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0-10-22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帮OK博士翻译一本关于音箱设计的书,作者提到了一个号称适用于世上95%两分频系统的分频架构,原文大概是这样的:“这个线路架构对你所有遇到过的95%的两分频设计都适用:即低音两阶,高音三阶的物理分频架构,这个架构可以方便的让软件自动优化成四阶的林克维兹-瑞利滚降曲线,但是由于高低音单元之间的安装位差带来的发声点时间差(这里大概是87us),优化以后的曲线很难做到对称。”

还有一段:”其实总的来说,你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得到一个平滑的低音滚降曲线和一个符合四阶林克维兹-瑞利期望的高音滚降曲线(主要是为了保证最小的曲线偏差和保证功率承受能力),而这种高低音不对称的滚降主要是为了补偿单元位差所带来的发声延迟并得到一个平坦的合成曲线

最后一段:”在设计这个二阶的低通回路之前并没有使用LEAP优化或者所谓“Zobel”线路去平滑阻抗曲线,这是对计算机模拟优化分频网络的一个错误认识,我通过分频器结构的调整来改变滤波器的增益曲线,配合单元本身的声学曲线来达到期望得到的滚降,这完全是靠人脑来实现的,只靠计算机是不行的

不能贴太多,要不OK博士的书会卖不出去的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个架构,没什么复杂,值得注意的是低通线路所谓的CR并联,就是以前大家都认为的所谓“Zobel”线路,作者其实认为只是浮云而已。。。
95.jpg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接下来我们来试验一下,随便找一套2分频系统的高低音上箱测试曲线来验证一下,  它就是。。。就是传说中的克莱。。。! 大家可以用其他的试试

首先是两个未经过分频的曲线
原始曲线.jpg

靠,好乱,先看高音吧
原始高音上箱.jpg

好,然后我们按照这个95%线路给它设计一个分频
高通线路.jpg

哦可,看一下经过分频后的曲线
分频后高音.jpg

哦看起来还不错,这个滚降是LR滚降的
然后是低音,原始的
原始低音上箱.jpg

按照95%线路设计一个低通
低通线路.jpg

看看变成啥样?
分频后低音.jpg

简单搞一下不能要求太高。。。看下合成的曲线
合成频率响应.jpg

嗯,一般,但是可以接受,反接看一下相位
反接.jpg
我觉得仔细调一下数值可以更好

OK,实验结束!
阻抗曲线.jpg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试验啊,自己再做一个,使用martin叔叔贴子里的数据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 ... &extra=page%3D1
这是原始的频响
原始频响.jpg

然后我们用这个95%架构设计一个分频
高通.jpg
低通.jpg

看一下结果
完成.jpg
呵呵还不错


个人总结一下,我觉得这个线路架构对单元的初始曲线比较平滑的设计还是很有效的,如果对于某些谐振峰比较剧烈的单元,必要的RLC陷波还是必须得,希望大家多尝试咯
关于初学者可以看看这个贴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 ... 4%B6%AF%D3%C5%BB%AF
最后上一张采用这个架构的箱子,谢谢观赏!
111.jpg

PS:ok,耽误这么长时间,还在这里瞎扯,真的很不好意思。。。

1

主题

0

好友

65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本头像来转自CCTV新闻网

Rank: 5Rank: 5

UID
25006
帖子
608
精华
0
经验
654 点
金钱
563 ¥
注册时间
2007-7-23
发表于 2010-10-22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啊 大实话啊

0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090
帖子
73
精华
0
经验
134 点
金钱
38 ¥
注册时间
2005-4-28
发表于 2010-10-2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结果?

43

主题

3

好友

164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1832
帖子
1330
精华
3
经验
1641 点
金钱
1300 ¥
注册时间
2008-11-6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0-10-2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兰,我帮你占个楼层。

136

主题

1

好友

9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2984
帖子
2445
精华
0
经验
949 点
金钱
731 ¥
注册时间
2006-10-4
发表于 2010-10-22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我真的过来学习的。(上次给J版减了我十分,晕)

6

主题

0

好友

44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中堂

Rank: 4

UID
1892
帖子
364
精华
0
经验
442 点
金钱
288 ¥
注册时间
2004-10-21
发表于 2010-10-2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听讲座!

1

主题

0

好友

37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46884
帖子
476
精华
0
经验
371 点
金钱
369 ¥
注册时间
2009-11-11
发表于 2010-10-2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结果

27

主题

0

好友

319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32
帖子
3923
精华
0
经验
3191 点
金钱
3079 ¥
注册时间
2007-4-6
发表于 2010-10-22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还好世界上最强的hiend两分频音箱一般不再这95%之中。

hiend喜欢复杂的24db加大堆零件补偿。

160

主题

7

好友

428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5358
帖子
4235
精华
5
经验
4287 点
金钱
3416 ¥
注册时间
2007-8-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0-10-2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兰又来了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还好世界上最强的hiend两分频音箱一般不再这95%之中。

hiend喜欢复杂的24db加大堆零件补偿。
大.非 发表于 2010-10-22 10:25


"这个架构可以方便的让软件自动优化成四阶的林克维兹-瑞利滚降曲线",这就是24db每倍程

147

主题

0

好友

23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47295
帖子
875
精华
0
经验
235 点
金钱
255 ¥
注册时间
2010-10-6
发表于 2010-10-22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这么厉害?如果这样我可要搞个

14

主题

0

好友

133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5840
帖子
2316
精华
0
经验
1336 点
金钱
1322 ¥
注册时间
2008-11-29
发表于 2010-10-22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东,做箱方便不少

383

主题

3

好友

175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9653
帖子
12033
精华
0
经验
1753 点
金钱
1614 ¥
注册时间
2009-3-20
发表于 2010-10-22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架构里的元件的数值是如何取得的!?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2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架构里的元件的数值是如何取得的!?
yqf811012 发表于 2010-10-22 12:55


看最后一段话,对于高通你可以将这几个元件利用LSPCAD的自动优化功能优化成LR四阶的滚降曲线,低通就不行了,因为大多数的设计而言,低通的滚降要比高通要缓和一点(因为大多数的低音发声点都靠前),所以这个要自己摸索一下,找几个测量数据自己试试体会会深一点

33

主题

13

好友

6452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344
帖子
6195
精华
0
经验
6452 点
金钱
6141 ¥
注册时间
2005-3-10
发表于 2010-10-22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的成功率很高,关键是元件参数的取舍。

6

主题

0

好友

678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92443
帖子
744
精华
0
经验
678 点
金钱
675 ¥
注册时间
2010-4-17
发表于 2010-10-2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太好了!

1178

主题

26

好友

8896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792
帖子
23360
精华
0
经验
8896 点
金钱
5396 ¥
注册时间
2007-9-27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新人进步

发表于 2010-10-2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