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87
- 在线时间
- 61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1-2-19
- 阅读权限
- 70
- 精华
- 0
 
- UID
- 119780
- 帖子
- 1612
- 精华
- 0
- 经验
- 1387 点
- 金钱
- 1586 ¥
- 注册时间
- 2009-7-22
|
虽然我和伟良兄关系算是不错,但是我还是认为LAMER兄的A120更适合初烧,如果说1969是经典的A类,那么A1系列的出现可以把1969是经典A类的谬论扫空!1969不过是个简单的OTL类甲,而A120是真正的入门级A类。只要套件提供商正确合理配套小管,初学者更加能尽快体会到真正A类的乐趣!基本上,元件安装正确,就不必有多大的调整,对称式线路,基本能直接工作!我讨厌一大堆的输入输出电容,音质要调整到自己满意,难!况且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伟良兄的单差分线路,虽然安装简单,但是M8对于初烧确实有一定的难度,A120却能让新手有信心继续玩下去。我的建议是:新手,如果喜欢接触分立元件功放,不喜欢甲类的,可以从入门级过渡线路做起,典型的有流传了十多年的DXAMP,PA800,两个线路基本一样,只是单差分的形式不同,DX是PNP,PA800是NPN,并且多了一路恒流,喜欢直偶的,就采用NPN差分线路,此为初级线路,美国佬线传统路,粗犷豪迈。接下来,要往复杂线路过渡呢,伟良兄的M6 M7为首选,要挑战调整和DIY乐趣,就M8更值得一装了。至于甲类,1969装响就行,为何?因为1969简单,一装就响,只是呢,要得到自己满意的声音呢,寻找合适的配件难,输入输出都有电容,初学者未必个个都是米仓丰满之辈,比如我,当年一个失业铁匠的儿子,能有多少米下锅?勤工俭学只为学费奔波,还要学习无线电知识,可谓是牙缝里面挤出来的少的可怜的钱钱,哪里有那么多的条件去购买所谓的发烧配件?A1系列,简单的对称线路,配件要求不高,在下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配件,精心调整下,仍然能得到身边几位资深烧友的赞同,线路简单,出声容易,调试也简单,要不是最近忙于工作,我也会找LAMER兄弄套A120来感受下,因为他的排版更加适合现有条件机箱的安装,我也正在向他学习,也正在重新排版A1000,因为,我是原装机复刻的板子,硕大无比,连自己安装成功了,都找不到合适的机箱,加上米仓不丰满,口袋没多少米,看着HIFI8兄那台带表头的机箱,只有吞口水的份,GCABIN那机箱,就和HIFI8老大的箱子一样,好看而且实在,可惜,我就是没米下锅,而LAMER兄的A120,伟良的M8,M6,更加适合容易找到的机箱。当然我的PA8M,伟良的M7这俩板子就无所谓了,弄个小箱子也照样搞定,只能是入门级的AB类,连偏甲都算不上,但是是最节省成本,最容易成功的小型化功放了。 |
|