一致的话,推挽应用会使二次谐波失真完全抵消。即使不完全一致,也会抵消一部分。输出功率:P=1/2×(200-55)×(200-55)/690=15.2W。
下面验算一下输出变压器是否合适(其实工作点就是用变压器的数据反复试了多次才定下来的,有点削足适履的味道):
为满足下限频率所需的最小电感量Lp=Rp/2πf√㎡-1,Rp为屏至屏间初级负载阻抗,如果衰耗值取-1分贝的话,上式简化为Lp=Rp/πf。
又根据初级匝数计算公式N=10000×√LcLp/0.4πμ0sc,查表得平均磁路长度Lc=22.4厘米,铁芯截面积Sc=7.36平方厘米,初始导磁系数μ0=800,由N=1496匝反推计算得下限频率f≈30HZ,也就是说这样绕制的输出变压器可以得到30HZ(-1dB)的下限频率,这样就很不错了哇。再说啦,有几个音箱能够重放到这个频率呢。
再来验算一下变压器的最大磁通密度Bm=0.16Um×100000000/fNSc,其中Um=(200-55)V,f=30HZ , N=1496匝,Sc=7.36平方厘米。则Bm=7023高斯。查手册得知C型电源变压器使用的0.35mm硅钢带的Bm值在15000-18000高斯之间,未达到磁饱和,满足要求。
如果上面计算无误的话,请教J版几个问题:
1、按照这样设计,6N5P的推动电压峰-峰值为110V,是否可用6N1来推动?因为手里有很多这管子。
2、这么大的推动电压,肯定需要两级放大,输入级可否用6N2?这个也有很多。
3、6N5P的灯丝电流比较大,正好手里有一个5V40A开关电源,想把取样电路略作改动给灯丝供电,是否可以用它同时给全机灯丝供电?灯丝电源是否需要接地?正负极哪一端接地?用开关电源是否会有干扰?
4、如果屏极供电电压为150V,那么电源变压器次级交流电压有效值应该取多大?110V?120V?因为负载电流比较大(8×80mA),滤波电容至少1000微发吧?
如果以上可行,方可设计推动电路,再请教J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